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大義
人止關(guān)三口劍,以總兵“崇陽霸劍”郭正方為主,副總兵“墓劍”古寒與“雷火劍”霍傲為輔。既遇大敵,當然由郭正方首先出頭。他雙手握緊了掌中那口黑黝黝,沉甸甸的大劍,沉聲喝問。
“周城主,數(shù)百年來,舞陽城與我人止關(guān)俱為表里,一向守望相助。今日周城主卻突然倒戈,不知道這究竟是什么道理?”
周雪宇掌握一口三尺冰鋒,淡淡道:“是為了天下大義。三位將軍的為人,周某素來敬佩。可是大義當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迫不得已,周某也只好得罪了。”
郭正方一怔,脫口問道:“什么大義?”
周雪宇淡淡道:“中原億萬蒼生之禍福,就是大義。”
郭正方不明所以,皺眉道:“有什么話,你可以明白說,不用這么兜圈子。”
周雪宇緩緩道:“天下軍鎮(zhèn)之重,莫重于人止關(guān)。數(shù)百年來,大漠上那些蠻夷想要南下劫掠,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都在人止關(guān)前碰得頭破血流。三位將軍數(shù)十年來鎮(zhèn)守人止關(guān),更是戰(zhàn)功赫赫。
可是近年來,朝廷中對于三位將軍的彈劾奏章,卻絡繹不絕,供應人止關(guān)的軍械糧草,還有士兵們應該發(fā)放的餉銀,也一再拖欠。這種事,可是有的吧?”
三口劍相互對望一眼,眼眸內(nèi)各自流露出苦笑。郭正方隨即凝聲道:“有又怎么樣?”
周雪宇凝聲道:“那是因為近年來,朝廷里一些儒門文官為了爭權(quán)奪利,不斷在鼓吹大魏朝國泰民安,四海升平,已經(jīng)不需要那么多軍隊,軍隊更不應該占用那么多朝廷賦稅,應該加以削減。
更有人認為,武將把持軍隊,隨時有造反的潛在可能。應該用文官加以制衡。朝廷最好制定政策,規(guī)定文貴武賤。文官見了武將,應該憑空大三級,這樣才能彰顯朝廷的文治教化之功。”
霍傲越聽越怒,怒喝道:“胡說八道!什么四海升平?什么不需要那么多軍隊?放這種屁的人,自己怎么不來人止關(guān)看看?
這么多年來,草原大漠上的乞顏人,什么時候?qū)υ蹅冎性幕ɑㄊ澜缢肋^心?哪一年不想著沖破人止關(guān),闖進中原肆意劫掠?人止關(guān)的關(guān)墻,又有,哪一年缺少過鮮血涂色?大魏朝之所以能夠國泰民安,可是全靠我們這些丘八在拼命衛(wèi)護。那些只懂得袖手談心性,什么都不懂的文官,有什么資格這樣信口開河?簡直不可理喻!”
周雪宇淡道:“那些文官說得冠冕堂皇,歸根究底,不過是骨子里看不起武將,于是本能地排擠異己,外加爭權(quán)奪利罷了。可是皇帝偏偏就最喜歡這一套。尤其那些不是馬上打天下的皇帝,便更加喜歡。
所以雖然沒有明說,但朝廷確確實實,已經(jīng)開始下手壓制武將了。人止關(guān)的境況,就是明證。其實不止人止關(guān),天下間所有軍鎮(zhèn),這幾年都是一樣的遭遇。長此以往,三位將軍可以想象得到,究竟會發(fā)生些什么?”
古傲長長嘆一口氣,沉聲道:“長此以往,朝廷的軍隊將徹底被廢掉,再也不堪使用。雖然這樣一來,武將造反的可能性,確實會被減少到最低限度,可一旦外敵入侵的話,后果……將不堪設想。”
郭方正語氣慘痛,緩緩道:“朝廷里的事,不是我們可以摻和的。身為武臣,我們唯一應該做的,就是盡忠職守。不管朝廷如何對待我們,我們只要守好這人止關(guān)就對了。天子圣明,又有諸葛太傅這種賢臣輔助。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天子總有幡然醒悟,重新的一天。”
周雪宇冷冷道:“郭將軍這種話,不過是自己騙自己而已。當今在位的小皇帝,腳步從來未曾踏出過白玉京。而且從小到大,環(huán)繞在小皇帝身邊的,都是儒門文臣。耳濡目染,都是文臣那一套。對于武將的提防和忌憚,恐怕已經(jīng)深入他的骨髓。
所以小皇帝年紀越大,就只會更加嚴格實行文臣那一套。除非他突然轉(zhuǎn)性。否則的話,妄想這小皇帝改弦易轍,根本不切實際。可是在我們大魏朝這樣子自毀長城的同時,北方草原大漠之上的乞顏人,他們又在干什么?”
霍傲沉默半晌,凝聲道:“草原大漠之上的乞顏人,本來就是一盤散沙,分成大大小小幾百個部族,相互征戰(zhàn)廝殺不休。可是十年之前,乞顏人里卻出了一位梟雄奇才,自稱為‘蒼狼’。他東征西討,戰(zhàn)無不勝,幾乎已經(jīng)統(tǒng)一了整個草原大漠。現(xiàn)在蒼狼勵兵秣馬,大肆整軍備戰(zhàn),隨時也有可能南下。到時候……只恐怕……”
“雷火劍”沒有再繼續(xù)說下去。但他所說的這些,其實在場所有人都知道,只是一直以來,誰都不肯把這種話輕易宣之于口罷了。就好似得了病的人,偏偏諱疾忌醫(yī),不肯去看醫(yī)生。仿佛只要不看醫(yī)生,自己身上就算沒病了一樣。掩耳盜鈴,完完全全的鴕鳥心態(tài)。
周雪宇沉聲道:“不錯。在蒼狼率領(lǐng)之下,乞顏人求戰(zhàn)之心空前高漲,中原和大漠之間的戰(zhàn)爭,隨時一觸即發(fā)。
但朝廷里那個小皇帝,居然聽了那些儒門文臣的教唆,在這個時候來壓制武將,大渦臨頭,只在眼前。到時候人止關(guān)破關(guān),乞顏人策馬長驅(qū)直入京畿,肆意燒殺劫掠,將會有多少中原子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不用我多說,三位將軍也該明白吧?要想避免這個劫數(shù),除非……”
三口劍聽得出神,不約而同地異口齊聲問道:“除非什么?”
周雪宇緩緩道:“除非換一個皇帝。一個真正知道應該怎么治理天下的皇帝。”
郭正方大吃一驚,脫口呵斥道:“胡說八道!天子之位,也是你能妄議的?周雪宇,你這是想造反了!”
周雪宇冷冷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試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們北城周家,存世已經(jīng)超過三百年。可是三百年前,百里家又算得上什么?郭將軍,你總不至于還相信什么真龍?zhí)烀裁醋限毙窍路仓惖纳裨挵桑俊?br/>
郭正方重重哼了一下,沉聲道:“天命之說雖然飄渺,但國家動蕩,也不是蒼生黎民之福。現(xiàn)在北疆大戰(zhàn)在即,大魏朝無論如何也不能先自亂陣腳。”
周雪宇淡道:“三位將軍,你們不要誤會。我周雪宇還有幾分自知之明,爭雄武林,或許還能與天下英雄爭一日之短長。但要治理天下,卻絕不是這份料。所以我只想要換代,卻從來未想過要改朝。”
郭正方愕然一怔,問道:“換代不改朝?這是什么意思?”
周雪宇沉聲道:“我的意思,就是現(xiàn)在這個小皇帝,根本沒資格當皇帝。不要說他,甚至他的老子,也就是已經(jīng)駕崩的太宗皇帝,也沒有資格。”
霍傲又忍不住問道:“那么,誰有資格?”
周雪宇神情嚴肅,一字一頓地道:“太祖皇帝的長子,絕滅王!”
霎時間,郭正方、古寒、霍傲等三名總兵官同時大吃一驚,失聲驚叫:“絕滅王?他還活著?怎么可能?!”
周雪宇神情嚴肅,緩緩道:“不錯。絕滅王還活著。郭將軍,絕滅王的風采,當年你是親眼見過的。你說,論文韜,論武略,當今那個小皇帝,可比得上絕滅王的十分之一嗎?”
郭正方沉默半晌,徐徐道:“不錯,絕滅王文才武功,都橫絕當世。可是做皇帝這回事,不是才華高就能勝任的。絕滅王性格沖動,殘暴好殺。當年跟隨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時候,就經(jīng)常屠城坑卒。這樣的人當皇帝,絕不是大魏之福。”
周雪宇搖頭道:“草原大漠之上的蒼狼,不但是百戰(zhàn)百勝的無敵統(tǒng)帥,同時也是漠界第一高手。要對付這種敵人,除去絕滅王之外,再沒其他人有這個本事了。
為中原億萬蒼生的福禍計,只有絕滅王登基為皇,才能避免這一場大劫。而我,也正是為此,才率領(lǐng)舞陽城投靠到絕滅王麾下,為絕滅王效力。因為這就是天下大義。三位將軍,假如你們也心懷大義的話,那么便好應該和我一樣,立刻改換門庭,拜絕滅王為主。”
“對不起。只有這一點,無論如何也辦不到。”
根本不假思索,郭正方立刻一口拒絕。他雙手握緊了自己這口“崇陽霸劍”,厲聲道:“江山易主,豈同兒戲?更何況忠臣不事二主。我們只會效忠于當今天子,絕不會為一個殘暴嗜血,肆意殺人的暴君效力。周城主,看在北城周家歷代為國盡忠的份上,你立刻帶著這些人離開。否則的話,別怪老夫不念過往三十年的情分。”
古寒、霍傲二人并未開口說話,可是霎時間,他們也和郭正方一樣,做出凝神備戰(zhàn)的姿態(tài)。
周雪宇眉宇間流露失望之色。搖頭道:“三位將軍,你們?yōu)閲鵀槊瘢幌Я餮至骱埂?墒堑筋^來,得到的卻是猜疑、忌憚、還有打壓。難道你們就甘心這樣嗎?即使這樣,難道你們?nèi)匀凰佬乃兀敢饫^續(xù)替那名不知所謂的小皇帝賣命嗎?你們這樣,只是愚忠啊!”
郭正方虎目圓睜,斷喝道:“不必再多說!周雪宇,你投靠了絕滅王,那就是朝廷叛逆,十惡不赦。按律,當受千刀萬剮之刑,凌遲處死。看在和你們北城的交情份上,老夫破例徇私,讓你得個痛快吧。看見!”
“嗆~”
喝聲未落,一股澎湃勁氣忽如天崩地裂,悍然爆發(fā)。郭正方豁盡催谷,把畢生苦修的內(nèi)家真氣催發(fā)至巔峰極境!
雄渾霸道之極的內(nèi)力,盡數(shù)灌注于那口足有七尺長,重達五十斤,無比沉重巨大的“崇陽霸劍”之上。劍鋒之上,猶如鍍上了一層璀璨奪目,不可逼視的熾烈金光。
緊接著,郭正方如出閘的猛虎,騰空縱撲沖殺。厲烈劍罡如八方風雨暴烈斬下,竟是不動則已,一動便有雷霆之猛,勢不可擋。可見郭正方人雖老,掌中寶劍卻絕對未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