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會謀
百順一口氣稟完,頂著如山壓力,根本不敢抬頭去看褚懌臉色。</br> 這半個月來,忠義侯府上下波波碌碌,褚晏、褚懌二人嘔心瀝血,眼看大局已定,就等明日二審開堂后蓋棺定論,誰知今夜竟會發(fā)生這等橫事。</br> 終審定罪,是為還原金坡關(guān)大敗之真相,更是為告慰六萬褚家軍之亡靈,罪魁禍首如就這樣命喪黃泉,非但忠義侯府平反的意義蕩然無存,更會給范申黨羽借題發(fā)揮、誣告褚家逼死忠良的機會。</br> 更何況……</br> 百順恨聲:“其中,上官岫當場身亡,范申被獄卒截住后,自盡未遂……”</br> 小石桌后,褚懌、容央二人臉色俱是冷凝。</br> 褚懌:“范申人在何處?”</br> 百順:“連同那兩份血書,一并被官家傳旨召入宮去了。”</br> 官家宣召,那便是范申這兩個月來日思夜想、求之而不得的面圣“鳴冤”了……</br> 褚懌眉峰低壓,把那顆幽光粼粼的石頭還給容央,容央驀然有種不祥預感,拉住他道:“宮門入亥時后便會下匙,如無圣詔,任何人不能入宮!”</br> 大鄞對皇宮門禁管得尤為嚴苛,入夜擅闖者,輕則杖六十至九十不等,重則以謀逆大罪論處,褚懌心思被她看穿,聲音越沉:“何時解禁?”</br> 容央道:“最早……四更。”</br> 百順皺眉道:“四更……那官家不是在睡著,就是在預備早朝了?!?lt;/br> 褚懌不應,吩咐百順送容央回府,容央看他要走,又一次把他拉住。</br> “爹爹是重情之人,吃軟不吃硬,既然下旨宣召范申入宮,八成是動了惻隱之心,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去硬碰硬!還有……”</br> 褚懌回頭,注視容央。</br> 容央眼神爍爍,低聲道:“你查一查呂皇后?!?lt;/br> 褚懌眸底寒芒微攏,撫過容央臉頰,定定看她一眼后,終于離去。</br> 百順目送褚懌走遠,極力壓下心中惶恐,轉(zhuǎn)頭去收小石桌上的一堆禮物,又問起雪青、荼白二人何在。</br> 容央心神顯然不在這一處,望著水榭外沉吟良久,驀地道:“備車,去興國寺?!?lt;/br> 百順一驚,看容央已往外而去,忙抱著一大堆禮物去追,及至榭外,呼來周遭的兩名護衛(wèi)幫忙。</br> 雪青、荼白候在街口,尚不知榭中有要事發(fā)生,只是齊刷刷盯著入云樓外的一輛馬車,耳聞百順召喚,轉(zhuǎn)頭看去,又齊刷刷怔然。</br> “快伺候殿下登車,去一趟興國寺!”</br> 雪青、荼白一聽,雖然不知道百順為何倉皇變色,但很快領(lǐng)會過來容央前往興國寺是去找明昭帝姬,于是又對視一眼。</br> “還愣著干什么?!”百順急道。</br> 荼白瞪他:“兇什么兇?”</br> 又把那輛馬車一指:“吶,明昭帝姬尊駕就在那兒呢?!?lt;/br> 一炷香后,入云樓雅間的門被推開,容央疾步走進去,越過飄舞的一層紗幔,看到在長案前靜坐的明昭。</br> 雅間共內(nèi)外兩室,內(nèi)室被垂落的簾幔遮擋,使家具齊全、珍饈滿席的外間越顯逼仄,容央按捺心慌,先給明昭行了禮,而后在案前跪坐下來。</br> 長案上擺著一動都沒有動過的糕點、小菜、水果,以及一壺醇香飄然的酒。</br> 明昭帝姬入興國寺后山修行后,再不碰酒,這酒,顯然不是其本人準備、也更不會是為其本人而準備的。</br> 容央那句“姑姑怎么會在此處”登時就卡在喉中,深知不必再問了。</br> 饒是了然,內(nèi)心也還是震動不少,容央把明昭看了兩眼,方道:“我想請姑姑幫個忙?!?lt;/br> 明昭眼神靜默,看至那一壺酒,自嘲一笑,示意邊上的斂秋去換成茶來。</br> 等熱茶至,明昭道:“你的忙,我?guī)筒涣??!?lt;/br> 容央心急如焚:“姑姑!”</br> 明昭揭開茶蓋,看氤氳的白煙穿過指間,容央調(diào)整心緒,低頭道:“姑姑既然都不問是什么忙,那想必對今夜之事,已經(jīng)有所耳聞了。”</br> 明昭不應。</br> 容央緩聲道:“斬草不除根,后患必無窮。爹爹是怎樣的性情,您比我更明白,如果今夜范申的苦肉計得逞,下一個被三堂會審的,一定是褚家叔侄。便是退上一步,爹爹顧及我三分薄面,沒有對褚懌策反劉石旌一事深究,只要范申不倒,日后勢必會將褚家視作仇敵,想方設(shè)法除之而后快。朝中文臣對武將的成見已經(jīng)夠深,褚家也已經(jīng)被逼得退無可退,如這次再敗,那在朝堂之上,就真是日暮途窮了……”</br> 容央一口氣講完,不知為何,眼眶突然就濕了。</br> 忠義侯府褚氏一族戍守北疆,六十年來,一輩一輩地戰(zhàn)死,又一人一人地策馬而上。褚懌的爹娘死,褚懌上;褚蕙的父兄死,哪怕是被親娘拿藤鞭抽著、拿孝道壓著,她也還是要替侯府、替大鄞征戰(zhàn)疆場……</br> 褚家還有哪個人是跟戰(zhàn)場無關(guān)的嗎?沒有了吧。所有人的丈夫、父親、兒子、兄弟……所有人,都統(tǒng)統(tǒng)把一生都葬入了邊關(guān)的風沙。</br> 難道這一個又一個的一生,最終換來的就是群臣排擠,君王離心,以至于無路可退,身名俱毀嗎?</br> 容央的眼淚流下來,明昭拿絲帕替她揩去淚水,道:“我明白,但我?guī)筒涣?,你也幫不了?!?lt;/br> 容央搖頭,道:“姑姑可以立刻手抄一份佛經(jīng),以為皇嗣祈福為由,等天亮以后,和我一起進宮探望皇后,爹爹一直因我和皇后不睦一事心存芥蒂,如果這時我……”</br> “你真的以為這些小伎倆,可以撼動朝局嗎?”</br> 容央一震。</br> 明昭靜靜地看著她,眼神清亮又冷冽,像一盆冰雪覆下來,澆在容央殘喘的希望上。</br> “就算撼不動,我也要奮力一試?!比菅豚邷I,眼里全是年少的不甘和倔強。</br> 明昭的心被刺痛:“若適得其反呢?”</br> 容央眼淚流下,目光堅定:“我擔。”</br> 燈火燁燁,潑在一塊塊冰冷的大理石地磚上,崔全海從其上走過,對龍椅上的人道:“回稟官家,范大人已被送至集英殿休憩,御醫(yī)看過以后,稱沒有大礙,休養(yǎng)半月便可大愈了?!?lt;/br> 官家斜靠椅背,掌著太陽穴,目光凝在桌上一份攤開的血書上。</br> “上官岫……真的沒了?”</br> 崔全海低頭,答:“上官大人一頭撞在獄中石墻上,獄卒沒能攔住,大理寺卿王大人趕去時,人就已經(jīng)沒氣兒了?!?lt;/br> 官家臉部肌肉繃著,藏在掌后的雙眸一動不動,崔全海沉吟道:“三皇子是金坡關(guān)一案的監(jiān)審,二位大人在扣押、受審期間有無被酷刑逼供,他應該大致清楚,官家可要把人召進來問問情況?”</br> 官家聞言,涼薄一笑:“你也以為,他二人的血書是在給自己鳴冤?”</br> 崔全海怔然。</br> 官家抬頭,把那兩片血跡斑斑的布帛扔下去,崔全海不敢動。</br> 官家下令:“看?!?lt;/br> 崔全海這方撿起來,垂眼過目后,臉色大變。</br> “該認的,他們都認了?!惫偌覒v聲,語調(diào)里有藏著一絲自嘲的冷,“但他們說,他們所犯的每一樁罪,都是替朕、替大鄞的社稷而犯的,他們說他們犯得問心無愧,死有所值……你說,面對這樣的遺言,朕該當如何?”</br> 崔全海目光從上官岫那封絕命書上巡過,越看越有心驚之感。</br> 誠如官家所言,兩份血書上,根本沒有提及“冤枉”二字,洋洋灑灑,俱是在陳述冗兵之弊,養(yǎng)兵之患,甚至于……</br> “家六合者以天下為心,豈止爭尺寸之事,角強弱之勢?故圣人先本而后末,安內(nèi)以養(yǎng)外。人民,本也;疆土,末也。五帝三王,未嘗不先根本者也……”</br> 官家開口,一句句重復上官岫和范申的絕命諫言:“欲理外,先理內(nèi),內(nèi)既理則外自安?!?lt;/br> “內(nèi)患之首,褚家兵權(quán)?!?lt;/br> “褚氏好戰(zhàn),事成則獲利于身,不成則貽憂于國。簪纓六十載,名盛三州,一倡百和,應者識槍不識符……”</br> 官家一步步踱至崔全海跟前。</br> “兵久則生變?!?lt;/br> 作者有話要說:“家六合者以天下為心,豈止爭尺寸之事,角強弱之勢?故圣人先本而后末,安內(nèi)以養(yǎng)外。人民,本也;疆土,末也。五帝三王,未嘗不先根本者也?!?lt;/br> 宋史張齊賢傳</br> “欲理外,先理內(nèi),內(nèi)既理則外自安?!?lt;/br> 長編卷三〇</br> “事成則獲利于身,不成則貽憂于國。”</br> 宋史趙普傳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