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寬裕的日子
禾麥以往做菜的法子是給那食材先下鍋煎炸過一遍油,可今兒這味食材算是稀罕物,也幸好那日宋采辦來的時候,她打聽了一嘴酒樓大廚是怎么烹飪的。
是以她這會兒操刀掌勺,每一步該做些什么,心里還是有些底的。
秦氏做雞湯是一絕,她先給老母雞下鍋,放入各色調(diào)料,中途再將榛蘑、干貝放進去,燉好的母雞將湯額外盛出來,放在盆子里,再將干干凈凈的熊掌放進去。
上籠屜蒸了約莫半個時辰,禾麥將那熊掌上再細(xì)細(xì)涂一層蜂蜜,下鍋炸的金黃,再切片,便可放置一旁備用了。
這時候,秦氏給鍋里下蔥姜雞、豬肉煸炒一會兒便冒出了香味,引得在窗外說話的禾林一面和六郎說著話,一面不住的面向著灶房吸著鼻子。
煸炒好的鍋里下雞湯和調(diào)味醬汁,禾麥聞了聞這撲鼻的香氣,肚子里的饞蟲高高的叫了一聲。
鍋里的湯煮開了,秦氏瞅著禾麥?zhǔn)炀毜膶俚谷胄苷频呐枳永铮偕匣\屜蒸爛。
禾麥抹了把手上的汗珠,望著秦氏慈愛而好奇的目光,微微一笑,柔聲解釋,“也不知咱們用酒樓大廚的法子做熊掌,會不會一樣好吃。宋采辦跟我說,做熊掌的精髓就是一個原汁原味,奶,咱們一會兒就能開飯啦!”
秦氏笑瞇瞇的點點頭,“得我們禾麥的記了!熊掌這么金貴的玩意,奶奶也能吃上一口……”
禾麥親昵的挽住老太太的胳膊,“奶,以后您就擎等著享福吧!往后這世上有什么好吃的,我都帶您去吃!”
鍋用文火煨了一會兒后,再加了些粉漿,淋上些油,便出鍋裝盤了。
禾麥看著自家的粗陶瓷盤,笑道:“這粗陶瓷盤也跟著接光啦,能盛這么金貴的一道菜,也算它沒白來世上走這一遭!”
飯中,禾麥給秦氏六郎和禾林夾了熊掌切片,又去灶房溫酒,忙個不停,倒是六郎,溫和的攥住了她的手,“別忙了,一塊坐下來吃飯。”
“好。”禾麥將額前的發(fā)絲攏到了而后面,露出了滲著薄汗的素凈臉頰來,小巧素雅的如一朵小花兒。
六郎將面前最大的肉片給禾麥夾過去,“你不是總念叨著想知道熊掌什么味道么?這次嘗嘗,看看怎么樣?”
禾麥看著眼前油亮甜潤的熊掌片,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口水。
她吃過的好東西,都是六郎帶她去的。
而這次的熊掌,也是六郎獵來的。
方才吃過熊掌片的秦氏、禾林,都贊不絕口,吃的噴香!
她早就饞啦,還是六郎好,給這么一大塊夾到她碗里來!
禾麥輕輕咬了一口熊掌片的一角,綿密緊實的口感帶著無與倫比的肉香從鼻尖流竄到口舌,再涌進了胸腔、胃里。
還有比熊掌好吃的東西嗎?應(yīng)該沒啦!
禾麥已經(jīng)來不及思考這一問題,舌尖一卷,就將一整片熊掌吞入了嘴巴里,幸福的咀嚼著。
禾林笑瞇瞇的,“還是六郎疼我妹子,方才我和奶奶都讓六郎把這最大的一塊吃了好補補,六郎說什么不肯,原來是給我妹子留著的!”
禾麥吞下了一大塊肉,心中漲起了滿滿的滿足感,又聽到禾林這么說,雙眼凝著楊六郎,臉蛋紅撲撲的。
“好吃就多吃點,”六郎最愛禾麥遇見美味時活脫脫一只小饞貓的樣子,這時候的她,就像是一個卸下了所有防備忘記了所有煩惱的小孩子。
禾麥自己也知道,在面對好吃的好喝的時候,她真的很難偽裝出一副理智冷靜的樣子來,六郎不知將她貪吃的一面看去了多少,而她每次也是等吃完了之后才反應(yīng)過來——這一幕著實丟人呀!
被燉了湯的母雞自然不會浪費,被端到了桌上。
禾麥禾林還有秦氏都勸六郎多吃熊掌,禾麥另扯了一只雞腿放到秦氏的碗里,“奶奶,母雞的骨頭都被燉爛了,酥軟的很呢。”
秦氏道:“對,你和禾林多吃些肉,奶奶歲數(shù)大了,吃了這些油膩的倒是不好消化。”
禾林笑道:“誰說奶奶歲數(shù)大?您就要多吃些,以后還要看著您的曾孫子們長大呢!”
秦氏被逗得哈哈大笑,禾麥也跟著笑了。
禾林的鄉(xiāng)試就在明年秋后。
而鄉(xiāng)試之后還有院試、殿試,現(xiàn)在禾林二十出頭,若一些順利,考取功名的時候年紀(jì)也不大。
而禾林自己也說了,沒有功成名就,絕不會想女人這檔子事兒了。
而現(xiàn)在家里頭想起之前禾林帶回來的那個女人引起的一團亂糟糟的事兒,心里現(xiàn)在還堵得慌。
是以禾麥岔開了話題,說起了些別的。
“過幾天逢集,我和六郎盤算著去集上買一頭毛驢,到時候出村回村置辦東西也方便,到時候,奶奶您坐著毛驢,咱們一起去鎮(zhèn)上!”禾麥笑瞇瞇的說。
徐姜家的那頭牛,每每在外村有急癥病人的時候,就得被牽去用了。
而禾麥一直也不好意思總是拿徐姜家的牛,那畢竟是人家的嘛!
眼下條件許可,禾麥自然生出了想買一頭牲口的心思。
房后的豬圈正好還有一塊空地,家里上次建房子的材料都是現(xiàn)成的,趕明兒直接將牲口棚子搭起來,再去集上買一頭毛驢,就手到擒來啦!
秦氏也知道,禾麥跟六郎這小兩口手頭很有些銀子,這次的毛驢也的確是必需之物,是以笑呵呵的點著頭,滿眼慈愛的看著禾林禾麥六郎幾個孩子嘰嘰喳喳的說話。
上次的熊掌,這次宋采辦的酬謝,兩人手頭的銀子還真不少!
家里三頭長勢喜人的豬,一塊綠油油的好菜地,還有東邊山腳下的一塊竹林!
再添置一頭毛驢,這小兩口怕是了不得,這是要發(fā)家呀!
在小青村,家里趁幾頭牲口和幾畝良田的人用一只手都數(shù)的過來,如今,又多禾麥小兩口。
這林家人在村里的運勢,是越來越叫人眼紅了。
給禾林送回書院去沒幾天,便是鎮(zhèn)上逢集的日子。
禾麥和六郎一大早起來,去鎮(zhèn)上將毛驢買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