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陳傻子
“哎,在呢。”
楊小妮一邊回答,一邊開了門。
只見兄妹倆拎著個小竹籃子,乖巧的站在楊小妮跟前,問道,“三嬸,我要跟哥哥去那邊撿地皮菜,你要去么?”
地皮菜是種雨后才會出現在石灘上的菌類。
味道很好,也很有營養(yǎng)。
楊小妮倒是很喜歡。
但是見地皮菜的到石灘上,而從顧家院子到石灘,最起碼還得走好幾百米的泥路。
泥路被雨水一泡,泥就發(fā)軟。
黏在鞋子上,又重,還難洗,所以她不太喜歡。“就你倆去么?你娘呢?”
這兩個孩子也才幾歲,楊小妮覺得,他倆單獨去,太危險了。
“娘和爹都出去干活兒了,我和哥哥在家,娘說,三嬸你一個人在家可能會很無聊,叫我和哥哥過來陪你玩。”
要說大嫂陳惠珍雖然沒有念過什么書;
但確實是一個善良的人。
把兩個孩子教養(yǎng)的真的很乖。
“好吧,你們等我把水倒一下,就陪你們去。”
人家兄妹倆都懂事的“特意”過來給她解悶兒了,她還能在乎那一點泥巴么。
將換下來的衣服,泡進桶里,順便倒了一點從空間里拿出來的洗衣液,想著一會兒撿了地皮菜回來再洗衣服。
楊小妮跟著兄妹倆去了山上撿地皮菜。
運氣還不錯。
不止撿了一筐子的地皮菜,還在路上的玉米地里發(fā)現了一大叢的雞樅菌,大大小小的十幾朵。
這可是個好東西。
楊小妮光是雞樅菌,就撿了一筐子,兩家人吃一頓,是沒有什么問題了。
出來一趟還有這種收獲,讓楊小妮的心情很好。
出來折騰了一個把小時,她才帶著倆個孩子高高興興的往回走,一路上,她也不忘叮囑顧天佑,“天佑啊,你和妹妹今年幾歲了?”樂文小說網
“五歲。”
“那下半年可以上學了呢。”
“是呢,我娘說,等下半年公社的學校開班了,就送我和妹妹去上學呢,爹也說,小孩子要多念書,以后才能跟三叔一樣,做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
看著顧天佑那認真且崇拜的樣子,楊小妮忍不住微笑,“你們覺得你們三叔厲害嘛?”
“當然厲害了。”
“有多厲害?”
“三叔很小的時候,就一個人出去念書了,沒有人照顧哦,自己一個人出去的,聽我娘說,三叔還去過外國呢,所以說,三叔能成為我們公社的大英雄,不是沒有原因的,我以后也要跟三叔一樣,去外國念書。”
“嗯,那你們就要好好聽你們娘的話,好好念書。”
“我們一定聽話。”
三個人邊走邊聊,沒一會兒就回來了。
而這個時候也正是村民們上工干活兒的時候,好多村民都看到楊小妮帶著孩子回來了。
這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
大家遠遠看著楊小妮這細胳膊細腿的模樣,原本也是沒有多說什么的。
可是,上水灣村子里有一個傻子,人稱陳傻子。
因為小的時候發(fā)燒,沒有及時的治療,就給燒壞了腦子。
家里又窮。
雖然已經二十多歲了,但卻一直說不上媳婦兒。
每天也不干活兒,就在村子里閑逛,偶爾偷雞摸狗,偶爾還順順小媳婦兒的褲衩子,村里人可厭煩他了。
但也因為他智商有問題,大家拿他也無可奈何。
總不能,把他殺了吧。
這陳傻子雖然傻,但是卻沒有什么心眼,看到什么就說什么了,他站在田坎上看著楊小妮,傻兮兮的笑道,“好看,好看,那個小媳婦兒真好看。”
連個傻子都夸人好看。
可見,那個人是真的好看。
但是這個話,多少有點調戲的成分在里面,這要是換了正常人,沒準兒還得落個生活作風問題。
可陳傻子是個憨的,自然沒人跟他一般見識。
倒是在地里干活兒的群眾聽到這話,男同志們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嘖嘖,這陳傻子現在是不傻了嘛,還知道夸楊醫(yī)生好看。”
臨近的幾個男人,笑了一通。
然后,其中一個接話道,不過,聲線明顯小了不少,“哎,要說這沒干過農活兒的人,就是好看哈,你們瞧瞧楊醫(yī)生,明明瘦的跟什么似的,但就是越看越順眼,是吧。”
其實,他想說的是:越看越好看。
但這個話吧,說出來多多少少有點歧義,尤其現在生活作風抓得這么緊,他又不是陳傻子,不能亂說話。
“那可不,你沒聽說嘛,人楊醫(yī)生嫁過來之前在娘家,那就是沒有干過農活兒的人,瞧瞧人養(yǎng)的,白白凈凈的多水靈,哪像咱們家里的老娘們兒,一個一個膀大腰粗的。”
這個話,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哄笑。
這個時代本來就是以健康,壯實為美。
在大家的心里,能干活兒,能撐起半邊天,那就是一個美麗的女人。
但是楊小妮的出現,刷新了他們對“美”的認知,原來,不是只有黑,黃,壯的女人,才能撐起半邊天,就像楊醫(yī)生這樣白白凈凈,看著瘦瘦弱弱的女人,甚至比很多男人還厲害。
不止能撐起半邊天,還能成為人民英雄。
其實,男同志這邊對楊小妮,更多的是贊譽。
但在女同志那邊。
情況就不同了。
她們除了對白凈,好看的缺失,還要對自己男人贊譽別人的嫉妒,兩種情況下,對楊小妮的評價就不一樣了,“嘿,白凈好看有什么用,還不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自從她嫁到咱們村子里來了以后,你們什么時候看她出過工,就她那樣的在咱們村子里生活,怕是都要被餓死的。”
鄉(xiāng)下人,不出工就沒有工分。
沒工分年底就分不到糧食。
得靠家里的男人養(yǎng)著,就這樣的人,在農村來說,基本上算得上是廢人一個。
不過,那婦女說完這話以后,當即就有男同志反駁了,“你這話說的,人家楊醫(yī)生是文化人,在你這村子里生活干什么,人家在縣醫(yī)院里是有工作的,是那工資吃商品糧的人,還能餓死了嘛?”
一句話,把剛剛說話的婦女給懟的啞口無言。
光是吃商品糧這一點,楊醫(yī)生就是她們這些女人比不了的了。
更何況,人家是領過獎章的女人。
是她們公社里的驕傲呢。
不過,很快婦女這邊也有人加入了議論,“可是我聽了顧家院子里的石大姐說過,楊醫(yī)生自從回來后,別說是家務了,連飯都沒有做過,平時都是顧老三給做好端去的,你們這些男同志,真的覺得這樣的女人好嘛?你們真的愿意娶一個這樣的女人么。”
女人,就該在家里相夫教子的思想,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思想;
即便是現在解放了。
喇叭里也天天再喊:婦女解放,男女平等這些口號。
可是,一些刻在骨子里的思想,是沒有那么容易改變的,比如:女人在家里就要做家務,就要照顧男人和孩子。
如楊小妮這樣還需要男人照顧的女人,在大眾的眼里,確實是有點一無是處。
果然,這句話說出來之后。
男同志那邊就啞火了:不會干家務,還需要男人伺候的女人,他們娶回去能干啥?
當祖宗供著么?
他們就算是想,那也沒有顧老三那個能力,能養(yǎng)得起這么好看的媳婦。
而且,那顧老三骨頭軟,能被婆娘這么收服。
可他們的骨頭又不軟,一個大男人,在自己的家里,該有的家庭地位,還是不能夠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