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坪石大捷
李劍生痛哭不已。恭恭敬敬地向他的遺體三叩首后,又取下這厲飛的隨身帶的飛刀,這才離去。厲飛的遺體,自由當?shù)剞r(nóng)會組織人員安葬!等他回來,被一連連長羅敦直接任命為三排排長。兩個副排長,一個是老兵苗貴,原一班班長;另一個是楊寧,原三班班長。苗貴帶一班,楊寧帶二班,李劍生自帶三班。原二班副班長、厲飛帶的小分隊老隊員陳到升三班班長。這陳到與大伙都熟悉,也是宜章人,很快就融入到團隊中來。
不說工農(nóng)革命軍這邊完善組織機構(gòu),卻說許克祥率部終于抵達長崗嶺,雖然擺脫了朱陳王部的圍追,但仍然沒有脫離危險。許克祥將殘余部隊稍加整頓,下令就在長崗嶺構(gòu)筑工事,憑險抵抗。又囑令晚上多加崗哨,直等第二天天明,調(diào)動炮兵讓朱陳王部嘗嘗山炮的厲害。哪知朱、陳、王三人見許部搶占長崗嶺的山頭,便知其意在居高臨下,阻止已部進攻德,遂鼓勵全軍將士,發(fā)揚白天猛打猛沖的精神,徹底消滅許克祥匪軍。一方面命令部隊兵分兩路,主力軍由武陽司過河,走大路正面進攻;農(nóng)民赤衛(wèi)隊從左邊的牛井坪過河,繞過敵人的視線,側(cè)面進擊。正在這時,又獲知趕來增援的已部王光佑率領的后防營早已占領長崗嶺的制高點,心頭有了計劃,便命令王光佑暫時不要行動,待主力到達后發(fā)起總攻,給敵人以致命打擊。
第二天上午九時多,朱、陳、王率主力正面進攻。兩軍相持在山谷之間。這時,陳東日、胡少海率領的宜章農(nóng)軍翻山越嶺,從側(cè)翼向敵人發(fā)起攻擊。敵人腹背受擊。關鍵時刻,王光佑的后防營也發(fā)揮了作用。三路人馬合擊許克祥部,使敵人陷于被動挨打境地。許克祥見長崗嶺無險可守,急令部隊突圍。工農(nóng)革命軍奮起攻擊,許克祥的兩個主力團遭到毀滅性打擊,殘部退往坪石方向。
坪石是位于粵北山區(qū)的一個重鎮(zhèn),有三百多戶人家,是南來北往的通衢。此地交通方便,經(jīng)濟繁榮,歷來為兵家囤積物資的重地。許克祥將教導團和補充團放在坪石后,這兩個團一直未能與前線取得聯(lián)系。官兵們受師長的影響,驕焰十足,整日尋歡作樂,毫無應戰(zhàn)準備。他們?nèi)煌诉@是戰(zhàn)場,把個坪石鎮(zhèn)當成了尋花問柳的情場。許克祥從前線戰(zhàn)場上敗下陣來,見兩個團的官兵們無任何準備,氣急敗壞,將兩個團長直罵得狗血淋頭。兩位團長挨了一頓臭罵,不敢違抗師長的命令,急匆匆地去調(diào)集部隊,準備應付朱陳部隊的追擊。但兩個團尚未集中起來,鎮(zhèn)上就響起了密集的槍聲。卻是朱、陳率部閃電般沖來。
老二十八團一營二連粟連長率二連搶先占領左側(cè)制高點,一營三連熊福林連長率三連搶先占領右側(cè)制高點。因為一連是尖刀連,羅敦連長帶著整個三連直接往鎮(zhèn)中間突入。跟在后面的是老二十八團的首長、現(xiàn)在的師參謀長王爾琢磨親率的二營等部。
李劍生帶一營一連三排第一個突入砰石鎮(zhèn)內(nèi)。一是因為他們這個團隊一直是團隊協(xié)作、尤其是三班,整個是專門搞巷戰(zhàn)和叢林戰(zhàn)的架式,一班是老兵、二班的實力是厲飛親自帶出來的,前者的經(jīng)驗足,又要打出自己的氣勢;后者訓練好、又一門心思要為老首長厲飛報仇,所以毫不放讓,跟著李劍生很緊。三個團隊交替掩護前進。混不似其他部隊直往前面亂沖,每每被流槍所制,沖鋒受阻!
許克祥的兩個團本沒有應戰(zhàn)的準備,哪禁得住工農(nóng)革命軍部隊的攻擊?倉促應戰(zhàn),已是措手不及。膽大的早已逃之夭夭,膽小的怨爹娘少生給他兩條腿,當下不是被打死、就是舉手投降。許克祥知道大勢已去,急忙奪路逃命。坪石的地形并不復雜,呈一條峽谷狀,無交叉道路。許部沿著峽谷節(jié)節(jié)敗退。朱、陳率部一路追,一路打。敵人只有招架之功,無還擊之力。許克祥倉惶中逃得性命,抵達武水渡頭。棄轎子,換上便衣,劃一條小船逃命去了。李劍生對這個劊子手恨之入骨,不但因為他制造了五?二一長沙馬日事變,更因為他的部隊直接讓自己的教練兼兄長厲飛逝去,心頭積著一股火,一門心思要把這許克祥話捉,所以率隊直是往前沖。不過,一直追到樂昌河邊,拾得許克祥穿的軍服,知道他已落荒而逃、無法捉到,這才停止追擊,奏凱而歸。
是日,坪石大捷。來自后世、又主修歷史專業(yè)的李劍生當然知此戰(zhàn)意義非同一般。因為這一仗給敵人以殲滅性的打擊,是起義軍進入湘南后第一個大勝仗,那可不同于一般的大勝!
坪石大捷俘虜許部官兵一千余人。三里長的坪石街道上到處擺滿了繳獲的步槍、機關槍、迫擊炮、彈藥、軍事器材、炊事鍋等。其中步槍有一千余支,迫擊炮三十多門,馬十三匹,子彈不計其數(shù)。根據(jù)朱老總的指示,繳獲的武器彈藥首先補充裝備主力部隊,同時,拿出一部分裝備王光佑的后防營和李光宗領導的獨立營,其余全部運回宜章城,用以組建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師第三團。
大伙都高興得不得了,但李劍生卻實在是高興不起來。因為在追擊敵人的過程中,他所在的排倒還是傷亡少,除開兩個不太聽他指揮的老兵張克家、李致受輕傷外,其余都是傷都不掛的,但他另幾個領導,一連連長羅敦卻身負重傷,短時間無法指揮戰(zhàn)斗;兩個副連長許豪年、左春海,前者輕傷,后者犧牲。李劍生看望了一回羅敦后,隨部隊開到皈塘,召開了祝捷大會。
李劍生也參加了大會。他知道,按歷史的軌跡,會后朱老總審時度勢,適時的提出了工農(nóng)革命軍應立即揮師北上,占領郴州、耒陽,策動湘南總**的意見,并主持召開了軍政聯(lián)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