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5 老兵不死,忠魂永駐(為舵主悲情仙鶴加更)
0135老兵不死,忠魂永駐
“請營長放心,我楊根思在,陣地就在。”楊根思出發(fā)了。
那天下著暴雪,風不停地呼嘯著。
凜冽的寒風刺骨,飄落的雪花直往戰(zhàn)士們的脖子里鉆。
楊根思他們順利抵達小高嶺后便緊鑼密鼓的修筑防御工事,因為那邊的戰(zhàn)斗已經(jīng)打響了。
第二天拂曉,敵人上來了。
為打開快速打開通道,撕開一條口子,美軍集中空、炮火力對小高嶺實施了猛烈急襲,炮彈成片的砸到了陣地上。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
美軍的飛機投擲了大量的凝固汽油彈,霎時間,小高嶺便成了一片火海。
防御工事悉數(shù)被摧毀,不少戰(zhàn)士犧牲,重傷員數(shù)量更是驟增。
短短幾分鐘后,一群美軍便向小高嶺發(fā)起了沖鋒。
“連長,打吧!”
“美國鬼子上來了!”
看到來勢洶洶的美軍大兵,戰(zhàn)士們不由得有些發(fā)怵。
楊根思顯得十分鎮(zhèn)定,不慌不亂,等美軍爬上嶺離陣地只有三十米左右遠的時候這才下了射擊的命令。
“打!”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重機槍立即向敵人射出一排排密集的子彈,手榴彈一枚枚扔了出去。
爆炸聲中夾雜著凄慘的叫聲,美軍丟下一片尸體,抱頭鼠竄。
他們本以為志愿軍戰(zhàn)士已經(jīng)喪失了戰(zhàn)斗力,沒成想竟然如此兇悍。
美軍的第一次攻擊失敗,不甘心的他們又調(diào)來八輛坦克和炮兵連,以更猛烈的炮火轟擊小高嶺。
炮火延伸后,美軍又發(fā)起第二次沖擊。
楊根思還是沉著冷靜,等敵人逼近了陣地之后才讓戰(zhàn)士們?nèi)邮至駨棥?br/>
轟轟轟——
山上又響起了一陣手榴彈的爆炸聲。
這個時候,機槍、步槍一齊開火。
前面的敵人抱頭往回跑,后面的敵人不斷地往上涌,頓時陷入一片混亂。
“吹沖鋒號,沖鋒!”
楊根思當機立斷,下令沖鋒。
他一馬當先跳出工事,沖進敵人堆里,用刺刀、鐵鍬、石塊同敵人拼殺。
廝殺傷聲響成一片。
美軍害怕了,又退了下去。
但美軍還是不甘心,以坦克引導步兵發(fā)起了第三次攻擊。
看著敵人直逼陣地的坦克,決心先炸掉它。
他剛抱起炸藥包準備沖擊敵坦克就被戰(zhàn)士趙有新給一把拉住了。
“連長,讓我去!”
趙有新?lián)屵^炸藥包,在火力掩護下,他迅速接近坦克,敏捷地把炸藥塞到坦克下面。
轟!
一聲巨響過后,那輛坦克在煙霧中停止了前面。
其余坦克見勢不妙掉頭就跑,就這樣,美軍第3次沖擊又被打退了。
戰(zhàn)場上出現(xiàn)了短暫的平靜。
楊根思利用戰(zhàn)斗間隙,趕緊組織戰(zhàn)士們搶修工事,補充彈藥。
沒過多久,敵人組織起了一波沖鋒。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激烈的交火,不間斷的射擊,美軍寸步難行,每前進一步就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志愿軍這邊情況也很糟糕,半個小時過去,陣地上只剩下了六名戰(zhàn)士了,均身負重傷。
作為連長的楊根思給自己的戰(zhàn)士們鼓勁:“這個陣地不能丟,只要有我們的勇敢,就沒有敵人的頑強。敵人兇,我們要兇過他;子彈拼光了拼槍托,拼斷槍托再拼洋鍬。決不能丟陣地,丟陣地就是丟臉。在美國強盜面前丟臉,是最可恥的。”
“我們能守得住!”
楊根思和大家舉起右手,莊嚴宣誓:“我們活著就是為了消滅所有反動派。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為了全人類解放,我們要守住這個陣地。”
在一番狂轟濫炸之后,美軍的進攻又開始了,黑壓壓一片人撲向小高嶺。
面對數(shù)倍于己、成百上千的美軍,戰(zhàn)士們絲毫沒有畏懼。
楊根思沉著指揮,逐一與敵拼殺,沒過多久,陣地上只剩下了楊根思和重機槍排長兩個人,而且子彈也都打光了。
楊根思對重機槍排長說:“咱們的武器絕對不能落到敵人手里,你馬上帶著重機槍撤下去。”
楊根思獨立小高嶺之巔,脫下軍帽,拍去塵土,端正地戴在頭上,極目遠眺,緩步慢行,繞著小高嶺巡視一周。
他撿起可用的槍支和炸藥放在身旁,隱蔽起來,兩只眼睛緊盯著山下,監(jiān)視著敵人。
這時,美軍又開始向小高嶺傾瀉炮彈,發(fā)起了第九次攻擊。
在敵軍蜂擁而上,爬近山頂?shù)奈<标P頭,楊根思毅然抱起僅有的那包炸藥,拉燃導火索,沖向密集的敵群。
隨著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他與四十多個敵人同歸于盡。
楊根思用生命保住了陣地,阻擋住了敵人又一次進攻,保住了陣地,完成了切斷敵軍退路的阻擊任務。
王亮:“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四百多萬共和國軍人之中,特等戰(zhàn)斗英雄只有七十八名,很多人都是戰(zhàn)死疆場的烈士。在抗美援朝期間,獲得特等戰(zhàn)斗英雄稱號的,全國共有兩位,分別是:黃繼光、楊根思。”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不管你如何掩蓋、涂抹、甚至篡改。先烈們就靜靜地矗立在歷的長河上,六十七年之前,就是這樣的一支軍隊,他們所擁有的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令中華民族為之驕傲!”
評論區(qū)。
“我爺爺是20軍59師177團的,當年就犧牲在了朝鮮,我為也爺爺驕傲,也為中國志愿軍驕傲。”
“新中國的脊梁骨就是靠這些英雄們打直的!”
“全世界再找不出第二支這樣鋼鐵般的軍隊,請把這些加入到教科書里去,讓一代代人記住這些最可愛的人,歷史不能忘記這些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們。”
“老兵不死,忠魂永駐!”
“含淚敬禮!來自志愿軍的后代。”
“狹路相逢勇者勝,敢于同美軍亮劍的,只有中國人民志愿軍。”
回憶被嘹亮的歌聲拉了回來。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熟悉而又經(jīng)典的旋律回蕩,一首《黃河大合唱》唱出了中華兒女在抗日戰(zhàn)爭年代頑強斗爭的精神,唱出了中華民族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
《我把太陽迎進祖國》、《邊關軍魂》、《和平年代》接連響起。
軍人忠于職守、無私奉獻的情懷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當兵的人》、《強軍戰(zhàn)歌》
表現(xiàn)了新一代革命軍人繼承革命先烈英勇戰(zhàn)斗的光榮傳統(tǒng)、保衛(wèi)祖國的堅強意志和矢志改革強軍的堅定決心。
經(jīng)典抗戰(zhàn)歌曲《喀秋莎》再度響起,把軍人們帶入到了烽火連天的戰(zhàn)爭歲月,把對法西斯的憎恨和對和平生活的憧憬變現(xiàn)的淋漓盡致。
中俄兩國軍人的聯(lián)袂演出,引導著人們回眸歷史、展望未來,備感責任重大。
王亮:“作為守望和平的軍人,一定要擔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在強軍征程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