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舍我其誰
掛了電話之后,張元慶又去了葉俊辦公室匯報工作。
葉俊此刻看到張元慶還是比較頭疼的,他其實也在權(quán)衡其中利弊。總的來說,他這一次交換是虧的。
不過這種交換就是這樣,在交換之前都不知道結(jié)果怎么樣。在交換之前,葉俊覺得自己是賺的。
畢竟張元慶勢頭很盛,自己順?biāo)浦鄱?,換取一個能夠私下見到馮毅斐的機會??墒鞘虑橥炅酥?,從結(jié)果來看,葉俊還是覺得自己虧了。
主要還是葉俊什么沒有獲得,但是張元慶這入常弄得是風(fēng)風(fēng)火火。而他也沒有想到,原本對張元慶比較看好的呂達,竟然出手阻攔。
而包容這個家伙也有些上頭,堅持要把張元慶推到會上解決。葉俊等于是被綁著上了戰(zhàn)場,要正面面對呂達。
在這個縣長還沒有確定的關(guān)鍵時間節(jié)點上,葉俊并不想樹敵??墒侨耸撬岬?,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上會了,自己又不能不支持。
其實葉俊是打定主意,到時候在會上提一嘴,成不成的就不管了。只是他知道,這事由不得他。一旦包容堅定要在人事權(quán)上展現(xiàn)他的堅持,葉俊也不能不支持這個盟友。
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所以葉俊看到張元慶,也沒有了往日的熱情。
張元慶假裝什么都沒感受出來,他已經(jīng)過了那個人家對自己橫眉豎眼,自己就要堅持懟回去的狀態(tài)了。
哪怕明知道葉俊是在算小賬,他也假裝看不見,一門心思的匯報工作。
等到工作匯報完之后,張元慶突然從身上拿出了一份論文,遞到了葉俊的手中。
論文顯然是才寫好不久,名字叫做《縣域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發(fā)展模式及案例分析》,內(nèi)容則是完全圍繞常溪縣的現(xiàn)實情況,以及發(fā)展的一些積累經(jīng)驗而寫的。
葉俊翻了兩眼,只覺得眼前一亮。這篇文章,是個好文章。
“元慶,這是什么意思?”
葉俊心里已經(jīng)有了猜測,但是不敢斷定,所以平靜地看著張元慶。
張元慶微微一笑:“這是我寫的一篇論文,是我近兩年工作的所獲,也是檢驗我的工作成果。這篇論文已經(jīng)被安北日報看中,他們不僅答應(yīng)要在日報的重要版面刊登,而且將會向上推薦。
不過這么一來,我這篇論文還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改正完善的。我想要請葉縣長幫我看看,到時候咱們都是作者?!?br/>
張元慶雖然沒有說誰是第一作者,不過這個事情已經(jīng)不需要說明了。除非張元慶頭腦有包,不然肯定不會讓自己做第一作者的。
正如大營商工作考核辦法,張元慶付出那么多心血,也沒有打算成為第一作者。
葉俊拿到這論文,只覺得久旱逢甘露一樣的暢快。這幾天,他一直沉浸在被馮書記否定的陰影中,讓他心里有些不得勁。
現(xiàn)在看到這個論文,他又覺得自己有機會了。如果這篇論文以自己為第一作者上了安北日報,那么就有一定的影響力了。
如果真的能夠向上推薦,那么自己自然還是會得到相應(yīng)的曝光,甚至引起省里、市里的注意。
在這個關(guān)鍵時刻,張元慶送來這個大禮,對他來說是撓到了癢處。
張元慶明明已經(jīng)跟鮑勇達成了統(tǒng)一目標(biāo),卻又轉(zhuǎn)而給葉俊遞梯子,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他也不想兩面三刀,不過利用兩人共同的渴望,以及激烈的競爭,自己的確能夠獲利不少。
既然如此,為什么自己不做呢?
張元慶有時候會問自己,自己是君子么?自己顯然不是一個君子,自己做不到何勝嘆那種一心想要造福一方,甚至在屢屢受挫之后,利益受損、無妄背鍋之后,仍然無怨無悔。
自己也做不到周老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鞠躬盡瘁,在生命最后一段時光里面,為下一代一些希望的火種保駕護航。
張元慶的本性還是利己,只是在利己的同時,他要堅持做到無愧于心。
正如此刻游走在鮑勇和葉俊之間,張元慶也沒有什么負(fù)罪感。反正兩邊也都不是好東西,利用他們的競爭,能夠讓自己順利上位,也算他們做了一件好事。
張元慶覺得自己進入常委會,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別管自己是撈取政績也好,還是為了履歷更加的完美,但是至少自己是做實事的。
既然如此,那么舍我其誰。
張元慶從葉俊辦公室走出來的時候,知道葉俊基本上也算搞定了。原本他或許只會在會上提一嘴,但是現(xiàn)在自己的餌放出去了,他不得不咬這個餌。
鮑勇那邊也會用盡全力的,因為他指望著張元慶帶他去見馮毅斐。張元慶切實感受到一句老話的正確,那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常溪縣現(xiàn)在這個環(huán)境,反而有利于自己一路往前。
……
在各方風(fēng)云變幻之下,常溪縣縣委會正式召開。
九名縣委常委共同參加,原本常溪縣是十一名常委,一位常委副縣長退休,縣長至今空缺,所以十一名就變成了九名。
不過這九名之中,還有一名武裝部部長武陵。武陵雖然也是常委,但是正常時候都是不怎么表態(tài)的。一般表決也是棄權(quán)為主。
在省級以下地方黨委常委中,有一類常委不歸地方管,卻屬于各級地方黨委常委會的“標(biāo)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戎裝常委”。這類常委,只對大事表達意見,地方性事務(wù)是很少參與的。
所以如此一看,真正的表決也就是在剩余八人中開始。
呂達摩挲著自己的茶杯,仿佛隔著薄薄的瓷杯壁,感受不到里面沸水的溫度一樣。
他的目光也沒有左右看去,只是平和的看著眼前。
可是當(dāng)會議開始之后,這個小老頭的目光就瞬間變得凌厲了起來,那一刻仿佛兩把刻刀一般的銳利,讓人不敢與之對視。
他的眼睛,容易讓人想到盤旋在空中的鷹。仿佛一旦發(fā)現(xiàn)了獵物,將會瞬息而至,如同閃電一樣展開致命一擊。
而坐在一邊的葉俊,則是皺緊了眉頭,他看向包容。這個向來性格溫和的伙伴,不時目光與呂達交接,沒有絲毫退讓。
葉俊在心里感慨,這家伙真是一個鐵頭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