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野菜
不管太皇太后怎么想, 折筠霧回到承明殿后,便沒有再去想這些事情,只抱著歲安問:“你今日乖嗎?”
如今是十一月份, 歲安已經(jīng),一歲多了, 會說點話, 還很喜歡說話,嘰里咕嚕的, 說的詞匯沒有很多,但已經(jīng)能表達出自己的意思了。
她抱著自己的小木屐,“聽話!歲安聽話的。”
小木屐是齊殿卿親自給歲安做的,她穿上之后,便可以在水里踩水——她真的很喜歡踩水!
不過小木屐倒不是為了讓她腳不沾水,而是為了讓她踩水的時候,踩得更加好, 穿著小木屐踩, 可比光著腳踩水珠子蹦得高多了。
歲安很喜歡看水亂濺,如今身為皇帝的唯一一個公主, 便有的是人去討好她,于是各種各樣方便她踩水的樣式招式都出來了。折筠霧知道后還害怕, “這般下去, 倒是將人給寵壞了。”
齊殿卿抱著歲安笑:“朕的女兒, 怎么寵也不為過。”
是怎么寵也不為過, 但也不能太放肆吧?
齊殿卿正色, “珺珺,歲安是公主,朕的女兒, 她放肆也是應(yīng)當(dāng)?shù)摹!?br/>
折筠霧:“……”
如此一本正經(jīng),讓她覺得自己可能是后娘。
她埋怨道:“既然你要做慈父,那我就只好做個嚴(yán)母了。”
齊殿卿笑了:“好,那你便做嚴(yán)母吧。”
等將歲安讓奶嬤嬤帶出去,這才問:“皇祖母怎么說?”
折筠霧:“皇祖母沒有說什么別的話,看著很好,只應(yīng)該常哭,眼睛都是腫的。”
齊殿卿沉默了下,“也是沒法子的事情。”
然后道:“既然如此,便賞賜一些東西給老十吧。”
這也不是什么大事,先皇的兒子一共十三個,前頭十一個大些,后面的十二十三倒是只有一兩歲,齊殿卿看見他們就覺得頭疼,只吩咐讓人好好看護,但你要他養(yǎng)兒子一般養(yǎng),卻也不能夠。
這時候,便又有太妃們贍養(yǎng)的問題。這些皇子的母妃們都是在世的,年紀(jì)還小的不能出去開府,便跟著母妃住在一起,或者住進皇子所里面,等到長大了再開府出去。
那這些年紀(jì)大的,已經(jīng)出去開府的老二到老七,是足以把太妃們接出去養(yǎng)的。
折筠霧覺得這事情其實挺簡單的。你想出去就出去,不出去就在宮里養(yǎng)老,并沒有什么不妥。
齊殿卿卻笑吟吟的看著她,“那等你封后大典后,便試試。”
折筠霧就想起自己還得有個大典。如今走到哪里都有人行禮喊她皇后,她倒是覺得這個大典可有可無,便沒有關(guān)注。
齊殿卿卻跟她不同,他極為看中這個大典,還跟她描述,“到時候,你穿著這身衣裳,是要一步步的,走到朕面前來的。”
折筠霧就笑了,“陛下,你一定在腦海里想了多次吧?一邊說一邊笑。”
齊殿卿確實想了很多遍。
他先讓劉得福叫膳,然后笑著道:“自然要想的,這幾年走來,咱們多不如意,如今如意了,朕便想讓天下人都知道咱們?nèi)缫饬恕!?br/>
他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他還極為看重皇后。
想到這個,齊殿卿就激動,“你想想,到時候無數(shù)的人看著朕與你攜手,多好。”
折筠霧想了想,便覺得雖然她也會很高興,但也沒到陛下這般激動的地步。
但他一直都是比她懂這些事情,比如當(dāng)年桃花雨,她只看得到桃花樹上的果子很大,他卻覺得桃花雨落好看。
這么多年了,她還是沒有陛下的境界高。
折筠霧就忍不住笑起來,“想來,阿昭是隨了我,歲安隨了你。”
阿昭也不懂這些東西,棗糕好吃,他就多吃些,難道還會給棗糕寫首詩嗎?
這事情除了陛下,也沒人能干得出來了。
齊殿卿便無奈的道:“也幸好歲安終于隨了朕。”
他站起來,又去拿了筆墨紙硯。
“做什么?”
齊殿卿:“這承明殿也是要修繕的,朕畫個樣式,你看看喜歡不喜歡。”
承明殿是皇帝歇息的地方,折筠霧的長樂宮是皇后歇息的地方。她好奇道:“以后咱們就不住長樂宮嗎?”
齊殿卿很堅定,說出來的話帶著一種不容置喙的氣勢:“兩邊都住,朕都吩咐下去了,以后給你我的東西都做兩份,承明殿里面要一份,長樂宮里面也要一份。”
還能這般辦?
折筠霧也隨他去了,如今他說話都帶著一股揚眉吐氣的囂張,可見是從前被壓得狠了。
不過折筠霧發(fā)現(xiàn)了,陛下在她這里囂張歸囂張,但在朝堂上,遇事情卻更加的穩(wěn)重,比起做太子的時候,愈發(fā)的深思熟慮做出每一個決定。
這樣的陛下簡直讓人沒法不夸!他的放肆囂張真的全部給了她和孩子們。
她笑著搖頭,正好膳食來了,她接過膳食盒,將菜一碟一碟擺出來。
“——今兒這菜倒是稀奇。”
是野菜餑餑。
楊太監(jiān)倒是敢做。
如今十一月,野菜很少,這種野菜,得去山上碰運氣。且送到宮里來,得及時一些,不然老了就不好吃了。
折筠霧小時候吃過野菜餑餑。在她的印象里,這并不好吃,她更加喜歡吃肉。但是還別說,吃多了大魚大肉,此時讓她吃這些野菜餑餑,倒是覺得新鮮和好吃。
太子見她吃得高興,便道:“楊太監(jiān)做出來的東西倒是得你的心。”
折筠霧就給他遞了一個,“陛下,你也吃。”
太子殿下吃了,覺得一般,但是見折筠霧吃得高興,便也吃了兩個,第三個堅決不動筷子了。
折筠霧:“你不喜歡這個口味?”
她覺得很好吃嘛。
太子:“那你多吃。”
折筠霧吃完了,便在一起消食的時候跟他道:“陛下,你是沒餓過,等你餓過了,你就知道什么是野菜能解人饑。”
農(nóng)人沒糧食吃的時候,什么不吃?
“樹皮都吃,地上的土也吃,還有人吃土的時候被石子割了喉嚨,一命嗚呼了。”
她本是閑興而談的,但她說者無意,聽者卻有心了,只見齊殿卿長嘆一聲,道:“百姓皆苦。”
然后讓劉得福進來,“晚間再吃一頓野菜,只不過,也不用做成野菜餑餑,只用水煮一煮便好。”
折筠霧:“……“
完了,忘記了陛下最喜歡這般反省和追究其本質(zhì)了。
她咳了一聲,就把剛剛要跟他的“農(nóng)人無力生火煮熟,只生吃”一句話,咽了回去。
要是再說下去,陛下怕是要生吃野菜了。那吃出什么毛病來,真是罪過。
她暗自笑了一聲,便不再管了。
她是不管了,但楊太監(jiān)可犯了難。
主子說要吃水煮野菜,他敢吃,你敢煮嗎?他楊太監(jiān)是不能的。而且好生生的,經(jīng)過精心燒出來的野菜餑餑不吃,做什么吃水煮野菜?
楊太監(jiān)愁壞了腦袋。他的臉是陛下不喜歡的瘦臉,這些年即便是在陛下面前有了姓名,但依舊是沒有常去陛下面前露臉。好在一個廚子,不露臉,在用膳的時候,還是能被陛下記得。
所以太子殿下做了皇帝之后,楊太監(jiān)就水漲船高,把御膳房的其他廚子沖到了一遍,自己成了御膳房里面說一不二的人。
他年紀(jì)在那里,又是陛下身邊伺候的,陛下這些日子的膳食都是他負(fù)責(zé),那就誰也不敢在他面前支棱,沒過幾天,楊太監(jiān)就掌住了菜勺。
他掌住了菜勺,還有些不安穩(wěn)。從東宮的小廚房到了御膳房,官大了,人多了,但是離陛下和皇后娘娘還有小主子們離得更遠(yuǎn)了。
楊太監(jiān)想了兩天,便覺得這也不是個事情,于是打定主意回長樂宮去。
他這雙眼睛,看了這么多東西,有時候真情或者假意還是能分得出來的。在他眼里,陛下對皇后娘娘絕對是真情實意的,他當(dāng)年就賭了一把,攀上了皇后娘娘,這回他還想賭一賭。
只要皇上能來皇后娘娘的宮里,那長樂宮就是御膳房。到時候,即便是他們長住在承明殿也不要緊,他也可以跟過去。
越想,越覺得這是個好法子,便就做了。首先要做的,便是給皇后娘娘送點吃的去,到時候好開口說話。
這野菜餑餑就是他新做出來的。雖然是野菜,但是里面卻澆了肉的湯汁。
這些湯汁和野菜混在一起,把野菜的腥味和苦味都去除了,皇后娘娘是絕對愛吃的,還會覺得眼前一亮,保不齊就會問問是不是他做的。
至于陛下?皇后娘娘愛吃,陛下就愛吃。
——這種事情,他給兩人做了這么多年菜,還能不明白嗎?
楊太監(jiān)就做了,可再怎么樣,也沒想到,他們不僅愛吃,吃光了野菜餑餑——這是小盛過來傳話的時候說的,還要求只清水煮。
這哪里能給皇上和皇后吃。今晚上小主子們也是要去用膳的,更加不了馬虎。
他拉著小盛問。“當(dāng)時,陛下是什么神情?”
小盛知道這事情難辦,想了想,道:“挺感慨的?”
楊太監(jiān)就喃喃了幾句,最后一拍腦袋,打了自己一個耳巴子,“我這個自作聰慧的,這下子,真是自討苦吃了。”
那陛下的意思就是憶苦思甜?
楊太監(jiān)就知道在這清水野菜里面不能做什么文章了。愁眉苦臉的想了一會,最后想了很久,干脆做了一碗辣椒面和幾種不同的調(diào)味放在食盒里面。
然后,又親自下了面,面條做的口味很重。面條跟野菜也不放在一塊,分了兩個食盒,讓小盛送去了。
果然,憶苦思甜的齊殿卿雖然忍著吃了一盤野菜,卻吃的很痛苦,并且做了一首感悟詩句后,便拿起了辣椒面,最后還將幾種醬和面拌在一塊,再把野菜蘸蘸湯汁,跟面條一塊吞了下去。
折筠霧在一旁看的直笑。
作者有話要說: 看有寶寶問完結(jié),月初沒有完結(jié)哦,還得寫到這個月月末才完結(jié)。
這篇文一共三卷,一卷是少年時候相遇相知,二卷是青年相依相扶,三卷是走向中老年時候的相守白頭。
都是日常,也都是他們一生的變化,所以后面的日常會多一點哦。
感謝在2022-01-02 21:00:16~2022-01-02 22:45:3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Shelly@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