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軍令狀【二】
蘇萬通搖搖頭,道:“只要盡人事就可以了。”然后,蘇萬通對我一笑:“原本是要請賢侄到家里一坐的,現(xiàn)在,賢侄也是時間緊迫,等下次賢侄送糧回北港,老夫再與賢侄痛飲。”
我自然是同意,向蘇萬通一抱拳,豪壯的道:“定不負蘇大人所望。”
蘇萬通要還要為我準備集合各地新增的流民和新來的移民,所以便沒有和我再說什么,蘇萬通告辭后,我也開始著手安排起一些事情來。
土豆和地瓜的種植不需要良田,山地上也可以一樣的種植,因此,我開始對我的土地進行了一個初步的規(guī)劃。
太平山、南胡山當然是我的銅鐵礦基地了,在南胡山和太平山之間,我準備建一個冶煉中心,這其中包括鋼鐵廠和煉銅廠,然后就地再建立一個槍炮制造廠。
現(xiàn)在這個年代的技術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新式的武器,不過象抗日戰(zhàn)爭時期解放區(qū)的作坊里生產出來的土槍土炮還是可以生產的,而且,現(xiàn)在這個年代,大炮已經開始應用在戰(zhàn)爭上了。
大禹山、翠峰是我的軍工基地,這里可以建立一個火藥廠,就近再建立軍工廠,專門生產子彈和炮彈,而在抗日戰(zhàn)場取得輝煌戰(zhàn)果的手榴彈當然也要好好的生產,手榴彈的制作方法簡單,殺傷力大,是打仗的一個好武器。
花連是我心中的行政中心。而我區(qū)域內的港口我也準備建立在花連。
靠近花連的地方則是我的工業(yè)基地,這個年代有些關乎民生的生產作坊我都準備改良一些,這些作坊是我以后的財源,當然要多下工夫了。
剩下的從清水到南奧再到東奧就是我的農業(yè)基地了,這里按照我的開發(fā)思路,至少可以再開發(fā)出二十萬畝的山田,五萬畝的水田,有了這么些土地,除了種植土豆、地瓜和水稻外,完全可再種植出棉花、玉米、大豆、花生等經濟作物。
初步規(guī)劃完,我的心中便打起了小算盤,這么大的一個基業(yè),到底需要多少人口來支持。
二十五萬畝的土地,這就需要五萬的勞力。而我的作坊,少說也要一萬人,幾個重要的軍事基地和重要工業(yè)基地,也需要一萬到兩萬人,港口大概要五千,加上我還要發(fā)展自己的私人武裝力量這樣,我的基業(yè)少說也要十萬人口,這簡直就是六分之一個琉求的人口,現(xiàn)在,許可兒劃給我的人口只有兩千人,蘇萬通那里我估計著也只能收容個大約四五千人中原逃難來的百姓和琉求的流民,這其中的差距有九萬之多,就是連我前面種植土豆和地瓜的人也差上了一萬,差距這么多人,僅在琉求發(fā)展流民是不可能的,看來,還是要大力的鼓勵生育和發(fā)展移民呀。
現(xiàn)在的中原大陸戰(zhàn)火連天,是發(fā)展移民的大好時機。
想到這里,我向留在中原的許忠寫了一封密信,從許權口中,我已經知道了,如同許權一樣,許忠也開除出了內宮侍衛(wèi)的行列,成了我的人。
這也可以看出許詩詩對我的一片真心。
我要求許忠?guī)嗽僦性杖萏与y的百姓,尤其是在蒙古人的統(tǒng)治區(qū),蒙古人生性暴虐,定有許多百姓無法承受,許忠正好可以從中指點,我再派遣一只船隊到山東的登州、萊州,專門接納這些難民到我的地盤落戶生根,這樣,我的人口難題方可解決。
想到就做,我把信寫好,便著許權安排人送去。
琉求和中原自有自己的聯(lián)系人員,雖然許權他們已經算是脫離了琉求小朝廷,但大小公主已經許可了許權還是可以使用這種朝廷的聯(lián)絡線,所以,我絲毫不擔心我的信到不了許忠手上。
然后剩下的,就是為種植土豆和地瓜做一些前期工作了。
種植首先的第一件事是開荒、現(xiàn)在離天氣變到完全不能耕種大約還有三到四個月的時間,我有把握種出兩期土豆和地瓜。
先是培育種苗,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需要一千畝的土地,現(xiàn)在花連和清水、東南奧的土地已經足夠了,有這七千斤的土豆和地瓜,我至少可以培育出五萬畝的種苗,所以,在先前的這半個月,我要有足夠的人手,至少開發(fā)出五萬畝的山地。
地瓜和土豆對土地的要求不大,普通的山地也能成活。
我培育的種苗,產量至少也可以達到一千斤一畝,這點本事我還是有的,要是在后世,有充足的化肥,我這樣一個高材生培育的種苗,少說畝產也能收個三四千斤,現(xiàn)在就畝產一千斤,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第一期的土豆和地瓜成熟后,就可以收成到五千萬斤,折合五十萬擔。
以后就可以不用再用土豆或地瓜來培育種苗了,直接用地瓜和土豆的藤莖就可以做種,有了這些,我們下面就方便了。
在第一期種植的過程中,有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我還要再開墾出剩余的十五萬畝山地,到了第二期種植,我就可以滿地開花了。
有了二十萬的山地,到第二期土豆和地瓜成熟,又可以收成兩萬萬斤,合兩百萬擔,加上前面的五十萬擔,整個琉求今年的糧食就沒有問題了。
這便是知識的力量呀!
我感嘆。
開荒少不了的農具和耕牛,對于農具耕牛,我也好好的估算了一下。
在半個月十五天內開出五萬畝的山地,就意味著一天要開墾三千多畝,現(xiàn)在種植土豆和地瓜的山地要求不高,只要沒有雜草就行,這樣,一天一個人大概可以開出半畝,然后,以一個人一天開墾半畝計算,先不考慮有沒有這么多人的問題,這就需要有六千勞動力,六千勞動力需要農具就是六千件,耕牛一千頭,還要考慮損耗,這就意味著需要農具至少七千件,耕牛一千兩百頭,這么多的東西,有要麻煩蘇萬通的。
想到這,我馬上又把何東山傳來,給了他十萬兩銀票,讓他帶幾個人到北港以及北港附近的幾個城市收集農具耕牛去了。
何東山見剛剛從我,邊受到如此的重用,心中歡喜,干勁也是十足。
我給了他三天的時間,讓他盡量的收集農具和耕牛,三天后必須回到北港,好起身前往花連。何東山領命,帶著幾個剛隨我的原內宮侍衛(wèi)去了。
正好這個時候許權也回來了。
許權把我許忠的信傳出去以后便趕快回來復命,正好,我又把他逮著了,我把自己剛剛寫的一封信交給他,讓他即可給蘇萬通送去,信中我要求蘇萬通盡可能的給我調集農具和耕牛,所需要的費用,由我負擔,反正我的啟動資金五十萬兩已經在我的手上,再讓許可兒和琉求小朝廷為我出錢也說不過去。
許權馬不停蹄的又被我指使著出去了,我便開始整理起自己的思緒,籌劃怎樣才能培育出最優(yōu)良的土豆和地瓜種苗。
等我從深思中回轉,已經是下午了,書桌上都是我勾勾畫畫的一些資料,一眼望去,什么都有,竟還有英文。
許權已經回來了,正和何婉君站在我的身后,不敢說話,怕驚擾了我。
我看著許權,道:“回來了。蘇大人怎么說?”許權道:“蘇大人說了,她一定盡力,而且,憐兒小姐也回到了府中,讓屬下轉告公子,憐兒小姐今日要陪蘇老夫人,不能前來陪伴公子了。”
“哦!那時自然,憐兒也要陪一陪自己的母親的。”我笑道。
“另外,蘇大人還有一件事讓我告訴公子。”許權接著道。
楊過疑惑的問道:“什么事?”
許權道:“蘇大人已經把近期中原逃難到琉求的百姓和琉求本國的流民都已經統(tǒng)計出來了,總計有老少共一萬三千多口,壯年的勞力都有八九千人,遠遠超過預期,蘇大人讓公子好好準備。”
“哈哈!”聽到這個消息,我忍不住高興的道:“這真是太好了,我原先還擔心勞動力不夠,這下就可充足了。”
“可這么多人,吃飯也是個問題呀?”許權思維縝密,想的自然比其他人多些。
我道:“雖然人是多些,不過,我已經有了辦法,只要有了夠這么些人吃到兩個月后的糧食,就能接上我們自己種出的地瓜和土豆了。”
許權道:“可就是兩個月,這一萬三千口加上花連本身的兩千口,一萬五千口人,兩個月,至少要六七千擔糧食,怎么多糧食,除了幾個大糧行,根本就沒有那么多的糧食,而那些糧行現(xiàn)在根本就不會賣糧的。”
許權說的有理,不過,我卻有哪個什么東市糧行少東家花花公子“周扒皮”欠我一萬擔糧食的欠條,怎么著也可從他那里敲詐個七八千擔的糧食吧,這一萬來人,吃個兩個月,還能剩點,正好,明年的春種也解決了。
我笑著對許權道:“這你就放心吧,明天,你帶上兄弟們,和我一起要糧食去就行。”
許權見我成竹在胸,道了聲“是”,便不再言語,而此時的何婉君,在給我收拾著書桌上的紙張,還看著那英文詫異。
“主子,你寫的這些是天上的蝌蚪文字嗎?”何婉君終于忍不住好奇的問我。
我對著何婉君不由的一笑,道:“自然,這就是你家主子才懂的天書文字。”說完,我終于忍不住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