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劇情
回了家, 趙氏正在堂庭里面算賬。折明珠帶著折筠霧過去,跟她道:“叔母,我們買了兩支簪子。”
趙氏放下賬本, 看著簪子滿意點頭, “做工很是精細——不過怎么不多買幾支?”
折明珠拉著折筠霧坐下來, 端起茶杯喝口茶, “我和七姐姐都沒有喜歡的了。”
趙氏便道:“那便去別的鋪子里面看看。”
折明珠:“七姐姐估摸著還沒緩過來, 我們便回來了, 過來跟您說一聲, 待會便回院子里面去歇息。”
趙氏便看向靜靜坐在一邊的折筠霧, “珺珺, 你困了?”
折筠霧點頭, “是有些困。”
趙氏:“那便去睡。”
折筠霧就站了起來, 折明珠就要跟著去,但趙氏卻叫住了她, “你要是不困,便先留下來盤盤這鋪子里面的賬本,你跟冠南侯家的婚事雖然是明年,但好歹也要開始準備了, 這賬本啊,你更得看起來, 別偷懶。”
折明珠就不好意思的點點頭,再是怎么明事理的姑娘,遇見自己的婚事,還是有些羞澀的。她就對著折筠霧道:“七姐姐,那你先去睡,等我盤完賬, 便去看你。”
折筠霧朝著她點頭示意,朝著前面走去,邁過門檻,轉(zhuǎn)了彎,沒了蹤影。
趙氏就看著她的門口嘆氣,“珺珺,到底還是不愿意跟我親近。”
她有些心酸,“她這般大了,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去跟她親近,你說,這該怎么辦?”
折明珠拿著賬本看,一邊看數(shù)一邊安慰道:“叔母,想再多,不如對她好,七姐姐看著是個心里明白的,又良善,那您對她好,她肯定能明白,就愿意親近您了。”
“這才回來一日,再是著急,也急不來,侄女知道您思女心切,可也該要給七姐姐時間來適應(yīng)這個陌生的地方。”
她道:“侄女覺得,她對咱們沒有怨恨,便是老天的垂憐了。”
這般一番話,掏心掏肺,折明珠越說越認真,趙氏聽了,連連點頭,“你說的對,叔母聽你的。”
折明珠笑著點頭,走過去依偎在趙氏的懷里,“叔母,慢慢來,總會好的。”
趙氏抹淚,“好,慢慢來,只愿珺珺能接受我。”
晚間蜀陵侯回來,趙氏就跟蜀陵侯道:“明珠雖小,卻比我看的清楚,今日幸虧有她開解我,不然我這心里,還真不知道怎么辦。”
蜀陵侯換了衣裳,走出來,“明珠是個好姑娘,珺珺也是個好姑娘,我這心里,尤其感謝翁家夫妻,三年來將她教成了如今的模樣。”
他道:“過年過節(jié),咱們的禮都要送到,夫人,你可萬萬不能忘記。”
趙氏白他一眼,“這般大恩,怎么能忘記?”
她道:“非但是翁家夫妻,還有折家一家子,雖然最后賣了珺珺,但之前也是有大恩的,既然珺珺不計較,咱們也不能一直晾著人家,該怎么解決,還是得解決。”
蜀陵侯:“珺珺可有提出過請他們過來?”
趙氏點頭,“有,不過不是請他們過來,是她親自去。”
蜀陵侯:“今日珺珺可呆得安心?”
趙氏:“買完簪子回來,便去睡了,現(xiàn)在還沒醒。”
蜀陵侯覺得有些不對,“我觀珺珺行事,皆有章法,今日去看京都繁華,著實有些想不通,按理來說,該去看折家夫妻的。”
不過這個閨女是失而復(fù)得的,他沒有繼續(xù)想下去,只覺得還不熟悉她的性子,等以后便知曉了,如今她做什么,他都覺得好。
蜀陵侯嘆氣,“明日正好我沐修,既然珺珺要去,咱們便陪著去吧?也該正式的要去拜會下這對夫妻。”
當(dāng)年,要不是他們,珺珺就沒有今日。
蜀陵侯對他們也很感激,“等明日再仔細問問,他們以后想做什么,只要不是什么大事,咱們都可應(yīng)允。”
趙氏:“該是如此。”
她坐在燈下看賬本,然后想起什么似的,問道:“你今日怎么這么晚才回來?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蜀陵侯笑著道:“你可算是問了,如今被珺珺的事情占著,為夫的事情你都往后面放了。”
他坐在趙氏的身旁,端起茶杯,慢慢的喝了一口,“倒是也沒什么,還是禹州的事情,端王跟四皇子一起去了禹州賑災(zāi),立了大功,陛下便想著給端王一個職位,上朝堂去,但是太子還在讀書,端王這般,便不妥當(dāng),好幾個大臣在勸,才將陛下勸回去。”
趙氏:“你勸了沒?”
蜀陵侯搖頭,“不好勸,我站至一側(cè),至始至終沒有開口。”
蜀陵侯揉了揉額頭,“怕是以后這種事情會更加多,朝堂要亂起來了。”
他道:“今日給太子說話的人,全是戶部的大臣,越是這般,陛下的疑心怕是越嚴重。”
趙氏道:“陛下還是壯年,后宮皇子不斷有出生的,之后的事情誰也說不定,這儲位之爭,咱們還是按照陛下的意思,離得遠遠的,不論最后誰……咱們也能慢慢圖之。”
蜀陵侯點頭,“是這個道理。”
然后又說起去寶鳴寺的事情。
“那里怎么說,也曾經(jīng)供奉過珺珺的……還是要去拜拜的,免得佛祖怪罪,讓珺珺遭了災(zāi)。”
趙氏:“等你想起來,黃花菜都涼了,我早遣人去說了,請他們時刻準備著,等珺珺適應(yīng)了,咱們就帶著她去。”
黃昏時刻,外頭下起了雨,趙氏知偏頭道:“馬上三月了,春雨也多了起來了。”
“待會我還得去珺珺那里一趟,你去不去?”
蜀陵侯:“去,自然要去,今日只早間才看過她,晚間還沒見過,叫上幾個小的,去她院子里面用膳吧,免得春雨綿綿,她走過來,還要被淋濕了。”
……
“殿下……您衣裳淋濕了,換件衣裳吧。”
劉太監(jiān)屏住呼吸,墊著腳走,一點兒也不敢發(fā)出聲響,就怕惹了殿下生氣。
好在如今殿下長大了,十五歲的時候還會罵他,如今只會沉著臉坐在書案前,手里拿著一本書慢慢看,也沒有聲響,但也不會有了氣就朝著他撒。
劉太監(jiān)心里還是喜歡如今的殿下,畢竟自己受益。
他走了出去,小盛早拿著一雙鞋子等在外面,見了他出來,連忙無聲無息的過來讓他坐在一張不知何時搬來的椅子上面要給他換鞋子。
劉太監(jiān)笑了,覺得小盛如今倒是越發(fā)孝順,心細,他舒坦的被伺候著換了鞋子,小聲的道:“跟楊太監(jiān)說,晚間給殿下準備一些筠霧之前喜歡吃的東西,殿下今日肯定睡的晚,晚間就餓了。”
小盛抱著劉太監(jiān)濕了的鞋子點頭,走了。
劉四貴見小盛走遠了,這才諂媚恭敬的走過來,道:“劉爺爺,您肩膀酸么?小的給您捏捏?”
劉太監(jiān)浮塵一掃,“去,去,好好看著門。”
劉四貴也不遺憾,樂顛顛去了。
等小盛提著食盒回來,他連忙去接,“小盛哥,我來,我來。”
小盛沒有跟他搶,將食盒給了他,等到了里面,果然劉四貴再將食盒給了他,“我可不敢再進去,小盛哥,還得你來。”
小盛笑著拍拍他的肩膀,“多謝你幫我提這么一會。”
他走了,劉四貴呸了一聲,“要不是劉狐貍,你算是什么蔥,看著吧,遲早我替了你。”
然后一轉(zhuǎn)頭,又是笑盈盈的回去守著門。
另外一頭,小盛提著膳食進去,行禮道:“殿下,可要用些吃的?”
太子:“有什么?”
小盛連忙道:“有藕餅,棗糕,還有一只燒鵝。”
太子笑了,“放下吧。”
定然是劉太監(jiān)拿的主意。
小盛將膳食擺好,便退了出去,屋子里面又剩下了太子一人。他將書放下,捏了一塊棗糕吃。
那丫頭總吃不膩,其實這棗糕也不過是爾爾,只有那般沒見識的小丫頭才會喜歡吃。
但人之喜愛,如這膳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和偏好,他覺得不好吃,在她嘴巴里說不得是無上的美味?
太子嚼了一口棗糕,喝了一口茶,這才站起來,在屋子里面踱步。
父皇今日怕是忌憚戶部跟他的牽扯了。太子嘆氣,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說皇帝才好。
不過就是在朝堂上維護了他一下罷了,若是連這也要計較,那他之后怎么辦?
太子之前考慮過很多事情,也考慮過皇帝對他上朝的介意,但他如今才十八歲,尚且年輕,若是這般都計較,以后他想要跟朝臣走近一點,怕是不行了。
太子閉上眼睛,想到了端王。
端王比他大兩歲,父皇今日極力的想要端王上朝,是一時的“愛子”和“感動自己”,還是真心的?
儲君,端王……太子走到小案桌前坐下來,上面擺了一盤棋,他抓起一顆黑子在手里,想了良久,猶豫不定,將黑子扔回棋盤上,深吸一口氣。
“還是以不動制萬動吧。”
他喃喃了一聲,覺得在朝政上,他還是不能有所變動。第二天去南書房里面讀了書,端王也在那里坐著,看向太子,心里微微一頓。
從江南回來之后,他就等著官職的圣旨,誰知道等來等去,什么也沒有等到,一打聽,好嘛,戶部那幾個老頭子帶頭在朝堂上面攔著。
端王也不氣,他就是想知道,太子這下子該怎么辦。戶部那些人攔住他,走的是第一步,那第二步該是由太子來走。
端王想看看太子怎么走這一步,卻沒想到太子卻讀完書,等先生一走,直接去了御書房。
御書房外,太子坐在側(cè)殿等著皇帝跟大臣們說完話再進去,周全恭親自拿了糕點送過去,“太子殿下,陛下說讓您等著。”
太子微微點頭,正襟危坐,“你下去吧,孤自己呆著就好。”
等了一個時辰,太子才等到皇帝叫他進去,大臣們已經(jīng)走完了,皇帝坐在龍椅上,茶蓋子撥茶葉子,“怎么今日還見朕?書讀完了?”
太子就站直了,“父皇,兒臣昨日聽聞,您想要端王兄上朝堂?”
父皇就端著茶,頭沒動,只抬眼看了他,“不是讓戶部頂回去了?朕可還沒下旨。”
話音剛落,就見太子臉色更不好了,剛剛的話還算忍著氣,那現(xiàn)在的話就算是氣勢洶洶了。
“父皇,兒臣覺得戶部大臣說的對,兒臣都沒上朝,端王兄就去,兒臣不服。”
皇帝氣笑了,茶杯一摞,“你不服什么!”
太子大聲道:“端王兄哪點比兒臣好,比聰慧,比城府,他學(xué)識,兒臣不必他強?他除了見人就笑,一點兒也沒有皇家貴氣之外,還有什么比得過兒臣?”
皇帝怒道:“你還挺會給自己臉上貼金!”
太子就嘟囔了一句,“是不是貼金,大家心里都知道,兒臣足不出戶,還翻出過云州貪墨案,想來云州老百姓對兒臣感恩戴德,端王兄去了一年禹州,可沒聽說有人給他萬民傘。”
皇帝氣的拍桌子,“你還得意呢,云州貪墨案,要不是朕在后頭給你擦屁股,你能有什么好?你自小就心胸狹窄,容不下你端王兄。”
太子也生氣了,“端王兄那假笑臉就容得下我了?我可沒打老五老六老七,你看看端王兄,老四跟著去了一年,都不帶給他喝湯的。”
皇帝摔了茶杯,“你走,走走走,看著你就煩。”
太子就站起來,做出要走的架勢,“父皇,您可不能偏心,端王兄去上朝,兒臣也要去。”
皇帝:“你還不滾!你還要氣死朕嗎!”
太子就走了。皇帝捂著胸口,“朕怎么就生出了這么個孽障。”
他嘆氣,“就這么點心機,還在朕身上耍。”
然后哼了一聲,“不過太子這邊,確實不好給了端王不給他,剛剛他雖然有給自己撇清戶部的心,但也是真埋怨朕偏心的。”
皇帝倒是不懷疑是太子和戶部勾結(jié),太子要是真有那個心,皇帝就不但心太子的性子了,只戶部這么早就直接投誠太子,讓他心有不喜。
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皇帝嘆息幾瞬,道:“既然太子想要上朝,那就上朝吧,連著老二,老四一起。”
說了四個兒子,就突然想起了這四個,除了老二有王妃之外,其他三個還沒有定親。尤其是端王,今年二十了。
于是又操心起來,“這回,正好趁著春日,若是有合適的,便給端王指一個。太子和老四也是,也該看起來了。”
周全恭笑著道:“陛下,幸而老奴沒有兒子,不然像您這般操心,頭發(fā)都要白了。”
皇帝就看了他一眼,將折子一丟,“你啊,這話確實沒說錯,兒孫都是債。”
“去吧,去跟太后說一說,端王的婚事,可不能再耽擱了。”
作者有話要說: 3000+4000=7000
15000-7000=8000
三更在12點前感謝在2021-12-03 18:14:40~2021-12-03 21:20:5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林憲明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予桃蘇、李易峰前女友、大夢一場、饕餮大媽、槿瓷 1個;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francesca 50瓶;臨安 30瓶;匆匆流、花黎 20瓶;EM 5瓶;飯飯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