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評委們的決定
“說實話,你已經(jīng)不是第一個打電話給我的老朋友了,邁克爾。首發(fā)哦親”歌蒂.韓苦笑著打開了電視,但貼心地把聲音轉(zhuǎn)為了靜音,“今年的奧獎實在太精彩了,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分不清你到底是為了瑞茜.威瑟斯彭拉票的,還是為珍妮弗.杰弗森拉票,又或者只是希望我不要把票投給她們兩人的任何一個。”
“親愛的歌蒂,”凱瑟琳.澤塔-瓊斯的丈夫,邁克爾.道格拉斯在電話那頭有些幽默地說,“也許我只是為了打電話來問好的呢?”
“噢,這絕對不可能。”歌蒂.韓立刻搖了搖頭,“坦白招認吧,邁克爾,瑞茜還是珍妮弗?”
邁克爾.道格拉斯沉默了一下,還是笑著承認,“好吧,珍妮弗――她的經(jīng)紀人是凱瑟琳的好朋友。”
“噢,別告訴我赫許勒的電話就沒打到你那里。”歌蒂.韓笑著說,“還有梅拉尼.斯隆,邁克爾,說實話,你真的就希望看到珍妮弗.杰弗森成為第一個拿影后的年輕人嗎?娜塔莉?斯嘉麗?這兩個名字對你來說真的不意味著什么嗎?”
她說的赫許勒當(dāng)然是娜塔莉的赫許勒家族,至于梅拉尼.斯隆則是斯嘉麗的母親――是的,斯嘉麗.約翰遜也是猶太人,但她同時又獲得了科波拉家人的賞識,在caa也由伊諾.馬丁親自運作――和科波拉家族一樣,伊諾也是意大利裔,所以這兩個女星在好萊塢的順遂發(fā)展也不是完全就因為她們本人的驚世才華,血統(tǒng)、貴人在這期間發(fā)揮的作用一樣異常重要。
包括歌蒂.韓,邁克爾.道格拉斯,都是猶太裔明星,邁克爾.道格拉斯父子在好萊塢的名望就不必多說了,歌蒂.韓是好萊塢70年代數(shù)得上號的女明星,女兒凱特.哈德森現(xiàn)在就是靠她的名頭在圈內(nèi)混著,由于猶太人認定族裔是從母系血緣來認,所以金發(fā)碧眼的凱特.哈德森,實際上也是猶太裔,她能水到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其實多虧了歌蒂.韓早年留下的人脈,以及她本人猶太裔的身份。
當(dāng)然了,歌蒂心里有數(shù),就女兒的演技,靠人脈刷個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差不多也就頂天了,再演點chick-flick,賺足身家和名氣以后,收山嫁人過貴婦生活也是一條很不錯的路線。所以雖然凱特今年也才27歲,還處于‘有希望搶救一下’,爭當(dāng)20代第一個影后的年齡段,但她根本都不會興起這個想法,而是很客觀地站在猶太裔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是,珍妮弗是演得很好,但她畢竟不是猶太人,有必要在她這么年輕的時候就把奧斯卡給她嗎?
“據(jù)我所知,哈維也在相當(dāng)起勁地為珍妮弗運作這個最佳女主角。”邁克爾倒是很淡定,“他也是猶太人――別告訴我他沒給你打電話。”
“他當(dāng)然打了。”歌蒂嘆了口氣,“事實上,還在后幾個電話之前――好吧,邁克爾,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會慎重考慮的。”
“ok,我記得下個月就是尤蘭達的成人禮,我們到時見。”邁克爾笑呵呵地收了線,也沒有繼續(xù)催歌蒂表明態(tài)度的意思,畢竟他只是看在人情份上來打電話,不像是收錢的公關(guān),很迫切地希望從歌蒂口中聽到一句準話。
掛了電話以后,歌蒂打開了手邊的信封,重新確認了一下《第五個莎莉》和《一往無前》的放映時間,她心事重重地隨意調(diào)著電視音量,但卻完全沒有投入到劇情中去:如果珍妮弗是獨自征戰(zhàn)奧斯卡的話,那么她也就不會有什么猶豫的情緒了,雖然珍妮弗是演得很好,但她還是得幫自己人一把。――這看似不公平,但卻是猶太人在好萊塢,在美國以及在全世界的立足之道。雖然也難免內(nèi)訌,但猶太裔是出了名的抱團,尤其是在演藝圈這個人脈關(guān)系極為重要的地方,彼此拉幫扶帶已經(jīng)成為一種本能了,歌蒂自己能在演藝圈走到進奧斯卡學(xué)會的地步,甚至是包括幫女兒刷到奧斯卡提名,也是受益這種傳統(tǒng)很多,她當(dāng)然本能想要反哺這種傳統(tǒng),這種文化上的認同感和親近感根本就是不言而喻的,甚至都說不上是作弊……如果是珍妮弗和娜塔莉、斯嘉麗、安妮.海瑟薇這些猶太裔女明星競爭,歌蒂肯定是理直氣壯地投給猶太人,連第二個理由都不需要。
――就像是中國有同鄉(xiāng)情結(jié),在從前的官場上,鄉(xiāng)黨是一大勢力一樣。人在大群體里一定是要抱團生存的,‘黨內(nèi)無黨,帝王思想、黨內(nèi)無派,千奇百怪’,實在是至理名言,在移民國家美國,沒有鄉(xiāng)黨文化,有的是種族文化。各種族自然會抱團形成利益共同體,在社會上攫取更多資源供自己立足和發(fā)展,而在所有種族中,猶太人和黑人是最為抱團的,這主要是因為他們都處于相對弱勢。黑人就不必說了,因為種族發(fā)展起步晚,不可諱言,民族性也決定了他們在政經(jīng)兩界的成就很難成就氣候,所以得抱團鬧。猶太人主要是一直都有錢沒兵,除了幾十年前的種族滅絕政策以外,其實一直以來別的民族也都是磕磕絆絆的,被排擠、歧視和反感已經(jīng)是家常便飯,所以他們的種族文化也非常強調(diào)抱團,就是在這樣的抱團文化中,他們事實上是在好萊塢占據(jù)了主導(dǎo)地位。
當(dāng)然,這不是說一個猶太人來到好萊塢就不愁吃不愁喝了,而是說,如果你保持猶太化的生活習(xí)慣,你的機會就一定會比別人多,譬如說歌蒂.韓,她就是通過光明節(jié)、成人禮、贖罪日這樣的猶太教儀禮維持自己的朋友圈,如果有人要巴結(jié)她,那混到贖罪日的猶太會堂里就是個很好的機會,而那個場合你不戴小帽肯定是進不去的。但這終究只是一個契機而已,歌蒂也不可能因為對方是猶太人就掏心挖肺地對他,只是會本能地多一絲好感而已,就像她也不是在每年的奧斯卡中直接盲目地投猶太人的票一樣――一個人身上肯定不止帶著種族屬性的,還有利益屬性、文化屬性和更重要的,自己的審美和個性。
事實上,如果沒有這幾通電話,她今年本來原定是要投珍妮弗做最佳女主角,而不是菲麗西提.霍夫曼這個猶太人,這是菲麗希緹靠電視劇出名,歌蒂這個影星對她是不太能看得上的――立場屬性來了――而且,珍妮弗雖然不是猶太人,但她有個猶太靠山,事實上她在這個奧斯卡上代表的是哈維.韋恩斯坦這個猶太人的利益。而且哈維這個猶太人可要比霍夫曼有辦法得多,這就不是種族之爭了,而是內(nèi)部斗爭,而她當(dāng)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能量極強的韋恩斯坦,自己指不定什么時候還會麻煩到他呢,如果這時候能給韋恩斯坦給個準話,表態(tài)會支持珍妮弗和克里斯托弗,那么她和韋恩斯坦的關(guān)系也就更緊密了,如果凱特的弟弟妹妹有誰天賦強一些的話……說起來,凱特的那個奧斯卡提名還得多虧了哈維呢。
然而,來自娜塔莉和斯嘉麗兩大利益團體的游說又讓歌蒂有些舉棋不定,在這個人脈關(guān)系錯綜復(fù)雜的圈子里,大家都是猶太人,彼此素不相識的可能是很小的。而這兩人的說客說得也都很有道理,才入行四年就拿了奧斯卡影后的話,很可能珍妮弗.杰弗森會成為這一代女演員的噩夢――每年的票房、好角色和獎項都是有定數(shù)的,你多了我就少,而這一行絕對使用二八定律,珍妮弗的挑片眼光一直都非常精準,已經(jīng)是各類型片一把罩了,如果還有獎項護身,所她占用掉的資源肯定會越來越多,娜塔莉和斯嘉麗根本不會有籌碼和她抗衡,那么她們什么時候能靠拍珍妮弗不要的片子混出頭?
但是邁克爾說得也沒錯,哈維也是猶太人,珍妮弗和哈維的合作關(guān)系似乎也很密切,韋恩斯坦影業(yè)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第五個莎莉》,哈維現(xiàn)在剛離開迪士尼不久,正是需要一炮打響的時候。歌蒂知道他最需要的除了票房,就是奧斯卡了,為了斯嘉麗和娜塔莉的利益,把票投給誰,瑞茜.威瑟斯彭?算了吧,這一位和猶太裔根本就沒有一點關(guān)系,事實上她是好萊塢比較弱勢的白人幫代表人物之一。
菲麗西提.霍夫曼……nah,她是靠電視劇走紅的,歌蒂對這一點始終耿耿于懷。
朱迪.丹奇、凱拉.奈特莉――英國人,歌蒂恰好也是個自豪的愛國主義者,這也是美國人的風(fēng)潮,在美國以內(nèi),她是猶太人,但對外她是個忠誠的美國人,再說這兩人也和猶太裔毫無關(guān)系。
在這件事上,不論支持不支持珍妮弗,似乎都會損害到一個猶太同胞,而從利益輸送的角度來看,歌蒂無疑是更靠近哈維――從威懾力來看呢,雖然第二輪是不記名投票,但歌蒂也不敢做對哈維承諾投票給珍妮弗,含糊暗示著娜塔莉和斯嘉麗方面的事,因為猶太人的圈子錯綜復(fù)雜,就是娜塔莉和斯嘉麗同哈維也有密切的往來,這樣做被拆穿的可能極大,而且歌蒂一直都聽到謠言,據(jù)說這個不記名投票在哈維這里并不是真正的不記名。而哈維就是靠著這些小把戲來維持他對奧斯卡的影響力――他清楚地知道哪些評委通常說話算話,而哪些評委不。
這話初聽不可思議,但歌蒂卻很相信――奧斯卡在外人眼中金光熠熠,但在學(xué)會成員眼中可不是這么回事,就像是演藝圈,外人看都是‘不明覺厲’,只有圈里人才知道有多少齷齪。比如她,如果她肯對自己說實話的話,歌蒂對于奧斯卡的確就很不尊重,幾乎每次投票她都不是按照‘誰的表演最好’這個標準去選的。學(xué)會演員協(xié)會有1500多人,雖然對于洛杉磯龐大的演員群體來說,這不是個很大的數(shù)字,但要說這1□□都是專業(yè)精英那幾乎毫無可能,因為演員這行業(yè)和學(xué)歷是不掛鉤的,起碼在美國來說是如此,在世界范圍中也和道德毫不掛鉤,事實上你太有道德也許還不可能混出頭呢。
即使不說道德標準,但大概率地講,學(xué)歷高也許素質(zhì)不一定高,可學(xué)歷低素質(zhì)相對低的可能性絕對會更大一些,這1500多個大部分沒有大學(xué)畢業(yè)的演員素質(zhì)能有多高呢?再說,他們也并不是被協(xié)會供養(yǎng)起來的專業(yè)評審機器,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關(guān)系和性格傾向,真的能嚴格按照表演專業(yè)標準投票的人很可能連一個都沒有,種族偏見、文化偏見、性別偏見、題材偏見,你能想得到的各種偏見充斥在這形形□□的1500多人中,評委中拉幫結(jié)派,猶太幫、白人幫、黑人幫,每到投票的月份,評委家里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雖然按照學(xué)會公布的投票環(huán)節(jié),通票是不允許的,但幾乎每次都有人來問票、通票,說票……在六十年代,好萊塢還屬于大制片廠時代的尾聲,奧斯卡的貓膩根本不勝枚舉。而1500名評委里很多就是那時候入會,一直延續(xù)至今的老資格會員,他們會因為老了就忽然間開始執(zhí)著于藝術(shù)嗎?根本就不可能。選票在他們手中,只是用來謀取利益的入場券而已。
既然評委自己都不尊重奧斯卡,那么對于知情人士來說,奧斯卡也就不那么值得尊重了,當(dāng)然,這樣的知情人士不多,因為八十年代開始,進入明星時代以后,奧斯卡的粉飾功夫也好了不少――但韋恩斯坦無疑就是其中一個老資格,而且他一向膽大包天。據(jù)說,他買通了普華永道負責(zé)拆看選票信函的工作人員,雖然每個選票要經(jīng)過雙層密封,第一層信封下頭還有一個空白的密封函,確保清點員拿到的是真正的不記名選票,但那個拆信的工作人員在掃描奧斯卡專用防偽水印的同時,還會隨便用透視燈掃一下信函本身,為哈維確定評委們有沒有按照自己的承諾為哈維的電影投票。
透視燈這個說法聽起來好像有些聳人聽聞,并不是那么可信,但歌蒂今年已經(jīng)60歲了,對于現(xiàn)代科技她有些拿不準――誰知道呢?也許真有這東西,現(xiàn)在還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手機、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聽起來都比透視燈要離奇多了。
老年人總是有些膽小的,再想了想邁克爾.道格拉斯的話(說起來,歌蒂當(dāng)年還和他有過一段風(fēng)流韻事呢,現(xiàn)在她都有第三代了,而邁克爾卻又娶了個比凱特大不了多少的女人,上帝對男人們真是慷慨),歌蒂終于下定了決心:她已經(jīng)對哈維有過承諾了,如果隨意反悔,以后凱特恐怕很難得到哈維的幫助。再說,珍妮弗.杰弗森似乎也有一個很有本事的經(jīng)紀人,居然能說服邁克爾來當(dāng)說客,既然如此,這個人情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能派上用場……
既然這樣,那就把菲麗希緹排第一吧,既然已經(jīng)有了思路,歌蒂很快就下了決定,朱迪第三(她和朱迪屬于同輩人,事實上朱迪比她大快10歲,兩人比較熟識),至于瑞茜,排名第四好了,那個凱拉.奈特莉完全是無名小卒,當(dāng)然要排第五……
歌蒂再次調(diào)低了電視聲量,她拿起了電話,照著剛才的號碼回撥了過去。“邁克爾,我想多聽聽珍妮弗那位經(jīng)紀人的事兒,你知道,凱特這兩年的事業(yè)有些遲緩了,當(dāng)然,我也在為我的新電影尋找投資商……”
和根本沒有看過候選電影,完全陷入了利益漩渦的歌蒂相比,她的同齡人,也是猶太人的羅伯特.德尼羅,心態(tài)卻要沉穩(wěn)得多了,這位兩獲奧斯卡,被公認為20世紀最出色男演員的方法派大師,雖然也接到了不少游說的電話――來自pr、多年好友、大導(dǎo)演――甚至是收到了來自兩邊血緣的請托(羅伯特是猶太和意大利混血),然而他對此卻只是隨意地應(yīng)付幾句,甚至無所謂地對所有說客都許下了會給對方投票的諾言:反正是無記名投票,說歸說,到時候怎么投還不是看他自己高興?
當(dāng)然,這也是因為歌蒂的女兒才華足夠,還是能刷出個奧斯卡提名的,羅伯特.德尼羅的兒女雖然也進入演藝圈,但并不像是會大有作為的樣子,換句話說,他本人現(xiàn)在不需要人脈了,他的兒女……嗯,也還沒到能用上人脈的層次,再加上他對于表演事業(yè)的追求和熱誠就不是一生專注商業(yè)喜劇的歌蒂能比的了,雖然他也深知奧斯卡背后的骯臟故事,但和歌蒂相比,羅伯特還是很看重自己手里這一張選票的,也許他無法改變奧斯卡的結(jié)果,但人活到這么大歲數(shù)了,隨自己意愿投票的自由都沒有的話,那似乎也有點悲哀,不是嗎?
“珍妮弗,瑞茜?”在自家豪華的視聽室中,羅伯特搖了搖頭,“瑞茜的演技充其量只能說是一般,我只能把她排在第四――最后當(dāng)然是悲劇的凱拉.奈特莉。”
對于凱拉在《傲慢與偏見》中的表演,他嗤之以鼻,但這并不是說羅伯特就有多喜歡珍妮弗.杰弗森了,“珍妮弗這女孩非常有天賦,但她的表演風(fēng)格還不穩(wěn)定,這么早就給予獎項,對她來說并不是好消息,這很容易消磨她的靈氣,有時候?qū)Κ勴椀目释徒棺疲瑫蔀樽屟輪T的表演脫胎換骨的關(guān)鍵。第一次就拿到兩個提名對她來說已經(jīng)足夠驕傲了。”
他本人雖然第一次提名就拿了奧斯卡男配角,但男主角卻是提名幾次后才最終到手的。所以對于拿獎的心路,老頭頗有體會。“再說,她在《第五個莎莉》中的表現(xiàn)雖然很棒,但也是因為今年有好表現(xiàn)的演員不多,如果放在奧斯卡大年,她是不可能拿獎的――而且她入圈時間太短,從各方面來說,這個影后給予得似乎都很不成熟。”
但,羅伯特也要面臨和歌蒂一樣的難題,那就是不選珍妮弗,該選誰呢?
“如果菲麗希緹不是電視劇演員,我會把她排在第一,”羅伯特到底也還是存在熒幕偏見的,他搖了搖頭,“朱迪是個很優(yōu)秀的演員,但今年的表現(xiàn)也只能說是平平,把她擺第一,對于菲麗希緹和珍妮弗并不尊重……”
在兩張dvd影碟中猶豫了一下,羅伯特還是拿起了《第五個莎莉》,把它放進了影碟機中,“再看一遍吧……不論怎么說,這女孩今年拿奧斯卡的機會已經(jīng)非常小了。”
在往年的奧斯卡競爭中,今年的確算是水最渾的幾屆之一了,因為沒有人是眾望所歸,在一個安全的,受評委喜愛的題材中貢獻出壓倒性的、毫無疑問的表演,也沒有人是眾‘公關(guān)’所歸,比如說在大家都沒有太多公關(guān)經(jīng)費的時候,她這一方最肯出錢,又沒有什么反對者。珍妮弗.杰弗森靠上了韋恩斯坦這座大山,但也不是沒有強力的勢力反對她中選,以至于在往年很可能還是相對公正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今年就成了硝煙味最重的戰(zhàn)場,反而是歷來你爭我奪最為激烈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今年要平和得多了,《斷背山》題材有極大缺陷,而且片方野心大,想要最佳電影,沖這個最佳男主角的決心就不大了,《卡波特》公關(guān)費有限,而且主演名氣不大,克里斯托弗的公關(guān)費極為充足,所以在公關(guān)上占據(jù)了很大的優(yōu)勢,反而沒有電話滿天飛的局面。
反對者這么多,題材缺陷大,本人入行不到五年,種族也不算討喜,而且還擋了同齡人的路,在這些不利因素跟前,珍妮弗能得影后才怪,羅伯特也是深知此點,才放下包袱,決定單純以演員的心態(tài)來考量這一次的投票。“既然我的決定不可能改變什么,那就讓表演來決定一切吧……上次重溫到哪了呢?哦,是莎莉開始接受催眠治療的那一段……”
快進到了上次看到的部分,畫面剛好固定到了莎莉人格變化的一瞬間,望著電視中莎莉扭曲的表情,羅伯特有些見獵心喜,無意識地活動了一下臉部肌肉――即使是對他來說,莎莉這個角色也非常具有挑戰(zhàn),很能激起他的興趣。
“雖然影片本身沒什么內(nèi)涵,但如果能和珍妮弗類似題材的電影里合作,應(yīng)該會非常過癮……”羅伯特想道――他低聲嘟囔了一句,“如果沒有精心準備,說不定還會被她壓戲吧……哼,漢克斯能買到無數(shù)篇好評,但內(nèi)行人都看得出來,從電影后半段開始,實際上他已經(jīng)被壓戲了……”
作者有話要說:注:1歌蒂.韓的確是凱特.哈德森的媽媽,60年代的當(dāng)紅女星。而且我的確覺得凱特的奧斯卡提名是水來的,我覺得她的演技和格溫妮絲差不多層次吧……就是你沒法感覺到好就對了。不過除此之外,別的都是杜撰的呃,我沒有黑歌蒂.韓的意思,只是覺得這樣的現(xiàn)象在奧斯卡協(xié)會里肯定是不少的而已
2好萊塢幾乎是猶太人的王國,這一點絕對不假,不過我猜很多人不知道斯嘉麗.約翰遜是猶太人,猶太人不止是阿德里安、娜塔莉和安妮海瑟薇那種典型長相的,金發(fā)碧眼兒也有可能是猶太人的,而且猶太人從母,所以只要母親是猶太人,小孩就都是猶太人~
這一章介紹了一些猶太人的常識,并不是水(我好疲憊一直有人說水啊),隨著珍妮步步高升,她以后肯定是要開始處理她和各族群的關(guān)系,猶太人當(dāng)然是最重要的種族了,所以對大家做適當(dāng)科普。
--------------
更新了,抱歉久等咯,下一章會把第五個莎莉的劇情說完,奧斯卡副本應(yīng)該也快告一段落了。
這一章寫的是評委的心態(tài),是詳寫不是略寫,因為這關(guān)系到排名,而不是簡單的五選一。奧斯卡評獎的規(guī)則一般來說不可能是瑞茜拿到60%多的第一得獎這樣,基本上,五個候選人的票數(shù)會是差不多的,所以評委要讓你拿獎未必會把你排到第一,比如說歌蒂就是這樣。
另外我沒看到別的文里有寫過奧斯卡評委的心態(tài),這個視角可能對大家來說也較為新鮮吧,不過一家之言不足以為信,這是我的個人理解,大家看看就好,別太當(dāng)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