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jié)、保衛(wèi)馬德里(3)
1936年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29周年的紀念日,在國民軍選在這一天發(fā)動對馬德里的總攻就是想給西班牙卡瓦列羅內(nèi)閣一記響亮的耳光。此時,國民軍的四個縱隊已經(jīng)在馬德里城外整裝待發(fā)。進攻前,莫拉(的確是他,而不是很多人以為的弗朗哥)在廣播里發(fā)表了一個后來聞名世界的演講。在演講中提到除了城外待命的四個縱隊(相當于旅)外,城內(nèi)還潛伏著第五縱隊以策應。此后,“第五縱隊”成為內(nèi)奸或內(nèi)線的代名詞。
但是,國民軍的進攻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失敗。6日,為了獲得一個比較理想的攻擊出發(fā)位置,國民軍攻打了馬德里西郊的田園之家公園(casadelcampo)。這個攻勢讓政府軍開始把注意力放在馬德里的西南面。(以上皆為史實)也許是西班牙總理兼陸軍部長卡瓦列羅先生的人品大爆發(fā),在攻擊田園之家公園的戰(zhàn)斗中有一輛孤軍冒進的意大利被擊毀,人民軍的士兵隨后在坦克兵的尸體上發(fā)現(xiàn)了一份國民軍的作戰(zhàn)計劃。這使得政府軍對國民軍的下一步打算了如指掌,在馬德里的西南面的大學城布置了重兵。這個意大利坦克泄密事件是史實,而不是芒果為了拖延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的小把戲。對于這些可愛的意大利人,筆者實在佩服之至。
馬德里大學是西班牙皇家于1836年頒布法令建立。其后馬德里大學發(fā)展迅速,但校舍分散在馬德里舊城的各處,條件簡陋。在這種情況下,國王阿爾索十三世決定改善大學的辦學條件,他在1928年頒布法令,將市內(nèi)的各處校區(qū)集中搬到蒙克洛亞莊園,新建為大學城。到1936年時,整個大學城的面積已經(jīng)達到200多公頃。大學城的西面有曼薩納雷河流經(jīng),過河要靠圣費爾南多橋和法國橋。
現(xiàn)在國民軍方面派出加斯特洪縱隊將負責攻占大學城。而支援他們的是意大利上尉奧熱斯特.福爾圖納指揮下的20輛裝甲奧拓。(意大利援西裝甲兵編制詳見:en./wiki/tank_and_armoured_cars_group)負責防守大學城的是由西班牙***員恩里克·利斯特和埃爾·坎佩西諾率領人民軍第五團和國際縱隊的第11和第12旅。
由于在馬德里郊外的伊列斯加特拉鋸戰(zhàn)中國民軍發(fā)現(xiàn)其最精銳的外籍軍團并不擅長城市攻堅戰(zhàn),所以這次國民軍將“寶”押在了強大的火力支援上。首先出場的是意大利駐西航空軍團的sm.81轟炸機和德國禿鷹軍團的容克52轟炸機。這兩種飛機都是運輸機客串的轟炸機,使用的又是簡陋的投彈瞄準儀,采用的是高空水平轟炸,轟炸效果毫無精度而言。但是對于轟炸一個以公頃為單位的大目標還是綽綽有余。炸彈從轟炸機上傾斜而下,灑落在大學城內(nèi)。頃刻間,樓倒屋塌,火光一片。大學城內(nèi)頓時死者倒臥一片,傷者轉(zhuǎn)側(cè)呼號,殘肢斷臂,比比皆是。
完成了投彈任務后,德意轟炸機立馬掉頭逃跑。畢竟國民軍并沒有完全掌握馬德里一帶的制空權(quán)。在11日,政府軍的戰(zhàn)機就轟炸了國民軍的阿維拉機場,炸毀了停放在機場上國民軍一個中隊的戰(zhàn)斗機。現(xiàn)在,萬一政府軍的伊-15/16趕過來,自衛(wèi)火力強悍的sm.81轟炸機還好,笨拙的容克52轟炸機那可是任人宰割的綿羊。
轟炸結(jié)束后,國民軍的炮擊又開始了。相對于沒有精度的飛機轟炸,國民軍的炮擊準確性就要強很多。大部分的炮彈落在在政府軍剛剛修筑好的工事上,武器零件和人體碎片被拋上天空。而此時,政府軍的炮兵也開始還擊。由于在馬德里電話局的高樓頂部設有炮兵觀察點,政府軍的炮兵數(shù)量雖然不及國民軍,但是仍然打得有聲有色。依靠這個視野開闊的觀察點,他們一度還壓制了國民軍的炮兵。
隨后,國民軍的步兵在意大利坦克的支援下開始發(fā)起沖擊。這次他們的目標是首先占領曼薩納雷河上的兩座大橋,為后續(xù)部隊打開缺口。出發(fā)陣地上,數(shù)百頂帶有紅色流蘇的褐色船型帽組成的海洋,微微起伏。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所有官兵們挺直了身板,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拉著散兵線跟在意大利坦克的后面便步前進,義無反顧地沖向?qū)γ娴恼娷婈嚨亍?br/>
重機槍、迫擊炮、步兵炮已經(jīng)開始了咆哮,槍口、炮口噴發(fā)著耀眼的火焰,彈雨如同流星一般撞向?qū)γ娴恼婈嚨亍屄暋⑴诼暋⒑皻⒙曉缫褏R作一團。雖然是白天,天空還是被各色火光映亮,雙方射擊的曳光彈,在天空中交織出一張張死亡的大網(wǎng)。
而原來寄以厚望的意大利坦克cv.33卻讓**失所望。剛開始,這些小家伙們一馬當先沖在隊伍的前面,但是很快事前埋伏的反坦克炮就把他們一一點名。在五六百米的距離上,37或是45mm穿甲彈毫不費力地擊穿“裝甲奧拓”僅僅15mm的裝甲,引燃易燃的汽油發(fā)動機。
看到意大利的坦克被擊毀,英勇的西班牙外籍軍團臨危不懼組成了三波散兵線,如同波濤巨lang一般拍向政府軍陣地。前方?jīng)_擊的散兵線中,不時有人倒地,但士兵們依舊在軍官的帶領下,吶喊著,毫無畏懼地向前向前再向前。軍官們始終走在隊列最前頭,不斷有人中彈倒地,但是馬上就有人接替他們的指揮位置,呼喊著各式的口號與命令。
政府軍憑借情報優(yōu)勢,早已布下重兵,準備好優(yōu)勢火力等待國民軍一頭撞來。怒吼的機槍潑灑密集的彈雨,一排排的子彈傾瀉下來,硬生生將外籍軍團的散兵線上撕開一個個缺口。可這些來自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亞的勇士們依舊執(zhí)著地前進著。待到部隊沖到三四百米時,前頭的隊伍稍稍停頓,士兵半蹲在地上,開始舉槍還擊,而后頭的散兵線則繼續(xù)向前沖鋒著,不過幾十米,也停下來,同樣開始射擊,掩護著后面的戰(zhàn)友發(fā)起沖擊。
須臾之間,國民軍已經(jīng)沖到了政府軍的陣地之前,距離不到一百米了!領頭的國民軍軍官高呼一聲:“為了勝利-----”,這群虎狼之師跑步扎進了政府軍的戰(zhàn)壕,明晃晃的刺刀亮得讓人膽寒。
對于大部分的人民軍第五團的士兵而言,幾個月前他們還不過是學生、工人、手工業(yè)者、商人。現(xiàn)在他們也僅僅是學會了使用步槍、手榴彈、機槍的武裝民兵。面對國民軍的亡命沖擊,有的人嚇傻了、有的人放棄了、有的人逃跑了,但是大部分人堅持住了,政府軍陣地上火光仍然不斷地閃爍著,大部分的士兵盡最大的努力射擊著。這么近的距離幾乎都不用進行瞄準。每一顆子彈出膛,都會撞進一名乃至幾名國民軍士兵的身體。短短幾十米的距離,每一秒、每一米都有人倒下。
終于,雙方的士兵只有二三十米了,一排排的手榴彈在空中交錯著,飛向?qū)γ娴年嚨亍褴姷臎_擊隊伍中,人民軍的陣地上,爆炸聲此起彼伏。彈片四下橫飛,扎進泥土里、人體里。沖擊波卷著碎石、武器以及人體。
沒有時間去思考,一剎那間,雙方的士兵就絞到了一起。短兵相見、刺刀見紅!軍官手持著手槍,一邊指揮進攻一邊進行射擊著;步槍兵們挺著刺刀,狠狠地扎進對方的胸膛;沖鋒槍手,舉槍狂掃,不時還誤傷幾個自己人。
白刃戰(zhàn)本是外籍軍團的長處。若是單挑,一個摩洛哥士兵至少可以干掉5個人民軍的士兵。無奈的是可愛的意大利裝甲兵給政府軍送去的大禮,使得政府軍早有準備。先是用反坦克炮干掉“裝甲奧拓”,再是優(yōu)勢火力殺傷國民軍步兵。等到外籍軍團沖上人民軍的陣地時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再加上人數(shù)上吃虧,很快外籍軍團的沖鋒被打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