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衛(wèi)所
在沈翼看來,南寨應該直接設為南寨鄉(xiāng),派遣鄉(xiāng)長巡檢管理,北面的東湖寨,應該設為軍鎮(zhèn),以衛(wèi)所兵鎮(zhèn)守。
“正兵、衛(wèi)所,還有設鄉(xiāng)……”
王景認真的聽著對方講述,此時他麾下有一個步軍千戶,一個水軍千戶和兩個騎兵百戶,若是滿編則是三千步騎水軍兵馬。
這三千兵馬是直接上陣廝殺的正兵,此外還有不少輔兵,伙頭兵。
但王景攻打其他勢力時,把正兵帶走,留下的少部分兵馬很難看守后方。
這時候,就需要設立衛(wèi)所兵了。
明朝軍制,軍隊分為京軍和處所軍,所謂京軍和宋時的禁軍性質相同,是拱衛(wèi)中央的精銳正兵。
處所軍則分為衛(wèi)所、邊軍和民兵!邊軍自然不必說,他們的任務便是駐守邊關,防備外敵。
衛(wèi)所軍分駐各地,維持各地治安,剿匪安民。若遇叛亂,則集合鎮(zhèn)壓。
民兵歸屬縣巡檢,押送糧草、軍械等。
王景手中的三個千戶,實際上就是禁軍。輔兵和伙頭兵是民兵。駐守東湖寨的兵馬,可以稱之為“邊軍”。
缺了中間的衛(wèi)所軍。
“我明白了!”
王景知道了對方的意思。
按照他的理解,就像漢代京師有南軍北軍這種常備兵,地方上也要有郡縣兵一樣。
衛(wèi)所兵、郡縣兵,稱呼不一樣,作用相同。
唯一的區(qū)別,就是衛(wèi)所兵半兵半民,自己耕田種地,而郡縣兵需要征發(fā)徭役,來源不同。
“沈先生,你的建議很重要!”
王景說道:“就如你所言,南寨以后稱之為南寨鄉(xiāng),至于鄉(xiāng)長巡檢這些官吏,這你來安排。東湖寨以后改為百戶所。”
“至于百戶的人選……”
王景看到朱武朝這里走來,便問道:“朱先生,范因在東湖寨有沒有什么異常?”
東湖寨位于河水和東湖的交界,對東湖來說位置緊要,是抵擋北面襲擊的重要防線,此時駐守東湖寨的還是范因。
因為出身的問題,他暫時被王景閑置。
不過,他的能力還算不錯,閑置了太過可惜,如今乞活軍的問題已經解決,軍中將校也整編完成,可以把他調回正軍。
“范百戶做事認真,并未不妥!”
朱武想了一下說道。
王景便道:“那就把范因調到步軍千戶,繼續(xù)擔任百戶軍職,派一個老實穩(wěn)重的百戶去東湖寨,接替范因!以后東湖寨改為東湖屯,編為衛(wèi)所軍!”
不久前王景和眾人商議后設置的文武制度只是初步的輪廓,在擴張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現實情況不斷的調整。
如今王景發(fā)現了漏洞,便順勢調整一番。
沈翼出身明朝,王景治下的各種制度,也因此很大一部分參考了明朝的官制。
明清時期的各種制度,基本上是封建王朝中央集權的集大成者。
王景感覺,把明朝制度中的一些弊端漏洞修改一番,就可以當成自己爭霸天下根基。
制度,也是因人成事。
明朝后期各種爛,但不可否認前期爭霸天下時候的強大。再加上一批歷史級的文臣猛將,掃平天下如同席卷。
王景麾下的人才還是太少,所以稍微有些能力的人,他都不會放棄。
在南寨呆了幾個時辰。
看到兩三千的流民按照規(guī)矩不斷的被清洗身軀防止瘟疫,然后被安排在寨內的木屋后,王景就乘船返回了湖心島。
區(qū)區(qū)不到兩萬人的雜事,都有身為縣令的沈翼和主簿田亮云處理。王景不用太過操心。
對于這些民政事務,王景只需要知道大略,知道民情即可。
他不是朱元璋那種精力充沛到可怕,對手中權柄十分看重的強人。
身為人主,要會用人,敢放權,最重要的是牢牢把握軍權,只要做到這些,什么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
慕容氏覆滅之后,原本廝殺不休的大地恢復了寧靜,東湖屯不提,南寨和湖心島上開墾的農田,又到了收獲的時候。
田地中,稻谷一片金黃。
這次收獲的糧草比上次多出兩倍,可以支撐兩萬人幾個月所用。
有了充足的糧草,無論是最開始追隨王景的老人,還是剛編入東湖縣的流民,都變得無比安心。
收割了糧食后,眾多百姓在田亮云的帶領下,繼續(xù)開墾農田。
由于工具和耕牛短缺,開墾農田的速度沒有那么快,但也在南寨、湖心島周圍開田數千畝。
二十天的生長期,數千畝田地,很快就能給王景再帶來數千石的糧草!
東湖縣已經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
足食方能足兵。
有了充足的糧食,麥鐵杖的步軍千戶、江志雄、李俊所率領的水軍千戶,終于可以進行嚴格的訓練了。
他們之前的訓練,只是簡單的訓練一下陣列辨認旗號而已,很少錘煉身體。
畢竟,沒有充足的營養(yǎng),嚴格訓練士卒等于把他們活活練廢……
這一日清晨。
帶著淡淡水汽的微風吹來,將湖面吹出一道道水紋。
四周的樹木嘩嘩輕響,站在湖心島的小山向下看去,能看到大片的農田。
更遠處,一艘艘船只變幻隊形,這是水軍在演練。
靠近湖水的船塢,大量的工匠正在忙碌,想要建造正式的艨艟。之前梁莎水寨所造的船,只能稱之為漁船。
湖心島的小山上,靠近山頂的地方被鏟出一個平臺。
周圍建造了一個亭子,亭子內有石桌石凳,可以一邊觀賞風景,一邊飲茶飲酒。
平臺兩側擺放了兩個兵器架,上面掛著長槍、腰刀、弓箭等兵器。
這是王景用來修行武藝的地方。
王景此時手持一柄長劍,正在閉目凝神。
他按照法門觀想,通過觀想法凝練自己的精神力量,然后想盡辦法,讓精神力量和體內的氣勁融合。
四階的修行,在于凝練罡氣。
而罡氣,本質上便是人的精神力量和氣勁的融合,精神是人的靈魂意志,氣勁是元氣體魄,兩者融合,也算是精氣神三寶合一。
換句話說,罡氣就是精氣神三寶高度凝聚的成果。
默默的觀想了片刻。
王景心有所動,突然睜開雙眼,雙眸閃過凌厲的亮光,唰!長劍如電,光華閃爍。他的身影在演武場來回縱橫。
每一招每一式,都是最基本的劍招。
但每一招都無比的簡練干脆,是最純粹的殺戮劍法。這是趙云傳承中的基礎劍技。
biqubu.net
網頁版章節(jié)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對什么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里是鎮(zhèn)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wěn)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yè)。
可以說。
鎮(zhèn)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么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zhèn)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zhèn)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于后者。
其中鎮(zhèn)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yè),一為鎮(zhèn)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zhèn)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后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為鎮(zhèn)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zhèn)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于鎮(zhèn)魔司的環(huán)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zhèn)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zhèn)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huán)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zhèn)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