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第六十六章
李氏這幾天難得出門了,雖然只是往隔壁高山叔家跑,對她來說也不容易了。
劉青對這件事沒有過多的關(guān)注,一來她覺得不是大事,能解決的話她娘一個人便能解決,解決不了的話,也不是她湊上去就能改變什么的。
二來,她娘最近都明示暗示,要她主意低調(diào),女孩子不能表現(xiàn)太出挑才精明,免得被人惦記——甭管是好的惦記,還是壞的惦記。
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劉青決定聽從她娘的教育,低調(diào)做人,在這事上便沒有過多摻和。
其實(shí)也真不需要劉青摻和,青山書院忽然調(diào)整了放學(xué)的時間,對書院而言或許只是小事,對這些書生的家屬而言,再小的事也成了大事。
家屬重視得不得了,金氏一號召,女人們便聚起來商量了,商量完回去通知各自的男人,關(guān)起門來又開個家庭會議,第二日婦女們再交換意見,如此反復(fù),過了幾日,大家總算達(dá)成了一致協(xié)議。
能培養(yǎng)出孩子進(jìn)青山書院的家長,都不是莽撞的人,就算他們真的莽撞,恐怕他們的兒子也不允許,因此家長并沒有貿(mào)然決定去送飯,而是在他們當(dāng)中選出了一個家屬代表,去書院問問山長或者先生的意思,如果他們不反對家屬送飯,倒是才這么決定。
剛好被選出來的代表,便是高山叔。
高山叔為人熱情,喜歡結(jié)交并且?guī)椭胁湃A的學(xué)子,因此在這一帶都很有些好人緣。再加上他自己又是讀書人出身,在城里最大的當(dāng)鋪當(dāng)了賬房先生,想要在城里落戶也不是難事,算是個體面人,與他們這些半道進(jìn)城的不一樣。
就這樣,高山叔成了當(dāng)仁不讓的人選。
高山叔也沒有辜負(fù)大家的希望,很快就去了一趟青山書院,得了準(zhǔn)信,回來便向眾人轉(zhuǎn)達(dá)了。
“書院那邊的意思是,可以去送飯,但是要遵守書院的規(guī)矩。那里頭是讀書人的地兒,要保持清靜,不能隨便什么人都進(jìn)去,因此大家最好固定推選一位負(fù)責(zé)送飯的人,若是隨意換人,被門人攔住了,到時候可不能怪書院。”
因?yàn)閯⑶嗉揖退退铮@會兒也沒個男人在,高山叔不好直接過來,便由金氏幫他傳達(dá)書院的意思了。
李氏聽得這話,也點(diǎn)頭道:“書院想得還是周到,自然不能隨便放人進(jìn)去。”
“可不是。”金氏也附和道,“書院還是想著他們的,不然也不會愿意咱們進(jìn)去送飯,只是侄媳婦,你們家是由你去,還是青青去?”
李氏聽到她這么問,頓時有些犯難了,她們家就她和女兒,若說她去送,她一個寡婦,旁人都怕晦氣,她也鮮少出門,青山書院如此神圣的地方,她去了會不會冒犯?
可是讓她女兒去也不合適,她女兒半大不小的年紀(jì)了,擱別人家,這會兒也是該相看人家的時候,因此她才會拘著女兒,想要女兒把性子改一改。
且不提書院里都是些男子,她如何舍得讓女兒日日拋頭露面?
見李氏左右為難的樣子,金氏嘆了口氣,拍了拍她的手背道:“侄媳婦,也不是嬸子說,你這身份,咱們自家人不在乎,就怕那書院里頭有這樣的忌諱,再有兩個月,他們可要下場考試了……”
金氏口中的未盡之意,李氏當(dāng)然明白,眼神黯了黯,也嘆氣道:“嬸子的擔(dān)憂我明白,其實(shí)我也正擔(dān)心這一點(diǎn),可是我們家除了我,就剩下青青了,青青半大不小的年紀(jì),更不好拋頭露面。”
“侄媳婦也是疼女兒的。”金氏點(diǎn)點(diǎn)頭,道,“只是眼下也沒別的法子,不是你去,就是青青去,要我說,青青這年紀(jì)也不怕,那么多人都去送飯,又不只她一個,能有啥影響?再說那可是青山書院,咱們江州城最好的書院,連知縣大人的公子都在里頭求學(xué),能進(jìn)去的學(xué)子,可都是些有才華的正派人,侄媳婦還不放心他們嗎?”
金氏說到最后一番話的時候,胸脯不自覺的挺起來,對青山書院她是十分推崇的,當(dāng)然對能在青山書院就讀的兒子,也十分自豪了。
李氏微微抿了抿唇,笑道:“嬸子想岔了,我還能不放心書院么?只是我第一回進(jìn)城,到底不敢大意了,萬一有什么流言蜚語,我都不怕,就怕我們家青青……”
“侄媳婦放寬了心罷。”金氏笑了,“不瞞你說,隔壁有好幾戶人家,也都打算讓他們的女兒去送飯呢。”
李氏不解,反問道:“為何?”
“他們進(jìn)城來照顧孩子,很多也都在城里找了活計(jì),養(yǎng)家糊口,這個時候自然不能為了個送飯耽誤了干活,也就只有讓各家的姑娘去做這個了。”
李氏還是有些不放心,低聲道:“嬸子,這可不是小事,您能確定嗎?”
“我都知道了,他們要是不確定,能同我說嗎?”金氏倒不在意李氏的小心翼翼,正是因?yàn)閷Ψ竭@份小心,她才沒有在意李氏的寡婦身份,愿意與之來往親近。畢竟李氏雖然是寡婦,但行為舉止,都是正派作風(fēng)。
“侄媳婦要是還不放心,干脆到時候讓梅子陪青青一起去送飯。”
李氏沒想到金氏會說這樣的話,一時驚訝,忙搖頭道:“使不得啊,嬸子……”在李氏看來,她實(shí)在舍不得讓自己女兒拋頭露面,就算只能叫她去,也是不得已為之,可金氏家完全沒有必要,她哪能拉著高梅陪自家女兒。
“侄媳婦先聽我說。”金氏拍了拍李氏的手背,笑道,“你也知道我家事多,我中午還要給你叔送飯。因此能去書院送飯的,也就是梅子和她嫂子了。但她嫂子那人,請她出門比請祖宗還難,還如讓梅子去,正好與青青做個伴。”
說到這里,金氏頓了頓,又道:“再說,梅子那性子實(shí)在叫我頭疼,讓她多出去瞧瞧,鍛煉鍛煉也是好的。”
金氏說得情真意切,李氏心里卻突了一下,忽然想到高梅與自家青青有些不一樣。
高梅的父親是賬房先生,兄長是青山書院的學(xué)子,這出身就算在城里也不錯了。條件好的姑娘,完全可以挑一挑的,高梅這樣的還沒定親也極有可能,說不定他們家就想她嫁個也在青山書院讀書的丈夫呢——要知道讀書人成親晚,弱冠之年還未說親定親的比比皆是,高梅這年紀(jì)還真不算大。
若是高家打著這個主意,金氏要高梅和自家女兒一起去青山書院送飯的解釋,便說得通了,到底是個露臉的好機(jī)會,說不定有那學(xué)子在送飯的時候,看中了高梅,主動來高嫁提親呢。
恐怕那些要讓姑娘去送飯的人家,多少都打了這樣的主意。
李氏想明白過來,也不再拒絕了,應(yīng)承了下來,一臉感激的送了金氏出去。
隨后,李氏坐回到椅子里沉思。
金氏有這意思,她也能理解。
畢竟能進(jìn)青山書院讀書的,不是出身好,就是自己本身有學(xué)問,這樣的人,就算考不中功名,往后謀出路也簡單,在城里立足,當(dāng)個體面人兒,并非難事。
可以說,青山書院的學(xué)子,就是丈母娘嚴(yán)重的潛力股,金龜婿。
別說金氏有這想法,這會兒李氏都開始心動了。
她的女兒要樣貌有樣貌,要聰慧有聰慧,廚藝、女紅和性情樣樣出挑,若不是出身差了些,大家閨秀也就這樣兒了罷!
李氏嘴上說不圖劉青多有出息,可是真讓她嫁個三大五粗的莊稼漢,李氏頭一個就舍不得,至少也要是個文雅的、知情識趣的讀書人,否則如何配得上她女兒?
若能說個青山書院的學(xué)子當(dāng)女婿,那就再好不過了!
再說既然隔壁好些人家,都要讓姑娘去送飯,她們家青青去,便也不打眼了,她主意過,這些姑娘家里頭,她女兒年歲還算是小的,有那么多姑娘排在前頭,輪不到她惹閑話。
如此一來,李氏最后一絲顧慮也沒有了,便打定了主意。
等劉青送走了高梅后,李氏便拉著她商量了:“青青,你金奶奶方才過來了,說是書院同意了送飯,如今在縣里的就咱們母女,娘去了怕書院忌諱,到時候只能你去給你哥哥送飯了。”
劉青倒不是很驚訝,在她看來,自己本來就算最合適的人選——她娘平時連上街買菜都不愿意,沒事就緊緊拴著個院門,哪里是肯出門的人?
李氏心里的算盤,不好同劉青明說,只有摸著她又黑又粗的辮子,細(xì)聲叮囑道:“我同你金奶奶商量過了,梅子也會去給她哥送飯,到時候你們倆就一起去,一起回,也好有個照應(yīng)。”
劉青心說就幾步路,還需要什么照應(yīng),不過看著她娘心事重重的眼神,還是重重的點(diǎn)了頭,“娘放心罷,我不會走丟的。”
“你就是只猴兒,我還怕你不認(rèn)得回家的路不成?”李氏噗嗤一聲笑了,拍了拍劉青的頭,這才起身,準(zhǔn)備去灶房做飯。
劉延寧今兒回來得有些晚,天都快黑了,依舊是劉青給他開的門,人一出現(xiàn),便往她眼前擺了擺手,溫和的聲音也在耳邊響起:“青青,你看這是什么?”
劉青見了還真有些驚喜,一把接過書抱在懷里,天色太黑,她便沒有為難自己的眼睛,打算明兒天亮了,再瞧瞧是什么書。
“哥哥這么快就尋到了?”
“都說了是打聲招呼的事,剛好有個景行那兒藏書頗多,你看完了就把書給我,我托他再換別的來。”
劉青抱著書連連點(diǎn)頭,又眨著眼睛問:“哥哥經(jīng)常借書,會不會太麻煩人家了?”
“景行不是這種人。”劉延寧捏了捏劉青的臉頰,笑道,“再說他還很喜歡你呢,好幾回都說想要有個你這樣的妹妹,如今怎么又會嫌麻煩?”
劉延寧這話就是在逗劉青了,劉青也沒當(dāng)真,笑道:“哥哥胡說,你的同窗,我又沒見過。”
“怎么沒見過,你都吃了人家的點(diǎn)心,不記得了?”
劉青歪著腦袋想了想,這才恍然大悟,難怪她聽名字覺得耳熟,不就是上次去他們家做客的男神嘛。
劉延寧見她的樣兒,又忍不住笑了,輕輕點(diǎn)了點(diǎn)她的額頭:“想起來了,小迷糊鬼?”
劉青點(diǎn)頭,為自己辯解:“我那次就見了他們兩面,一時沒想到也正常。”
“你說的是。”劉延寧一臉“你高興就好”的樣子,收回了在劉青臉上作亂的手,又道,“得進(jìn)去了,不然娘又該叫了。”
劉青想起什么,不由抱緊了懷中的書,留下一句“哥你幫我跟娘解釋”,便一溜煙跑回屋了,看樣子是要去藏寶。
李氏正好從灶房出來,見了劉青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背影,不由看向劉延寧:“你妹妹怎么了?”
劉延寧便幫他妹妹解釋了兩句,順便說服李氏同意他妹妹看書。
沒成想李氏在這事上倒很開明,笑道:“她好學(xué)上進(jìn),只要不是看那起子閑書話本,我高興還來不及,哪里會不允許?這丫頭也是作妖。”
劉延寧也笑道:“想是娘最近規(guī)矩太嚴(yán),把妹妹嚇到了。”
李氏瞥了劉延寧一眼,把他的意圖看得分明,不由分說的道:“我只是治治她的性子,她要是真能被我嚇到,我就不用擔(dān)心了。”
劉延寧笑了笑,又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心想他努力過了,他娘油鹽不進(jìn),自己也沒辦法。
這一關(guān)只能靠他妹妹自己了。166閱讀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