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一章 悟空劫
紫薇帝君辭別王母,駕馭祥云星光,離開瑤池寶界,回到自己的寶宮,剛一落下,頓時(shí)帝君之相顯化出來,鐘磬自鳴,韻透青霄,靈鶴自舞,輝耀彰昭。
陽升陰落,乾坤相合,結(jié)成華蓋,萬象森羅。
紫煙覆于頂,星斗落于水,上下相磨,金花盛開,團(tuán)團(tuán)簇簇,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帝君除去衣冠,換上便衣,從從容容在星榻上坐下,眸子炯炯,吩咐身前童子將青銅酒樽中倒?jié)M瓊漿,淺淺地抿了口。
“王母看來態(tài)度堅(jiān)決,”
紫薇帝君喃喃一聲,王母在天庭的地位比帝君弱不了太多,其鄭重發(fā)聲的話,任何人都得掂量一二。
說到底,有人仗著大勢橫沖直闖,固然有無往不利的姿態(tài),可四下伸手,不可避免地和原本的勢力沖突。
有沖突,就會有反噬。
紫薇帝君念頭剛轉(zhuǎn),就若有感應(yīng),他抬起頭,就見虹落霞升,珠色光縈,到了寶宮外,散去諸象,顯出一個(gè)銅爐,雙耳渾圓,雷鳴電擊,盡在其上。
銅爐徘徊,若有靈性,盤旋不去。
紫薇帝君見此,微微一笑,用手一指,銅爐就落到掌中,爐子高不盈尺,下有一盤,盤內(nèi)出蓮花一枝,花有三百六十五周天之屬。葉間搖擺,星斗落于上。
再看的話,爐頂有一天神相,頭戴造化冠,身披星辰圓霞衣,相儀端妙,他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足下踏著寶鏡,照耀內(nèi)外。
“九玄鳴星爐,”
紫薇帝君何等人物,一眼看出寶爐的根腳,乃是天地初開時(shí),應(yīng)星辰而降世的先天靈寶,有不可思議之造化生機(jī)。
此寶對于修煉星辰路子的修士來講,珍貴到難以附加。
只用此物當(dāng)做傳信之用,可見傳信之人的財(cái)大氣粗,也能夠看到對方的鄭重和縝密心思。
“勾陳啊,”
紫薇帝君微微搖頭,他打開爐蓋,自爐身中取出一物,展開一看,面上的笑容斂去,眸子炯然生輝,好一會才道:“九荒,想不到能夠得勾陳這般看重!”
紫薇帝君垂下眼瞼,若有所思。
“來人。”
半個(gè)時(shí)辰后,自紫薇帝君所居的寶宮中飛出一道星火,展翼排空,來到天庭一地,旋即稍一盤旋,垂落為一星神,神采飛揚(yáng)。
星神剛一落地,眼前的門戶打開,梵音佛唱響起,文殊菩薩迎了出來,頭戴七寶冠,身披瓔珞,左手托寶珠,舒坐在百葉蓮臺上,下面是青獅子托舉。
獅子口銜蓮花,踏彩云緩緩而行,只是走動間,就有一種佛韻流露出來,令人見之忘俗。
文殊菩薩,佛門的大菩薩之一,和觀世音,普賢,地藏,等等等等齊名,同樣是封神后佛門大興的奠基人物。
這樣的佛門人物,化身分身之多,只看佛門的諸多傳說就知道了。
現(xiàn)在就有一尊,在天庭。
“見過文殊菩薩,”
星神端正行禮,不卑不亢,他是帝君門下,又在天庭自己的地盤,自然不會像其他人見到文殊后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
“帝君讓我給菩薩捎個(gè)信。”
星神做事雷厲風(fēng)行,直接拿出紫薇帝君的書信,呈了上去。
“嗯?”
文殊菩薩看完后,眉頭一皺,很顯然,紫薇帝君書信上的內(nèi)容不是他想見的,只是他看了眼眼前的星神,知道對方只是個(gè)送信的,于是擺擺手,對對方道:“我知道了。”
星神也不多說,再行一禮,拔腿就走。
文殊菩薩拿著信,騎青獅,緩步回到廟宇,在正中央坐下,背后一輪寶月升起當(dāng)虛空,萬國清輝遍灑,覺性圓明,內(nèi)外瑩徹,隨緣應(yīng)物,妙用無窮。
“天庭真想讓九荒上位,”
文殊菩薩佛光瑩瑩的面容上有著沉思,天庭說起來很復(fù)雜,勢力交錯(cuò),水深得很,可說到底,還是帝君層次的存在們能夠主持大局,要是他們有了平衡和決斷,就會成為整個(gè)天庭的意志。
帝君下了決斷,要想再推翻,太難太難。
即使是佛門,都得掂量掂量,以免得不償失。
“或許,”
文殊菩薩認(rèn)真思考,反正九荒在西游中,可以任由他們拿捏,可不可以用暫時(shí)后退來換取天庭一部分力量的支持?
接下來,佛門中會有一番大動蕩。
以如來為首的現(xiàn)世佛將迎來佛門內(nèi)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真的需要支持。
文殊菩薩想了想,還是下了決斷,和佛門中的釋迦牟尼佛聯(lián)系。
做完這個(gè),文殊菩薩目光投向西牛賀洲,落在路上的孫悟空身上,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佛門的分歧波及在這個(gè)猴子身上。
能扛下來,孫悟空則會二心合一,一體真修,紀(jì)元之子圓滿,未來的路再次打開。抗不下來,取經(jīng)人都要換一個(gè)了。
且說孫悟空,并不知道自己以后的事情,他現(xiàn)在正頭疼眼前遇到的妖怪,那妖怪一手項(xiàng)圈,無物不套,犀利非常,讓自己包括漫天神佛受癟。
“怎么辦,怎么辦?”
孫悟空急的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毛手毛腳的。
李天王化身回到峰上,不言不語,反正他只是隨手撈一筆功德,上班打卡一樣,不多攙和,倒是哪吒三太子和猴子見面幾次,混熟了,見猴子急的要命,提點(diǎn)道:“那妖怪本領(lǐng)不差,可最為厲害的還是那圈子,能夠把我們所有的兵器套去,只要知道他的根底,一切好說。”
“對,對,查他的根底。”
孫悟空轉(zhuǎn)了一圈,如醍醐灌頂一樣,眼睛亮起來,道:“佛法無邊,且等俺老孫去西天見一見如來佛祖,以他慧眼觀世界,任憑這妖怪藏得再深,也得露馬腳。”
“快去。”
哪吒說完后,擺擺手。
“俺老孫去也。”
孫悟空是個(gè)急性子,找到辦法,立刻叫了聲,駕馭筋斗云,離開西牛賀洲,前往西天。
如來佛跌坐蓮臺,遙遙看到猴子,手中撥動念珠。
大事在前,說不得,得給這猴子開一開小灶了。
九鳳世界。
且說李元豐又吞噬一世界中應(yīng)規(guī)則而生的一件先天之寶后,終于洞徹了此世界的規(guī)則以及空間之力,按照境界劃分的話,從第四重重回第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