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勝點
在反擊志愿軍的問題上,博茨曼有點猶豫。【全文字閱讀】
當時,博茨曼手里只有兩支部隊可以調動,即第一裝甲師與第二裝甲師,而且這兩支部隊都有自己的戰(zhàn)線,不能完全調動。至少到十一月三十日之前,第二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無法參戰(zhàn)。
與之相比,黃峙博的兵力就顯得要充足些了。
在已經(jīng)動用了四個集團軍的情況下,他手里還有三個集團軍,除掉留在后面充當戰(zhàn)略預備隊的第二十四集團軍之外,還有第十六集團軍與第五十四集團軍。即便出于安全考慮,黃峙博得留下一個集團軍,用來應付東線或者西線上的意外情況,特別是美軍很有可能在西線發(fā)動大規(guī)模反擊,他也能動用一個集團軍來加強春川方向的進攻。這樣一來,在第四十七集團軍后面就還有兩個集團軍。
用有限的兵力去對付三個集團軍,顯然有點勉為其難。
題是,不打的話,志愿軍就能鞏固陣地。
以志愿軍構筑防御陣地的速度,到十二月一日,至少能把防御縱深拓展五公里,做好應付聯(lián)軍全面反擊的戰(zhàn)略準備。
盯住春川打,肯定行不通。
博茨曼不得不在其他方向想辦法,而且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志愿軍的問題。
得準確一點,還是志愿軍后勤保障上的問題。
當時,志愿軍打通了兩條戰(zhàn)略鐵路線,分別從新義州到開城、以及從江界到元山,把每天運入朝鮮的物資總量提高到了十五萬噸,足以支撐七個集團軍作戰(zhàn),剩余的物資還能確保三百萬朝鮮軍民的日常消耗。
只是,這兩條戰(zhàn)略鐵路線并不牢靠。
關鍵就在江界到元山的鐵路線上,因為物資只能運送到元山,而無法直接送到前線部隊手中。
如此一來,在作戰(zhàn)物資的運輸上,志愿軍出現(xiàn)了問題。
當時,大部分作戰(zhàn)物資都送往開城,運到元山的物資僅供第六十五集團軍與第二十四集團軍使用。
也就是說,提供給朝鮮軍民的物資幾乎都送往元山。
題就在這里。
當時,第四十七集團軍與第十三集團軍所需的作戰(zhàn)物資,以及修建前沿防御陣地所需的物資都集中運到開城,而通過公路,每天只能向前線運送大約五千噸物資,僅能勉強維持兩個集團軍的正常消耗。
如果聯(lián)軍能夠打下開城,或者切斷從開城往東的公路,第四十七集團軍與第十三集團軍的后勤保障就會出現(xiàn)問題。當然,還得在東線有所作為,讓志愿軍不得不為第六十五集團軍提供更多的作戰(zhàn)物資,從而無法調動運輸力量支援第四十七集團軍與第十三集團軍,讓這兩個集團軍耗光攜帶的作戰(zhàn)物資。
博茨曼的這個判斷,立即得到了情報機構的證實。
志愿軍的后勤保障確實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而且在開城到春川的交通線上,最容易攻打的就是席屯里。
這里離第二裝甲師的防線不到四十公里,駐守的是一支人民軍的部隊。
離席屯里最近的志愿軍在大約十五公里之外的馬場里。如果聯(lián)軍能夠突擊,而且一舉拿下席屯里,就能切斷第四十七集團軍與第十三集團軍的后勤補給線。
博茨曼沒有耽擱時間,在二十八日夜間,就給第二裝甲師下達了任務。
按照他的部署,第二裝甲師將抽調一個裝甲旅與兩個步兵營,向席屯里突擊,而第一裝甲師則將抽調三個營,幫助第二裝甲師守衛(wèi)防線。
重要的是,博茨曼要求第二裝甲師連夜出發(fā),而且在天亮之前就得到達席屯里。
這道命令有點勉為其難,不過第二裝甲師辦到了。
二十九日凌晨,充當突擊部隊的一個裝甲營與兩個步兵營就上路了,而主力部隊的兩個裝甲營與三個步兵營也在兩個小時后從議政府出發(fā)。
這次突擊,果斷而且迅速。
二十九日清晨,美軍突擊部隊離席屯里不到十公里,才與人民軍的巡邏部隊遭遇。
收到消息時,黃峙博也嚇了一跳。
雖然他料到聯(lián)軍會發(fā)動反擊,而且不會在春川做文章,會在其他方向上動手,但是沒有想到聯(lián)軍會直奔要害。
得簡單一點,黃峙博沒有想到聯(lián)軍會直接奔襲席屯里。
要知道,從第二裝甲師的防區(qū)到席屯里沒有公路,裝甲部隊只能越野行軍,作戰(zhàn)物資得不到任何保障。
只是,黃峙博更加清楚,丟掉席屯里的話,中部戰(zhàn)線上的部隊就會崩潰。
“我不管你用什么辦法,把能夠找到的部隊全都派過去,必須守住席屯里,至少得堅持到增援部隊到達。”黃峙博停了一會,等電話那頭的第三十九集團軍司令說完,才說道,“我已經(jīng)從二十四軍抽調了一個裝甲旅,預計傍晚就能到達。在此之前,如果丟掉了席屯里,你就別回來了。”
一口氣說完,黃峙博不等對方回答就掛了電話。
此時,牧浩洋剛剛趕過來。
“去告訴二十四軍,讓增援部隊快馬加鞭。其他都別管,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過去,不然我們就得放棄已經(jīng)取得的戰(zhàn)果了。”
戚凱威點了點頭,出門的時候朝牧浩洋遞了個眼神。
情況很緊急,大家心里都有數(shù)。
“中校,你來得正好,現(xiàn)在有多少特種部隊在席屯里附近?”
“只有兩支特種部隊,而且已經(jīng)聯(lián)系上了。”
“是嗎?”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我已經(jīng)給他們安排了任務,重點襲擊聯(lián)軍的后勤保障部隊。”
“后勤保障部隊?”黃峙博愣了一下,說道,“中校,你很積極,可是你搞錯了,這支聯(lián)軍突擊部隊根本沒有后勤保障部隊。”
牧浩洋也愣住了,他還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最~好書最快“從議政府到席屯里沒有公路,所以聯(lián)軍的突擊部隊是野外行軍,不然也無法避開我們的巡邏部隊。很明顯,聯(lián)軍的目的就是切斷四十七軍與十三軍的后勤補給線,讓我們不得不把部隊撤回來。”
“總司令,這……”
“給特種部隊重新安排任務。”
“什么任務?”
“使用電磁武器。”
牧浩洋一愣,等著黃峙博說下去。
“我給陸雯打過電話,供特種部隊使用的電磁彈頭已經(jīng)開發(fā)出來了,而且在第二次戰(zhàn)役結束之后就分配了下去,在此之后前往敵后戰(zhàn)場的特種部隊都應該有這種彈頭。你要做的就是聯(lián)系上他們,讓他們切斷聯(lián)軍突擊部隊與后方的通信聯(lián)絡。兩支不夠,就派更多的特種部隊過去。”
“沒問題,我馬上去安排。”
“別急,這只是一個任務。”黃峙博叫住了牧浩洋,說道,“特種部隊參戰(zhàn)后,戰(zhàn)場形勢肯定會非常混亂,聯(lián)軍指揮官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所以會把指揮權交給前線指揮官,美軍的突擊部隊不會因此而放棄進攻。”
“那……”
“所以,特種部隊還有一個任務,渾水摸魚。”
牧浩洋的眉頭跳了幾下,似乎沒有明白黃峙博的意思。
“戰(zhàn)場越亂,我們守住席屯里的機會就越大,所以特種部隊得利用這個機會,爭取找到聯(lián)軍的前線指揮中心。不管用什么辦法、付出多大的代價,得給我拿出點成果來。如果能夠打掉聯(lián)軍的前線指揮中心,就算無法擊潰聯(lián)軍的反擊,也能為增援部隊爭取到幾個小時,這就足夠了。”
“行,我明白了。”
“真的明白了?”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我馬上去安排,讓特種部隊趕緊投入戰(zhàn)斗。”
“有消息了,記得告訴我。”
牧浩洋沒有羅嗦,點頭答應下來后,就去聯(lián)系那些在敵后戰(zhàn)場上活動的特種部隊。
可以說,志愿軍是幸運的。
在打到三八線之后,深入敵后作戰(zhàn)的難度大幅度提高,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黃峙博讓牧浩洋調整了特種部隊的作戰(zhàn)部署,讓大部分特種部隊集中在戰(zhàn)線附近活動,而沒有深入敵后戰(zhàn)場。
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現(xiàn)在的敵后戰(zhàn)場是韓國,而不是朝鮮。
當時,如果不是志愿軍缺乏有效的戰(zhàn)術偵察手段,恐怕黃峙博會把特種部隊撤下來,以免讓特種部隊在常規(guī)作戰(zhàn)中承受太大的傷亡。畢竟,特種部隊并不適合常規(guī)作戰(zhàn),也很少參與正面戰(zhàn)斗。
現(xiàn)在,這些集中在戰(zhàn)線附近活動的特種部隊,成為了志愿軍的救命稻草。
在席屯里附近的兩支特種偵察兵中,其中一支由張寶強上校率領,而牧浩洋隨后調動的特種部隊中,包括了龐躍龍親自率領的一支兩棲偵察部隊。
事后看來,沒有這些特種部隊,志愿軍肯定會輸?shù)暨@場戰(zhàn)役。
只是,呆在大后方的牧浩洋并不清楚前線的情況。在通信不暢的情況下,他也不可能準確掌握所有特種部隊的情況。
命令下達了之后,他就只能耐心等待,決定命運的不是他,而是前線指揮官。
當時,最先趕到席屯里的不是特種部隊,而是駐扎在馬場里的第三十九集團軍的一個步兵營。
為了趕在聯(lián)軍之前到達席屯里,該營的四百多名官兵幾乎拋棄了所有不便于在山間動的重裝備,僅攜帶輕武器,抄近路飛奔了一個小時。
從時間上看,他們僅比美軍突擊部隊提前半個小時到達。
如果帶上重裝備走公路的話,即便不遭到聯(lián)軍轟炸,也需要一個多小時,很有可能無法及時趕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