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巡顧諸派 排隊化神
法生確實是個悟性十足之人,不僅領(lǐng)悟出《鹿王本生經(jīng)》,也很快將王青留下的《明月琉璃心神相》參悟出來。
他將這兩部精妙功法比對了一番,立刻看出其中的關(guān)鍵之處:
“《鹿王本生經(jīng)》以大智慧為本,以大慈悲為相,以九色對九難,渡人渡己,平一切劫波。
而《心神相》這道功法,明月圓光、琉璃煉心,乃是強壯精神、純粹心境的不二法門。
此二法堪稱珠聯(lián)璧合,留下這一道傳承的前輩,真是苦心孤詣?!?br/>
法生臉上露出欣喜神情來。
此后,他就聽從何宗主的囑咐,在青鹿崖上開辟了一個粗陋的洞府,搬來幾樣簡要的用具,便開始一心苦修起來。
王青自然不會留在青鹿崖,他又不是宇陽大神尊,行將朽滅,一心只想尋找衣缽傳人。
法生,不過是他的一手閑棋罷了。
不過鹿生宗這一番遭遇,叫王青走過了好幾家四品宗門,依舊頗為感慨。
何府主能夠得到那一卷《九色鹿生圖》,機緣絕對不差,甚至不必明章老祖得到《盜天經(jīng)》略遜。
奈何他資質(zhì)有限,還喜歡藏藏掖掖,參悟來參悟去,只弄出個似是而非的《鹿生經(jīng)》,以通明之心,御使禽獸,雖然頗為靈巧,卻是走上一條歪路,殊為可惜。
若是他能早早和宗門分享,以明章老祖的氣度,還有后來越莫幾人的悟性和際遇。
他必定能夠修行全本的《鹿王本生經(jīng)》,一兩百年修行下來,就算不如四明上宗的諸位神尊,想來也早就成就元嬰老祖了吧。
想到此處,王青也是搖頭失笑:
“我這是馬后炮,先不說何府主根本不知道九色神鹿和《鹿王本生經(jīng)》的存在,就說這等隱秘機緣,也極少有人會散播出去的,否則叫人找到了罩門,豈不是自尋死路?
他如今將圖卷傳給法生小道士,乃是自身壽元有限,存了傳承衣缽的想法罷了?!?br/>
在諸派地界繞了一圈,除了鹿生學府這個驚喜,倒也沒有旁的意外了。
那些四品宗門,大多只有一個結(jié)丹圓滿,并幾個結(jié)丹修士坐鎮(zhèn),連當初的四明山都不如,沒得老祖撐場面。
不過因為四明上宗正在急速上升,各大宗門的氣質(zhì)倒是昂揚的很,頗有心氣兒,新入門的修士,更是嗷嗷用功。
想來最多三百年,諸派地界的宗門幾番生滅之后,就會如當初的天劍宗地界一樣,形成穩(wěn)固的三四品格局了。
四品宗門,王青并不需要多理會。
但是兩家三品宗門,他卻不好過門不入。
實則如今執(zhí)掌天河宗和九元宗的,乃是當初四明山兩位“太上長老”,即便是王青,當年在九元府和首座堂里,也聽過兩位太上長老講道,有半師之恩。
天河宗立派的這一塊荒古碎片,乃是吳海山親自找來,再去請動明章老祖出手的。
真正是九水通衢,靈湖星羅,每一條大江大河里頭,都生活著許多低階妖物,更潛藏不少機緣,足可叫天河宗這一代弟子,輕易獲取足夠的修行資源。
一踏入其中,王青都覺得自己水靈了幾分。
他也不驚動其余人,顧自來到吳海山閉關(guān)之地——以他今時今日的神通,只需掃上一眼,也就知道天河宗老祖的所在了。
吳海山年紀不小,在四明山相助下,艱難開辟道場,只煉得一個四品元嬰,比九元宗的嚴純?nèi)A還差上一品。
雖說三品四品,大哥二哥,都沒什么前途,但他就是不太舒服,所以這幾年依舊苦修不綴,不希望被嚴純?nèi)A甩開。
不過今日,他正在修持,卻心上一驚,好像有什么大事發(fā)生,連忙睜開眼來,就見到一個笑意盈盈的青年修士,著瑯?gòu)謱氁?,戴蓮花如意冠,颯颯然立在他身前。
吳海山嚇得三魂七魄各找各媽,稍稍反應(yīng)過來,就想要出手,卻又楞在半道上。
“這個吳宗主,倒還不笨,能夠悄無聲息近身過來的,他要不出手還有活路,一旦出手,恐怕明年今日,就是他的周年慶。”
王青一抹天心面具,露出本相來,笑道:
“吳宗主,修行還要順勢而為,不可強求啊。我看你,有一絲走火入魔的跡象呢?!?br/>
“王青!”
吳海山斷喝一聲,想要說點什么臟的,卻又憋了回去,氣鼓鼓的,好像個水蛤蟆。
半晌之后,他才沒好氣見禮道:
“吳海山拜見上宗大執(zhí)掌!”
王青笑呵呵擺擺手:
“吳宗主不必多禮,王青忝為四明大執(zhí)掌,竟還是第一次來到諸派地界,卻有些汗顏呢。
宗主在此地立派,可有什么難解的問題?”
吳海山搖搖頭道:
“有勞大執(zhí)掌垂問,一切都還順利,如今新入門的一批弟子,也都漸漸入道修行,頗有幾個好苗子,日后說不得有機會送去仙城拜見大執(zhí)掌呢。”
吳海山這等原來四明山的核心人物,內(nèi)心始終將自己視作四明山之人,所以將優(yōu)秀弟子送去仙城,完全是理所當然,沒有任何不痛快。
但再過幾百上千年,那時候的天河宗如何想,就要看四明山如何御下了。
吳海山又道:
“大執(zhí)掌法駕駕臨,吳某當召集門人,聽候訓(xùn)示才對,還請大執(zhí)掌稍歇片刻,容我前去安排。”
王青卻是擺擺手,拒絕了:
“不必如此,我這個大執(zhí)掌之位,做不了幾天了,稍后等新任大執(zhí)掌上任,你們再行禮儀罷。”
吳海山一愣。
他是知道王青的本事的,不說當初仙城大戰(zhàn),他和葉飛、陳楓,闖下“四明仙城三天驕”的盛名。
就只憑他和老祖的交情,也不可能被人從本宗大執(zhí)掌位置上轟下去的。
那么唯一的可能,便是他自己不想做了?
“大執(zhí)掌可是有旁的重要職司了?難道,難道是掌門神尊要退居真殿,一心修持,將仙城交托給大執(zhí)掌?”
吳海山越想越覺得可能,竟然張口把心里話問了出來。
這等活了幾百年的老麻雀,在冥冥之中的境界壓制下,才會如此進退失據(jù)。
王青也不怪他,只是稍稍顯露氣勢。
一股甚至比明章老祖還要強盛的氣勢,將吳海山壓得連連后退,眼珠子因為過分震驚,幾乎要滾落出來:
“你,你這,這是……化神?”
王青這一次返回,只見了幾個神尊人物,倒不曾聽到旁人的震驚、感慨,還有些不適應(yīng),如錦衣夜行啊。
如今從吳海山這里彌補回來,才覺得有些小舒爽。
他含笑點頭道:
“這一回出門,得了些機緣,僥幸突破化神之境,卻是不能在諸派地界駐留了。
大執(zhí)掌之位,稍后應(yīng)當就有人來上任,左右不過是譚余、梅英月兩位真君,都是吳宗主你的熟人,不必多慮?!?br/>
吳海山在四明山待了兩三百年,前面二百年,穩(wěn)穩(wěn)當當,四明山還是個正常的四明山。
平日里沒什么波瀾,只和如意宗關(guān)系不睦,但是對方有一棵幻身果樹,能夠煉成幻身,常常對四明山一打二。
所以四明山在大多數(shù)時候,都只能屈居第二。
可是最近這二十年,從四明仙城升天,到宗門晉升二品,從明章老祖成為神尊,到真君層出不窮……每一天,他都在強行適應(yīng)這種變化。
直到四明山開辟諸派地界,他自領(lǐng)一門,這種巨大的不穩(wěn)定感才慢慢消失。
但……這個王青,又是個什么魔頭?
他這就突破神尊了?
王青見他神不守舍,似乎是沖擊太大,很是滿意地準備告辭離開,不過吳海山還算有些定力,最后強行平復(fù)下去,追問道:
“青祖,為何是譚余和梅英月來接任?呃,老祖?zhèn)儧Q定,海山自然不敢置喙,只是,只是——”
他支支吾吾說不出什么道理來。
王青卻知道他的想法。
如今的四明山,上一代的三位神尊不說,代表著未來的卻是在四明大戰(zhàn)中,大放異彩的“三天驕”。
作為諸派地界的三品宗門之主,吳海山自然希望執(zhí)掌本宗的,會是三天驕中的一位。
最好是陳楓。
這位“謫仙一代”的大師兄,在宗門之中素有賢名,極得宗門上下認同。
只是王青先主持元心紗事,又代管宗門,積累了余威,才在眾人心中勝出一籌。
如今他晉升神尊,自該讓排第二的陳楓接任才是。
王青看了一眼吳海山,笑言道:
“吳宗主,你是糊涂了。葉師兄也好,大師兄也罷,他們的資質(zhì)際遇,都遠勝于我,如今我既然已經(jīng)突破,兩位師兄又怎么可能落后于我?
你好生想一想罷,我這就先走一步了?!?br/>
言畢,他也不等吳海山挽留,便身形消散,離開了天河宗地界。
只留下一個吳海山,整張臉幾乎裂開,神不守舍道:
“又來了,又來了!
當年他們就是這樣,一眨眼的功夫,就說什么成了仙城二品,還有一大把的真君。
如今我連道場還不曾穩(wěn)固住,他們又排著隊成了化神,這世道,對我這種老家伙,太難了。
哎不對啊,就算三天驕都化神了,不是還有溫東獄、明蘭花兒他們么,難不成……”
吳海山感覺自己這一個月內(nèi),都不適合修行了,會入魔。
……
王青此時已然抵達九元宗。
如今九元宗的譜牒上,尚且記著一頁,用上好的靈木紙箋寫的:
某某年,某某月,本宗向四明上宗,上供“王青”一個,如今擔任四明山本宗大執(zhí)掌職司,位列真君!
當初王青從三殿峰,走到九元府,再到首座堂,在小小四品四明山步步攀登,也是艱辛的很。
不過如今的九元宗,倒也沒有太多值得王青留戀的了。
他最熟悉的九元府蠶殿,已經(jīng)拆分出來,留在了仙城桑園里頭。
其余蠶房的熟人,上到明蘭花兒,下到柯婉兒、李劍心、袁薇等人,也都早就離開學府,各有去處。
故而他也沒有什么故舊可以走訪,直接去拜訪了九元宗宗主嚴純?nèi)A,當年的嚴太上長老。
嚴純?nèi)A性子嚴謹,一板一眼,與王青談話,也如上下奏對,不敢逾越。
兩人談了正事之后,王青也將本宗大執(zhí)掌即將換人的消息,同他說過,只留下強自鎮(zhèn)定的嚴純?nèi)A,顧自離開。
從九元府離開之后,王青并沒有前往四明山本宗,而是來到了諸派地界的邊緣之地,靜靜看向波光粼粼的陣禁,神色悠遠:
“如今我要去往凡人國度,已經(jīng)不必去請示上宗了,只是幾十年過去,也不知道此世的爹娘,還在不在?
爹爹當年在我蠱惑之下起事不成,卻坑了李師兄家一回,我還得尋個機會,和李師兄道一聲歉意才好。
唉,去看一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