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不偏心的大狀元
cpa300_4(); 原本李家的意思,是林姝十五歲及笄那年,也就是去年,就讓林姝嫁過去的。
但是林安總覺得十五歲太小,愣是托了人,塞了錢,給李長寧和林姝的婚事定在了今年三月,林姝過了十六歲生辰后。
好歹是長了一歲。
林安心想,這樣的話,就算是嫁過去后就懷孕,好歹也是快十七歲的生孩子,那也不算太早。
白遠也說了林姝身子不錯,林姝自己性子本就偏向活潑,自己在自己小院里都能自得其樂,又常常去莊子上騎馬,自然沒甚不好。
林安便也同意了婚事,林李兩家約定,三月成親。
李家去年就把聘禮送了來,聘金三千六百兩,普通的三牲四京果等,此外就是四季衣裳各兩套,上等金銀珍珠等各種材質(zhì)的頭面各六套,普通金銀首飾各兩小箱,上等綢緞和上等棉布各兩車,銅錢十箱,喜餅十擔。
林安將聘禮單子看完,微微挑眉。
李家給的聘禮顯然不如張家給的聘禮。不過這倒也是尋常。畢竟,張家數(shù)代單傳,只有張燦一個兒子,張家給的聘禮自然多。
李家單單是這一代,就有三個兒子兩個閨女,李家能湊出這三千六百兩的聘金,已經(jīng)很不錯了。至于良田什么的,林安卻是想都沒有想過。
聘禮收到后,林安就開始把從前給林姝準備的嫁妝再規(guī)整規(guī)整,又添添改改,把汪老夫人和認了汪氏做女兒的那一家送來的添妝給放到嫁妝里頭,到了三月初,林安才把林姝的嫁妝都準備齊全了。
各色物事,譬如綢緞布匹、家具、各式擺設(shè)、衣裳、首飾、古董字畫、藥材等等,除了李家給的聘禮里頭的,剩下的俱是按照當初給林婉準備的東西準備的,只是有些顏色樣式,都換了林姝喜歡的;獵戶從前給林婉備了一張拔步床,罕見的緞子,貂皮老參等等,現(xiàn)在也照樣給林姝準備了一份……
田地和鋪子方面,林安就沒再讓林姝和林婉一樣了。畢竟,林婉當年出嫁的時候,汪家還沒有找上門來,所以汪老夫人給每人能得的一萬兩銀子、三百畝江南良田和一個絲綢鋪子,并沒有算在其中。
之前林安已經(jīng)把分給兩姐妹的東西給了二人,林婉已經(jīng)出嫁,又去張家守孝,因此東西都帶走了;林姝在林安給她準備嫁妝的時候,就把良田和鋪子的出息,還有那一萬兩銀票給了林安,讓林安看著辦。
因此雖然李家給的聘金和田地雖然不多,但林安給林姝準備的嫁妝,在田地和鋪子方面,要比給林婉準備的更好一些。
江南的三百畝良田和綢緞鋪子自不必多說,林安為著吉利,也為著給林姝的嫁妝給富余,便在華安縣給林姝置辦了四家鋪子,一家糧鋪,一家繡坊,這兩家交給林姝自己打理,剩下兩個鋪子,是讓林姝出租的,除了這四家,因李家早先給他透出話來,想讓李長寧成親后就去州府讀書,好考舉人,因此林安在州府給林姝也置辦了三家鋪子,也是好打理的糧鋪、繡坊和一家茶樓,掌柜的賣身契俱都給了林姝。
如此一來,林姝的嫁妝里就有八個鋪子。
良田的話,林安給林婉置辦的小莊子,給林姝的也是莊子。因為林姝要嫁的李家家里人人口多,林安生怕林姝不習慣,就給林姝買了一個一千畝田地的莊子,還在里面蓋了五進的大院子,房子并不多,但勝在庭院里頭極其寬敞。除了這些,他還在莊子里蓋了個小型的跑馬場,倒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著林姝將來出了婆家,可以有散心的地方。又因李家后來傳來的李長寧要去州府的話,林安在州府城外,也置辦了個三百畝地的莊子,里頭也有大院子和跑馬場。
另外還有一萬兩千兩的壓箱銀。
林姝看到這份嫁妝單子的時候,就愣住了。
張了張嘴,立刻道:“哥哥,李家給我的聘金遠遠不如大姐多,聘禮里面也沒有田地,我不如大姐地方良多。怎的哥哥給我準備的嫁妝,比給大姐準備的還要多?”
各色物事上看著差不多,可是單單是田地上,哥哥就給她湊了一千六百畝良田,莊子上也蓋了她成親后也能去住的房子和馬場;還有那八個鋪子,她從前是見過大姐的鋪子的,雖然鋪子的位置也很好,但也只是取其小巧精致,鋪子并不算大,也不是在很熱鬧的街市。可是哥哥給她準備的在華安縣的幾家鋪子,單單是鋪面就比大姐的要大上一半,位置也更好,數(shù)量上更多了一個。
俗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林姝看了,自然不能不擔心。
林安原本還等著看林姝羞澀的模樣來著,聞言登時失笑。
“我還當姝兒管了這幾年家,算學應當比從前好多了,結(jié)果……”林安笑道,“結(jié)果竟還是糊里糊涂。”
林姝跟林安很親近,登時跺了跺腳,就瞪向林安。臉一點都沒紅。
林安心中微微遺憾,解釋道:“哥哥并沒有偏心。姝兒你想想看,你和婉兒當初的壓箱銀都是一萬兩千兩,張家當初給了六千六百兩的聘金,李家給了三千六百兩,比張家少了三千兩是不假。可是,你的壓箱銀里,還有汪家給的一萬兩銀子,若是算上這個,哥哥豈不是多了七千兩銀子給你置辦嫁妝?如今北方的良田五到七兩銀子一畝,哥哥把那多出來的銀子,全給你多買了田地和鋪子,也省的那些嫁妝銀壓在箱子底頭,哪天該發(fā)臭了。”
林姝低頭在心底一算,見果然如此,這才松了口氣,抬頭看林安,就見林安沖她似笑非笑。
林姝這才紅了臉,手指上繞著手帕子道:“我、我這是關(guān)心則亂……”才不是算學從小到大都不好。
林安倒也不點破,笑道:“姝兒你糊涂了,你單單算了你和婉兒兩人的嫁妝單子,卻沒有算汪家多給的那一萬兩銀票,也成了婉兒的壓箱銀。你們二人,哥哥并無偏頗。”
林姝笑道:“還真是我糊涂了。不過哥哥,咱們要不要把這個意思透給張家一聲,免得他們也和我一樣糊涂,算了糊涂賬?”
林安一皺眉,過了一會,轉(zhuǎn)身從架子上拿了一個盒子出來,才道:“也好。哥哥當初在州府鄉(xiāng)試考中頭名的時候,州府有一家南來北往的茶商就送了五個臨近的三進院子給我。我那時沒要,等到來華安縣做知縣,他又給我送了來,我這才收了。”
“這五個臨近的院子,正好我和三哥、婉兒、姝兒、平哥兒和茂哥兒一人一個。”林安拿出房契看了看,道,“院子距離州學也近,到時你和長寧去州府求學,也方便住在那里。若婉兒和阿燦也去,你們倒也好做了鄰居。”
這就是要把一家的房契給林姝,一家給林婉,也好有個由頭去跟林婉說嫁妝的事情。
林姝好奇道:“哥哥可是幫了那茶商的忙,才收了這五個宅子?”
林安微微一頓。他要怎么解釋,這五個臨近的宅子的確格外的合他的心意,而茶商提的要求也不過分,于是他就直接罩著那茶商的生意,然后,然后……每年從茶商那里分一分利錢?順便還收了這五個宅子?
這大約不算是貪污的。
好在林姝也就是這么一問,好奇一會,就主動挑了一家邊上的宅子。
林安一面看著林姝挑宅子,一面道:“除了這些,哥哥還讓人給你和婉兒一人做了一件珍珠衫,都是用的咱們自己養(yǎng)的珠子。你見李家那些親戚那天,正好穿來。”
林姝登時紅了眼:“哥哥!”
林安嘆道:“張家縱有再多的不好,有一樣也是好的。張家人口少,是非也少。李家人多。且不提你的兩個嫂嫂,兩個未出嫁的小姑子,你下面還有四個侄子侄女,另外還有李家的其他不住在一起的親戚。李家人這樣多,口舌也多,你到了李家,雖然沒人給輕易欺負你,但剛到李家,還是新婦,多得些口舌,怕也是有的。”
畢竟,新婦不好多說話,就算是受了委屈,也只能忍了。就算李太太愿意為她出頭,有些不長眼睛和腦子的人,見了林姝家世比她們好,嫁妝比她們多,難免會有些酸言酸語。
林姝眼圈更紅,低著頭,語氣卻格外堅決地道:“我不怕的!哥哥,我不怕的!我去了李家,一定會像在家里這樣過的一樣快活的!”
林安溫聲道:“哥哥信姝兒,姝兒也要信哥哥。”
林姝一直忍著的淚珠,立時掉落下來。
林姝從林安書房里離開,就回了自己院子。
“姑娘,要梳頭么?”丫鬟翹兒上前道。
林姝點了點頭,就坐在梳妝臺前。
哥哥幫她請來的嬤嬤說,每日梳頭百下,既對身體好,也會讓她的頭發(fā)烏黑順滑。林姝左右沒有消磨時間的法子,坐著梳頭,倒也不錯。
翹兒從前在那種五代同堂的大家族里做過丫鬟,平日最是機靈,也得林姝喜歡,一面給林姝梳頭,一面道:“姑娘,恕翹兒多嘴。翹兒覺得,大人疼姑娘是疼姑娘,可畢竟是個男人家,好多地方,都想不到,怕是到了李家,要讓姑娘受苦啊。”
林姝面色立刻變了變。
翹兒不曾看到,還在說:“姑娘嫁到了李家,可就是李家婦。自來幼子幼媳,見了長子長媳,就該退讓幾分。大人疼姑娘是真的,可是翹兒聽說,李家大少奶奶,雖也是官宦人家出身,可只是家里的庶女,并不算得寵,帶去李家的嫁妝也不多。李家二少奶奶,身份上是舉人女兒,家里銀錢倒不少,可為著不越過大少奶奶,也不曾帶了這許多的嫁妝嫁去李家,讓大少奶奶難為。二少奶奶都這般做了,姑娘不如也去勸勸大人,好歹的折了銀子,別越過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的嫁妝,也莫讓旁人笑話,這方才好做和和樂樂的一家人。”
“啪”的一聲,林姝就擱了手里把玩的羊角梳。
翹兒一愣,登時停了動作。
眼瞅著房間里的兩個丫鬟都跪下了,翹兒才怔怔的,也跪了下來,還是朝著林姝的面跪著的。
“翹兒……奴婢、奴婢是為著姑娘好……”
“為著我好?”林姝本就不是任人拿捏的好性兒,似笑非笑道,“我倒是不知道了,哪家疼女兒疼妹妹的,準備個嫁妝,還要藏著掖著。壓箱銀自然是不好告訴其他人,但明面上的嫁妝,誰家不是拿了家里能拿的最好的東西出來?況且,有大姐的嫁妝珠玉在前,你讓我去勸我哥哥,只為著一個嫂子就給我減了嫁妝,又是甚個心思?”
翹兒急的滿頭大汗,結(jié)巴道:“奴、奴婢真的是為著姑娘好,奴婢在大戶人家看著的,那些大戶人家家里,都是這規(guī)矩!”
林姝大約猜到這是誰的手筆,道:“去翹兒房間里,搜搜她現(xiàn)在都得了什么好處。再把她送去柴房,明個兒哥哥休沐,帶著平哥兒茂哥兒和兩個夫子去落霞寺,他們走了后,再把她綁在院子里,所有下人都看著,打上二十板子,灌了啞藥,立時賣了!”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好歹她也伺候過我一場,就讓她好好坐一次林家最好的那輛馬車,打從李家大門前過,送去城西的人牙子那里去賣。”
翹兒哪里還不明白,林姝這是猜到了她會說那些話的意思了?當下臉色慘白,可還是上前一步,想要抱林姝的腿:“姑娘,姑娘,是奴婢糊涂了!奴婢是受人指使,一時糊涂才做了錯事!姑娘您留下奴婢,奴婢還能給您當證人,好讓李家太太給您做主!”
可是直到她說最后一個字,也沒說出到底是誰收買了她。
林姝早早就不想聽她廢話了。因為無論是李家哪個少奶奶想的這種餿主意來惡心她,她顯然都沒法子告狀。現(xiàn)下她還不是李家人,告不得狀;等她做了李家婦,總不能剛進門就告狀。
因此她無論怎么告狀,都是錯的。倒不如當著李家人的面,告訴他們她是怎么懲治這個背主的丫頭,既省的她身邊人再敢行惡事,也省的李家人當真小瞧了她。
屋子里沒人敢勸,當下兩個丫頭就抓著翹兒,堵了嘴,拉出去了。
林姝的教養(yǎng)嬤嬤知道了,心中也只道自己運氣好,跟的這個主子是個有氣性,又有運氣的。李家本就算是不錯的了,就算小有不如意,這個主子想來也會讓自己過得更好。當下只把丫鬟管得更嚴。
林姝身邊的丫鬟哪里還有不聽話的?她們早早聽說了,一旦惹了大人不高興,如果只是小不高興,只是打幾板子而已;如果是過分了,大人直接回給人灌了啞藥,然后再往外賣。可是啞巴還能值幾個錢?啞巴又怎么能在新主子面前得用?
林安這一招,林家的家仆很少有不聽話的。可是林姝身邊的丫鬟沒想到的是,林大人會做的事情,林姝也會,當下只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再不敢像那翹兒一般,行背主之事。
林姝把貼身婢女關(guān)到柴房的事情,林安第二天一早就知道了。
他雖不知其中緣故,但也不肯下了林姝面子,道:“關(guān)就關(guān)了,姑娘關(guān)個人,哪里還需要來告訴我?下去吧。”
這日是休沐日,林安的確是打算帶了一家子男爺們兒出門的,聽了這件事,心里相信林姝,便也沒有改行程,一行人跑去落霞寺玩。
兩位老夫子倒是不愛爬山,只是因為要關(guān)在林家教導小皇孫,他們少有出門的機會。聞得林安說情他們坐滑竿上去,也去看一看落霞寺的山水美景,這才答應了下來。
林平、秦茂自不必多說,兩個小的已經(jīng)長到十一歲了,因著每日打拳鍛煉身子,吃食又好,早早長成了小小少年,看著就心曠神怡。
宏哥兒如今也有八歲了。八歲的小孩兒,還是自皇宮里出來的小孩兒,如今已經(jīng)知道很多事情。原本他還焦急于父親不來接他回去,后來等林安安慰了他,宏哥兒這才安下心——不管父親何時來接他回去,他只有現(xiàn)下努力學好父親讓他學得東西,將來回去后,才不會給夫親丟人。
有三個不算太小的小孩兒在前面打頭陣,林安和獵戶就手牽著手在后面跟著,兩人小聲說著話。
“那一位,怎的還不來接宏哥兒?”林安奇怪地道,“我看朝廷這幾年,已經(jīng)被那一位整治下去不少人,局面也算安穩(wěn)。別的不說,單單是護住宏哥兒,定是綽綽有余的。”
他倒不是嫌棄宏哥兒麻煩。事實上宏哥兒雖然有些小脾氣,但是教養(yǎng)還算不錯,又肯讀書學習,雖說不用考科舉,可是太子只有他一個兒子,太子之后,宏哥兒就要做這天下之主,就算只是為著不被大臣哄騙,他也得什么都學。可就是如此,宏哥兒做多也就是晚上悄悄埋在被窩里哭兩聲,白日里從來不抱怨。
只是皇孫終究是皇孫,終究是要回到皇城那個地方去。既然宏哥兒慢慢懂事長大,太子也能壓制住那些兄弟,自然也該回去了。
獵戶看一眼前面的那個小身影,道:“大約那一位想要更安穩(wěn)一些,再讓他回去。”
林安不免嘀咕道:“想要再安穩(wěn)一些,那豈不是要等著那一位換個位子做的時候?”他略略又想了想,嘆道,“也罷,就算如此,那也快了。”
獵戶捏了捏林安的手,林安很快重新打起精神,道:“不過這樣也好,讓宏哥兒給姝兒寫幾個字,裝裱起來。唔,再給婉兒也寫幾個字。姝兒的就寫百年好合,婉兒的寫賢良淑德。等宏哥兒將來……嘿嘿,那幾個字,可就成了寶貝了!”
獵戶:“……”媳婦兒說的,必須有道理。
且不提林安爬山一事,林姝讓人駕著馬車往李家門口跑的行為,果然有李家家仆來問,因此也知曉了是林家有下人擅自妄為,打探主家嫁妝的事情,還說甚讓主家嫁妝越少越好,這才被打了板子,割了舌,往外賣掉。李家家仆知道了,有人就層層上報,李太太和李家兩個少奶奶也知道了這件事情。
李太太養(yǎng)了三兒兩女,如今兩個兒子都成了親,還給她生了四個孫子孫女,掌家三十載,哪里看不出林姝的意思?很顯然的,林家下人懲罰極重,因此嘴巴也嚴,輕易不會把那些婢女犯錯的緣故說給外人聽,可是李家下人那時剛一開口打聽,林家下人就立時全都說了出來,這其中是為著什么,李太太心中稍一思量,就立刻明白了。
有些人家,的確是有小兒媳嫁妝不好超過大兒媳的說法。可是有這樣說法的人家,通常都是有爵位的人家,長子要繼承大部分家產(chǎn)和爵位,如此長媳才會比幼子媳婦兒家世更好。這樣的情形下,大部分幼子媳婦兒其實不必多說,都拿不出和長媳相提并論的嫁妝。
可是李家有什么?不過是些許錢財而已,還比不得她的嫁妝。這又有甚可爭的?林氏受兄長喜愛庇護,才會帶著大筆嫁妝來李家,難道這不該是李家的福氣么?長寧好了,長寧的兩個兄長豈會不好?
李太太很是氣了一場。倒不是氣林姝,畢竟在她看來,林姝能做到如此,已經(jīng)算是有手頓的了,將來長寧分家或做官,林姝也能立得起來;但是大兒媳和二兒媳,卻讓她很是失望。當下就把二人和兩個女兒叫了過來,當著幾人的面,拿出兩份房契。
“說起來,老大老二兩個,如今還是沾了老三的光兒,這才能每月交兩篇策論給林大人府里的兩位老夫子,請兩位老夫子指點功課。只是咱們得了林大人的好處,現(xiàn)下卻還沒得回報。”李太太眉眼含笑,“倒是我自己糊涂,原先只想著他們?nèi)值艿钠附饝斠粯樱F(xiàn)下看來,咱們既得了林大人的好,平日里礙著親戚關(guān)系,又不好拿了銀子去哄林大人,林大人疼愛妹妹,如今倒不如多給老三媳婦兒兩個鋪子當聘禮,也算是謝過林大人的恩情。老大媳婦兒,老二媳婦兒,你們說呢?”
李家兩位少奶奶還沒答話,李家大姑娘就笑了:“還是娘會算賬,這兩個鋪子的聘禮一送出去,沒得幾天做了三嫂的嫁妝,又回咱們李家來了。倒像是左手的東西移到了右手,說到底還是李家的鋪子。哎,果然還是娘最精明,女兒還要多像娘學習學習。”
李太太隔空點了點她,就笑了。
兩位少奶奶不料自己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反而讓還沒進門的三弟妹得了好處,面上只得苦笑。
林安從落霞寺回來,就聽了管家的回報,原本正要動怒,就收到了李太太讓人補送來的聘禮,微微挑眉,哼了一聲,暫時沒有發(fā)作。
眼看著婚期就在眼前,李家那兩個少奶奶也是一時糊涂,李家既沒什么東西好爭,又有李太太在上面壓著,林姝還是個有氣性有主意的,不會白白讓人欺負,林安對此也不再多說甚么,只是收了東西,連打賞和回話都沒給,就把李家仆人趕走了。
直到李家三兄弟一起上門來,委婉的道了歉,林安看李長寧也大約明白了內(nèi)宅爭斗一事,這才罷了。
李家到底難得,一家子上下四個男人,沒有一人納妾或有通房,李老爺不會為難兒媳,李太太更是心思透亮的明白人。而李長寧年有十八,身邊還只跟著小廝伺候,平日只知讀書或是幫他這個大舅兄處理善堂事務,一提起林姝就會臉紅……
李家如此,林安也沒甚好挑的了。
三月十六,大吉,林姝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