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潁水大捷
孫九石的個人實力毋庸置疑,這是他在戰(zhàn)場上立功立命的本事。</br> 抬槍,瞄準,一槍放出,對面那名厲聲訓斥將士的敵軍將領應聲栽落馬下。</br> 神射營陣列內,無數(shù)將士發(fā)出歡呼聲。</br> 其實大家早就想將那名敵軍將領斃了,然而神射營將士的準頭大多不太準,做不到孫九石那般精確,終究還是孫九石高人一頭,剛與大軍會合便將對方的將領干掉。</br> 將領斃命,原本慌亂的敵軍陣營愈發(fā)混亂不堪,軍心瞬間崩潰,潁水南岸的敵軍已完全失去了斗志,在前方和東西三面皆被圍的情況下,無數(shù)敵軍將士不得不跳進冰涼刺骨的潁水中以求活命。</br> 北方游牧民族鮮少有會水性者,如今正是隆冬季節(jié),河水冰涼,人不會水又被刺骨的河水刺激,許多敵軍將士跳進水里掙扎撲騰幾下后便徹底沉入水底,尸骨隨波流走。</br> 孫九石接管了神射營的指揮權,在他的令旗揮舞下,神射營將士仍然步步朝敵軍逼近,每走幾步便下令停下放槍,一直逼到離敵軍一百步距離,然后神射營便不再走了,整齊列陣后,對南岸的敵軍展開了單方面的屠殺。</br> 常忠騎在馬上,看著眼前已經潰敗的敵軍,低聲嘆道:“勝局定矣,這次好險,幸好有神射營……”</br> 潁水北岸。</br> 鮮于仲通和曲環(huán)所部對敵軍展開的伏擊戰(zhàn)并不順利。</br> 這支異族兵馬太剽悍了,以至于明明是一場完美的以有心算無心的伏擊戰(zhàn),最后蜀軍和河西軍竟然莫名陷入了一場苦戰(zhàn)。</br> 遇襲后反應過來的敵軍表現(xiàn)出強悍的戰(zhàn)斗意志,如同南岸的戰(zhàn)況一樣,迅速結陣對蜀軍和河西軍反擊,四萬蜀軍和河西軍幸好都是邊軍,屬于大唐軍隊里的精銳,雖被敵軍瘋狂反撲,終究還是奮不顧身抵擋住了。</br> 戰(zhàn)況陷入膠著時,南岸傳來激蕩人心的歡呼聲,隱隱傳來安西軍將士興奮的吼聲,一陣陣代表著勝利的吼聲終于令北岸的戰(zhàn)況有了改變。</br> 北岸的敵軍本就位于背水的不利位置,蜀軍和河西軍在戰(zhàn)前的士氣卻是極高,因為顧青對全軍宣示了賞令,無論蜀軍還是河西軍,斬敵首者皆有賞錢。</br> 隨著南岸安西軍對敵軍的全殲,包括他們的主帥阿史那冽清在內,南岸的敵軍已被安西軍清剿一空,北岸的敵軍士氣終于崩潰,陣型開始不穩(wěn),時有軍士私自跑出陣列,或東西逃竄,或跳河而遁。</br> 兩軍對陣,士氣往往是此消彼長,見敵軍士氣下頹不振,蜀軍和河西軍頓時愈發(fā)興奮,戰(zhàn)力也隨之高漲。</br> 最后,百余艘漁船滿載安西軍將士從南岸靠近北岸,準備馳援蜀軍和河西軍時,敵軍終于全線崩潰,當成百上千人逃出陣列時,敵軍松松垮垮的陣列徹底潰敗,兩軍之戰(zhàn)勝負已定。</br> 鮮于仲通騎馬立于后軍,看著氣勢如虹追殺敵軍的將士們,不由捋須大笑,順便擦了把額頭的老汗。</br> 這次算是險勝,敵軍之強悍是他始料未及的,幸好蜀軍和河西軍沒令他丟臉,總算能在顧青面前能挺起胸膛說話了。</br> “速速派人火速趕往安西軍大營,向顧公爺報捷,此戰(zhàn)大獲全勝!”鮮于仲通朗聲笑道。</br> …………</br> 鄧州城外,安西軍大營。</br> 顧青徹夜未眠,站在沙盤邊,盯著沙盤上的許州附近方向,尤其是潁水南北兩岸,一看就是一個時辰沒動彈,神情焦慮忐忑。</br> 部署戰(zhàn)術時,顧青胸有成竹,他認為自己能算進去的地方都算進去了,人算已極致,至于勝負,要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了,人算若不如天算,只能認命。</br> 對著沙盤推算了無數(shù)次,顧青試圖找出自己戰(zhàn)術部署的漏洞,算來算去,漏洞當然有,但大多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枝節(jié),大方向上是沒錯的。</br> 帥帳門簾被掀開,段無忌走進來,看著顧青呆呆地注視沙盤,段無忌輕聲道:“公爺不必擔心,將士們定能大勝而歸。”</br> 顧青嘆道:“這次幾乎是傾巢而出,是我立身立命的老底子,實在損失不起。但愿能大獲全勝,此戰(zhàn)過后,大唐南邊可保太平,不被戰(zhàn)火荼毒,殲滅了這支異族敵軍,安祿山也無力再向南方進軍了。”</br> 段無忌點頭道:“此戰(zhàn)意義重大,若大勝,咱們安西軍還能坐擁南方城池大小糧倉,糧草供應可無虞,從全局來說,安祿山少了這支援軍,其勢必頹,覆滅只在早晚間,哪怕將來大唐天子還政于都,公爺占住了南方,亦可與朝廷分庭抗禮……”</br> 顧青失笑道:“沒那么復雜,我也沒打算占住南方與朝廷相抗,那是下策,我們在南方毫無根基,各地各州的鄉(xiāng)紳宗親,龐大的地主勢力,官員百姓對大唐朝廷的忠誠等等,這些問題不是靠武力能解決的。”</br> 段無忌不解地道:“難道公爺不打算擁兵自重?”</br> 顧青搖頭:“這場叛亂苦了天下百姓,我若為了一己私欲而讓百姓再陷戰(zhàn)火,這是不義,已違了我的初衷。我的初衷是讓百姓們過得更好,而不是自己當皇帝。平定叛亂后,我盡量不再動用武力,試試用溫和的辦法掌握朝廷的話語權,至于官職地位,并不重要。”</br> 段無忌沉思半晌,緩緩道:“學生明白了,公爺若欲架空天子,安西軍必須入長安,控制宮闈禁內,朝堂鄉(xiāng)黨必占其半,大唐便在公爺?shù)恼莆罩辛恕?amp;rdquo;</br> 顧青笑道:“先把安祿山平了再說吧,目標不要太高遠,解決眼前的問題才是務實。”</br> “這場平叛之戰(zhàn),大唐各地王師打得差強人意,唯獨安西軍高歌猛進,數(shù)戰(zhàn)數(shù)捷,可以說,大唐的社稷全靠咱們安西軍才能重回太平安穩(wěn),公爺可恃功而晉,傲立朝堂,身后又有龐大的安西軍為公爺撐腰……”段無忌忽然咧嘴一笑:“大唐天子,無論是新天子還是老天子,以后皆要看公爺?shù)哪樕恕?amp;rdquo;</br> 顧青笑道:“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若能有你說的這般簡單,倒是我的幸運了。”</br> 二人不再說話,靜靜地站在沙盤邊,看著沙盤上的城池山川河流,那是一座縮小了的江山霸圖,顧青的目光像神靈,俯視著這片河圖上的蕓蕓眾生,眼神里透著悲憫。</br> 行霹靂手段的菩薩,心腸終究仍是慈悲。</br> …………</br> 中午時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帥帳內的寧靜。</br> 韓介的聲音在外面興奮地傳來。</br> “公爺,潁水大捷!常忠鮮于節(jié)帥各率兵馬,在潁水南北兩岸殲敵近七萬,俘虜萬余,余者逃竄無蹤,敵帥阿史那冽清被擊殺于陣中,此戰(zhàn)我軍大獲全勝!”</br> 帥帳內,顧青長長呼出一口氣,段無忌欣喜大笑,朝顧青行禮:“恭賀公爺,又是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大勝!”</br> 顧青也笑了幾聲,隨即又問道:“我軍傷亡如何?”</br> 帳外的韓介遲疑了一下,道:“我軍傷亡逾萬,異族敵軍之剽悍,實出我軍之意料……”</br> 顧青臉色變了一下,臉上的喜意已消失無蹤。</br> 段無忌小心翼翼道:“公爺,一萬傷亡對敵軍七萬,我軍已是大勝了。至于傷亡,兩軍交戰(zhàn)是無可避免的,不可能沒有折損。”</br> 顧青黯然嘆息:“我知道折損在所難免,只是……”</br> 然后顧青對帳外的韓介道:“派人催鮮于節(jié)帥和常忠他們盡快回營,聚將復盤。”</br> 韓介領命匆匆而去。</br> 顧青神情不見太興奮,這次雖是前所未有的大勝,然而折損也是前所未有的,一喜一悲之下,顧青實在不知用怎樣的情緒來表達此刻的復雜心情。</br> 段無忌輕聲道:“公爺,唐州城里還有兩萬叛軍……”</br> 顧青搖頭:“大戰(zhàn)之后,我軍無論體力還是氣勢都已疲累,不宜再戰(zhàn),唐州的兩萬叛軍若知潁水兵敗必然逃竄回長安,由他們去吧,這兩萬叛軍無足輕重。”</br> …………</br> 兩日后,大軍回營,將士們滿身風塵地回到鄧州城外。</br> 顧青親自迎出營外二十里,見將士們旌旗高舉,神情卻分外疲憊,不少人身上帶著傷,很多人甚至缺胳膊少腿,被袍澤們抬回來。顧青心疼無比,也不多說廢話,下令回營休整。</br> 回到大營后,顧青讓軍中伙夫造飯煮肉,為將士們接風,又令隨軍大夫為將士們治傷,還讓后軍文吏搬出一筐筐的銅錢銀錁給殺敵的將士們記帳發(fā)賞。</br> 一切安排妥當后,顧青回到帥帳,帥帳內眾將齊聚,雖滿身疲憊,卻也精神振奮,臉上紛紛帶著勝利者的笑容。</br> 顧青也笑了,道:“各位將軍不負所托,潁水大勝擊敵十萬,我安西軍再次揚名天下,各位的戰(zhàn)功我會讓人詳細記下來,然后憑戰(zhàn)功大小排名次,請奏天子,為各位升官封爵。”</br> 眾將大笑,眼中的喜意再也掩藏不住。</br> 顧青卻忽然沉下臉,道:“這次雖是大勝,但我軍亦傷亡過萬,這是前所未有的折損,所以此刻恕我無法為各位設宴慶功,我們要做的,是復盤,是自省。”</br> 帥帳內空氣忽然冷凝下來,眾將笑容頓逝,垂頭噤若寒蟬。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