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竹簡的神話故事,關(guān)于華國的傳說
,最快更新太后秘史 !
第三百四十九章:竹簡的神話故事,關(guān)于華國的傳說
大約過了兩柱香的時間,我終于把這竹簡之上的東西看明白,并理解了。
這竹簡之上記錄的是一個國家。
一個取名為華的國家。
當年的華國是這塊土地的主宰,當初的南夏國,匈奴國,還有北莫國所在的領(lǐng)域,都死華國的土地。
而占地面積這樣大的華國的都城,自然就在這三個地域的交界處。
也就是那石林所在的方向。
也許是中國對年代久遠的政權(quán)都充滿了敬畏感,經(jīng)常會把過去的政權(quán)給神化了。
就拿各位看官所在的中國而舉例子:
盤古開天神話傳,三皇五帝數(shù)千年。
炎帝黃帝華夏祖,堯舜禹王位讓賢。
夏商西周奴隸制,東周列國變封建。
秦漢統(tǒng)一開疆域,三國紛爭起戰(zhàn)亂。
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疆域又擴展。
五代十國鬧割據(jù),宋遼夏金歸大元。
明朝船隊下西洋,清朝鎖國被破關(guān)。
民國內(nèi)戰(zhàn)加外戰(zhàn),人民共和開新篇。
這八句話完美的記載了中國歷史的進程,而在這八句話的歷史進程之中,秦國之前的國家都是充滿了神話色彩的。
尤其是我們提到三皇五帝,就能想到女媧補天。
想到商朝和夏朝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封神之戰(zhàn)。
那個時候,可謂是各種神話故事,神奇?zhèn)髡f,連皇朝政權(quán)都充滿了神話之感的年代。
等到秦始皇焚書坑儒,統(tǒng)一度量衡和文字之后,中國的歷史便不再是那些神話傳說所引導,而是皇帝的功績,能臣武將的記錄了。
說這么多,我也只是想說,那個竹簡之上記載的內(nèi)容,就相當于我們中國歷史上秦朝之前的時代意義,充滿了神話性。
話說這竹簡上記錄的華國的帝王,其實并非是人類,而是一個神,他的名字是華,也以華命名了國家。
華剛剛開始統(tǒng)治這個國度的時候,還是很勤政愛民的。
但是伴隨著時間活的久了,他就越發(fā)的覺得寂寞了起來,對待百姓也不如一開始那樣用心,而是當作玩具一樣,隨著心情對待百姓。
簡單來說,就是他心情好可以大赦天下,心情不好,就會無緣無故的責罰人。
但就算他的隨心所欲引起了百姓們的不滿,但百姓也不能把他怎么樣。
畢竟百姓們都是尊重神的,那時候的華帝就和神一樣,又有誰敢輕易挑釁呢?
可若是一直就這樣沒有變故的維持下去,那現(xiàn)在也就沒有什么南夏,北莫,匈奴了。
而仍舊是被華所統(tǒng)治了。
所以,華的生命中出現(xiàn)了一個女人。
一個很美麗的很溫柔的女人,她的出現(xiàn)讓華帝愛上了她,并娶她做了他唯一的皇后、
皇后給華帝生了三個兒子,可這三個兒子長得都不像華帝。
華帝便理所當然的以為皇后背叛了自己,于是,華帝處死了皇后,而后,變得更加殘暴。
華帝的三個兒子就在華帝的殘暴中長大,而他們也從小下定決心一定要推番父親的統(tǒng)治給母親報仇。
后來,這三個兒子一起斬殺了華帝。
但這偌大的國家三個人怎么繼承呢?
當時關(guān)系還不錯的三個人決定,以華國的宮殿為中心,直接劃分土地,三個人平分。
當他們商量好之后,原本的宮殿外圍從地底冒出了許多巨大的石頭,直接把宮殿給封存了起來,也避免了宮殿被損壞的危險。
原來是華帝早就有先知,設(shè)下了機關(guān)。
好好的,華麗的宮殿變成了石林。
這三個兄弟也死在了這石林之中。
而后隨著時間的變遷,其他的政權(quán)慢慢出現(xiàn),以石林之分割,分別形成了不同的國家。
我把我閱讀出的答案說給了焚影聽,聽得焚影一愣一愣的。
其實我自己也是一愣一愣的,這三兄弟都死了,華帝也死了,那個皇后也死了,那這些事情又是如何傳遞下來的,纂寫這竹簡的人,又何那故事中的人有什么關(guān)系呢?
而同時門外傳來了掌聲,只見一個中年人卻做文人打扮的人走了進來,恭敬的對我說:“娘娘不愧是女中諸葛,文才卓越。”
“這位是?”能直接進入焚影的書房還沒有被焚影當作危險人物,我倒是好奇,這北莫軍中何時有這樣一個人了。
見我一臉疑惑,焚影連忙解釋道:“這就是那個看管書籍的先生,屬下們都叫他王先生,剛剛娘娘在研讀竹簡的時候,屬下就把他叫過來,看看有沒有什么能幫您的。”
我了然的點了點頭,隨后對那先生問道:“這位先生,您是在哪里得到這竹簡的。”
“這竹簡一直都在,在這邊城的時間比下官在的時間都多,下官整理的時候曾因為是篆體而研究了一下,不過看的七七八八,只看到石林什么的,沒想到從太后娘娘的口中卻能得知真相,這輩子也算是值了。”說這番話的時候,這位先生眼神澄澈,說出的話帶著些許欣慰,倒也能清晰的判斷出他的確沒有說謊。
但這對我來說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為這正好說明了,我不可能得到更多有用的消息。
“竹簡上的記載未必是全部屬實的……好,就當他寫的都是真的,那也只能說明,這石林是曾經(jīng)一個神統(tǒng)治的帝王設(shè)下的機關(guān),目的是為了保護他的宮殿……”說道這里,我自己先是來了一大堆的疑惑,很是不解的就把自己心中的疑問給問了出來:“但是,為什么會留下入口,為什么進去的人走不出來呢?而且……還是沒有說清楚,這個石林為什么之前不見了,又突然出現(xiàn),難道是真的有什么機關(guān)?比如說前人碰到了機關(guān),讓這石林回到了地底,而南夏國或者是匈奴國的人又不小心碰到了機關(guān),把石林給放出來了?還有就是,當初華帝的宮殿到底存在不存在的?”
我這些問題,我覺得就算是諸葛亮也答不出來。
而焚影自然也答不出來,只見此時的焚影額角流出了汗水,一臉狼狽的說:“這……臣,愚鈍。”
我本就沒指著焚影能給我什么回答,所以我自然也不會怪罪。
于是我連忙道:“我并未有怪罪你的意思,只是我自己轉(zhuǎn)牛角尖罷了。”
見焚影還是一副很不自然的樣子,我也懶得去安慰焚影將軍那顆脆弱的心了,便道:“總而言之,不管這石林到底是怎么回事,都是要闖上一闖的,不然還真放著王爺初一慕容白他們在里面餓死不成?”
“可是,王爺進去都沒出來,太后娘娘您……?”焚影一下子就急了,以為我要硬闖。
我連忙擺了擺手,很是認真的對焚影說:“我自是不會去做那沒把握的事情,你現(xiàn)在就讓軍營內(nèi)的士兵們?nèi)蕚淅K子,再準備一些鈴鐺,越長越好!我,自有辦法!”
一聽我要的東西,不是很笨的焚影也明白過來了。
猛地一拍自己的腦袋:“我怎么就沒想到呢!王妃娘娘您放心,我現(xiàn)在就馬上去準備。”
說罷,焚影風風火火的就跑出去了,看起來哪里有前幾次看的苦大仇深?也沒有初次見面的時候那冷漠如冰。
而我見那王先生還沒有走,便有些好奇的問道:“先生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說給我聽?”
王先生對我拱了拱手,很是誠懇的說:“下官曾看過這竹簡的內(nèi)容之后,便一直對華國的一切很是向往,如今得到了可以驗證的機會,懇請王妃娘娘到時候帶著下官一起去石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