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這實在太簡單了
文華殿中,皇帝大臣們目瞪狗呆的看著,趙昊用那太陽系的模型,演示日食、月食和月相的成因。
但說實話,除了月相因為月亮的盈虧擺在那里,無需證明之外。對于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居然如此簡單,大家還是無法相信。
倒是清晰的演示出,為何日食只發(fā)生在初一朔日,月食只發(fā)生在十五望日。
不過,這點證據(jù),可遠不足以服眾啊。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望向欽天監(jiān)正貝培嘉,希望這位家學淵源的老陰陽人,能給大家解惑。
貝培嘉無奈的攤下手,他還是頭回聽說,大地是繞著太陽轉的呢。
只聽趙昊深諳眾人心理的說道:“到此時為止,諸位肯定還會說,這與荀子的‘天論’有何區(qū)別?都是一種假說而已。”
官員們含笑點點頭,可不。
正如趙昊所言,在他們看來,所謂‘太陽系’只是一種設想。與‘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沒有本質區(qū)別,都是假說而已。
假說嘛,信就信,不信就拉倒。所以他們并不太在意,全當在經歷一次新奇的體驗罷了。
“然而我要告訴諸位的是,這個模型并非想象出來的,而是由詳實的觀測數(shù)據(jù),精確計算得出的。”
便聽趙昊石破天驚道:“因此可以此為基礎,推算出每一次日食和月食,乃至金星合月、熒惑守心等各種天象發(fā)生的時間,和觀測方位了?!?br/>
“你能精確算出來的?”這下貝監(jiān)正終于忍不住叫出聲來道:“吹牛的吧!”
維持秩序的御史剛要出聲呵斥,卻見徐閣老微微搖了搖頭,御史便乖乖閉上了嘴。
前日徐閣老把貝監(jiān)正叫到內閣面授機宜,今日正要他打頭陣呢!
“這很稀奇嗎?”趙昊便一臉這‘問題好白癡’的傲嬌道:
“天文自古稱為天算之學,靠的不就是觀測和計算嗎?西晉劉徽的《海島算經》,已經將方法都寫的清清楚楚了。南北朝的祖沖之,可以精確算出木、水、火、金、土五大行星在天空運行的軌道和運行一周所需的時間,以及更精確的五星會合周期。就連前朝的郭守敬,也可以算出黃赤交角……”
“說起郭守敬,前朝的《授時歷》,不就可以用來預報日食嗎?只是欠缺精度罷了?!闭f著他奇怪的看一眼那貝監(jiān)正道:
“很難想象,一位欽天監(jiān)正居然問出這樣的問題來?!?br/>
貝監(jiān)正登時老臉一紅,被趙昊說中了痛處,因為這正是大明欽天監(jiān)致命的缺陷。
他知道《授時歷》可以預測日食,但奈何看不懂呀……
因為大明朝的數(shù)學斷檔了??!
之前便說過,元代中葉,中華領先世界的數(shù)學急劇衰落。
除了文化倒退、讀書人忽視的原因之外。這一時期算盤的普及,更是讓以籌算為基礎的古代數(shù)學體系分崩離析,四元、天元、大衍求一、增乘開方至本朝徹底失傳。
沒有了這些數(shù)學工具,欽天監(jiān)根本看不懂以天元術推導出的《授時歷》,而他們根據(jù)現(xiàn)行的《大統(tǒng)歷》推算出的日食月食紕漏百出,已經完全沒有了參考價值。
以至于欽天監(jiān)被普遍認為,是一個單純的觀測天象機構。
在百官眼中,他們的日常工作便是舉頭望天、記錄異常天象、然后查詢對照占卜書籍,抄書呈報朝廷。根本不需要多高的水平,只要識字就能干。
對此貝監(jiān)正倍感憤怒——至少每年編皇歷,還是很有技術含量的吧!
~~
是以貝監(jiān)正面紅耳赤好一會兒,方對趙昊咬牙道:“不錯,本官是算不出來,但我相信,整個大明朝也沒人能算出來!”
“我就能?!壁w昊淡淡一笑道:“而且我的弟子也能。”
“那你就算??!”貝監(jiān)正失笑道:“要是真能算出來,本官當場拜你為師又如何?”
“你這是在占我便宜?!壁w昊卻擺起譜來了?!跋氚菸覟閹熆蓻]那么容易?!?br/>
李閣老和陳閣老深以為然,他倆的公子到現(xiàn)在,還在家里解幾何題呢……
“趙昊,你當這是什么地方?!”小閣老也終于忍不住,斷喝一聲道:“少在這里放肆!”
“放肆的是你吧,小閣老?”趙昊冷笑瞥他一眼道:“難道不知道,打斷別人說話很沒禮貌?”
“你!”
“肅靜!”見御史嘴巴扎住了一樣,滕祥只好出生呵斥道:“不要吵,好好說話?!?br/>
趙昊這才轉頭對貝監(jiān)正道:“看在陛下的面子上,我就破例一次,收下你這個記名弟子吧?!?br/>
“你先算出來再說!”貝監(jiān)正哭笑不得,心說我堂堂一個五品官,居然被個小小的待詔嫌棄了。
待詔多狂人,果然不假啊。
“好吧,鑒于你的數(shù)學水平有限,我便教你一個簡單的算法?!壁w昊便清清嗓子,朗聲說道:
“方才已經演示過,日食和月食都是由日、地、月三者運動到特殊的位置所引起的。而大地繞太陽、月亮繞大地的運動周期和軌道是有規(guī)律的,因此日食和月食的發(fā)生也必定有規(guī)律可尋?!?br/>
“漢朝的天文學家,把地球的軌道叫黃道,月亮的軌道叫白道。而且已經發(fā)現(xiàn),兩者并非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存在一個五度零九分的黃白交角。”然后趙昊指著模型上,地球和月亮的軌道道:
“現(xiàn)在,我們來看日食發(fā)生的條件——它只可能在朔日發(fā)生,而且太陽、月亮必須差不多位于一條直線上?!?br/>
說話間,于慎行便在模型上,擺出了日食時太陽、月亮的相對位置。
“大家可以看到,發(fā)生日食時,太陽、月亮都必須位于黃白交點附近。”趙昊說著,和于慎行推動三個小球沿軌道轉動道:
“假設再過去許多天后,太陽、月亮又運行到了幾乎與此完全相同的位置,那在大地上必將觀測到一次類似的日食?!?br/>
大明的天文學確實一塌糊涂,這在漢朝就很普通的知識,只有貝監(jiān)正和他的副手能跟上,其余人的目光都已經渙散了,就像看到這兒的你……
見貝監(jiān)正點點頭,顯然是聽懂了,趙昊略感欣慰的接著道:
“所以只要有太陽連續(xù)經過黃白交點的耗時,和月亮連續(xù)兩次經過黃白交點的耗時,然后求這兩個數(shù)和每月天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就是重復一次所需的天數(shù)了!”
“一個月平均是二十九點五三天。一個交點月是二十七點二一天。一個食年則是三百四十六點六二天。”
交點月和食年的數(shù)據(jù)自古就有,貝監(jiān)正隨口就能說出。
顯然,大叔也不是吃干飯的。
“那你會算嗎?”趙昊期冀問道。
貝監(jiān)正搖搖頭,眼淚都快下來了。
“好吧,我教你?!壁w公子畢竟好為人師,便手把手教他,如何分解質因數(shù)。
誰知大叔一教就會,馬上提筆算起來,沒多會兒,便報出了數(shù)字道:“當是六千五百八十五又三分之一天。”
ps.第一更,后頭還沒檢查完哈,慢點發(fā)……求月票、推薦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