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山海盟成立、陰謀開始
妙真山上,賈琮行禮、交了劉東升引薦的拜帖,趙北斗席地而坐,花間一壺酒、紅泥小火爐,梅樹成群,王應(yīng)麟、張茂才、匡六合幾人盤膝圍著這位“幽燕第一子”趙星拱。
“劉東升清雅直人,你由他推薦而來,他眼光想必不會錯。”趙北斗毫不拘束,宛如一老頑童,“《儒林外史》,山海老叟的大名,老朽亦是久聞,翰林院修史,除表、傳,尚有一則‘文苑’,專記名臣文人,你能寫出《儒林外史》,頂著我大順第一神童的名頭,不去修史,太可惜了。”
修史么?學成文武藝,賣給帝王家?吾志不僅僅是修史呀……賈琮位居下首,執(zhí)禮道:“先生謬贊,學生此來,經(jīng)由劉學臺引薦,是想向先生討教時文的。”
“老朽就專講時文,制藝之道,不過空中起步、落在實處、言之有理而已。”趙北斗拈著尺長胡子,開門見山:“若要我教,我不收禮,但有一條件,你賈子禮賈山海,必入我燕社,老夫會安排你為副社長!”
王應(yīng)麟、匡六合、張茂才神情震動!
第一是也就趙北斗敢說“制藝不過什么什么而已”,他那三句評價,不是老于八股文之人,斷然說不出,其中有更高深、準確、精辟的道理、技巧,連賈琮都覺得趙北斗比秦業(yè)高了不止一個層次。
第二是趙北斗真是不講究!一來就要拉賈琮入伙!這塊姜不止老,還很辣啊!
賈琮寵辱不驚,安然坐著,“先生高看了,晚生何德何能,能入燕社當副社長?”
“一介庶子,勛臣酒囊飯袋之后,能明危機,縣府院脫穎而出,此乃其一。斗倒宛平羅秀才,不動聲色,不驕不躁,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此乃其二。宛平、固安治河策論,一介貴族公子,能身先士卒,子之志淺耶?此乃其三!”趙北斗笑瞇瞇道:“有此三條,足矣!”
眾人再次變色,趙北斗不僅不講究,竟然敢直呼勛臣之后為“酒囊飯袋”,也就這種下野的大佬沒有太多忌憚了,更不想,趙北斗早已深諳賈琮崛起之路了。
匡六合等人盯著賈琮,等他做出決斷,要不要加入燕社?從此打上燕社派系的標簽?為人左右?燕社又是明白支持豫親王的,而王子騰與秦王私交親密,賈琮如何決斷?
體現(xiàn)一個領(lǐng)袖的魄力之時到了。
“這趙北斗太激進了!賈子禮的威望,自能成一派系,何須如此!”王應(yīng)麟心里冷哼,他對功名、權(quán)力的渴望不小,一眼相中賈琮,欲輔佐賈琮為一代權(quán)臣,如何甘心束縛于燕社!
“晚生今日愿意結(jié)社盟。”賈琮淡淡笑道。
趙北斗大悅,王應(yīng)麟正欲拂袖而去,“豎子不足與謀”,深深失望自己看錯人之時,門戶之見很深的趙北斗頓時改換顏色:“如此,老夫必然傾囊相受,助你高中鄉(xiāng)會殿。”
“非也,晚生是說,晚生今日要自己結(jié)盟。”賈琮慨然起身:“鵬舉、青松、兼達,今日雍樂十年癸酉處暑,我等站立西山之巔,我賈子禮欲成立山海盟,為生民計、為功業(yè)計,諸君可愿加入?”
“子禮兄若為盟主,鵬舉愿鼎力相助。”王應(yīng)麟大喜過望。
張茂才此時不過圖個樂子,匡六合稍作猶豫,自然也愿意加入,賈琮是他恩人。
“甚好,今年鄉(xiāng)試之后,我等約定,宣武門外西小市廊房,山海書社共商盟約,吾暫為盟主,我等借此切磋時文、再商山海盟章程。”賈琮衣袂飄飄。
以賈琮為代表的山海盟勢力,今日在西山之巔初步成立。
趙北斗臉色不好看:“爾等莫不是欺我老無力?”
“非也,先生之品德、功業(yè)、學問,晚生深敬之,乃不愿為此束縛,自成一家耳。”賈琮笑笑,倒不能無緣無故得罪趙北斗,下臺道:“先生宰相之肚,莫若出一試帖詩,晚生若能過關(guān),今日就做清談,不生嫌隙如何?”
“好大的口氣!”趙北斗有意刁難:“陸放翁‘重簾不卷留香久’得簾字,你做來我看看,若能當場一刻鐘過關(guān),老夫可不計較你的放肆!”
重簾不卷留香久,是南宋陸游陸放翁的名句,得“簾”字,就是限韻,就是五言八韻詩。
縣府院、鄉(xiāng)會殿都考五言八韻詩,作為參考,旨在頌圣,因為是歌功頌德,千篇一律,難有佳作。
五言八韻詩出題廣泛,先秦漢唐宋元明古文、詩詞、經(jīng)史子集都可以隨便出,所以,若不是博古通今之人,又容易離題萬里。不過試帖詩在科舉中是次要的,不違規(guī)一般就過關(guān)了。
趙北斗的刁難,難就難在一刻鐘時間。
李白、曹植這樣的天才,古往今來寥寥無幾。古代一首詩考慮平仄、虛實,出口成章、七步成詩是很難的,尤其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古代還有“去聲”。
自然牛人是有的,除卻耳熟能詳?shù)模鞔幸晃悔w秉忠,萬歷皇帝親自出題,趙秉忠在眾目睽睽之下,當場寫完一篇八股文,震驚大殿。
黛玉、寶釵她們的作詩限韻,和五言八韻詩是差不多的,黛玉也是天才,想一想就能寫出來,特別是元春省親命令作的詩詞,“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這就是縮小版的試帖詩,不知民間疾苦,處處歌功頌德。
賈琮生員功名、大順第一神童,五言八韻詩哪里不會作,就算不會作,他也可以抄,否則他前世白白當了文史愛好者的名頭。
腦海思索漢語音節(jié)詞、聲律基礎(chǔ)、陸游詩意,賈琮當場出口:
“久悟閑中趣,焚香讀一經(jīng)。
欲教留一刻,不許卷重簾。
雞舌熏徐裊,蝦須隔漫嫌。
濃收銀押底,清逗玉鉤尖。
繡箔低還護,羅衣薄更添。
燕歸人悄悄,鴨睡篆纖纖。
馥熬堪驅(qū)蠹,光涵未透蟾。
御爐煙惹袖,佳句放翁拈。”
五言八韻詩,十六句,首、尾兩對不用對偶。五言排律,限“簾”韻,最后兩句頌圣,一氣呵成,恰到好處,無可挑剔。
王應(yīng)麟等人暗暗琢磨點頭,趙北斗聽罷,不計前嫌道:“清、雅、正,善!”
尤其那一句“欲教留一刻,不許卷重簾”,應(yīng)情應(yīng)景,分明是說趙北斗的“一刻鐘刁難”,信手拈來,才氣逼人。
“先生寬宏大量,晚生佩服,至于制藝之道,晚生還是另擇別師罷了。”賈琮不想隨便得罪一個人,即便趙北斗下野了,這種人物的背后能量還是不可小覷。
他也絕非是要打臉這位大儒,乃是因為趙北斗一來就“破題”,“請君入甕”,給了賈琮一個加入燕社的難題,他不得不順勢而為,結(jié)下山海盟。
至于不能再拜趙北斗為師,可惜是可惜的,此老制藝之道高深莫測,但,也不是非如此不可,賈琮再抽時間苦練幾年八股,終歸是有希望的。與其加入燕社受到掣肘,不如他自成一個派系。
“前明有人說了: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老夫豈無一點容人之量?你到底是年輕后生,還需要磨練。”趙北斗拈須道。
四人嘆服,告辭。茅屋細看之下,有一幅對聯(lián):三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diào)人。
趙北斗所言也有對的地方,閱歷,比學識還重要,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也是賈琮所欠缺的,他兩輩子加起來,也沒人家年齡的一半大。
“嗜欲淺者天機淺,嗜欲深者天機深……你想自成一派,天機不淺吶……也罷,老夫便和你玩一把書社的游戲,希望你是能輔佐豫親王的那個人。”趙北斗拿一棵枯梅枝,畫了一個三角形。
他還兼營數(shù)學,數(shù)學在古代已經(jīng)小有成就了,明朝中后期,西方利瑪竇帶來的天主教,成功打入士大夫階層,當時六部有幾個大佬就證明了“同周長情況下,圓形面積最大”的定理,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也受到影響,狀元唐順之驗證了勾股定理。
……
潢海鐵網(wǎng)山外,賈琮、賈珍等人開始了打獵,一場陰謀對陰謀的較量,拉開了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