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女兒關(guān)(上)
“且慢動手!”
見血魔劍頭頂?shù)难t小劍作勢要動,一個明艷少婦嬌聲喝道。
金丹中期!
有人認出這是東平王身邊的兩大高手之一的崔玉環(huán)。
崔玉環(huán)這些日子時常和血魔劍見面議事,彼此已經(jīng)很熟了,朝他點點頭,道:“今日是王爺召集我等商議大事,蕭兄弟不可由著性子來。”
血魔劍也點點頭,面無表情道:“東平王的大事在下自然不敢攪擾,就怕對面那位金丹初期的大高手不肯善罷甘休啊!”
不少人都笑出聲來。
那名金丹初期羞惱莫名,一張老臉紅了黑黑了紅,就像趙州越氏有名的“變臉”法術(shù)一般。
崔玉環(huán)身邊,杏黃道袍的老者陸義站起身來,給這名金丹初期轉(zhuǎn)圜道:“今日王府召集聚會乃是大事,稍后王爺便會親至,這位道友看貧道薄面,且先放下個人恩怨罷,不然王爺那里貧道不好交代的。”
他是金丹中期修為,青州前十的頂尖人物,說出話來分量自然足夠。
這金丹初期借坡下驢,黑著臉順勢坐了下來,卻連場面話都忘了交代,顯然是進退失據(jù),怕了血魔劍了。
血魔劍把那枚血紅小劍一收,面無表情的也坐下來。
血色小劍一消失,廳中的氣氛瞬間就輕松了。
有人心中暗叫:“好厲害,好厲害!瞧這枚魔劍的氣勢,尋常金丹初期的多半擋它不住!”
這一幕驚動人心,大家各懷心事,接下來廳中一陣沉默。
不多時,只聽得腳步聲踏踏地響,東平王韓鑄鐵意態(tài)輕松地走進來,身后是他的一雙兒女。
廳中眾人齊刷刷地站起身招呼,韓鑄鐵微笑道:“諸位道友請坐,無須客氣。”
他在中間主位上坐下,掃視全場,笑道:“青州七成的金丹期道友都來了;中州的道友也來了不少;袞州是邊鎮(zhèn),卻也有道友遠來;燕州、趙州如今與本王盡釋前嫌,此次也派出了不少援手。”
“看來本王的面子不小啊。”
各方修士一陣謙遜。
此時廳中聚集的人數(shù)不少,除去其中幾個筑基期,金丹期修士也有近三十人,可謂聲勢浩大。
韓鑄鐵道:“此次青州之戰(zhàn)乃是國戰(zhàn),諸位道友既然拋棄生死來了此地,那便是不負青州,不負元國,本王也在此說一句,為國出力者,本王定不負他!”
這是安撫人心。
不少人暗自感嘆:都說東平王胸襟寬宏,格局高遠,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呀!中州那位可差他太多。樂文小說網(wǎng)
接下來由世子韓風烈通報眾人關(guān)注的問題。
眾人最關(guān)心的大荒派已經(jīng)有了明確消息:此時大荒派已來了二十余名筑基期修士,都是門派中的精銳;至于金丹期,大荒派保證,一旦開戰(zhàn),他們至少有兩人會及時出手。
這個門派很是神秘,他們對金丹期高手的行蹤予以隱藏也在預(yù)料之中。
倒是這個門派的信譽向來不錯,有些說一不二的意思,在座的不少人都如釋重負。
中州還有不少來援的修士在路途上。
由于是國戰(zhàn),據(jù)說國中各州有不少的散修自發(fā)趕來青州助戰(zhàn),這方面的人數(shù)難以統(tǒng)計,散修的戰(zhàn)力大家也從不看好,所以幾乎無人關(guān)注散修的情況。
粗略預(yù)計約有近六十名金丹級別的修士出戰(zhàn),情形比預(yù)想的要好。
整個大廳的氣氛為之一振!
姜人那邊的上師約在一百至一百二十人之間。
這個也在預(yù)料之中,沒人表示詫異或者沮喪。姜人的上師本來就多,但此次他們是遠來的疲憊之師,青州卻是主場作戰(zhàn),要占好大的便宜的。
而且原先與姜人攪合在一處的得勝侯府已明確表示站在東平王一邊,諸葛家和林家等王府的反對派則一片沉寂,瞧情形他們至少不敢為姜人出戰(zhàn)了,其中林家的家主已表態(tài):愿為青州而戰(zhàn)!
這些勢力并沒計入近六十名金丹期之中,所以青州與姜人的力量對比也沒有數(shù)字上顯示的那么懸殊。
現(xiàn)在眾人最為關(guān)心的是何時開戰(zhàn),在何處開戰(zhàn)。
“女兒關(guān)!”
此時韓風烈在正前方墻壁上一點,便現(xiàn)出一幅巨大的光幕,眾人細看時,以青州城為中心,方圓一千五百里的地理風貌全都出現(xiàn)在光幕上,細致到一村一寨都能如觀掌紋。
這光幕是東平王府才有的手筆,在青州是獨一份。
韓風烈的手指正點在青州與中州之間,稍稍偏向青州的一處。
女兒關(guān),又名墮淚關(guān),青州本土稍有見識者都曾聽過一篇民謠:
一過女兒關(guān),雙眼淚難干。
幾十百年后,無人把家還。
這篇民謠說的是,青州自來荒僻,百姓窮困不堪,其余四州的百姓都不愿女兒出嫁到青州來,有些做父母的不愿閨女遠嫁,便恐嚇自家的閨女道:“只要過了那個關(guān)口,你便到老死也難與父母重新見面,青州人過的都是以淚洗面的悲慘日子。”
久而久之,“那個關(guān)口”,便被人稱作女兒關(guān),或稱墮淚關(guān)。
這傳說很不光彩,大部分青州人都不愿提及的。
“為何定要選在女兒關(guān)?”有金丹期高手發(fā)問,到時候要上場拼命的就是他們,所以他們有理由弄清一切他們想弄清的東西。
韓風烈手指輕點,女兒關(guān)附近的地理地貌迅速放大,稍大些的池塘都清晰可見。
“是個好寶貝啊!”有世家的家主感嘆道。
“女兒關(guān)附近約有數(shù)百里方圓,足夠容納百多名金丹期高手對戰(zhàn)。”
“此處地理復(fù)雜,多水,多山,多石林,多巖洞,是布置法陣的絕佳之處。王府甚至早已查明,女兒關(guān)附近有十數(shù)處天然形成的法陣,這些法陣威力不等,其中威力最大的幾個困住數(shù)名姜人的上師不成問題!”
這是個好消息!
大廳中一片嗡嗡之聲,一大群金丹期修士忍不住興奮地交頭接耳起來。
姜人勢大,上師數(shù)量太多,青州這邊原就準備多以法陣陷敵的。
韓風烈咳嗽一聲,拿出一片玉簡,道:“女兒關(guān)附近的地理地貌,以及這些天然法陣的破解、操控之法,盡在這枚玉簡之中。”
等眾人的議論聲平息下來,韓風烈又道:“還有兩個理由將戰(zhàn)場定在女兒關(guān)。”
他話未說完,一個聲音突然發(fā)問:“若是姜人不如我所愿,不在女兒關(guān)與我決戰(zhàn),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