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第七十三章
久久等不到他們兄妹回來,李氏本來就在家中翹首以盼,都忍不住放下手中的活計(jì),打開院門去瞧了。
剛好一開門,就瞧見她的一雙兒女,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往這邊走來。
李氏愣了一下,遠(yuǎn)遠(yuǎn)的便問:“不是就去買了塊胰子嗎,怎么又買了這么多菜?”
“方才在路上遇到景行和聲揚(yáng),正巧聲揚(yáng)痊愈了,索性順道請他們來家里吃晚飯。怕家里的菜不夠,這才又買了些回來。”
聽到劉延寧這么說,李氏也不埋怨了,臉上立刻露出驚喜的表情:“江公子和曹公子來家里吃晚飯?”
驚喜完,李氏又有些為難:“怎么到現(xiàn)在才說,我這也沒提前準(zhǔn)備,萬一招待不周,怠慢了客人……”
劉延寧心里有些無奈,卻不好明說是對方要求擇日不如撞日,只能安慰他娘,“娘也不必太過豐盛,平日如何招待客人,這回也照常便是了,景行和聲揚(yáng)都能理解。”
劉青也在旁邊道:“是啊,娘,他們還喜歡上回做的菜呢,您要是實(shí)在沒準(zhǔn)備,就照著上回的準(zhǔn)備了,我跟哥哥買了些豬肉和兩條魚,噢,還有豬肋骨。”
李氏的注意力,便從對單獨(dú)招待貴客的忐忑,轉(zhuǎn)移到了菜式上,一聽便急了,“你沒事買豬肋骨做啥?全是骨頭,沒幾塊肉,啃又不好啃,叫客人怎么吃?”
若是平時,李氏都隨著劉青去折騰,這回是真有些緊張,才會是這般反應(yīng)。
劉青剛想解釋,劉延寧忙笑道:“娘放心罷,青青買了好幾斤肉,應(yīng)該盡夠了。”
“我瞧瞧。”李氏不放心,上前仔細(xì)檢查了他們買的魚和肉,目光都沒在豬肋骨和瘦肉上停留,反而掂量著分量不輕的五花肉看了許久,這才稍稍放下心來,當(dāng)然也不是很滿意,“招待客人,這肉還是太瘦了些,買肥的才好吃。”
劉青笑嘻嘻的道:“娘這話可不一定,萬一人家吃慣了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就想換換口味呢?”
劉青不過是隨口一說,李氏倒有些當(dāng)真了,沉吟片刻,目光又在劉延寧手中的其他菜上掃了一圈,想是已經(jīng)有了主意,李氏不再挑毛病了,忙把東西全接過來,對劉延寧道:“時辰不早了,你快回書院去罷,這兒就交給我和你妹妹。”
劉延寧也惦記著書院,不想回去遲了耽擱聽先生講習(xí),聞言便沒耽擱,只叮囑了幾句他娘不必太過豐盛,差不多便行了,后匆匆出了門。
李氏當(dāng)著她兒子的面,當(dāng)然是連連點(diǎn)頭,等劉延寧一走,她轉(zhuǎn)身便同劉青商議道:“青青,晚上做什么菜招待客人,你可有個章程?”
劉青買菜的時候,心里就有譜了,看她娘這么盛大的樣子,也不賣關(guān)子吊她胃口了,當(dāng)下侃侃而談道:“江公子他們還喜歡吃上回的松鼠魚和水煮魚,兩條魚便照上次的做法,至于這豬肉,瘦肉我想剁成肉泥做紅燒獅子頭,肥的想用吃剩下的豆腐乳,做一道新的菜,就是之前沒試過這道菜,不知道他們喜不喜歡這口味……”
李氏聞言擰了擰眉,倒是反應(yīng)的意思,李氏其實(shí)還算是開明的母親,劉青有什么想法,只要不是太勞民傷財,她都愿意由著她自己的折騰,也不是奢望她次次都鼓搗出像茶葉蛋那樣的東西來,就是覺得女兒既然有這心,就不想拘著她,在能力范圍內(nèi)由著她折騰,她高興就好。
只是今天不必平時,客人還在,女兒想做之前沒做過的菜,李氏便有些擔(dān)心了,萬一這些肉給做壞了,她們拿什么來招待客人?
想了想,李氏道:“搬過來的時候,帶了風(fēng)干的野雞和野兔各一只,你看這次是做野雞還是做野兔?”
劉青想也不想的道:“野雞罷,這回做一個辣子雞丁,換換口味。”
過年的時候,劉青也指揮過她們做所謂的辣子雞丁,味道也不比野兔差,李氏聞言便點(diǎn)頭,放心了下來。
劉青又道:“對了娘,你幫我把糯米泡一泡,等下用來蒸豬肋骨。”
李氏驚奇:“糯米?豬肋骨?這又是什么菜?”
劉青卻賣了個關(guān)子:“待會兒娘就知道了。”
定下了葷菜的菜單,蔬菜就瞧著家里有什么,隨便做幾道了,母女倆也不打算干其他事了,直接為了晚上的菜忙活起來。
殺魚,片魚肉,剁排骨,剁肉泥,這些都是李氏來干,劉青是跟著蔣氏鍛煉幾個月廚房的手藝,但是那個時候又沒這么多魚啊肉啊給她練手,劉青頂多會切個蔬菜。
李氏在砧板上咚咚咚的剁肉,劉青就在旁邊打水洗菜,她一邊洗紅薯一邊問李氏:“娘,咱們家還有冰糖嗎?白糖也行,我想做個拔絲紅薯當(dāng)點(diǎn)心,咱們就是去外邊買糕點(diǎn)招待他們,估計(jì)他們也吃不慣。”
“有,白糖和冰糖都有。”李氏對她女兒的話深以為然,立即高聲回道。
劉青高興起來,又道:“那我再煮個紅棗糯米罷了,當(dāng)糖水喝。”
李氏自然是點(diǎn)頭:“你決定就好。”
劉青想了想,忽然問:“娘,您說四嬸上次帶過來的那什么銀耳,咱們少拿點(diǎn)過來泡發(fā)了,加紅棗和冰糖一起煮成糖水怎么樣?”
李氏聽到她女兒的突發(fā)奇想,手上的動作都忍不住停了下來,若有所思的道:“我怎么沒想到,銀耳好像不能炒菜和煮湯,倒不如試試熬糖水。”
說著,李氏就要放下刀去取銀耳,劉青怕她不小心拿太多,連忙制止了,起身笑道:“娘,你先剁肉罷,等下還有豬骨和魚要切,您今兒忙著呢,我去拿銀耳。”
李氏便笑道:“好好,你去拿,別拿太多了,萬一煮了不好吃,反倒糟蹋了好東西。”
雖是這么說,等李氏看到劉青只拿了一朵銀耳來,又不贊同的搖頭:“怎么就拿這么些?塞牙縫也不夠啊。”
“先少拿一點(diǎn),加水泡一泡,萬一它像木耳一樣會越泡越大呢?”
見劉青說得在理,李氏也就不再說話了,低頭繼續(xù)剁肉。
母女倆從中午開始忙活,忙到傍晚,青山書院下學(xué),劉延寧帶了江景行和曹聲揚(yáng)回來,她們灶上的活才堪堪忙完。
實(shí)在是劉青定的菜雖然不多,過程卻堪稱復(fù)雜,單單是其中那道她拿來試水的槽肉,先要煮了再切薄,完了加豆腐乳和各種調(diào)料一起隔水蒸,要把肉蒸得酥軟糯爛,入口即化,最好是肉里的油全都蒸出來,這便要十分控制火候了。
單是這一道菜,劉青就花了將近一個時辰。至于剩下的糯米排骨,紅燒獅子頭,水煮魚,都不是省油的活兒。
不過看著一桌子滿滿的菜,都是自己的心血,劉青還是很有滿足感的。
母女倆正在灶房里蒸最后兩道大菜的時候,聽見院外的動靜,一齊起身出去開門迎接了,劉延寧直接領(lǐng)了人回來,還沒進(jìn)門,兩人中的外交擔(dān)當(dāng)江景行,已經(jīng)掛著標(biāo)志性的笑容,夸獎的話不要錢似的往外說:“遠(yuǎn)遠(yuǎn)的就聞到飄來的香味,還在想到底是誰家這么口福呢,原來是伯母和青青的手藝,真真是香飄十里,就是叫伯母受累了。”
李氏被夸得眼睛都笑彎了,一不留神就說實(shí)話了:“我今兒沒做啥,這些菜全是青青掌勺的。”
“是嗎?”漂亮的桃花眼閃了閃,江景行的目光順勢落到劉青身上,仍然彎著嘴角,“青青才這般大,手藝就如此精湛,往后更不得了。”
在這個時代,夸一個女孩長得漂亮,女孩的家長未必會高興,說不定還覺得說這話的人膚淺,是個登徒子,但是夸女孩廚藝好,或者手藝好,就跟夸成了親的婦人賢惠一樣,這才是最動聽的夸獎。
李氏本就得意于自己生了這么一雙出挑的兒女,現(xiàn)在對自己女兒贊不絕口的,還是從京城過來的、見多識廣的貴公子,人家在京里肯定見過很多大家閨秀,因此他的夸獎,比旁的人有分量了,更讓李氏覺得自豪。
劉青第一次發(fā)現(xiàn),她娘不是矜持,而是以前根本沒有讓她笑逐顏開的時候,真正遇到高興的事,她娘可以笑得牙不見眼,臉上如同開出了一朵花。
江景行寒暄了兩句,又從身后的隨從手里接過包裹,笑著遞給了李氏:“上門叨擾,只能帶些禮物聊表心意,希望伯母不要嫌棄。”
貴公子的稱號真不是白叫的,這兩位出手不凡,李氏還記得上回兩位貴客去他們老家,送的禮物真是讓人既驚喜又驚嚇,那么貴重的禮物,如同天上掉下來的橫財,明顯是白占的便宜,自然是驚喜的,卻也是因?yàn)樘^貴重,他們家回禮都回不起,搜刮了那么多東西回了,依然只有寒磣二字可形容,所以也不是那么的美好。
李氏的私心里,是不希望他們送禮物的,他們家是真的回不起等值的禮物,一次兩次能說是心意,但是,倘若要長久的維持關(guān)系,他們家一直占人家便宜怎么行?倒不如他們什么東西也不帶的上門,自家好歹招待得起,這才皆大歡喜。
只是李氏想歸想,江景行都親自將禮物送上了,她內(nèi)心再糾結(jié),也不敢怠慢的,趕緊雙手去接了,嘴上還是要道:“來就來了,帶什么禮物?本就是感謝你上回幫的忙,如此一來,豈不是下回還要請客?”
江景行笑道:“伯母手藝這般好,多來蹭幾次飯,晚輩也是愿意的。”
李氏被哄得眉開眼笑,先把禮物的事放一旁了,忙道:“要是叫你們天天來吃飯,也不太可能,再好吃的東西,日日吃也會膩,不過你們要是不嫌棄的話,平日有空便過來,伯母給你們做好吃的。”
見李氏這會兒也變身話嘮,招呼起人來就說個沒完了,劉青便朝正好站在她對面的劉延寧眨眨眼睛,希望親哥看得懂自己的意思,及時出來制止熱情過度的李氏。
劉延寧確實(shí)有這個默契,接收到妹妹的眼神,便了然的笑了笑,清了清嗓子道:“娘,鍋里還在煮什么,香味越來越濃了?”
這會兒鍋里在蒸槽肉,其實(shí)之前就蒸好了,只是等他們回來已經(jīng)涼透了,現(xiàn)在不過是蒸熱一下便可以,待會兒還要借著鍋里的余溫,把糯米排骨也蒸熱了。
聽見劉延寧的提醒,李氏才想起鍋里還有東西,忙咽下剛想說的話,匆匆道:“我回灶房瞧瞧火候,別把鍋里的水給燒干了,延寧,你好好招待客人。”
李氏難得風(fēng)風(fēng)火火,說完便留下她風(fēng)一樣的背影。166閱讀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