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強敵(2)
從本質(zhì)上說,汪直是一個一流的商人,二流的海盜,通俗點說,他最擅長的是經(jīng)濟,之后才是軍事。而徐海卻恰恰相反,在成為一個成功商人之前,他是一個軍事天才。
徐海沒有受過什么教育,算是自學成才,他有著驚人的天賦,極具組織才能,而且十分精于海上作戰(zhàn),和那些死腦筋的倭寇比,他實在是個過于突出的人,所以沒多久他就加入了倭寇搶劫公司,成為了正式成員,獲得了自由,之后還曾一度躋身管理層,當上了高級別領(lǐng)導。
徐海發(fā)達了,他利用自己的才能和與倭寇的良好關(guān)系,在眾多的海盜中脫穎而出,擁有了固定的勢力范圍和強大的部屬。
但必須說明的是,此時的徐海依然是倭寇手下的棋子,他沒有汪直那樣的實力,只能靠日本人吃飯。
他的致富方式十分類似于舊中國的買辦,每次帶領(lǐng)倭寇進犯之前,他都會與對方簽訂合同,帶多少人,去搶哪里,事后分紅份額,其條款十分清晰,倭患如此猖獗,這位漢奸可謂是始作俑者之一。
但作為漢奸,和抗日電影里那些搖頭晃腦的同行相比,徐海是很特別的――他是一個十分強悍的漢奸。
胡宗憲曾領(lǐng)教過徐海的厲害。有一次,倭寇大規(guī)模進犯浙江一帶,胡宗憲派游擊將軍宗禮率軍主動出擊,恰好遇到徐海的船隊,雙方在三里橋大戰(zhàn)。
一開始,宗禮根本沒把徐海的雜牌水軍放在眼里,而事實似乎也是如此,雙方交戰(zhàn)后徐海軍一觸即潰,宗禮大喜過望,鼓舞軍隊繼續(xù)作戰(zhàn),再次擊敗徐海。
兩次連續(xù)的勝利讓宗禮相信,徐海不過是個浪得虛名的小角色,于是他又發(fā)動了第三次攻擊,徐海的水軍似乎已經(jīng)失去了反抗能力,第三次大敗。
但就在宗禮準備預寫他的第四次捷報時,徐海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在明軍防備松懈之時,徐海悄悄集結(jié)了他的精銳水軍,出其不意地發(fā)動了反攻,為了讓宗禮相信自己的軟弱,他退卻了三次,至此一舉收回成本,明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宗禮本人戰(zhàn)死。
這就是胡宗憲面對的兩個強敵,強悍的汪直、狡詐的徐海,要平息倭寇,必須除掉這兩個人。
可在仔細考量雙方實力之后,胡宗憲終于悲哀地發(fā)現(xiàn),他幾乎毫無勝算。
汪直自不必說,這位土皇帝富可敵國,兵強馬壯,比日本諸侯還厲害。徐海雖然稍微差一點,但他極其狡猾,且精于水戰(zhàn),憑借明朝的海軍,要徹底消滅他幾乎是不可能的。
思前想后,胡宗憲對時局感到絕望了,然而此時,徐渭卻輕松地告訴他,其實要解決這兩個人,一點也不難。
這一次,胡宗憲沒有相信他的師爺,因為這句話實在太不靠譜。且不說這兩個人手下有上萬名武裝海盜,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占據(jù)著一種特殊的資源――錢。
根據(jù)某些歷史學者統(tǒng)計,汪直的商業(yè)貿(mào)易額曾一度超過浙江全省的財政收入,海盜竟然比政府還有錢,到底誰是政府?
面對如此可怕的金融武裝集團,胡宗憲找不到任何自信的理由,在他看來,想戰(zhàn)勝這兩個對手,無異于癡人說夢。
“用武力是很難戰(zhàn)勝他們的。”徐渭點點頭,他同意胡宗憲的看法,“但要戰(zhàn)勝他們,并不一定要動用武力。”
不用武力?這幫人不遠千里來搶劫,莫非你請他們喝杯茶,給個紅包他們就肯走人不成?
“是的。”徐渭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縝密的計謀
徐渭告訴胡宗憲,其實一直以來,他并不了解汪直,因為這位仁兄歸根結(jié)底,只不過是個生意人。
做生意的人,只求財,不求氣,汪直所想要的,并非大明江山,只不過是自由通商的權(quán)利。
“但是海禁是歷代祖制,我也無能為力。”胡宗憲只能無奈地嘆氣。
徐渭的臉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我并沒有說要給他這個權(quán)利。”
胡宗憲終于明白了徐渭的意圖,開放海禁是不可能的,但談判是可能的,兩者之間并不矛盾。談判只是實現(xiàn)目的的手段,他們并不需要做出任何承諾。
“首先,我們必須與汪直取得聯(lián)系,招他上岸商談。”
“但汪直待在海外,且素與我們?yōu)閿常趺纯蟻砟兀俊焙趹棇Υ瞬⒉粯酚^。
“你忘了嗎?”徐渭又一次露出了笑容,“他的母親和妻子在你的手上。”
自從汪直下海之后,朝廷就把他列入了黑名單,他的母親和老婆都被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已經(jīng)吃了好幾年牢飯,胡宗憲隨即簽發(fā)了特赦令,把她們放了出來,不但好吃好住,還分給她們一套房子。
胡宗憲的想法很簡單,善待汪直的家眷,以顯示自己的談判誠意,但很快,他發(fā)現(xiàn)這個想法又過于簡單了。
釋放管飯分房是十分容易的,但在做完這些之后,胡宗憲才意識到一個重要的疏漏――怎么讓汪直知道呢?
要知道,汪老板雖然還是中國國籍,卻已移居海外,找倭寇帶話又不太靠譜,胡宗憲傻了眼,苦思冥想后他決定冒一次險。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一月,胡宗憲派出了他的使者蔣洲、陳可愿,他們的使命簡單明了:去日本,找到汪直,告訴他所有的一切。
這基本上應該算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海上交通安全且不說,即使到達日本,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地方,想找到一個人,談何容易。
但是事情的順利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意料,兩人在日本九州成功登陸,見到了當?shù)氐拇竺ㄖT侯),很明顯,大明帝國東南總督的名號還是有相當威懾力的,日本土財主給了胡宗憲很大的面子,熱情招待了兩位使者。
不管事情辦成與否,白吃一頓總是好的,然而就在兩人狼吞虎咽之際,卻聽到了這樣一個詢問:是否有興趣見見本地一個叫毛海峰的人。
那位無心插柳的日本領(lǐng)主剛說完這句話,就驚奇地發(fā)現(xiàn),兩個原本一心一意努力吃飯的人立刻丟掉了筷子,連聲大叫道:現(xiàn)在帶我們?nèi)ィ?br/>
因為這是一個他們極其熟悉的名字,毛海峰,是汪直的養(yǎng)子。
蔣洲和陳可愿終于找到了要找的人,在毛海峰的引薦下,傳奇人物汪直第一次出現(xiàn)在他們的面前。
汪直的開場白是并不友善的,除了胡宗憲擋他發(fā)財,和他作對外,全家人被明軍殺光也是他大發(fā)雷霆的主因。
所以當蔣洲告訴他,他的家眷不但沒死,政府還分了房子,衣食無憂,并且拿出了他家人的親筆信時,汪直的態(tài)度徹底轉(zhuǎn)變了。
他十分高興,還連聲為自己辯解,說他并不想干這行,早就有歸順之意,并且愿意幫助胡宗憲平定倭亂。
蔣洲和陳可愿萬沒想到,事情竟然如此一帆風順,大喜過望,而汪直也確實很夠意思,不但管吃管住,還帶著他們游覽日本全國,各地諸侯聽說汪直出訪,紛紛列隊熱烈歡迎(財神爺來了),比將軍大人還威風,看得兩位使者目瞪口呆。
排場也耍了,世面也見了,蔣洲和陳可愿開始提醒汪直,應盡快回國與胡宗憲商談具體事宜,汪直滿口答應,并預定了出發(fā)日期出航的日子到了,然而就在船只即將起錨出發(fā)的時候,汪直卻做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舉動。
他突然強拉著蔣洲,跳上了岸,目送著船只的離去,笑著對驚恐的使者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還不能去,你也不能走。”
汪直不是三歲小孩,幾十年江湖也絕不是白混的,他從不相信任何人的空口許諾,包括胡宗憲在內(nèi)。
就這樣,毛海峰帶著陳可愿,來到了胡宗憲的管轄地,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正是談判。
雖然有了重大進展,但沒有看到汪直本人,胡宗憲依然很失望,而當他看到那封汪直給他的親筆信時,這種情緒到達了頂點。
這是一封很能體現(xiàn)汪直特點的文書,在開頭部分,他十分恭敬地表示,自己愿意接受朝廷招撫,痛改前非,為國效力,之后突然話題一轉(zhuǎn),開始吹噓自己,大意是本人在日本混了很多年,現(xiàn)在很牛,一般的諸侯都可以搞定,但由于日本諸侯太多,敵情復雜,本著幫助國家徹底清除倭寇的精神,我暫不能回國,目前正與朝廷特使蔣洲巡視各諸侯,處理外交事務,等到告一段落,我會立刻回國報到。
當然,光講廢話是沒用的,最后他亮出了自己的真實條件――開放海禁。
胡宗憲勃然大怒,他知道自己被汪直涮了,說來說去,這個老滑頭一點也沒有松口,而他開出的條件是胡宗憲絕對無法答應的。
所以鬧來鬧去,事情依然毫無進展。
在猶豫的關(guān)口,徐渭再次出現(xiàn),用他的智慧拯救了胡宗憲,他告訴自己的東家:現(xiàn)在的汪直過于強大,絕不可能做出妥協(xié),但這個對手也并非毫無破綻,只要找到合適突破口,就能戰(zhàn)勝這個強敵。
事實上,這個突破口就在眼前――毛海峰。
作為汪直的全權(quán)代表和貼身親信,毛海峰也是一個極其狡猾的人,但是和老狐貍胡宗憲相比,他還有不小的差距。
出乎他的意料,胡總督對他這個倭寇沒有表現(xiàn)出一絲一毫的輕蔑,反而禮遇有加,每天好酒好肉招待,毛海峰是個比較實在的人,吃人家的嘴軟,感覺不好意思,便向胡宗憲表示希望能幫點忙。可是胡宗憲卻總是笑而不答,啥也不讓他干。
這事要放在嚴嵩這類人的身上,估計還求之不得,偏偏毛海峰臉皮厚度不夠,堅持表示一定要干活,掃大街也行。
于是胡宗憲終于勉強地答應了,他十分為難地表示,在舟山一帶盤踞著一伙倭寇,十分兇悍,而自己沒有能力解決他們。
還沒等胡宗憲把話說完,毛海峰就跳了起來,跑回船上召集手下抄起家伙去了舟山。
結(jié)果是毫無懸念的,汪直出來干海盜的時候,舟山的那幫小兄弟還在穿開襠褲,聽說汪老板的隊伍到了,還沒等毛海峰動手,倭寇們已經(jīng)逃竄一空。
胡宗憲親自迎接了這位得勝歸來的英雄,并主動為他請功,算得上是興高采烈。
他確實應該高興,當然這與舟山的那幫小毛賊并無干系,真正的原因在于,自毛海峰發(fā)動進攻的那一刻開始,一個重大的轉(zhuǎn)變已然發(fā)生:從此以后,在所有倭寇的眼中,汪直將不再是他們的朋友。
前任倭寇,現(xiàn)任抗倭英雄毛海峰看著開懷大笑的胡宗憲,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當然,其實他并不知道對方在笑些什么。此時此刻,他的唯一感覺是,胡總督是個很夠意思的人。
事實上,胡宗憲確實很講義氣,他把戰(zhàn)利品全部交給了毛海峰,還額外給了很多賞賜,并且表示,自己絕不會虧待和政府合作的人。
毛海峰十分感激,胡宗憲的慷慨與大方超出了他的預料,但他依然保持著警惕,因為還有一件事情,是他始終放心不下的。
不久后,毛海峰找到了胡宗憲,小心翼翼地表示,自己已經(jīng)待了很長時間,是時候回去找汪直匯報談判情況了。
毛海峰非常清楚,作為汪直的養(yǎng)子和親信,他有著很高的人質(zhì)價值,如果胡宗憲玩花樣,他將到牢房里繼續(xù)自己衣食無憂的賓客生活。
然而胡總督的反應卻著實出人意料,他看著不安的毛海峰,只是平靜地說了一句話:我親自為你送行。
此外,他還極有禮貌地送給毛海峰許多土特產(chǎn),并托他向汪直帶去自己的良好敬意,期盼他早日到訪。
毛海峰終于被徹底打動了,他懷著對胡宗憲的無限好感回到了領(lǐng)地,并把他所看到的一切告訴了自己的養(yǎng)父,雖然事情仍然毫無進展,但正如徐渭所預料的那樣,強大的海盜頭目汪直終于露出了破綻,一個致命的缺口已經(jīng)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