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巢問道境,有山造弓矢
眾人七嘴八舌,有些埋怨話兒,都道:“老師只顧著車轱轆話,打機鋒,卻是不為人族前途解惑。”
羅凡倒也不惱怒,因為鴻鈞也是這么對待自己的,自己最能體會他們心頭不爽。不過呢,羅凡也是無奈,道雖無形,卻有神,以羅凡現(xiàn)在的修為哪里敢去違背道。
不管眾人如何埋怨,羅凡只是笑而不答,不慍不怒。戰(zhàn)心等人也是拿了羅凡沒辦法,只得作罷。
復又有有巢氏問道:“敢問老師,仙可是人族修行止境界?”十二人中,戰(zhàn)心和有巢氏并其余熱,多已經(jīng)修煉到仙境界。羅凡道:“修行便是修道,修道便是修心,心無止境,道亦無止境。”經(jīng)過洪荒這么多年的熏陶,現(xiàn)在的羅凡,文言玄話那是信手拈來啊。
“謝老師解惑。”有巢氏道。
眾缺中戰(zhàn)心雀雀欲試,似又不敢。羅凡見狀道:“我輩修心之人,最忌猶猶豫豫,道心不堅,戰(zhàn)心,汝有何問,便問來就是,大可不必扭扭捏捏。”
“是,老師,戰(zhàn)心知錯了。”又向榻上的羅凡打了一個稽首。
羅凡道:“不是過了,不必扭扭捏捏做女兒狀,趕緊問來。”
戰(zhàn)心:“弟子想問老師修行法門。”
這卻也是眾人想問而不太敢問的問題,羅凡傳下的紫華九卷的前面三卷給眾人,卻是只夠眾人修煉到仙為止。羅凡道:“你們自有機緣,數(shù)有定,為師的卻是不能太過干涉人族事物。”人族歷史上本沒有圣父這個人物,羅凡這只的蝴蝶算是第一次煽動了翅膀。
眾人好不失望。
羅凡又道:“非是貧道吝嗇功法,卻是因貧道本體不屬于人族,修行法門根本不適合你們,若是強行修煉,于爾等反有害無益。”眾人這才釋然。
有巢氏和戰(zhàn)心戰(zhàn)月三人又問了一些修行上的疑難,羅凡倒也一一解答。而且剩下的人有的問了一些關(guān)于狩獵陷阱等等方面的問題,還有的問了一些打魚結(jié)網(wǎng)之類的。
其中有一人名為有山氏的,也是羅凡座下人族十二先賢之一,這人沒有別的愛好,只是特別喜歡狩獵猛獸。因此,向羅凡請教狩獵法門。
羅凡對有山氏道:“你去外面取一根麻繩和樹枝過來。”有山氏依言而行,不多時,便拿進來一根粗大的木棒和很粗的麻繩。
“我靠。”羅凡心頭一萬只草泥馬呼嘯而過,指著有山氏道:“你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這有山氏見羅凡罵他,卻也一點兒不惱,反倒是摸摸自己的頭,傻笑起來了。
這一笑把羅凡也給逗笑了:“你子呀,也不動動腦子,為師又不去和猛獸搏斗,你拿了這么粗的麻繩和樹枝干嘛使?”眾人也被有山氏漢憨傻的樣子逗得哄堂大笑,還是有巢氏拉了有山氏一下:“老師是叫你去換了一根粗細相當?shù)穆槔K和樹枝來。”有山氏沖著有巢氏一笑,表示感謝,便立馬跑了出去,不多時,拿進來一根粗細適中樹枝和一截麻繩。
羅凡這才點點頭:“這次的嘛還算勉強。”
羅凡又曰:“汝可知曉狩獵要訣?”
有山氏躬身道:“弟子以為訣竅有二,一者務(wù)必身強體壯,敢于和猛獸搏斗;二者,陷阱務(wù)必深挖,猛獸不可跳出。”
羅凡點點頭,曰:“汝言一般,乃是下盡知之理也。地上走獸用此法,倒也全了;只是地上有猛獸,上豈無猛禽?若是雕鷙下?lián)洌斪鋈绾危恳灿孟葳鍐幔俊?br/>
眾人交頭接耳,良久,不能回答羅凡。有山氏更是面露難色道:“乞老師教我,乞老師教我。”
羅凡道:“答案就在你的手上。”
眾人順著羅凡所,看向有山氏的雙手。他的雙手上,不就是圣父吩咐拿來的樹枝和麻繩嗎?眾人大惑不解,這只是一般對復走獸的武器呀,難道也用這般對復飛禽?
見眾人疑惑不解,羅凡對有山氏道:“將你手中二物,遞與貧道。”
羅凡接過麻繩和樹枝,將樹枝折成一長一短兩根。將長的那一根隨意辦彎,后又將麻繩一頭系在樹枝一端,再拉緊麻繩,系在樹枝。
在眾人不解的眼神中,拈弓搭箭。
“嗖。。。”
短的那截樹枝激射而出,足有十余步之遠。眾人面面相覷,互相注目。有山氏也悶在哪里嗎,站著一動不動。
突然,有山氏大喊一聲:“我明白了,明白了。”手舞足蹈,興奮不已。大喜之后,望著羅凡重重一拜:“弟子替人族謝過老師,有了慈利器,再也不怕打不到獵物了;族人打獵時的傷亡,也會因此大大減少。”
羅凡笑曰:“明白就好,悟性還不錯。”
其余熱不明白,紛紛問有山氏,有山氏將自己所悟不吝講解給各位師兄弟聽,眾人今后方才恍然大悟。
其實,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物件,就是冷兵器時期最為常見的弓箭的原理。在整個冷兵器時代,弓箭都是主流武器,稱霸兵器譜。此時人族在十二先賢的領(lǐng)導下,才開化智慧,哪里懂得造弓箭,利用樹枝的反彈力?羅凡教給的正是制造弓箭的原理,有了弓箭相助,人族打獵將變得大大的容易。可惜,任何事物有利也有弊,弓箭也為人族帶來了深重的苦難,每場戰(zhàn)爭弓箭帶來的殺傷源源大過去近兵器帶來的殺傷,為歷代統(tǒng)治者所重視。怕是連發(fā)明弓箭的有山氏也未曾料到自己發(fā)明的弓箭將成為人族自身對自身的大殺器。
正是:
一彎月滿流星矢,
野獸從此避紛紛。
蓋因人獸因果循,
自嘗弓矢有山悔。
色已晚,玉兔西起,一問一答,不覺已是一過去。羅凡和座下眾人問道已畢。十二人俱三叩九拜大禮而去,問曰:“老師何時離身,弟子等也將恭送一程。”見眾人情意拳拳,羅凡道:“明日太白一線,便是貧道動身之時。”眾人聽得明白,便是東方啟明星剛升起之時。
眾人皆退,唯有戰(zhàn)心戰(zhàn)月戰(zhàn)靈三人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