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王府寵妾 !
    ==第二百零六章==
    晉安帝既說無事, 瑤娘便沒有多想。
    小順子從乾清宮回來了, 說太上皇晚膳進(jìn)得很香。不過這兩日吃得有些油膩了,所以明日早膳想吃些爽口的。
    瑤娘連連點(diǎn)頭,已經(jīng)琢磨上了明日早膳做些什么爽口的。
    這邊晉安帝有些不滿,道:“這些讓小廚房去做,你不用瞎折騰。”
    瑤娘很是不贊同, 說:“這怎么算是瞎折騰呢, 難得太上皇喜歡。劉良醫(yī)也說了,藥補(bǔ)不如食補(bǔ),吃得開心了舒心了,身子自然就好了。”
    二寶個(gè)沒眼色的已經(jīng)在旁邊提要求了, “娘, 我明天想吃紅薯窩窩,還想吃蕓豆卷和八寶蓮子羹。”
    “八寶蓮子羹太甜了,你皇爺爺吃不了,弄個(gè)鮮蝦青菜粥吧。你要吃八寶蓮子羹,我讓薛嬤嬤做給你。”
    “不嘛, 我就想吃娘做的, 娘做得最好吃了。”胖乎乎的小人兒已經(jīng)偎了上來, 一副你不答應(yīng)我我就哭給你看的模樣。不過現(xiàn)在二寶已經(jīng)很少哭了, 但他有百般花樣讓你事事依著他。
    就好像現(xiàn)在,他鉆進(jìn)瑤娘的懷里,拉著她的衣裳奶聲奶氣地央求著。又可愛又可氣,卻又讓人拒絕不了, 恨不得把心肝都掏給他。
    “那娘現(xiàn)在就給你做去,這八寶提前就得泡著,這樣明日煮的粥才綿軟。”說著,瑤娘已然興起,就想去小廚房,卻被小寶拉住了。
    “怎么了?”
    “娘,你還是別去了,讓玉蟬姑姑去吩咐聲就可以了。”
    瑤娘這才反應(yīng)過來,邊上晉安帝的臉已經(jīng)黑了。她佯做不知,一副才被兒子提醒的樣子,轉(zhuǎn)頭去吩咐玉蟬。
    到了該歇息的時(shí)候,二寶和小寶都去了東配殿。這邊晉安帝看了會兒折子,便和瑤娘一同去洗漱歇下了。
    這一夜晉安帝特別狠,恨不得把渾身的勁兒都使在她身上。臨到頂端,他才在她耳邊說了一句,“你既這么閑,就給朕生了公主吧。”
    *
    新帝一意孤行,下面的大臣們也不敢當(dāng)面和其頂著。
    為今之計(jì)只有一人可以制止新帝,那就是太上皇。
    太上皇雖禪位不理朝政,可一直居于乾清宮未曾挪宮。上面的說法是新帝至孝,不忍讓太上皇遷出居住多年的乾清宮,又風(fēng)傳太上皇打算遷去西苑。西苑當(dāng)初大修,就是太上皇打算在此頤養(yǎng)天年。
    可不管說什么,太上皇如今還住在乾清宮,且以太上皇以前表現(xiàn)出來的秉性,至今都有人質(zhì)疑他的禪位之意。禪位給兒子,卻戀權(quán)不放的太上皇又不是沒有,如今新帝初登大寶,一切百廢待興,朝中大臣雖是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實(shí)則一直隔岸觀火,靜待下文。
    經(jīng)過一番磋商之后,數(shù)位朝臣去乾清宮求見太上皇。
    這都是幾位老臣,年紀(jì)一大把,未語淚先流。
    太上皇故作不知,一臉詫異地讓李德全將幾位老臣扶了起來。
    幾位老臣聲聲切切,一副為朝廷江山社稷著想的模樣。可事實(shí)上和這些老臣斗智斗勇一輩子的弘景帝又怎么會弄不懂他們在想什么。
    正確的是怎么會弄不清他們身后之人是在想些什么。
    眼前這幾個(gè)老臣倒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良臣,唯一的共同點(diǎn)就是為人迂腐,思想固化,大抵也是被人慫恿或者推舉而來,實(shí)際上背后圖謀后位的幾家并沒有出面。
    “朕既禪位給新帝,就沒有打算再理朝政之心。立誰為后乃是新帝自己的事,朕不欲多管。”
    “可……”
    不待這幾個(gè)老臣多言,李德全就走上前去,一面將幾位往外面請,一面軟聲道:“還望眾位大臣能體恤陛下,太上皇他老人家本就身子骨不濟(jì),如今正是養(yǎng)病之時(shí),太醫(yī)再三叮囑萬萬不得勞神,還望幾位大臣能夠理解。”
    這幾個(gè)老臣敢不體恤嗎,他們也不能不體恤,只能灰心喪氣對李德全拱手謝過,便匆匆離開了。之后又有數(shù)位朝臣進(jìn)宮求見太上皇,可無一例外都被太上皇拒之門外。
    事情發(fā)展到這一步,明擺著太上皇不愿和新帝作對。
    暫且沒人有空去揣摩著其中的緣由,有的人甚至將心思動到大長公主身上了。安慶公主是目前京中唯一輩分最高的宗室,又是當(dāng)今的姑祖母,別的事她恐怕不宜插言,可選后之事安慶公主卻能說上幾句。
    可惜讓人失望的是,安慶公主也不慎染上風(fēng)寒,閉門不見外人。
    轉(zhuǎn)眼間三日過去,封存在禮部的圣旨再也不能繼續(xù)壓下去了。內(nèi)閣倒是可以再行封駁,可之前已經(jīng)封駁了一次,再次封駁可就是明擺著和新帝撕破臉皮。
    且內(nèi)閣之中,甚至朝堂之上,也不是鐵板一塊,各有各的心思,家中有適齡女兒的拼上一把,倒還能說得過去,沒有女兒的何苦來哉。
    人在做某件事情的時(shí)候,必然有與之相符的利益,方能讓人下多大的賭注。到目前為止,根本沒有必贏的把握,誰也不敢破釜沉舟。
    晉安元年二月初六,帝冊封王妃蘇氏為后,昭告天下,普天同慶。
    *
    晨光微熹,坤寧宮卻是燈火通明。
    天還沒亮,瑤娘便起了,在宮女的服侍下泡了湯浴,洗凈長發(fā)。如水般的宮女涌上來,又退下去,一片繁忙的景象。
    今日是皇后娘娘的好日子,也是整個(gè)坤寧宮的好日子。大家臉上都帶著喜色,瑤娘也是打從起了就在笑,一直笑到晉安帝忍不住看了她一眼,說了句真傻。
    可她卻不以為然,說了便收起笑,扭頭又笑了起來。
    “朕先走了,你不用慌。”
    “妾身送陛下。”
    按理說,封后大典前夕帝后是不能同寢的,帝后將沐浴齋戒三日,直到封后那日方可見面。
    可很顯然這所謂的規(guī)矩在晉安帝眼里就是個(gè)擺設(shè),他不提,自然也沒人不識趣的和瑤娘說,所以這本該沐浴齋戒的三日,晉安帝過得很是通體舒暢。
    晉安帝離開了,坤寧宮這邊繼續(xù)忙碌著。
    直到瑤娘穿上皇后的冠服,再三檢查沒有錯漏才算罷。
    “娘娘可真美!”
    瑤娘看著鏡中的人,深青色的翟衣,上織十二對翟鳥紋間以小輪花,紅領(lǐng)、褾、襈、裾,織金色小云龍紋,另有玉革帶、蔽膝、大帶等。頭帶九龍四鳳冠,中一龍銜大珠,上有翠蓋,下垂珠結(jié),三博鬢,美輪美奐。
    瑤娘的長相嬌憨,但身具媚骨,若是坐著不動,不說不笑,方是正好。可一旦動了起來,卻是偏媚了些。
    而這套莊嚴(yán)肅穆的皇后冠服卻中和了她的媚,除了嬌艷,還給她增添了一股不可侵犯、高高在上的皇后威嚴(yán)。
    瑤娘也覺得鏡中之人美,她從沒有這么美過,美得讓她有一種目眩神馳感。
    “二皇子,可萬萬使不得!”
    這聲音讓瑤娘回過神來,卻發(fā)現(xiàn)不知何時(shí)小寶和二寶都來了。
    二寶不改秉性,一見到瑤娘就想撞過來。可瑤娘這一身打扮耗費(fèi)了眾人半天的功夫,可經(jīng)不起他這一撞。
    “聽話,好生站著,等回頭娘給做你最喜歡吃的紅燒肉。”
    這不開口還好,一開口就漏了餡兒,哪家的皇后會在緊鄰封后大典上說做紅燒肉這種話。
    小寶走了上來,作揖一拜:“兒子拜見母后。”
    這動作似乎給二寶提了醒,他也忙似模似樣跟著哥哥做了一遍。
    瑤娘笑瞇了眼,嗔道:“你們兩個(gè)小頑皮,還來取笑娘。”
    “今兒是母后的好日子,當(dāng)?shù)萌绱恕!?br/>
    說話玩鬧之間,突然有一陣鐘鼓聲遙遙傳來。
    明明只是單調(diào)的鼓點(diǎn),甚至讓人分辨不出其中的旋律,卻莫名讓人心中生畏。
    “父皇已經(jīng)御臨太和殿了。”
    果然,鐘鼓聲歇,又響起奏樂‘隆平之章’。
    奏樂傳到坤寧宮來,聲音已極其微弱了,可今日乃是封后大典,萬眾矚目,整個(gè)紫禁城除了與封后有關(guān)的,再無其他聲音,所以即使坐在坤寧宮中也是能夠隱約耳聞的。
    ‘隆平之章’歇,跟著響起的是‘慶平之章’與‘顯平之章’。
    玉蟬攙扶起瑤娘,小寶拉著二寶避了開,一眾宮女太監(jiān)尾隨行至正殿門處站定。
    庭院中各處節(jié)案、香案、寶案均已設(shè)好,并有司儀女官六人早已在各處站定守候。
    遠(yuǎn)遠(yuǎn)的,有奏樂越來越近。
    瑤娘下了殿前臺階,剛站定就看到晉安帝一身玄色袞冕,身后跟著正副冊封使及大隊(duì)抬著冊、寶亭的內(nèi)鑾儀校而來。
    她有些詫異也有些激動,可忍不住走上前幾步。
    帝后二人隔著一米的距離說話。
    “陛下,您怎么來了?”
    按理說冊封使當(dāng)是禮部官員,而不該是晉安帝,此時(shí)晉安帝當(dāng)是御座在太和殿等待冊封使回稟禮成。
    “朕一直在想,你若是穿了這身后服好不好看。”
    瑤娘有些赧然:“那好看么?”
    “還不錯。”
    作者有話要說:  那啥電視中演的那種封后大典,帝后二人一起登上皇宮中最高的那處臺階,接受百官跪拜是不存在的。應(yīng)該是分開進(jìn)行,之后帝后會去奉先殿祭告祖先,及皇后向皇帝行八拜之禮作為謝恩禮,就不細(xì)寫了。
    我覺得停在堂子急搓搓地來看穿了后服的小奶娘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