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繼續(xù)合作
把干貝裝車,徐方給董揚帆打了電話:“董經(jīng)理,干貝四十分鐘后到貨,你安排下人搬貨。”
董揚帆驚喜道:“好,我這叫人來。”
到了地兒,董揚帆問:“一共多少斤,你們稱了嗎?”
“稱了,一共十六萬一千八百三十斤,干貝都是村民做的,每家做了多少都有記錄,你再稱一次吧。”
“徐大老板肯定不差我這點錢,就按這個數(shù)來吧。”董揚帆揮揮手,示意店里的人卸貨。
等貨全部卸下,徐方支付了車費后,跟著董揚帆進了辦公室。
招呼徐方坐下,給徐方沏了杯茶,董揚帆笑問道:“徐總,這么多干貝,一下無法銷售出去,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先結算五萬斤,已經(jīng)是我們最大能力范疇,希望徐總能理解下。”
看了眼董揚帆,職業(yè)裝,灰布裙,倆團子很搶眼,深深看了眼才道:“之前董經(jīng)理就解釋過了,完全可以理解。”
董揚帆眼里閃過一絲感動,急忙道:“徐總放心,我們會在三個月內還清。”
徐方考慮了下,現(xiàn)在三個海湖,都裝有海底冷熱儀,這么一來,四個月成熟一茬,每個海湖能產(chǎn)一百萬斤,平均下來,每個月扇貝產(chǎn)量,就達到了七十五萬斤。
而自己三個酒店,一個月滿打滿算能用個二十萬斤,剩下的五十萬斤,如果運作不出去,就只能放緩養(yǎng)殖速度了。
而自己的酒店發(fā)展速度,也不是說開就開的。想全部吃下,也得十幾家酒店才行。發(fā)展到那種規(guī)模,怎么也得一兩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今年內,自己必須得把多余的扇貝都運作出去。
“董經(jīng)理,不知道你們一天,能銷售多少干貝?”徐方問。
“如果運作的好,一天能賣出一千斤干貝。”董揚帆想了想道。
徐方眉頭一挑,問:“那這十五萬斤干貝,你們得運作多久才能賣完?”
“這只是以之前的運作力度來算的,主要還是徐總供貨數(shù)量,我們放心不下啊,萬一運作起來突然斷貨了,豈不就坑了,這樣很容易讓口碑變壞。”董揚帆嘆口氣道。
想到之前給董揚帆斷貨的事兒,徐方老臉一紅,解釋道:“當時的扇貝都是野生的,數(shù)量也不好控制,現(xiàn)在不一樣,都是我們自己養(yǎng)殖,有多少都能給你個準數(shù)。”
董揚帆打理一個店鋪,本就無比聰明,聽徐方這么說,心不禁一動:“也就是說,徐總以后能提供更多的貨?”
徐方點點頭道:“遠的先不說,今年內,平均每月能給你提供十萬斤干貝,這些貨董經(jīng)理能不能接?”
董揚帆眼中閃過濃濃的驚喜,脫口問出問:“沒騙我?”
“騙你做啥,不過我希望先聽聽董經(jīng)理的運作方式,萬一你賣不出去,而我也沒去聯(lián)系其他收購商,這些扇貝只能在我們養(yǎng)殖基地養(yǎng)著,浪費飼養(yǎng)資源!”徐方提醒道。
董揚帆心里一片火熱,今年每個月能供應十萬斤干貝,一年就有一百二十萬斤!
去掉進貨、渠道運營、人工成本,每斤干貝的利潤也能達到三十元。一百二十萬斤,那就是3600萬元的利潤!
這樣的利潤,相較于現(xiàn)在的塔塔海鮮店來說,已經(jīng)十分了不起了。
而且能經(jīng)營出自己的品牌,哪怕明年一斤貨都供應不上,自己用稍微次一點的其他商品頂上,也能維持店鋪運轉下去。
深吸口氣,董揚帆也說出理由說服徐方:“這點徐總完全可以放心,雖然我們店鋪不大,但我經(jīng)營海鮮生意,已經(jīng)五年了。五年時間,不管進了多少貨,我這很少有積壓的情況。我相信我的運作能力,一月十萬斤可以消化的掉。”
“現(xiàn)在你每天消耗一千斤,一個月滿打滿算也就三萬斤,不知你打算怎么運作?”徐方追問了句。
“之前我也提過,我們的實體店雖然不大,但我們的銷售渠道,主要還放在網(wǎng)上,市場面向的是全國。各種宣傳渠道,我們都能掛上,如果全面鋪開的話,每天消耗三千斤干貝,根本不是問題。而且這種野生干貝很搶手,我完全能朝超市、酒樓里供貨。說句不客氣的,如果真要我放開手腳,每個月五十萬斤,才是我想要的數(shù)字。”董揚帆哂然一笑。
看她表情很是篤定,徐方點點頭:“行,那咱們合作愉快。”
“不如我們簽個協(xié)議,我真擔心徐總的干貝說斷就斷。”董揚帆提議。
徐方對此沒意見:“行,那董經(jīng)理擬定合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