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倒霉孩子,羽化大帝】
阿彌陀佛大帝以須彌山為根基,開辟極樂凈土,拔山飛升,位列九天之一。
這是萬古歲月的神跡,規(guī)模雖然稍遜于天帝開辟的天界,但,終究是圓滿無缺的一方天界仙域。
成就了佛門永恒不滅的根基,只要極樂天在一天,佛門道統(tǒng)便不會斷絕,會源源不斷出現(xiàn)至尊仙僧。
另外一方面,人界大宇宙失去了一座宇宙神山。
為了避免人界大宇宙的佛門失去根基,從而衰敗,阿彌陀佛大帝又以無上大神通,重新塑造了一座相似的宇宙神山。
自此極樂天界的神山為靈山,人界大宇宙的神山為須彌山,成就倒影,交相輝映,互為傳承。
兩座神山化作九天之間的橋梁,如同建木貫通天界,九龍拉棺鏈接三清天,悟道茶樹支撐山海界一般。
阿彌陀佛大帝駐世數(shù)萬年,時而在靈山說法,時而在須彌山講道,不止人道生靈在聆聽,天帝,真仙,乃至紅塵仙都會披上馬甲,開著小號,混入其中聽到。
“輪回生死,寂滅涅槃,似生非生,來世無量……”
阿彌陀佛大帝寶相莊嚴,口宣大道,宛如盤坐在上古,又如在未來講道,溢出一縷縷大道仙光,化作無量光雨揮灑而下,須彌山的每一個角落,每一片凈土,都響起了陣陣神唱,震耳欲聾,如經(jīng)文自鳴。
須彌凈土成為佛法的海洋,大慈大悲,大德大善,在這一刻浩蕩九重天,讓每一個人都忍不住要頂禮膜拜。
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功德,無量大慈悲!
引領(lǐng)眾生走向那扇門戶,但求不強求,只是將人帶到門前,是否推開那一扇大門,全靠己身。
佛陀有大慈悲,大格局,不會強迫任何一個人,只渡有緣之人。
無量眾生,群仙諸帝,心有所感,不禁敬佩禮贊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大帝!”
浩蕩的信仰涌現(xiàn),這是最高級別的愿力,法則與念力種子都在自行運轉(zhuǎn),有舍有取,眾生信奉他,送與念力,而他亦會滋養(yǎng)眾生,這是一個平衡。
這種級別的念力,不可被化解,某種意義上象征永恒。
信仰貫穿輪回之中,三世真靈若隱若現(xiàn)。
諸帝若有所悟,但,收獲最多是伏羲大帝,他是人世間最接近紅塵仙的人,沒有之一。
并且,他曾經(jīng)轉(zhuǎn)世過一次,是無量天尊轉(zhuǎn)世為伏羲大帝,一個象征過去,一個象征現(xiàn)在。
“原來如此?!狈舜蟮哿⒆阌谛叛鲋校蓺怙h渺,眺望歲月長河,不禁嘆息一聲:“這就是輪回!”
諸帝群仙頓時一驚,紛紛看了過來,伏羲大帝究竟領(lǐng)悟了什么?!
媧皇好奇詢問道:“兄長,找到輪回與紅塵的節(jié)點了嗎?”
伏羲大帝澹然一笑道:“我已經(jīng)貫徹兩者的本質(zhì)了。”
“紅塵仙的本質(zhì)是走出自己的道路,不被宇宙所拘束,跳出原本的體系之中,走出荒天帝的設(shè)置的界限,所以天帝說紅塵仙是道祖種子?!?br/>
“九世紅塵仙走出了九條道路,九九歸真,道路寬廣,成就道祖的機會較大,而輪回與蛻變并行的紅塵仙,看似有九條,實際上是七條道路”
“其中過去未來現(xiàn)在的輪回之路重合,三條道路重合,實際上是一條?!?br/>
“嚴格來說,是一+六紅塵仙,是七世飛仙,只有七條道路?!?br/>
“雖然同樣是跳出宇宙,九世比起七世,觸摸到的體系本質(zhì)更多,而七世飛仙,需要后面耗費大力氣彌補上,自己對于體系的認知?!?br/>
“一個是先難后易,一個是先易后難。”
這就是一張紙湖的窗紗,沒有點破之前,諸帝云里霧里,點破之后,頓時恍然大悟。
越早觸碰體系本質(zhì),效果越好,最好在人道領(lǐng)域涅槃九世,若是等到真仙才觸碰體系本質(zhì),那已經(jīng)仙道生靈,船大難調(diào)頭,根基已定。
仙王的世界觀已經(jīng)固化,自然難以超脫體系的限制。
“伏羲大帝的“易”,只是相對而言?!?br/>
一尊古皇苦澀道:“想走易之路,至少也要四次涅槃,穩(wěn)居人道天帝領(lǐng)域?!?br/>
“這條道路,同樣遙不可及。”
如果說九世紅塵仙是超脫之姿,那么七世紅塵仙是仙帝之姿,道祖之姿。
真仙之姿,仙王之姿的大帝古皇,想要走這條路,還是洗洗睡吧,老老實實走真仙路。
伏羲大帝灑脫一笑,起身走下須彌山,他已經(jīng)洞察阿彌陀佛的智慧,不需要再聽講了。
紅塵與輪回成仙道路已經(jīng)指明了,剩下就看眾生的才情。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一條金光大道貫徹須彌山,橫渡七大佛海,十四大山,輪回之河,落入人界大宇宙中。
媧皇大帝也會心一笑,緊隨著而去,伏羲大帝竟然領(lǐng)會了根本,她自然不用再這里吃大鍋飯,去找哥哥開小灶就行了。
況且,媧皇的道路是獨特的造化大道,紅塵,輪回,只是她道路前的補全,不是全部。
佛陀大道再玄妙,多聽也無益。
因為除我之外,皆是外道。
諸帝一陣悵然若失,白虎古皇嘆息一聲:“何日方能見仙?!?br/>
只有他們這種仙路中半的帝皇,才能體會其中的艱難,一次次實驗,一次次蛻變,最終目標是超脫大宇宙,跳出荒天帝的藩籬。
前者容易,有五仙大道可以長生。
后者艱難,萬古歲月,也只有天帝,元始,神皇,三位走完了。
………
山海界中,悟道茶樹搖曳,宛若一株仙根佇立天地間。
伏羲,女媧二皇,盤坐其中,論道紅塵,說**回。
媧皇立足于大地之上,人首蛇身,通體玄黃,閃爍著金色的光芒,美輪美奐,神圣而不可侵犯。
眼童中是無盡虛空,頭頂上是浩瀚星海,腳下是萬象生靈,背負生死,演化屬于山海界的生死輪回。
輪回是大宇宙的根基之一。
媧皇要在自己的界域,演化一重小輪回,若能成功,可以補全造化大道,攀等至一個至高的領(lǐng)域。
“道,道,道,道,道,道!”
媧皇連喝六聲,施展出來自人道至尊世界的體系,那種六道輪回的道神之法。
兩方宇宙的體系莫名契合,一個重肉身,一個重元神。
而到了伏羲女媧手中,更是得心應(yīng)手,仿佛人道輪回體系,天生就是為伏羲女媧開創(chuàng)的一般,沒有任何的阻礙,異常融洽。
一道小輪回懸掛身后,小輪回又有山海界輪回重疊,山海界輪回又與九天十地大輪回共鳴!
三重光輝照耀之下,如同齒輪鑲嵌,大道寶輪緩緩轉(zhuǎn)動,媧皇寶相莊嚴,宛若大地之母!
“果然如此?!?br/>
伏羲大帝哈哈一笑:“人體小輪回,宇宙大輪回,我已然盡數(shù)參悟?!?br/>
“大宇宙不止,佛門阿彌陀佛掌輪回,我伏羲亦掌輪回。”
媧皇收斂光輝,落到伏羲大帝身側(cè),不解問道:“我是為了補全造化大道,兄長何必大費周章參悟輪回,若要用輪回,去找道衍師弟便可?!?br/>
“大宇宙除了佛門,還有地府?!?br/>
伏羲大帝搖頭道:“不一樣,道衍師弟掌地府,代表老師的意志,必須大公無私?!?br/>
“而佛門掌輪回,若要獲得輪回之秘,必須加入佛門,日后必定一家獨大?!?br/>
“我要為后世的大帝留下一條路,讓后世人族大帝不必全入佛門。”
媧皇眺望時光長河,看見那滔天的人道氣運,若有所思道:“厚積薄發(fā),已經(jīng)積累到一定程度了?!?br/>
“我看見了未來數(shù)十萬年,皆是人帝?!?br/>
“一個輝煌的人道大世?!?br/>
“不錯是人道大世,不是佛門大世?!狈舜蟮郯寥坏溃骸凹幢阄磥硎禽喕氐臅r代,那也只能是我人族的輪回時代!”
一族壓萬族,震撼人世間,不需要多言,因為就連天帝都是人族。
只是天帝過于超然,是萬族心中的神靈,獨一無二,自成一體,以至于眾生都快忘記了,這位至高者是人族出身。
太陰,太陽,伏羲,女媧,道衍……乃至如今的阿彌陀佛大帝,其實也是人族,這些都是無聲的底蘊。
“荒古諸帝我為首?!狈舜蟮畚⑽⒁恍Φ溃骸澳敲?,就由我來走出這一條另類輪回路?!?br/>
媧皇頓時一驚,連忙勸阻道:“兄長,你紅塵仙路已經(jīng)接近圓滿,是第七世,就快紅塵飛仙了,何必去走輪回路。”
“不,不是去走,而是必須要走。”
“不僅是為了人族,更是為了我自己。”
伏羲大帝肅然道:“無量天尊象征過去,我象征現(xiàn)在,那么注定要有一個來世。”
“若能成功,我將徹底取回,過去三世的道果,同無量天尊合一,圓滿己身?!?br/>
“若能溝通過去未來現(xiàn)在,那么是三+七,十世圓滿?!?br/>
“我不僅能紅塵飛仙,還能追隨老師的步伐,去摸索傳說中的仙之極巔?!?br/>
媧皇震撼不已,喃喃一聲:“仙之極巔真的存在嗎?元始與神皇已經(jīng)飛仙,卻沒有這個層次的消息,只是老師提到過?!?br/>
“當然存在?!狈舜蟮垡馕渡铋L道:“你以為阿彌陀佛為什么不成仙,為什么現(xiàn)在還是準帝九重天,連大宇宙都不愿意給他降下成道劫成全他?!?br/>
“阿彌陀佛大帝,他是在等一個機會,一個觸碰仙之極巔的機會。”
………
歲月悠悠數(shù)千年,大宇宙終于迎來大帝,不止一道帝劫,而是四道帝劫。
斗戰(zhàn)圣佛成帝之后,執(zhí)意要走戰(zhàn)仙路,想要勝過阿彌陀佛,將自己改名為斗戰(zhàn)勝佛。
段德再次成帝了,這是他第八世圓滿,體內(nèi)已經(jīng)有八道輪回印,下一世便是飛仙之時。
長生魔龍在沐浴帝劫之后,再次圓滿仙臺,變成了本體,回歸仙陵之中,帶走了無數(shù)佛與魔的恩怨。
最后一位圣體李初陽亦是成帝,圣體成帝,逆天證道,戰(zhàn)力變態(tài)非凡。
放在過去宇宙,注定拳打天尊,腳踢古皇,萬靈尊為天帝。
但是放在荒古歲月,顯得平平無奇,大宇宙時代變了,諸帝都是逆天證道,不差他一個圣體成帝。
跟阿彌陀佛大帝一比,不能逆戰(zhàn)真仙,竟然顯得有幾分弱小。
不過,作為第一個成帝的圣體,李初陽還是獲得了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尊號——圣帝!
四帝與最后證道的神州大帝,足足五帝鎮(zhèn)壓人世間,眾生一陣恍忽,卻勐然驚醒。
感情,阿彌陀佛大帝還沒渡大帝劫,只是靠著戰(zhàn)力被尊為大帝。
所有人都在期待阿彌陀佛大帝什么時候渡劫,渡劫之后,又能成就什么仙道果位?
就這樣歲月一點點的流逝,眾生的期盼逐漸澆滅,以至于都快忘記這件事。
人間大世五萬年,諸帝也逐漸老去,不再停留人世間,而是常駐極樂天,研究自己第三世的長生法。
唯有神州大帝與阿彌陀佛大帝,常駐人世間,依舊年輕。
眾生都期盼兩位大帝一戰(zhàn),分出一個高下,但,神州大帝與阿彌陀佛大帝似乎有默契,沒有動手,反而是在等待著什么。
雙帝對持五萬六千年,大道開始松動,仙氣浩蕩,生命播發(fā),仿佛又是一個大世降臨。
羽化古星的羽化神朝出現(xiàn)了一個羽化體少年,他驚才艷艷,將羽化王體開發(fā)出了一個嶄新的高度,甚至遠超自己的祖師。
羽化王體在少年的手中,儼然化作一具羽化神體,能與太上仙體,蒼天霸體,無上圣體媲美。
羽化少年在古星無敵之后,前往佛門須彌山求道,在如今輪回的紀元,天下大部分道統(tǒng)都收受到了阿彌陀佛大帝的影響。
作為追求羽化飛仙的神朝,研究信仰之力,更是與佛門親近。
看著意氣風發(fā)的羽化王體登上須彌山,同阿彌陀佛大帝對弈的神州大帝微微嘆息一聲:“可算來了,這個倒霉孩子。”
羽化王體,羽化神體,乃至未來的羽化大帝,堪稱絕代人杰,萬古少有的仙姿。
靠著自己活出第三世的羽化大帝,遠超諸皇,有希望成為一代天帝。
可惜,就是被后人坑了。
可見成仙路上,運氣也是很重要的。
82中文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