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這戲,再也唱不起來了!
,最快更新冷王在上:棄妃要翻身 !
蘇青鸞扶著白清寒的手,緩緩站起身來,沉聲道:“法明,是罪魁禍首,幕后主使,林扶云是被其蠱惑,林清云是法明同謀,是他們?nèi)艘黄穑\殺了孩子們!”
“蠱惑?一句蠱惑,就想將妖后的罪孽洗清嗎?”有人憤然高呼,“王妃,你這說法,前后矛盾啊!”
“是啊是啊!先前不是說仇恨不共戴天,這會兒,怎么又開始給這妖后洗白了?王妃,你該不是,被人要挾了吧?”
“肯定是!為了把這丑陋的事壓下去,什么事做不出來?”
李如海的人,又開始在其中煽風點火,不明真相的民眾,很快又被說得激憤起來,那些爛菜葉石子什么的,又開始向蕭長安身上投擲。
“喂,你們這些人,怎么聽不懂人話?是想造反嗎?”李如海把腰間佩劍一拔,“不準再打了!誰要是再打,小心本官的刀劍不長眼睛!”
他安插的那些棋子,越聽他這樣說,反而打得更厲害,在后面一個勁的往上涌,李如海帶來維持秩序的官兵支撐不住,被沖撞得七零八散,立時也是刀劍出鞘,對著前面鬧事的人,劈頭蓋臉砍過去!
然而刀劍剛剛揚起,空氣中有數(shù)粒小石子激射而來,叮叮當當?shù)那么蛟诘侗鷦θ兄希俦挥X手腕一酸,長劍大刀,立時撤手,“當啷”一聲,跌落在地。
“怎么回事?”
“誰發(fā)的暗器?”
官兵四處搜索,然而人聲如潮,投擲蕭長安的物件,自四面八方而來,根本就分辨不出是誰從中阻攔。
李如海看了一圈,也沒發(fā)現(xiàn)石子來自何處,不由面色鐵青,喉中一陣氣血翻涌。
他費了這么大力氣,弄了這么大排場,若是不能撈點好處,便草草收場,如何能甘心情愿?
所以,雖然表面上他一直在裝作協(xié)調(diào)勸阻,暗地里卻是想最后哆嗦一下,把蕭長安拉下水。
他不肯動手殺人,那么,他就讓自己的人來替他殺!
只要死了人,這黑鍋,蕭長安不背也得背!
誰管這些殺人的人,是不是明王府的人?
總歸,是他才動的手!
可現(xiàn)在,他這如意算盤又落空了。
蕭長安看似單槍匹馬,之前也一直是任由別人蹂躪,但實際上,他應(yīng)該已做了萬全準備,這千人之中,必有他的人暗藏其中,跟他一樣,也在隨時掌控全場。
只是,到這個時候才出手,李如海不得不服氣,這些人,當真是耐得住性子。
最狠的是蕭長安,他居然,也真能這樣硬生生的,把所有的唾罵辱打一言不發(fā)毫不反抗的接下來!
單就這點而論,李如海知道,自己已經(jīng)輸了!
“李大人,讓你的人,不要那么沖動好不好?”霍震庭看著他,“王爺在此接受數(shù)千民眾唾罵辱打,被人刀刺石砸,依然不曾還手,為什么?是他沒有能力反抗嗎?不!”
霍震庭大聲叫:“他不是沒有能力反抗!他是當今圣上最寵愛的皇子,他若是真正殘忍嗜殺之人,你們覺得,就憑你們這些人,殺得過他嗎?他甚至可以以造反動亂之名,將你們屠殺殆盡!讓這小小的山頭,血流成河!你們心里都該明白,他做得到!”
喧鬧的人群,一下子安靜下來。
明王當然是做得到的。
作為一個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沙場宿將,砍掉一千個手無寸鐵百姓的人頭,并不比砍掉一千只西瓜難。
人群中開始有人驚心,畏懼,退縮。
有些膽小的,已經(jīng)偷偷的溜了。
他們本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之所以能這么齊心的聚在這里,一方面,確實是出于內(nèi)心憤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心之人在其中慫恿挑唆,以蠅頭小利相誘,以法不責眾寬心,所以,他們才敢出現(xiàn)在這里,才敢對著大蕭的明王,扔石頭,砸牛糞。
但現(xiàn)在,那股沖動的勁兒過了,聽到霍震庭的話,一個兩個的,都開始知道后怕了……
李如海看到人流漸漸向山下涌,便知道,今兒這出戲,他再也唱不起來了!
耳邊,霍震庭激昂的聲音,仍在繼續(xù)。
“明王他本來可以不必受辱,他本來可以,以皇族之名,將你們?nèi)纪缆敬M,可是,他沒有這么做!哪怕自己傷痕累累,也一直都不曾還手!他只是單純的不希望,過去的那場悲劇重演,演變成一個更大的悲劇!他不愿看到流血慘案發(fā)生,不愿無辜的人毫無意義的喪了性命!”
“試問,如果他真是如傳言中所說,是那樣殘忍嗜殺之人,你們覺得,他能忍得住嗎?他能甘心情愿受辱嗎?”
“一個人到底是什么品行,不是靠人云亦云,更不是靠傳言,而是看他到底做了什么!寧愿折辱自己,也不愿無辜之人受傷的明王,你們覺得,真是傳言中那樣惡毒狠辣之人嗎?”
霍震庭的話,讓大部份人,都垂下了頭。
這話若別人來說,眾人未必能聽到心里去。
可是,霍震庭的話,尋常的百姓,還是愿意聽一聽,想一想的。
“可是,他對平西王之女,對他的王妃,當真沒做過那些事嗎?”李如海的人,夾雜其中,自然不肯輕易認輸,很快又拋出新的問題,“王妃,您可不可以,如實回答我們?”
所有人的目光,再度落在了蘇青鸞身上。
“王妃,敢問明王,到底有沒有,拿您行過血之術(shù)和活人祭?”李如海走到蘇青鸞面前,微微俯下身。
蘇青鸞抬頭,默默看著他。
到底是臨時結(jié)伴的盟友,到這個時候,是要犧牲她,來懟自己的政敵了!
她要是回答沒有,那不光是說了謊,還是壞了和他的約定,以后要想再從這個人身上做文章,怕是不容易了。
她要是回答有,那倒是正如李如海之意,蕭長安的名聲會一直臭下去,可她的日子,也不會好過了。
畢竟,之前入宮面圣時,那位高高在上的老皇帝,一早就把她和蕭長安之間的糾紛,說成是,小夫妻,鬧別扭。
從蘇青鸞本心來說,她是很愿意指證蕭長安的,也巴不得看他一直臭下去。
可如果讓他臭的代價是惹毛老皇帝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