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變化
回到了長安,交了差。聽到李世民表揚了陣。但是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獎勵。所以一切都暫時歸于平靜。馮子戴留在了東宮,因為上次的事情,馮家已經(jīng)打上了東宮的印記,所以朝廷順水推舟馮子戴任了個東宮太子洗馬。由于收到了王進公的信件,上面的事情說得很隱晦。不過熟知歷史的他經(jīng)過一陣思考還是發(fā)現(xiàn)里面的暗語。
所以再次,讓邱志強懷疑歷史上李承乾的真實身份和能力。史書上說的,十三歲以前,李承乾表現(xiàn)十分優(yōu)秀,很多時候李世民出去了,就留下了李承乾監(jiān)國,由幾個老臣輔佐。但是就那以后,李承乾變了,變得飛揚跋扈,成天就一副二世祖的樣子,難道李承乾并非是真的失德,而是是一種假象,迷惑他人的假象,難道歷史和當時的人全部的都被迷惑了。只是最后失敗了,變成以假成真了。宮廷,皇位,權(quán)利的爭斗是十分的殘酷的。什么親情,友誼都變得十分的脆弱,一擊即破。這樣做的目的難道就是為了引出一切的隱患,而這幾個隱患內(nèi)部來自于那幾個覬覦皇位的兄弟,外部遠點就是異軍突起的西突厥,吐蕃,回紇,高麗嗎。國家繼承人如此不堪,的確可以讓敵對國家放松一些警惕,甚至還會得到某些見不得人的幫助。
因為一個沒出息的君主,絕對比一個擁有雄才遠略的君王更對自己有好處。在這樣的情況下所以此刻的他變得和以前一樣,十分的不堪,囂張,甚至是失德。
薛仁貴最終還是沒有來。畢竟此刻的薛仁貴太小了,而且他拜師學藝不久,此刻的他胸中并無多少本事。天生神力到是真的,十多歲背著近三百斤的黑炭顯得毫不費力。所以打算讓他繼續(xù)和他師傅學習本事,李承乾自己明白,此刻的薛仁貴讓自己教,或許觀念會十分的優(yōu)秀這個時代,但是他的武藝,軍事謀略就不一定有很深的造詣了。最終失去了一塊很好的璞玉,因為自己沒那個能力和實力去雕刻。但是薛仁貴答應(yīng)學成歸來后投到自己門下,這一點讓李承乾十分的高興。因為在當時,李承乾幫了他一個大忙,薛仁貴從小就定了門親事,女方就是河西柳家的一個旁支,按說的算是門當戶對的,薛仁貴祖上南北朝時候算是鎮(zhèn)守一方的大將軍,在門閥時代這個身份不差了,雖然此刻的薛家已經(jīng)敗落了。而女方柳家只算是一個旁門小枝。所以就按照此刻來說,身份也是相當。但是柳家女子倒是很喜歡薛仁貴,但是薛仁貴未來的兩個小舅子卻嫌棄薛家敗落后,家貧,人丁稀少,無人撐腰,想賴掉這門親事,因為薛仁貴父親在世的時候,早早的下過了禮單,柳家接受了,答應(yīng)了在柳家女子出嫁的時候陪嫁了幾十畝的水田。在當時的河西隴右一帶,幾十畝的水田是一筆了不起的財富。薛仁貴還小,家里就一個老娘和一個小妹。無人給他幫助,所以想趁機賴掉。這件事一直鬧了不少的年頭了,那天又來了,正好趕上了李承乾苦惱如何把薛仁貴拉攏一起的苦惱時候,所以瞌睡來了,有人遞枕頭,感覺很爽快。所以有了李承乾的幫助,這件事很輕松的擺平了。在走的時候李承乾留下了一筆錢,留給薛家娘子和薛仁貴兄妹。好強的他們,李承乾直接的說道這筆錢借給他們家,改善家境,讓薛仁貴放心的學習本事。待這件事處理好后,留下了一部份的東西和一封信件。計劃在一定的時候送一筆錢過來,讓薛仁貴辦一件事后就去投靠李承乾。
在前世的他,對于節(jié)日的觀念就很淡漠,所以除夕在路上過的,就連元宵也是在路上。給這次和自己一起出行的侍衛(wèi)屬下發(fā)下了一筆賞銀外,其他的都不在處理了。當然蘇氏兄弟等人另當別論了......
半年后,此刻長安的最有名的酒樓不再是原來的鄭家的酒樓,而是去年才興起的云來酒樓,聽說大掌柜的是個西域歸來的漢家商人,雖然是這樣,但是卻沒人敢輕視這里,因為在這個幕后股東就是當今太子,除了幾個大大的元老和皇帝外,沒人敢在這里惹事,而那幾個人都是大忙人,誰又會無聊的干這種得罪人不討好的事呢。云來酒樓是由原來的云來客棧改裝而成,所以酒樓是集住宿和飲食一體的酒樓。酒樓服務(wù)周到,文化氣息很重,里面有很多李承乾盜版的詩詞,吸引了不少的顧客。除此之外,這個時代的首創(chuàng)迎賓也是一個大大的亮點,門口年輕的兩男兩女,笑臉,輕聲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許多新奇的東西數(shù)不勝數(shù),同時吸引著許多士大夫,文人騷客的眼球。所以整天里,酒樓生意火爆。酒樓的的打雜小廝,或者稱為是服務(wù)員,都是王家?guī)仔值苡H自挑選,經(jīng)過短期的培訓的人員。所以還有另一個功能就是探聽來自各地的消息。這里沒有別的酒樓的歧視,所以一樓的偏廳甚至還有些販夫走卒。在二樓以上,便是一些高檔的消費了。所以消息來源雖然很雜,但是勝在及時。而且各路消息都有,在李承乾沒有自己的情報來源時期,這個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了。
當然此刻的長安,除了生意火爆的云來酒樓外,還有幾個新奇的事務(wù),其一就是新成立的長風鏢局,鏢局里有個總鏢頭幾個副鏢頭,還有就是鏢頭,鏢師很多,打雜的販夫走卒更多。除此外還有就是教頭,教頭是叫鏢師武藝的,而鏢師都是許多的綠林漢子,或者參加大戰(zhàn)后離開軍隊我募兵。鏢局主要的作用就是運送護衛(wèi)貨物,人員,重要和貴重的東西。雖然開張了大半年了,接的生意少,但是無一失敗,全部圓滿成功,但是相對的價格也不高。因為古代的門閥家族世代,所以家族的下人,護衛(wèi)不少,一般都是自己家族有人運送,所以請人運送的除了幾個十分危險的地方,就是一些利潤不高的貨物。但是沒辦法前期都是很難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長安北面建立了一個大大的學院,叫長安學院,長安學院位于長安北市以北,與國子監(jiān)不同的是,這個學院什么人都招收,販夫走卒,商人,手藝人,讀書人。只要你肯學習就可以進去,沒有錢不要緊,只要你在學習的時候,邊學習邊參加學校組織的一些勞動換取一定的報酬就可以了。里面分了很多學科,但是沒有學任何四書五經(jīng)之類的圣人語言,而是分為建筑,科學,物理,數(shù)學,軍事等等,除了這些外,還有個神秘的部門,有人傳說是學軍事打仗的,有人說是研究一些特殊東西的,反正傳言很多,但是卻沒有人知道那個到底是做什么的。
學校剛開的時候,受到很多的牛鼻子,老夫子,甚至大家族的抵制和抨擊,認為是誤人子弟,不尊孔孟之道。壞了學風,等等,搞破壞的人不少,但是最終還是被抵制了回去,所以整個學院里,基本上沒有大家族的子弟,全部都是些寒門學子,或者是一些貧苦,商人,軍人等等的子女。來這里。也是為了學個一技之長。因為這個時代,文化知識掌握在大家族手里。寒門就等于愚民。而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的想法存在于不少人的思想中,所以這個學院對于學院存在,對于大家族而言是誤人子弟,禍國殃民,但是對于普通百姓和寒門而言就是雪中送炭不為過。因為和平時期,窮人家的孩子,除了種地,就是作為大戶人家的家丁小廝,為奴為仆,遇到家主不好人,這些孩子都是豬狗不如了,失去性命,賠上幾貫銀子就了不起,就是官府也沒多少肯過問的。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沒有哪個父母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做那樣的奴仆家丁的。出了種地,賣身給大戶人家外,還有就是學一門手藝養(yǎng)活,但是在這個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的年代。真心收徒傾囊相授的師傅很少,所以學習一般很難學到多少東西,加上一筆很大的拜師費用也不是一般的家庭可以承受的。如果出于戰(zhàn)爭動亂年代,農(nóng)家子弟還可以去當兵吃糧。不過是沒有軍餉的。因為那個時代,能不被餓死就了不起了,哪里有多少的軍餉給你發(fā)呢。最多打了勝仗發(fā)點賞銀,找人帶回家,給家里補充下,勉強可以過活。
所以就算是整體富裕發(fā)達的貞觀前期,或者說整個歷史時期,我們中國幾千年的古代時期,百姓從未真正的得到過關(guān)愛,有的更多的是利用,只是不少的君主知道欲想取之必先與之的道理,所以輕徭薄賦,鼓勵農(nóng)桑,就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但是除此之外,就沒其他的措施了。加上古代的交通不便利,通信十分的緩慢。下面的官員尸位素餐,官商勾結(jié)等等搞得民不聊生,這種情況雖然是不可能全部避免,但是卻可以把危害降到最低。(如同21世紀一般,上面政策很優(yōu)秀,但是到了百姓手里的時候就變成了怨聲載道了。想想21世紀的中國除了有點存款外,其他的拿點可以和國際接軌,或許只有腐敗領(lǐng)先于國際社會吧。)君王要想可以統(tǒng)治萬民,那么就必須讓自己顯得像神一般。只有神才可以得到百姓心底的敬畏和恐懼。雖然歷史上的李世民曾致力于這種改變,因為他相信的是自己的魅力,相信就算是民智開啟后,一樣的可以尊自己為天可汗。雖然做過很多手段,但是卻依然沒有打倒,甚至是損傷那些門閥家族?;蛟S有點效的就是武則天吧,因為武則天比誰都夠狠。所以那些大家族不敢在她面前放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