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覲見魏襄王
魏王宮很大,大得占了大梁城的幾乎五分之一,比同時從晉國分出去的趙國、韓國的宮殿大過兩三倍,比安邑城舊王宮還要打出許多。
自從三十年前,河西戰(zhàn)場失利,為免遭秦國的威脅京都,從安邑遷都到大梁,搬遷之前,大梁城已經(jīng)是魏國最繁華、最大的城市,魏惠王下令修建王城,在大梁城大興土木,建造了一所比安邑舊王宮還要大的王室行宮。
王宮金碧輝煌,宮室相連,直是層層疊疊望之無邊。
辰凌的軺車轔轔駛進寬闊的白玉廣場,在巍峨燦爛的正殿前沒有停留,在內(nèi)侍宦官帶領(lǐng)下,直駛東側(cè)火德門前停下。
“辰將軍,此時魏王正在三日一次的朝會上,你在這等候,我進去通傳,等魏王早朝會畢,我再出來傳諭,領(lǐng)你進去。”
“明白,我就在這靜候大王空傳召……”
荊鵬、葉羽等二十四名侍衛(wèi)側(cè)立一邊,守護主子安全。
辰凌仰望魏王宮,大氣磅礴,宏偉輝煌,心中一嘆:穿越千年,親身來見證這歷史王室宮闕,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多少年之后,這里金碧宮殿,都將變成烏衣巷口,殘垣斷壁,這就是歷史。
小半個時辰過后,那位內(nèi)侍宦官從東門出來,宣辰凌進宮面見大王。
辰凌跟著進入火德門,繞過巨大的影壁,第一進是環(huán)形排列的二十三座官署,每座官署六開間,第二進是魏王專門召集重臣議事的兩座小型殿堂,東西各一。
辰凌以為魏王會在這里召見他,卻沒想到,內(nèi)侍根本沒有停步的意思,帶著他繼續(xù)往前走,第三進是魏王處理日常國務(wù)的書房、出令廳、掌書廳等樞要重地;這一進不能從中間穿過,而必須從東西兩側(cè)的拱門進入再向后。
第四進是一座精美的庭院園林,亭臺樓榭,綠蔭幽幽,池水粼粼。
“王宮御花園,難道會在后宮內(nèi)召見我?”辰凌起疑不解。
穿過園林,最后一進才是占地四百多畝的魏王后宮,內(nèi)侍拿了他的金條,態(tài)度明顯不錯,沿途輕聲說道:“魏王剛開完早朝,身心疲憊,起駕回到后宮了,在那里接見你,可知辰將軍,很得魏王器重,這里不是一般大臣將領(lǐng),能進來游觀涉足的。”
辰凌微微一笑,點頭稱是,繼續(xù)前行,后宮一大半是一片湖泊,魏王的寢宮在湖中半島的樹林中。
初夏艷陽,綠樹碧水映襯著金黃的屋頂,幽靜得恍入夢境,美輪美奐,風景絕秀。
走到大王寢宮前,有一排侍衛(wèi)把守寢宮外苑入口,在辰凌身上檢查一遍,沒有攜帶任何武器,才放過去。
內(nèi)侍宦官道:“辰將軍,我就送你到此了,大王寢宮里只有侍女護衛(wèi)和內(nèi)官,不用男人奴仆,你自己進去吧,通報姓名后,自然會有侍女領(lǐng)你面見大王的。”
辰凌想不到這魏王還有這么多講究,身邊只用女子,估計也是一個好女色的主兒。
他略一點頭,徑自向?qū)媽m走去,果然在宮門口內(nèi)站著兩排女侍衛(wèi),穿著武士服,身條窈窕,細柳纖長,個個清美明麗,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一位侍女衛(wèi)長看了辰凌一眼,詢問道:“閣下是先鋒將辰凌嗎?”
“真是辰凌!”
“辰將軍,請隨我來。”
這位女侍衛(wèi)長帶著他走了進去,盡管辰凌對魏王的侈糜生活,已經(jīng)有所預料和耳聞,但當他走進寢宮時,還是被深深震撼一下。
寬闊豪華的寢宮,格調(diào)奇特,華貴侈糜,具有一種神秘的誘惑力。
最顯眼的是一面巨大的銅鏡立在臥榻對面,臥榻區(qū)域的一切活動都在鏡中呈現(xiàn)出來,一道屏風,繡著裸軀仕女圖,各種撩撥姿勢,有的甚至很下賤,不堪入目,卻讓任何男人想入非非。
四周各色紗帳長垂曳地,風吹紗動,撲朔迷離,使人飄忽神醉,紅袖增香。
辰凌透過飄忽朦朧的紗帳,看見一位**的女子正偎在魏王大腿根上,姿勢曖昧,驟然之間,看得人熱血奔涌,舉步唯艱。
“先鋒小將辰凌,晉見我王——”辰凌在大殿門口屏風處拱手高呼一聲。
“辰凌嗎,很好,進來吧。”魏王很庸倦、享受地說道。
辰凌大步走進,目不斜視,深深一躬:“辰凌,拜見我王,萬壽無疆。”
魏王目光緊盯著他,拍了拍爬在懷內(nèi)的妃子翹臀,笑道:“鳳姬,看看誰來了,咱們魏國的大英雄,辰凌愛卿,哈哈……”
那叫鳳姬的女子,坐直嬌軀,衣襟粉紅,半掩半遮,柔若至水,媚若野狐,嬌若嬰兒,妖若鬼魅,簡直如小妖精一般,眸光水靈靈、直勾勾地打量著辰凌。
辰凌站在那,不得有非分之想,但是這妖狐妮子,的確很妖艷誘人。
魏襄王看到他臉上多出一道刀疤,有些破壞那英俊面孔,但是魁梧的身姿,風神朗健,陽剛之氣十足,流露著男子的魅力。
“辰凌,這次你在五國伐秦中,擔任先鋒,屢建奇功,連不可一世、囂張無比的秦武王,也被你伏擊重傷致死,哈哈,真是出了寡人一口惡氣。”魏襄王哈哈大笑,暢快淋漓,絲毫不加掩飾,與秦交惡這么多年來,近三十年一直處于下風,自從河東邊關(guān)出現(xiàn)辰凌,卻連克秦軍幾次,讓魏國上下有一種翻身的感覺。
“辰凌啊,你立下大功,揚我大魏雄風,讓寡人揚眉吐氣,大辱秦國一番,又九死一生回到魏國,頗多周折,寡人很是關(guān)心,不知你欲要何封賞呢?”
辰凌不驕不躁,謙虛道:“這都是大王高瞻遠矚,丞相運籌帷幄,小將辰凌,才盲打莽撞,立此奇功,實不敢討要封賞。”
“哎…,辰卿,這就太自謙了,這件大功,我看,絲毫不比當年龐涓小嘛,我一定要封賞你,這樣才能讓國人心服,以你為榜樣,投入軍中,為我大魏立下赫赫戰(zhàn)功,眼下又是多事之秋,很快就要征討周邦小國了,用得著你的時候,還不少呢。”
“末將一定竭盡全力。”辰凌冠冕堂皇敷衍一句,學足了古之大臣的口徑。
“另外,還有一件事,你現(xiàn)在是大魏國棟梁了,不要涉足諸王子之間暗爭太深,這些沒出息的王子,不思進取,整日惦記著王權(quán),你要時刻記住,自己是魏國的將領(lǐng),是忠于寡人的利劍。”魏襄王忽然提及諸王子之爭,為他敲響警鐘。
辰凌心中一緊,魏王這么一提,難道是要拉攏我,投靠魏王一邊,不讓插手太子與魏公子之間的競爭,他究竟偏向誰?還是為了平衡制約二人。
古之帝王家,最是無情血腥,帝王術(shù),有很多講究,太子強大,很容易逼宮讓先王退位,諸王子哪一個強大起來,會發(fā)生爭權(quán)之亂,君王要平衡諸王子之間的勢力平衡,在最后托孤時候,設(shè)法幫繼承者,削弱其它競爭者。
“末將明白——”辰凌拱手答應(yīng),畢竟先穩(wěn)住魏王再說,魏國內(nèi)政得失,他并不多關(guān)心。
魏襄王點頭道:“辰凌,目前你的官爵仍是先鋒驍騎小將,寡人提拔你為都騎衛(wèi)統(tǒng)領(lǐng),負責王城的禁軍騎兵人馬,在大梁城守軍中,分有禁軍六大衛(wèi)營,有六個禁衛(wèi)統(tǒng)領(lǐng),都是副將級別,唯獨都騎衛(wèi)統(tǒng)領(lǐng),與將軍同級,王旨今日下午就會傳出,暫時你就是寡人御前都騎衛(wèi)統(tǒng)領(lǐng)了,共同負責都城和王宮安全。”
辰凌聞言,心下暗想:這魏王看來是真要重點扶持我,把自己從魏公子一邊拉出來,獨立門戶,專門聽從魏王旨意?這樣也罷,暫時可以減少與太子等敵對勢力仇恨,等我掌握魏國王城駐軍騎兵的兵權(quán),自保能力加強,日后對付太子、魏王等,也就更容易了。
“謝大王提拔之恩。”辰凌裝作感激,拱手行禮。
“好,辰凌,日后你要更加效忠寡人,有事多與公孫丞相商議,保衛(wèi)朝廷,上任之前,你還有哪些要求嗎?”魏襄王問道。
辰凌尋思一下,拱手道:“啟稟我王,末將出任要職,手下沒有得力助手,恐怕很難展開工作,想調(diào)任一些昔日的部下,他們大多是跟著末將一起在前線出生入死的校尉、千夫長、百夫長,正在河西大營;此外,還有幾個士子儒生,分別在一些士大夫府上任門客,末將想調(diào)職過來,充當末將的幕僚策士,開展都騎衛(wèi)的職務(wù)……”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