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唐寅在異界 !
第一百一十章
唐寅對邱真的意思似懂非懂,但見他沒有繼續(xù)說下去的意思,也就不再追問全文閱讀。
他話鋒一轉(zhuǎn),對麾下的兵團長們說道:“不管怎么樣,這次勝利并不足以震懾蠻邦,也不能阻止日后蠻兵的繼續(xù)入侵,所以,征兵還要繼續(xù)下去,訓練依然得堅持!”
“是!大人!”白勇、朱諾、古越、李威這四名兵團長齊齊起身應是。
唐寅沉默片刻,轉(zhuǎn)頭問邱真道:“以平原縣目前的狀況,有沒有再繼續(xù)增加兵團的可能?”
“這個嘛……”邱真認真想了想,搖頭說道:“恐怕不行。一縣之內(nèi),設立五個兵團,已經(jīng)算是開了風國的先河,若是再增設新兵團,只怕王廷那邊不僅不會批準,弄不好還會猜疑大人的動機,畢竟,樹大招風??!”
唐寅點點頭,邱真的顧慮也是有道理的,他眼珠轉(zhuǎn)了轉(zhuǎn),幽幽而笑,說道:“可以不用新增兵團,但我們可以擴大編制嘛!一個兵團,我們可以擴充到一萬五千人或許兩萬人,如此一來,也就等于增加新的兵團了。”
邱真沒料到唐寅會想出這樣的主意,愣了愣神,隨即也笑了,說道:“大人的主意雖好,可軍餉物資是個問題!現(xiàn)在郡里只給我們五個兵團的軍餉、糧草和物資,如果大人擴充編制,軍餉、糧草、物資都將不足。”
唐寅已考慮到這一點,他說道:“因為經(jīng)常與蠻兵交戰(zhàn),平原縣軍資消耗過大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可向郡里多索要軍資糧餉,另外,我們也可以靠縣內(nèi)的稅收供養(yǎng)軍隊,當然,前提是得先把縣內(nèi)的稅收搞上去?!?br/>
說著話,他看向上官元吉,搞內(nèi)政,上官元吉是主要的執(zhí)行者,能不能提高稅收,自然也得問上官元吉了。
后者自然明白唐寅是在詢問自己,他面色一正,說道:“大人要增加兵力,保我平原縣長治久安,我上官元吉即使掘地三尺,也會弄出錢財,以協(xié)助大人。當然,有些政策還需要大人批準!”說著話,他順勢從袖口里抽出一折公文,遞交給唐寅。
唐寅驚訝地看著上官元吉,再瞅瞅手中的公文,忍不住搖頭而笑,原來上官元吉是早有準備啊!他將公文展開,定睛細看,上面第一條就是大力扶植農(nóng)業(yè),對耕種者給予獎賞,若是耕種出色,上交糧食多,還可以此獲得初級爵位。
上官元吉見唐寅看的認真,走上前來,講解道:“平原縣連年戰(zhàn)亂,許多百姓都逃到荒山野林中避難,農(nóng)地長年無人耕種,大片荒廢,振興平原縣,糧產(chǎn)是重中之重,也是支持大人擴軍的根本,所以,應首先恢復農(nóng)耕。以獎賞吸引避難的百姓重回家園,以爵位激發(fā)百姓耕地的熱情,只有這樣,平原縣的農(nóng)產(chǎn)才能在短時間內(nèi)見得成效?!?br/>
唐寅邊聽邊大點其頭。俗話說的好,兵馬未動,糧草前行,軍中不能一日無糧,糧食對軍隊而言至關(guān)重要,甚至可以沒有軍餉,但不能沒有軍糧。
他沉思片刻,隨即應道:“這條可以實施!”
上官元吉繼續(xù)講解道:“第二,振興商業(yè)。一直以來,平原縣內(nèi)憂外患,商業(yè)處于停滯狀態(tài),縣內(nèi)物資賣不出去,外面的物資賣不近來,這也是造成平原縣貧困的主要因素,為了吸引商人進入平原縣,首先要有安穩(wěn)太平的環(huán)境,現(xiàn)在蠻兵大敗,縣內(nèi)匪患已絕,環(huán)境沒有問題,其次便要減免商稅,只要有利可圖,商人自然踴躍而至,只有商人的大批涌入,才能帶給平原縣久違的繁榮。”
有道理!唐寅點頭道:“這一條也批準!”
見上官元吉還要繼續(xù)講解下去,而其他人坐在椅子上都是心不在焉的樣子,唐寅擺擺手,暫時打斷上官元吉,對眾人說道:“諸位如果沒有其它的軍務可議,那么先回去休息吧!”
“是!大人!屬下告退!”眾人都是軍中將領(lǐng),對政務并不關(guān)注,聽唐寅說可以離開了,他們?nèi)玑屩刎?,紛紛起身告辭,只有邱真留下來沒有走,并不是因為他關(guān)心政務,而是他剛才的話還沒有講完。
等眾人都走了之后,唐寅對上官元吉笑道:“元吉,你繼續(xù)說!”
上官元吉點點頭,說道:“第三條,不拘一格,提拔人才。以風國歷法來講,無論軍政,其官員都需先有爵位再擁官職,這樣一來,就等于把這些沒有爵位的人才排擠在外,而普通百姓是難以擁有爵位的,所以,一直以來官職都被那些貴族長期占據(jù),大人應打破這條界限,提拔人才應不存偏見,一視同仁?!?br/>
“恩!”唐寅對此是深有體會,而且他本身也沒有門第偏見,貴族和平民百姓在他眼中都一樣,反過來講,他倒是覺得普通百姓比貴族更樸實。
這時邱真插口道:“如果提拔人才,任命官職不需要爵位,那么第一條,以爵位獎賞務農(nóng)出色者就失去了意義。”
上官元吉悠然而笑,說道:“邱大人講的正是我要說的第四條,以爵位頂罪!大人,我們風人性情直爽彪悍,容易爭強好勝,私斗常有發(fā)生,因私斗傷人而坐牢者眾多,但是若擁有爵位,便可以爵位抵消罪責,以此來鼓勵人們爭取爵位?!?br/>
唐寅皺了皺眉頭,上官元吉的前三條他都沒有異議,惟獨這個第四條,以爵位頂罪這一點他無法茍同,有罪就是有罪,怎能拿爵位去抵消呢?當然,現(xiàn)代人人平等的思想不能拿來規(guī)范這個時代的人,但唐寅還是覺得心里不舒服。
上官元吉看出唐寅的不滿,他輕嘆口氣,說道:“這一條其實只是暫時性的,其目的是為了刺激人們努力耕種,好爭取爵位,為自己獲得一塊‘免死金牌’,等到日后平原縣一切都恢復興盛之后,這條自然也就作廢了?!?br/>
唐寅沉吟了一會,點頭應許道:“好吧!這一條也可批準!”
“多謝大人!”上官元吉拱手道謝,繼續(xù)說道:“第五條,吸引其它城縣百姓遷入平原縣……”
上官元吉講,唐寅聽,前者講的滔滔不絕,后者也聽的津津有味,等上官元吉把公文的二十條內(nèi)容全部講解完之后,已過了足足一個半時辰。
終于了解完全部的內(nèi)容,唐寅長出口氣,這份公文自己看起來都覺得累,不知道上官元吉在編寫時得花費多少心思。
他沖著上官元吉感激的一笑,說道:“元吉,你辛苦了,這二十條內(nèi)容,我全部同意,你放手去做就好!”
上官元吉挺身站起,在唐寅面前恭恭敬敬深施一禮,說道:“卑職遵命!”
有才華的人難得,而懂得欣賞又信任他的人更難得。上官元吉投靠唐寅之后,可以說他在內(nèi)政方面的天賦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這為也平原縣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可算輪到我了!上官元吉講完,唐寅和他同出口氣,一旁的邱真也同樣長出口氣。
沒等唐寅招呼,他先把風國的地圖拿了出來,鋪在桌上。
唐寅不解地看著邱真,不知道他又發(fā)什么瘋。
邱真看看唐寅,又瞧瞧地圖,問道:“大人,如果潼門那邊真的發(fā)生意外,都城有變,你認為我們應如何自保?”
唐寅挑起眉毛,疑問道:“你以為寧國會不守承諾,再次舉兵來攻!”
“一切都有可能,防患于未燃總不會有錯的?!?br/>
唐寅起身,走到桌前,看了看地圖,緩緩搖頭,平原縣地勢不佳,四面平原,無險可首,如果真有敵人從內(nèi)部攻來,根本無法抵擋。他苦笑說道:“如果寧兵真能長驅(qū)直入,打到我們這里,我們也只有拼死一戰(zhàn)了?!?br/>
邱真搖頭,說道:“不然!大人,其實有處天險,可隔絕敵兵于外部,難以踏入我縣一步!”
“哦?”平原縣還有這樣的天險嗎?唐寅低著腦袋,仔細查看地圖,找了半晌也沒發(fā)現(xiàn)邱真說的這處天險,他狐疑地問道:“在哪?”
“在這!”
邱真手指劃過平原縣,一直指到天關(guān)。
唐寅和上官元吉看罷,臉色同是微變。
天關(guān)是天淵郡的入口,關(guān)卡以北,皆為天淵郡領(lǐng)地。唐寅到平原縣就職時也路過天關(guān),那時他就覺得天關(guān)這座要塞城池的地勢得天獨厚,甚至更勝潼門,只是天關(guān)位于風國境內(nèi),并無戰(zhàn)略意義。
天關(guān)并非平原縣管轄,而是直屬天淵郡,唐寅只是平原縣的縣守,如何能管到天關(guān)去?
邱真自然理解唐寅和上官元吉的困惑,他看了看左右,壓低聲音,問道:“難道,大人只滿足做一縣之首嗎?”
唐寅聞言,立刻瞇起眼睛。
邱真正色道:“大人的目標不僅僅是要對外,也應該對內(nèi),對內(nèi),目標就是天淵郡的郡首一職!”頓了一下,他又道:“郡首余合只是個貪得無厭的無用之人,大人應早做準備,取而代之。控制了整個天淵郡,便可以以天關(guān)為屏障,無論是寧軍打來還是王廷要對大人不利,我們皆可有待無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