第63章 這個女人的來路
禾麥聽進他的話,重重點了點頭。
跟著進了屋里,便看林禾林勉強止住了哭泣,雙眼紅彤彤的盯著面前的秦氏,欲言又止。
秦氏倒是沒察覺出什么異樣,抹去禾林臉上的淚珠,溫聲說:“禾林,趕了一天的路,累壞了罷?餓不餓?”
禾林下意識的搖搖頭,“奶奶,我不……”
他話未畢,忽的轉過頭來看那女子,“秀兒,你餓了吧?”
禾麥清楚的看到那名叫秀兒的女子白了林禾林一眼,眼中忿忿。
“餓了。”女子板板的回答,倒還算給他面子。
眾人這才想起來,屋子里還站著禾林帶回來的女子。
秦氏忙問:“禾林,這姑娘是……”
“奶,這是你孫媳婦,秀兒。”禾林啞著嗓子回答。
“孫媳婦!?”老太太大驚失色,“你什么時候成的親啊!?”
林禾林滿臉羞愧,“好幾個月了,奶!”
“好幾個月!?”秦氏震驚的睜著眼睛,“你、你不是在書院讀書么?怎么會成親呢?”
“奶!”林禾林一張臉漲得通紅,眼淚再次奪眶而出。
他的嘴顫顫的,想說什么可就是吐不出來……
屋里人見林禾林半點說不出來一句話,便將目光落在秀兒的身上,牛永旺問:“姑娘,你、你什么時候和禾林……”
秀兒無禮的打斷牛永旺的話,急赤白臉的沖林禾林吼道:“林禾林,你是不是個男人?哭起來有完沒完?屁大點的事兒說半天!說完了沒有!?說出來你自己做的好事兒有那么難么?干脆我來說好了!你們家林禾林,早在四個月之前便從學里退學,與我成親了!”
“什么!?”
如晴天霹靂一般,這話在屋子里炸了一個響雷。
秦氏雙眼圓睜,喃喃的重復秀兒的話:“四個月之前……四個月之前……禾林你、你……”
老太太話還沒說完,便兩眼一黑,向后暈了過去。
六郎手疾眼快撈住老太太,沒讓桌角磕碰到秦氏的身體。
屋里人都嚇壞了,禾麥也急得不行,可這會兒最先冷靜下來,“我去找徐郎中!”
……
……
老太太從床上悠悠轉醒,眼皮無力的上下打著架,瞟了一眼屋里的人,虛弱的道:“你們都在這兒圍著做什么?我沒事,都散了、散了吧!”
“奶,”禾麥緊握著老太太的手,“都嚇死我了!”
淚珠從禾麥的臉龐滑落,她是真怕。
若老太太有個三長兩短,她可怎么辦才好!
日子好不容易才見了點亮,盼出了頭,老太太決不能出事兒!
徐姜在小桌上寫完了方子,將方子交給楊六郎并囑咐用法用量。畢了瞄了眼屋外窗下坐著的秀兒,問:“這女的誰啊?”
“叫秀兒,具體什么來路,還不知道。”楊六郎答。
徐姜嘖嘖道:“滿身紅塵氣,我看,是禾麥他哥帶來的狐貍精罷?”
“你眼睛倒是毒。”楊六郎挑眉。
“嘁,一看便是青樓來的女子,我見得多了!”徐姜哼道。
楊六郎瞇了瞇眼睛,“你膽子倒是很大,還敢去青樓?”
徐姜忙解釋,“是青樓里的人請我去看病!嗐,不跟你說這些了,那什么,老太太就是急火攻心,沒什么大事兒,別再讓老太太動氣就行,我走了,有事兒喊我,啊。”
送走了徐姜,楊六郎獨自在灶房煎水熬藥。
禾麥從屋外進來,沉著臉一言不發(fā)。
六郎瞧出她的不對勁,“怎么了?”
禾麥出氣似的將手里的大手摔落在灶臺上,發(fā)出很大的聲響,“林禾林……真不是個東西!”
能讓禾麥如此動氣并咬牙咒罵的林禾林,在老太太轉醒的時候,痛哭流涕的交代了這四個月他在鎮(zhèn)上所做的好事。
他說的已經很隱晦了,可禾麥與六郎復述的時候還是難以形容。
四個月前,禾林與秀兒相識,不多時勾搭到了一塊。秀兒就如一只狐貍精,碰上了白面書生,將林禾林的魂兒都勾走了。
林禾林再也無心學業(yè),謊稱家中有人生病,逃課出走書院,與秀兒住到了一起。
這四個月,林禾林每天在秀兒的臂彎里蘇醒,又每天在溫香軟玉中入睡,曾經的白面書生,徹底變成了行尸走肉,每日只想著男歡女愛,再無心學業(yè)。
林長軍給他的束脩錢,早在這四個月中揮霍的一干二凈,現下,是在鎮(zhèn)上混不下去了,才想著帶秀兒回家,討些銀子,再者,將秀兒給娶回家去。
若不是因為身無分文,怕是再過個一年半載,他也不會動回鄉(xiāng)的念頭!
六郎聽完禾麥的敘述,眉頭一皺,問:“奶奶聽完身體還受得住么?”
“奶奶還好,但我也擔心。”禾麥擰著眉回他,“那個秀兒一看便不是正經人家的女子,我怕她會糾纏你奶。”
老太太病在床上,秀兒連看也沒看一眼,就在窗外的板凳上坐著逗雞解悶,倒是沖窗里喊了好幾句我餓了。
老太太表現的倒也平靜,只讓禾麥去做口吃的,畢竟這一大家子人還都空著肚子沒吃晌午飯。
出了這等事兒,來探望的牛家和陸家也坐不住,只讓老太太好生休養(yǎng),明兒再來看望,他們便紛紛回去了。
屋里老太太瞇著眼睛一個勁兒的嘆氣,禾林站在腳地上一言不發(fā)。
窗外的秀兒恍若置身事外,好似方才發(fā)生的事情與她沒有一點關系似的。
灶房里,禾麥氣急了懦弱又好色的林禾林,也煩透了窗下坐著的懶婆娘。
“一早起來右眼皮直跳,我就知道沒好事兒!”禾麥氣憤的說,“怎么帶回來這么個貨色!”
楊六郎見她當真動怒氣得不行,便安撫她,“不急。這女人來路不明,問是一定要問清楚的。不過在這之前,還是靜觀其變。先吃飯罷。”
晌午飯還是弄了兩道葷菜兩道素菜并一碗湯,管夠的紅薯米飯。老太太方才交代禾麥,家里來人,不管是誰,這飯菜總要弄得過去,不能太寒酸,總要招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