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如墻而進
史思明曾是安祿山麾下第一大將,頗受安祿山重用。</br> 第一大將的軍事才能還是很不凡的,早在得知安西軍拔營北進后,史思明便敏感地意識到安西軍有可能會攻打潼關,于是在洛陽城破之前,史思明便從長安增援了兩萬叛軍,加上潼關原有的一萬叛軍,共計三萬兵馬戍守潼關。</br> 只有三萬,再多他也拿不出了。</br> 顧青與李亨隔空達成的戰(zhàn)略決策,朔方軍與安西軍南北夾擊之勢已成,朔方軍在郭子儀的指揮下收復了原州,慶州,顧青的安西軍北進后收復了商州,兵臨洛陽的同時,也徐徐向潼關逼近。</br> 南北夾擊之下,叛軍占據(jù)的關中已呈四面包圍之勢,史思明的壓力可想而知。</br> 安祿山的叛亂算是蓄謀已久,但同時也可以說是準備不足。</br> 蓄謀已久是因為他很早以前就在做準備,囤積糧草,招兵買馬,仗著自己被李隆基寵信小心翼翼地從朝廷騙取錢糧,充實自己的實力。</br> 準備不足是因為顧青的暗中挑唆和李隆基的猜疑打亂了他的計劃,逼得他不得不提前起兵,所以在范陽起兵之初,安祿山麾下的兵馬只有十五萬。</br> 換了大唐以前的時代,十五萬反軍能做的大約只是占據(jù)幾個城池,禍害一方百姓,沒等他們繼續(xù)南下,朝廷就已做出了反應,迅速派兵滅了。太宗高宗,哪怕是武后時期,大唐的軍隊都是天下無敵的存在。</br> 可是李隆基的時代不一樣,唐軍已吃了近百年的太平糧,他們已經習慣了大唐威服天下,四方蠻夷朝拜的風光日子,一旦有戰(zhàn)事來臨,唐軍尤其是京畿道地區(qū)唐軍的戰(zhàn)斗力簡直不堪一擊。</br> 這就給了安祿山反軍絕佳的良機,使得他們一馬平川,兩個月的時間便已席卷黃河以北,繼而攻破潼關,占領長安,整個關中都淪陷。</br> 所以,反軍果真有那么強大嗎?</br> 其實反軍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強大,只不過是唐軍更弱小而已。</br> 當世唯一能與叛軍一決高下的,只有安西軍了,這是一支顧青親手帶出來的軍隊,這支軍隊的領導者有著強大的意志,清醒的頭腦,公正的態(tài)度,以及絕對睿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決策。</br> 更重要的是,他還有數(shù)萬愿意為他效忠的將士。</br> 做戲要做足,王貴在做戲方面絕對是行家。</br> 鎧甲凌亂地掛在身上,王貴一臉血污,表情透著一股子敗軍之將的頹廢和無奈,還有幾分倉惶逃命的畏懼。</br> 身后的兩千余兵馬也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穿著叛軍的皮甲衣裳,沒精打采地耷拉著頭,如同跋涉了千山萬水般疲倦地癱坐在地上,王貴則獨自一人仰頭朝潼關城頭喊話。</br> 潼關城頭上很快探出一名武將的腦袋,朝下面張望片刻,警惕地問道:“爾等何人?”</br> 王貴狠狠朝地上吐了口口水,語氣惡劣地道:“剛才說過了,我們是洛陽城牛大將軍麾下部將,三日前,洛陽城被安西軍攻破了,我們萬幸才從洛陽城逃出來。”</br> 城頭上的武將冷冷地道:“報上姓名,官職,遞上身份腰牌。”</br> 王貴這次的準備比在洛陽城時充分多了,非常痛快地道:“我乃牛大將軍麾下勇字營副將鄧義,后面皆是我麾下的兄弟和城破時收攏的袍澤。”</br> 城頭放下一根繩索,繩索上吊著一個小籃子,王貴取出一面木制腰牌,將腰牌放進籃子里,籃子很快被吊上去,接著城頭陷入寂靜,上面的武將似乎正在派人查驗王貴的身份。</br> 王貴心里一點也不急,這次準備充分,不擔心露餡兒,但表面上還是裝作焦急的樣子,不時朝身后張望,似乎在害怕追兵殺來,望向潼關城頭時,王貴又露出不耐煩之色,想發(fā)火又擔心對方公報私仇不開城門,不耐煩又憋屈的樣子,演技可謂入木三分。</br> 良久,城頭上的武將終于又探出了頭,狐疑地道:“洛陽被破,就逃回了你們這些?牛大將軍呢?”</br> 王貴忍氣吞聲道:“城破后牛大將軍不肯變節(jié)歸降,力竭戰(zhàn)死了,洛陽城的袍澤降了大半,只有我和兄弟們不敢冒險歸降,怕被安西軍算后賬,于是都逃來潼關了。”</br> 城頭上的武將笑了笑,道:“你還算是實在。”</br> 王貴仿佛沒聽出他譏諷的語氣,忍著氣道:“我的身份你們可驗好了?能開門讓我們進去嗎?我們繞了老遠的路才趕到這里,后面的追兵仍在找我們……”</br> 武將狐疑地望向王貴身后的將士們,道:“他們果真都是你的麾下?都是從洛陽城逃出來的嗎?”</br> 王貴的表情越來越不耐煩了,語氣漸漸惡劣地道:“是,我敢拿腦袋擔保,他們都是我麾下的部將,如若有假,你便砍了我的首級。”</br> 武將又問道:“洛陽與潼關之間路途不近,路上皆有安西軍扎營攔阻,你們是如何逃到此處的?”</br> 王貴終于爆發(fā)了,怒喝道:“你耳朵聾了嗎?我剛才說過,繞了老遠的路才到此地,我等雖是逃兵,但城破之時我們沒有歸降安西軍,我們仍是忠于大燕的,你個雜碎左一句盤問,右一句盤問,啰嗦個沒完,當老子是安西軍的細作不成?你若不開城門,老子索性帶著兄弟們投了安西軍,怎么說也能混幾頓好吃好喝,回頭別怪我?guī)蹪蓙泶蚰恪?amp;rdquo;</br> 武將臉色有些難看,但懷疑之心卻莫名消去了一些。</br> 大概是人性的通病,只要對方理直氣壯,自己便顯得心虛了,再說剛才查驗過王貴的腰牌,腰牌確實是真的,也查過兵冊名錄,上面確實有個名叫“鄧義”的副將,這個副將也確實是洛陽城牛廷玠的部將。</br> 而且在王貴趕到潼關之前,他們也確實收到了洛陽被攻破的消息,身份無誤,事件無誤,各方面都對得上號,城頭上那名武將其實已打消了對王貴的疑心。</br> 見王貴脾氣急躁叫囂著要投唐軍,武將急了,本來叛軍的兵力就有些相形見絀了,若此時在眾目睽睽之下逼得袍澤投了唐軍,武將可吃罪不起,可能會掉腦袋的。</br> 猶豫了片刻后,武將果斷地道:“傳令開城門,讓袍澤們進來。”</br> 沉重厚實的潼關大門被緩緩打開,王貴臉上露出喜色,擦了把汗大聲道:“兄弟們,總算到家了,進去好好歇息,吃頓熱乎的。”</br> 身后的將士們也打起了精神,發(fā)出有氣無力的歡呼聲。</br> 兩千余人走進潼關城門,城頭上的叛軍似乎為了照顧剛逃回來的袍澤們,紛紛點亮了許多火把為王貴他們照路。</br> 將士們入關一大半后,城頭上的武將摸了摸下巴,疑惑地盯著下面入關的將士,喃喃道:“這支敗軍有點怪,他們手上拿的是什么兵器?一頭寬一頭窄的,不像長矛也不像長戟,再說……明明是從洛陽逃出來的,一個個丟盔棄甲,為何他們的兵器卻一件沒丟?而且他們每個人的兵器都一模一樣……”</br> 此時是子夜時分,剛才與王貴對話時四周太黑暗,武將只顧著驗證王貴的身份,卻沒想過觀察這支敗軍的兵器,直到城頭紛紛點亮了火把,視線變得明亮清晰后,城頭上這名武將才察覺出有些不對。</br> 每個人的兵器一模一樣,這無疑是個巨大的疑點,武將獨自尋思半晌,忽然驚道:“不對!有詐!”</br> 接著武將扭頭暴喝道:“進奸細了,關城門,叫下面的兄弟將已入關的人圍住,快!”</br> 旁邊的將士們愣了一下,接著飛快地朝城門飛奔而去。</br> 紛亂的腳步聲在寂靜的子夜飄蕩,城樓上示警的銅鑼已急促地敲響,潼關內四面八方的守軍潮水般朝城門涌去。</br> 然而,一切都來不及了。</br> 城門來不及關上,開城門的叛軍在銅鑼敲響的那一剎便被陌刀營將士一刀解決了。</br> 未入關的將士紛紛加快了腳步,已經入關的將士立馬在甬道前列好了陣勢,手中的陌刀在黑夜的火光下折射著懾人的寒芒。</br> 喬裝成敗軍的李嗣業(yè)反手一刀劈翻了一名沖上來的叛軍,揚到厲喝道:“陌刀營,列陣!”</br> 轟!</br> 陌刀營陣列第一排動作劃一地朝前猛地一劈,一挑,血光迸現(xiàn),慘叫連連,第一批沖上來的叛軍如一簇韭菜般被劈倒,與此同時,一個碩大的陌刀方陣瞬間成型。</br> 李嗣業(yè)手中特制的四十多斤大陌刀往前一揮,喝道:“進——!”</br> 刀光四溢,風聲呼嘯,陌刀緩緩舞動起來,夾雜著刀鋒劈破空氣的尖嘯聲,陌刀舞動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越來越急。</br> 如墻而進,人馬俱碎。</br> 無數(shù)涌上前的叛軍剛靠近陣列便被陌刀狠狠絞成了一塊塊碎肉。</br> 惡浪般撲上來的叛軍如同潮水遇到了堅墻,沖到墻壁前便無法再進一步。</br> 此時潼關的城門仍然大開,叛軍想要關上城門必須要穿過陌刀陣。</br> 然而看著眼前這一片在黑夜中閃爍著寒光的刀陣,以及他們腳下一塊塊仍在不甘蠕動的碎肉,這副如同煉獄般的血腥畫面徹底地震懾了叛軍。</br> 陌刀陣前,無人敢進寸步。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