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可卿與賈珍,屈從還是真情?
仔細(xì)研究薄命司的冊子,可以發(fā)現(xiàn),《金陵十二釵正冊》收錄的都是豪門千金,林黛玉、薛寶釵、賈府四春、史湘云、王熙鳳、賈巧、李紈,這十個人都是千金小姐,秦可卿算不算?秦業(yè)到底也是官家,秦可卿知書達(dá)理,拋開養(yǎng)女身份不談,也是千金小姐,妙玉也是蘇州的千金小姐,只不過父母雙亡了。
《金陵十二釵副冊》以香菱為首,后面有薛寶琴、李紋、李綺、邢岫煙、林紅玉、嬌杏、齡官、夏金桂、秋桐等,這是次一等的奶奶身份。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全是丫頭,以晴雯為首,后跟襲人等。
所以,可以確定的是,尤氏如果進(jìn)不了《金陵十二釵正冊》,那她就不會進(jìn)后面兩冊了,因為后面的身份不符合她,曹雪芹沒有透露給我們,但這是可以肯定的:尤氏落榜了。
原因何在?
尤氏沒有娘家勢力,所以忍氣吞聲,賈珍胡作非為,她不管,就是她管了,賈珍也根本不可能怕她,因為賈敬修道去了,賈珍就是寧國府的土霸王、土皇帝。沒有勢力、資本、對等的權(quán)力是外因,尤氏的性格問題是內(nèi)因。
然而這也只是小事,唯有一個錯誤,是曹雪芹不能容忍的。
那就是賈珍的扒灰事件中,尤氏采取了觀望并且不聞不問的態(tài)度,而她的這種態(tài)度,在《紅樓夢》中,無疑是最大限度的加速了秦可卿的死亡。
尤氏采取觀望有什么好處?
曹雪芹已經(jīng)在原著中給了我們答案:“俏平兒軟語救賈璉”一回,平兒發(fā)現(xiàn)了燈姑娘的頭發(fā),告訴賈璉“這是我一生的把柄”。
這是類比暗示法,尤氏知道了賈珍、秦可卿的事情之后,不聲張,默默抓住了賈珍從秦可卿那里拿來的簪子(這就是一生的把柄)。在此后的談話中,尤氏可以用此爭得話語權(quán),事實上賈珍也的確做出讓步了。
細(xì)觀紅樓回目,前面“王熙鳳協(xié)理寧國府”,尤氏犯了胃疾,根據(jù)中醫(yī)觀點,非常氣惱會導(dǎo)致胃痛,說明她那時候非常地氣。
后面回目來了一個互換,變成了尤氏操辦榮國府,曹雪芹僅僅是寫一些偶然的瑣事嗎?肯定不是的。王熙鳳生日發(fā)生了什么?賈璉和鮑二家的通情,被王熙鳳撞破,從而導(dǎo)致“變生不測鳳姐潑醋,喜出望外平兒理妝”。
兩者有何聯(lián)系?
還是類比暗示法,反過來,暗示了:尤氏當(dāng)初也像王熙鳳一樣撞破了賈珍和秦可卿那些事。
所以,曹雪芹也已經(jīng)給了我們答案,“鮑二”這兩個字諧音“抱兒”,秦可卿正是“抱來的孩子”,而鮑二家的“上吊自殺”,所以《紅樓夢》中秦可卿也是上吊自殺。
紅樓里的秦可卿是屈從還是真情?
再細(xì)觀回目,第十回“張?zhí)t(yī)論病細(xì)窮源”,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這兩回是和秦可卿有關(guān)的,可中間卻硬生生插進(jìn)了兩回(十一回、十二回),來敘述王熙鳳害死賈瑞。
為什么會這樣子?
試想一下,王熙鳳雖然有自己的忠貞,但是和賈蓉、原寶玉調(diào)笑那是肆無忌憚的,為什么賈瑞不過“暗示”一下,王熙鳳卻要置他于死地?王熙鳳的殺心是不是毫無來由?
因為王熙鳳大可以明目張膽地拒絕,那賈瑞一定不會騷擾她的,為什么偏偏卻要宣泄出一段毫無來由的怒火?
筆者這么說是有證據(jù)的,賈瑞的祖父賈代儒雖然輩分高,但是他們一家不在賈府核心圈子之內(nèi),不過是仰仗賈府的鼻息生活。
賈瑞被賈蓉、賈薔抓住之后,已經(jīng)嚇破了膽子,后兩個只是他的侄子啊,按理說他應(yīng)該不怕,但賈瑞不是強勢之人,沒有實力,也沒有資本,所以百分之百可以肯定:如果王熙鳳不是將計就計,不勾引他,賈瑞絕對不會那么膽大包天敢“吃餃子”。
另有一個證據(jù),茗煙大鬧書房一幕,賈瑞都是教唆金榮百般給原寶玉、秦鐘賠罪,賈瑞連原寶玉都怕,怎能敢得罪王熙鳳?
那么賈瑞為何這么“勇于嘗試”?這么“大無畏”呢?
原因不外乎王熙鳳平時長袖善舞、八面玲瓏,和賈蓉、賈薔有說有笑,賈瑞以為她是個“寂寞”的,“開放”的。
話又說回來,賈瑞也不見得多丑,只是比起賈薔、賈蓉次了一點兒,王熙鳳卻偏偏不拒絕他,偏偏要他死,而且這兩回插進(jìn)去了秦可卿生病的時間段之中。
如果說僅僅只是為了表現(xiàn)王熙鳳的陰毒殘忍,說服力是不夠的,因為她能容忍賈薔、賈蓉,而且她的陰毒在尤二姐事件中已經(jīng)表現(xiàn)得過猶不及,令我等讀者破口大罵了。
大家可看出什么來了?
同樣是類比暗示法,在秦可卿之死這個“特殊”時間段,出現(xiàn)了這樣毫無來由的“特殊”事件,曹雪芹是在告訴我們:當(dāng)初賈珍就是運用同樣的方法,釣到秦可卿這條美人魚的。
王熙鳳吃醋大鬧,見到賈母卻停止了,告訴了我們一條賈府潛規(guī)則:發(fā)現(xiàn)這種事情,原配女人不得張揚,要壓下去!要注意面子!
類比暗示:同樣情況,尤氏忍氣吞聲,什么都不敢說。
金釧兒、鮑二家的之死告訴我們:賈府另一條潛規(guī)則,女兒家聲明毀了很可怕,但要是再毀了男人家的名聲(原寶玉、賈璉),那么這個女人只能去死!而且不會有人可憐你(包括賈母)!
類比暗示:不想毀了賈珍的名聲,背負(fù)一世罵名,秦可卿只能去死。
而我們可以看出秦可卿對王熙鳳的一番話,有對生的留戀、死的恐懼,所以,她只能是屈從的。
賈珍為何肆無忌憚、大張旗鼓為兒媳婦秦可卿辦喪事?為了贖罪,時人敬畏鬼神,這是他良心不安的表現(xiàn)。
而尤氏在全過程中,采取了讓秦可卿去死,抓住賈珍把柄以獲取權(quán)力的措施,這個措施使尤氏自己如愿以償,卻讓紅樓第一美人香消玉殞,所以曹雪芹借賈惜春之口批判了尤氏。
這也是尤氏不能進(jìn)《金陵十二釵正冊》的根本原因。
在這個時代,人人只有尋求自保而已。
賈寶玉一直以為尤氏很可憐,其實她的確挺可憐的,整部紅樓,尤氏和可卿婆媳兩個,沒有一個人和她們有血緣關(guān)系。但是現(xiàn)在,突然想通了前因后果的他,愣愣地對月長吁。
他踏著月光,走出了櫳翠庵,北風(fēng)亂,夜闌珊。(未完待續(xù)。)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yōu)質(zhì)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