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認輸有范
    寧衛(wèi)民和“張大勺”這次臨時起意的小小“斗法”,再次切切實實闡述了一個道理。
    術業(yè)有專攻!
    生活中永遠不能以自己的業(yè)余去挑戰(zhàn)別人的專業(yè)。
    業(yè)余是愛好,用愛好去挑戰(zhàn)別人吃飯的本事,基本上有去無回。
    不用說,寧衛(wèi)民這次敢于冒犯“張大勺”的結果,一點意外都沒有。
    又是他自己成了一個笑話。
    甚至連帶著剛才替他賣力鼓吹的張士慧都有點喪眉耷眼,自覺抬不起頭來。
    誰讓這小子多嘴多舌,上躥下跳呢?
    這一下子,他也就成了“別人偷驢,他來拔橛子”的倒霉蛋而了。
    反觀沉默寡言的羅廣亮,卻因為說的少,而且沒有極盡夸張的不實之詞,并不顯得如何尷尬。
    這也是“心躁者福薄,沉穩(wěn)者福厚”的有力證明。
    不過好在美食的味道,已經足以抵消寧衛(wèi)民和張士慧這哥兒倆丟人現(xiàn)眼的郁悶。
    “張大勺”這位名廚親自烤出來的肉串,那可不是一般的肉串啊。
    老爺子的手法太專業(yè)了,不但聞著香味撲鼻,樣子也更漂亮。
    沒有丁點兒的糊黑之處。
    那顏色、那火候,看著就如同用三十年后,開了美顏的手機拍出來的一樣。
    等到吃上一口,更能體會到其中非同凡響的妙處。
    因為那種口感是恰到好處的軟嫩,透著一股燒烤后的緊致韌勁兒。
    怎么回事?。?br/>
    原來米曉冉悄無聲息的進了屋兒,來找寧衛(wèi)民了。
    找還不算,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米曉冉居然直接就湊到寧衛(wèi)民耳邊上說起話來了。
    弄得一桌人,誰都帶著戲謔的眼神望著寧衛(wèi)民。
    大家無不誤會米曉冉是寧衛(wèi)民女朋友,看見他剛才大口喝酒不樂意了呢。
    可誰又知道,這同樣也把寧衛(wèi)民嚇了一跳啊。ωωω.ΧしεωēN.CoM
    不為別的,這舉動太近乎點兒了。
    寧衛(wèi)民是怕院兒里的熟人看見了,回頭說不清。
    萬一被米師傅和米嬸兒看見,那更得要了親命了。
    不過話雖如此,可一聽了米曉冉說的話,連寧衛(wèi)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米曉冉此舉還是有必要的。
    因為他的新業(yè)務惹出了麻煩,還真的不好讓別人知道。
    就剛才,居然有個男拿著一份兒《現(xiàn)代青年》的雜志,按著上面廣告登的地址找到扇兒胡同2號院來了。
    還好見院里人來人往,還貼著喜字兒,這位沒敢冒失進院。
    只待在院兒外頭,跟往來的人打聽,院里是不是住著個叫寧衛(wèi)民的。
    更巧的是,米曉冉剛才去上廁所了。
    回來的時候,她正碰上這位跟3號院的人提寧衛(wèi)民的名字,也就把事兒給攬過來了。
    這位還真實在,米曉冉一問,他就一五一十把自己來意說了。
    聲稱他養(yǎng)了五年神仙魚了,就沒聽說過有人能人工孵化神仙魚的。
    看了廣告雖然很動心,可不知真假,很想和寧衛(wèi)民當面交流一下。
    如果技術屬實,他才愿意付錢……
    嘿,瞧這事兒鬧得,居然來了一位實地考察的,有多懸還用說嗎?
    也就是米曉冉碰上了,真要是換個人接待的,那后果簡直不可想象。
    就憑今兒這特殊情況,2號院兒里這么多人,一旦宣揚出去。
    寧衛(wèi)民用養(yǎng)魚技術在雜志上賣錢的事兒,恐怕不到下午就能傳遍整個扇兒胡同了。
    不用說,寧衛(wèi)民如今還能坐得住嗎?
    他完全按捺不住地帶著惶恐站了起來。
    連“謝謝”都顧不上說了,就急切地問米曉冉人在哪兒呢。
    可米曉冉一個字也沒說,只是自顧自走到門口,然后沖寧衛(wèi)民招了招手,讓他跟上來。
    好嘛,那張俏臉上帶著幾分得意又有點狡黠的神情。
    一瞬間,竟讓寧衛(wèi)民想起了京劇《西廂記》里沖張生招手的小紅娘。
    甚至就戲里那段西皮流水,也作為BGM同時浮現(xiàn)于他的腦海。
    “叫張生隱藏在棋盤之下,我步步行來你步步爬。”
    “放大膽忍氣吞聲休害怕,跟隨我小紅娘你就能見到她。”
    “可算得是一段風流佳話,聽號令且莫要驚動了她。”
    只是很可惜,實事求是的說,他寧衛(wèi)民比起張生來,差得可不是一丟丟。
    因為等著他的,可不是崔鶯鶯,而是個老爺們的瑣碎盤問。
    應付不好就得砸鍋。
    應付好了,也就能落下五塊錢。
    而這事兒也讓他斷然下了一個決定,地址必須換,越快越好。
    …………
    上菜越是接近尾聲,2號院里酒席上的吃喝之風越顯熱烈。
    只是這個時候,女人和孩子的戰(zhàn)斗力幾乎都要被淘汰掉了。
    男人才是最后壓陣的絕對主力。
    這不光是因為男人的肚量大,也因為老少爺們都開始喝酒了。
    甚至由于菜好,宴席上能喝酒的人基本都是痛飲啊。
    不少人會劃拳,席間便處處開始了“哥兒倆好啊”、“四喜財呀”的吆喝。
    反過來越是如此,女人和孩子越在席面上坐不住。
    因為不光是她們不耐煩吵鬧,也別忘了,喝可是和抽不分家的。
    屋里煙霧繚繞,酒氣熏天,女人孩子又挨嗆又挨熏,那誰愿意待著啊?
    像羅大嬸兒和自己的大兒媳婦苗玉娟,就一起跟邊大媽請辭。
    說要回家去照顧自家的第三代,好把羅廣盛再換過來喝酒。
    婆媳倆這一出門,倆人邊走,嘴里還各自念叨呢。
    苗玉娟心里惦記的是丈夫和兒子。
    一會兒說院兒里這么鬧,孩子睡覺不知道吵著沒有。
    一會兒又說丈夫今兒實在是虧了,沒吃幾口菜,就回家替她看孩子去了。
    看今兒吃相都不善,等再回來未必能吃飽了。
    羅大嬸兒則寬慰兒媳婦。
    說鬧都是里頭鬧,這么小的孩子睡覺也沉,沒事兒。
    羅廣盛也好辦,一會兒讓他去女桌兒上吃去,那桌上還有點菜。
    再怎么樣,喜字兒饅頭至少管夠,肯定餓不著他,正好也能少喝點酒。
    跟著羅大嬸兒又說,她今兒一直看新娘子腰身,那李秀芝也算得上多子多福的相。
    想來邊家老兩口想抱孫子的愿望,實現(xiàn)不難……
    小院因為剛舉行了婚禮,熱鬧過的痕跡還是很明顯的。
    一堆用過的茶杯茶壺茶碗,還有兩大筐廚余垃圾,煤灰渣滓,就都擺在羅家小廚房的房檐下。
    這是暫時性的,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
    但即便清楚這一點,羅大嬸兒和苗玉娟她們走到家門口,看到這副場面都不禁各自嘆了口氣。
    不為別的,味兒大啊,招蒼蠅。
    何況真弄走了,也會是一地狼藉,事后還有的去歸置呢。
    可就在倆人站在小廚房門口,面對面苦笑之際。
    哪知隨后大樂子就跟著來了。
    有時候事情就是非常地巧,婆媳倆完全沒有想到。
    突然之間,她們家的小廚房居然“撲棱”一下打開了。
    一個姑娘率先打頭,幾乎是慌不擇路從屋里跑出來的。
    似乎屋里有什么嚇人的東西,讓她急著擺脫。
    嘴里還一個勁叫著,“不要不要,我不要,你干嘛呀……”
    但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隨后一個男的居然也跟著一猛子躥出來了。
    態(tài)度同樣是急切的,腳步同樣是匆忙的,嘴里同樣也喊。
    “哎哎,你別走啊,這就沒勁了啊。我真是誠心誠意……”
    就這個景兒,當時就把羅大嬸兒和苗玉娟嚇了一跳啊。
    苗玉娟情不自禁的“哎喲”了一聲。
    羅大嬸兒甚至還抽抽了一下,驚得捂住了胸口。
    最絕的是,當跑出來里的這一男一女依次抬起頭來,和羅家婆媳倆面對面的一瞬間。
    目瞪口呆的立刻就變成這兩位了。
    因為他們可不是別人,一個是米曉冉,另一個是寧衛(wèi)民。
    毋庸置疑,這種碰面方式,氣氛是相當尷尬啊。
    米曉冉情不自禁咬著手指頭,寧衛(wèi)民則干笑著碾動著衣角,他們倆都不知說什么好了。
    反倒是羅大嬸兒和苗玉娟,看著他們倆,從內心涌出一種很滑稽的感覺。
    苗玉娟先從驚慌里緩過來了,那不用說,直接就是打趣兒。
    “曉冉,衛(wèi)民,你們倆這鬧什么呢?怎么跑那里面去了?”
    得,這話讓米曉冉更抬不起頭來了,只能低了頭去瞅自己腳尖。
    “這個……”
    咽咽唾沫,寧衛(wèi)民倒是尷尬地解釋了一下。
    “……我們……我們倆商量點兒事……嫂子,我們說的是正事兒啊,您跟大嬸兒可別誤會……”
    可這幾句簡直是欲蓋彌彰,隨后被苗玉娟輕而易舉的一句就給噎住了。
    羅大嬸兒甚至還抽抽了一下,驚得捂住了胸口。
    最絕的是,當跑出來里的這一男一女依次抬起頭來,和羅家婆媳倆面對面的一瞬間。
    目瞪口呆的立刻就變成這兩位了。
    因為他們可不是別人,一個是米曉冉,另一個是寧衛(wèi)民。
    毋庸置疑,這種碰面方式,氣氛是相當尷尬啊。
    米曉冉情不自禁咬著手指頭,寧衛(wèi)民則干笑著碾動著衣角,他們倆都不知說什么好了。
    反倒是羅大嬸兒和苗玉娟,看著他們倆,從內心涌出一種很滑稽的感覺。
    苗玉娟先從驚慌里緩過來了,那不用說,直接就是打趣兒。
    “曉冉,衛(wèi)民,你們倆這鬧什么呢?怎么跑那里面去了?”
    得,這話讓米曉冉更抬不起頭來了,只能低了頭去瞅自己腳尖。
    “這個……”
    咽咽唾沫,寧衛(wèi)民倒是尷尬地解釋了一下。
    “……我們……我們倆商量點兒事……嫂子,我們說的是正事兒啊,您跟大嬸兒可別誤會……”
    可這幾句簡直是欲蓋彌彰,隨后被苗玉娟輕而易舉的一句就給噎住了。
    咽咽唾沫,寧衛(wèi)民倒是尷尬地解釋了一下。
    “……我們……我們倆商量點兒事……嫂子,我們說的是正事兒啊,您跟大嬸兒可別誤會……”
    可這幾句簡直是欲蓋彌彰,隨后被苗玉娟輕而易舉的一句就給噎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