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那位五小姐是你侄女?
宋二郎夫妻出去忙活生意了,家里就宋姣宋琦兩姐妹外加一個丫鬟云朵和教養(yǎng)嬤嬤。
宋琦原本正跟著宋姣學(xué)刺繡,聽說溫婉來,忙擱下手里的活兒,急急忙忙地跑出去把人給迎進(jìn)來,一面說著想三嬸嬸,一面親昵地挽住溫婉胳膊。
侄女這么熱情,哪怕只是表面功夫,溫婉一個長輩也斷然沒有伸手就打笑臉人的道理,任由她挽著,“想我做什么?”
宋琦眼神一轉(zhuǎn),“沒事兒就不能想三嬸嬸嗎?”
溫婉笑,“閑著沒事兒你想我,那我這耳根子還不得成天成夜的發(fā)燙?”
宋琦說不過她,問道:“三嬸嬸怎么突然想起來我們家了?”
溫婉答,“我有事外出路過這邊,順帶進(jìn)來瞅瞅你們小姐妹倆都在干啥。”
“學(xué)東西呀!”宋琦忙著邀功,“您看我這雙手,為了學(xué)刺繡,都快把自己給戳成篩子了,三嬸嬸,我夠勤奮吧?”
“不錯,是挺勤奮。”
說話間,兩人已經(jīng)前后腳進(jìn)了屋。
溫婉順手拿過宋琦剛做一半的繡活看了看,做的是個喜鵲登梅肚兜,溫婉的視線落在那只胖喜鵲上,又見胖喜鵲腳下登的梅不像梅,竹不像竹,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宋琦也知道自己繡功不咋地,笑嘻嘻地為自己辯解:“我這段日子已經(jīng)很努力地再學(xué)了。”
一面說,一面去瞟炕上坐著的宋姣,“姐,你說是吧?”
宋姣無奈,她不好在三嬸嬸跟前數(shù)落自己親妹妹的不是,只能順著妹妹的意點(diǎn)點(diǎn)頭,說宋琦這些天的確很努力。
……很努力地琢磨怎么討好三嬸嬸換取更多好處。
這對姐妹的性子誰好誰壞,溫婉心里明鏡似的,不用人刻意提醒。
她四下掃視了一圈,沒見著小侄子,問:“多寶呢?”
宋琦撇撇嘴,“那個愛哭鬼,之前由我們姐妹倆帶在家里,每次一醒來見不到娘就可勁兒哭,嗓子都哭啞了還不肯消停,反正我是沒那本事哄乖,只能讓我娘帶著去攤子上了。”
溫婉沒說什么,宋多寶還小,離不開爹娘挺正常。
“三嬸嬸,您快坐。”宋琦殷勤地扶著她在凳子上坐了,然后轉(zhuǎn)身去翻家里最好的茶給溫婉沏上。
見到三嬸嬸來,宋姣收了針線,打算坐過來跟她說說話。
溫婉隨意看了她一眼。
因是在家里,小姑娘穿得隨意,但搭配上仍舊能看出花了心思。
在規(guī)矩和儀態(tài)上,宋姣算是得了教養(yǎng)嬤嬤的真?zhèn)鳌?br/>
相比較宋琦的毛毛躁躁,宋姣做什么都讓人瞧著穩(wěn)重放心。
“三嬸嬸,來,喝茶。”
一旁宋琦遞來茶盞。
溫婉接過,隨意喝了一口。
宋琦趁機(jī)說:“這是我們家最好的茶,平日里我爹都舍不得喝,三嬸嬸一來,我就給泡上了。”
溫婉但笑不語。
宋姣略有些無奈地看了妹妹一眼,宋府那么大的家底,人家要什么茶沒有?獻(xiàn)殷勤也不是這么個獻(xiàn)法。
宋琦見溫婉面上沒露出多少情緒,又接著拋話題,“三嬸嬸,您今兒過來該不會還有別的事吧?”
溫婉搖頭,說沒什么事,真的只是路過進(jìn)來喝杯茶,又問姐妹倆,平時(shí)會不會出去走走,有沒有在路上碰到過跟三丫長得很像的人。
姐妹倆齊齊搖頭,說沒有。
宋姣知道三嬸嬸不是個無的放矢的人,當(dāng)下多問了一句,“難不成,三丫有消息了?”
“暫時(shí)還沒。”溫婉輕聲嘆氣,“我就是覺得,這個丫頭失蹤太久了。”
宋琦直接道:“哪里是失蹤,分明是……”
“分明是什么?”
宋琦性子生成那樣,年紀(jì)又小,有什么話都不知道斟酌打磨一下,直接就蹦出口,“之前在寧州,很多人都說三丫一個孩子在那種情況下跟爹娘走丟是不可能再活下來的,她肯定早就死了。”
“那倒不一定。”溫婉說:“畢竟沒有找到尸體,那就代表還有活著的希望。”
“當(dāng)時(shí)房屋倒的倒,塌的塌,誰知道她會不會被埋在地底下。”宋琦的嘀咕聲仍在繼續(xù),“我有讓她好好跟著我的,是她自己笨手笨腳,走丟了能怨誰?”
“這都什么時(shí)候了你還說風(fēng)涼話!”宋姣叱道:“三嬸嬸都說了沒找到尸體,那就證明三丫很有可能還活著,你就不能盼著妹妹點(diǎn)兒好?”
盼著三丫好?
宋琦抿緊唇瓣。
那些年還沒有多寶的時(shí)候,爹娘成天在耳朵邊說“你是姐姐,少吃幾口沒啥,要讓給妹妹”。
就因?yàn)槿拘。还苁鞘裁矗菜味居械模嫉米尦鋈ァ?br/>
多寶是兒子,讓就讓了,可是三丫,憑什么啊,大家都是閨女,都是“賠錢貨”,怎么就沒人讓讓她?
三丫因?yàn)榈貏邮й櫍还苁撬朗腔睿茏龅讲恍覟?zāi)樂禍就已經(jīng)頂了天了,還讓她把那個死丫頭盼回來搶自己的東西?
做夢!
溫婉全然不知宋琦內(nèi)心所想,見小姐妹倆還想爭執(zhí),出言勸了幾句,之后起身離開胡同院。
——
溫婉沒有直接回家,去了都督府。
這是她頭一次主動去找林瀟月。
林瀟月得知她來,心中歡喜,親自來大門外把人接進(jìn)去,一邊往里走一邊埋怨,“咱倆認(rèn)識這么久,從來都是我去找你,可算是有一回你主動來找我了。”
溫婉笑問,“所以你這是成天待在家里等著我上門?”
“那可不嗎,等得我頭發(fā)都快白了。”
林瀟月直接把人帶回自己房間,動手給她倒了茶。
等溫婉接過,林瀟月才在一旁坐下來,“別人不知道,我還不了解你,向來是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說吧,今兒特地上門,是有什么事求到我頭上了?”
溫婉不再拐彎抹角,“最近這段日子,康定伯府有沒有什么宴會?”
林瀟月疑惑,“你想去?”
“嗯。”
“你不是一向不喜歡熱鬧的嗎?況且你都不認(rèn)識康定伯夫人,還是說,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你們倆單獨(dú)見過面?”
“沒有的事。”溫婉說:“我只是想去見一個人。”
“誰?”
話已至此,溫婉不再隱瞞,“這么跟你說吧,去年寧州那一帶發(fā)生地動,我二伯子一家在逃難途中丟了個閨女,我們安排人找了大半年,一直杳無音信,直到……前些日子咱倆去了法華寺,回來的時(shí)候我在彌勒山腳見到了那個人。”
林瀟月回想起當(dāng)天與康定伯夫人客套的場景,溫婉似乎就在旁邊,一直跟那位病弱的五姑娘李懷茹說話。
想到什么,林瀟月驀地瞪大眼睛,“不會吧,你的意思是,那個病懨懨的五小姐是你二伯子家的孩子?”
“暫時(shí)還不能確定。所以才會請你想法子帶我再去見一見,我這回多捎個人,李懷茹是不是我侄女,一眼就能認(rèn)出。”
林瀟月有些捋不過來,“你二伯子家的孩子怎么可能出現(xiàn)在康定伯府?這兒可是京城,發(fā)生地動的是寧州,你確定沒認(rèn)錯?”
“剛開始我也覺得不可思議。”溫婉輕嘆:“后來暗衛(wèi)們查了一下,康定伯夫婦是去年地動之前就回的鄉(xiāng),帶著兒子回去祭祖,等再回來,他們家就多了個五小姐,我覺得這恐怕不是巧合。”
林瀟月坐正了身子,“要照你這么說的話,那位五小姐就是你侄女兒了,既然是親侄女兒,為什么當(dāng)時(shí)她看到你沒反應(yīng)?”
“我也挺納悶,不過后來一想,我當(dāng)年上京的時(shí)候,小姑娘才三歲,沒記住我的容貌挺正常。”
“那這可就有意思了。”林瀟月嘖嘖兩聲,“我看康定伯夫人那樣,也不像是會苛待她的人,小姑娘養(yǎng)得細(xì)皮嫩肉的,一看就知道在那邊沒吃過苦頭,康定伯府沒準(zhǔn)還真把她當(dāng)成了嫡小姐,如果我的猜想沒錯她現(xiàn)在過得挺好,到時(shí)候你要怎么辦?堅(jiān)持把人給領(lǐng)回來?”
溫婉沉吟,“如果那個小姑娘真是我侄女,總不能因?yàn)閯e人家對她好就讓她連自己親生爹娘都不認(rèn)了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