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鯤
魔圣糾正道:“只是知道三神器可能存在于什么地方。不過,那地方十分危險。當(dāng)年我道胎種魔未成,感覺貿(mào)然進(jìn)入的話,危險實在太大。若要強(qiáng)行進(jìn)入的話,未免本末倒置了。所以我才沒有真正進(jìn)入,只是在出入口處看了看,便轉(zhuǎn)身離開。”
頓了頓,魔圣又傲然一笑:“當(dāng)然,今時不同往日了。如今我的道胎種魔已經(jīng)大成。再加上師弟你。天下雖大,卻自可任我等縱橫。即使再有何等難關(guān),卻又如何能夠難得住你我了?”
程立點點頭,沉聲道:“三神器本身的力量暫且不提。作為扶桑皇權(quán)的象征,這么多年以來,它們的正統(tǒng)性和權(quán)威性,已經(jīng)深入扶桑人心。如果我們得到三神器,就能對扶桑諸侯,還有扶桑普通士兵都形成一種強(qiáng)烈的震懾。哪怕石田十誠和鬼庭狂十郎等人在決戰(zhàn)失敗后意圖反悔,也絕對沒有諸侯膽敢聽從他們的命令出兵了。”
魔圣頜首道:“不錯,正是如此。三神器這種東西,本身代表的是一種大義名分。在通常情況下,大義名分所能產(chǎn)生的作用不大。但在某種非常時期,則大義名分的重要性,卻又甚至能抵過百萬大軍。世事玄妙,莫過于此。”
程立道:“不錯。所以,這三神器正好可以作為我們所準(zhǔn)備的后手,保證在風(fēng)云碑決戰(zhàn)之中,扶桑方面必須信守承諾,不敢反悔。那么師兄,這三神器,究竟在哪里呢?”
魔圣緩緩道:“扶桑圣山,富士山。”
程立皺眉道:“這樣說,我們需要前往扶桑一行?那路程可遠(yuǎn)得很啊。”
魔圣一聲長笑:“師弟,在為兄面前,你又何須再有所隱瞞了。這里距離扶桑,路程固然遙遠(yuǎn)。但蜀中距離白玉京,難道就很近么?為兄雖然不知道你是怎么辦得到的。但料想起來,你應(yīng)該有某種辦法,可以幫助你瞬間跨越萬水千山,抵達(dá)極遙遠(yuǎn)的地方,對不對?”
程立一笑:“什么都瞞不過師兄。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秘密,只不過是真正的琉璃寶藏而已。”
魔圣皺眉道:“真正的琉璃寶藏?”
程立隨手在自己腰間一按。和暗黑戰(zhàn)體相互融合的伏羲神甲,當(dāng)即自動分離出來,還原為伏羲神甲的最原始姿態(tài)。但隨即神甲又再度分解重組,成為龍馬“太仆”的形態(tài)。
魔圣縱然再怎么見多識廣,也當(dāng)真從未見過類似的東西。他禁不住一怔,脫口道:“這是什么?龍馬?”
程立伸手在“太仆”的腦袋上拍了兩下,隨即把伏羲神甲的來歷,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
魔圣禁不住感嘆道:“原來如此。琉璃寶藏的真相,竟是伏羲圣王親手打造,用來對付神裔一族的武器。至于其他什么武功和財寶之類,都不過是附屬品而已。這可真讓人意想不到。”
頓了頓,魔圣又道:“扶桑鬼庭家的家主。鬼庭狂十郎無慘,正是神裔一族的成員。這次中原與扶桑之間的戰(zhàn)爭,其實也是琉璃一族和神裔一族之間的戰(zhàn)爭。
我們此刻能夠借助龍馬‘太仆’的力量,前往扶桑取得三神器。顯見冥冥之中,自有一股天道大勢,同樣不愿意神裔一族取得此戰(zhàn)之勝。大勢既然在我,那么無論欲辦何事,都事半功倍,自無不成之理。”
程立想了想,笑道:“師兄說得不錯,正是這個道理。那么事不宜遲,我們立刻便出發(fā)好了。我們雖有兩人,但憑著‘太仆’的力量,也足夠負(fù)擔(dān)我們的體重有余了。”
話聲才落,“太仆”陡然一聲長嘶,兩蹄騰空,縱身一躍,猶在半空之中,構(gòu)成其身體的無數(shù)部件已經(jīng)應(yīng)聲分解,卻又瞬間重新組合起來。但這一次,重組之后的“太仆”,既不是鎧甲,也不是龍馬,卻是一條奇形怪狀的大魚。
這條大魚憑空懸浮著,就似置身于水中一樣,搖頭擺尾,顯得悠然自得。背鰭和尾鰭,就像雨傘一樣向外擴(kuò)散開去。竟然比本體還要長。左右兩側(cè)的胸鰭,更活像鳥兒的翅膀般張開,儼然覆蓋了方圓三丈左右的大片空間。
程立也微吃一驚,脫口道:“一條會飛的大魚?太仆,你居然還有這種能力?”
魔圣眼眸內(nèi)也流露出驚嘆之意,道:“《莊子—逍遙游》當(dāng)中記載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以往,我還以為這只是神話傳說。卻原來世上當(dāng)真有鯤魚存在。而且它的真面目,居然就是伏羲圣王的造物。”
程立感嘆道:“也未必。《莊子》里面記載的鯤,據(jù)說有幾千里大。可是太仆化身的這條魚,連同尾鰭都算上了,也不過頂多三丈左右而已。和傳說里的記載相比,實在差得太遠(yuǎn)。”
魔圣哈哈一笑:“神話記載,總有夸張之處,這也不足為奇。實際上,這條魚究竟是不是鯤,我們也無需深究,就當(dāng)它是好了。關(guān)鍵在于,它能不能帶上我們,用最短的時間抵達(dá)扶桑。”
程立伸手在這條“鯤魚”的身上拍了兩拍,問道:“太仆,你可以吧?”
“太仆”連連點頭。身體隨之向下沉了幾尺,然后拱了拱程立,示意讓他坐上自己的背。背鰭同時抖動舒展,巧妙地變形誠兩個類似于馬鞍般的座位。
程立也不客氣,立刻跨坐在“太仆”背上,然后又招呼魔圣一起上來。好在兩個座位之間,有著兩尺以上的距離。倒也不至于要兩個大男人,在半空中相互緊挨著那么尷尬。
等到魔圣也坐好之后,“太仆”陡然仰首,發(fā)出一聲如鳥鳴般的叫聲。然后便馱著二人冉冉浮空升起,傾刻之間,早已扶搖而入云霄。再調(diào)整好方向之后,一雙胸鰭如鳥翼般用力拍動,推動身體如離弦之箭,向東方飛速疾馳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