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瞞天過海
原本的歷史上,格林納達的奧斯汀將軍動手,是1983年的10月13日。
可是第一周內,美軍并沒有軍事解救,而是選擇了先通過扶植格林納達國內的代理人,來解決問題——他們武裝了一些據說是打起“支持畢曉普”旗號的格林納達本國民眾,試圖救出畢曉普。
這伙人鬧騰了一個星期,最后還是被在軍事方面更專業(yè)的奧斯汀將軍反撲重新消滅、畢曉普首相也再次被抓,然后被奧斯汀秘密殺害了。
一言以蔽之,美國人歷史上首先動用的手段,是類似于當年在古巴搞的“豬灣登陸”。美國人怕被國際輿論說成是侵略,希望偽裝成“當地人和當地人之間的內部沖突”,由代理人打贏。
可惜,代理人太窩囊。正如豬灣那伙古巴人,打不過卡斯特羅,一個道理。
代理人失敗之后,美國人才拖拖拉拉,搞了三次國會辯論,先讓副總統(tǒng)老不死跟參議院扯皮,兩天后李根再扯,從19號扯到25號,浪費了六天時間,終于動武。
一言以蔽之,要是沒有顧驁,美國人從格林納達出事,到最后動武,需要12天時間來對付民豬的遲鈍決策。
不過現在,隨著喬治.舒爾茨和威廉.克拉克提前拿到了標準答案,情況完全不同了。
……
本章為2月26日凌晨4點更新,如果看到這段話,非常抱歉,請在早上5點后重新看一遍,就會恢復正常內容。
下面湊字數的部分,夾帶一些肌肉展示內容吧。
看我的書這么多年,我最常見被人質疑的,就是
“這個作者真要是這么牛逼,標榜自己寫的商戰(zhàn)文真實、有干貨、能學到東西,那他為什么不去自己創(chuàng)業(yè)/自己去創(chuàng)業(yè)公司努力當高管。
既然他做不到,那么他寫的東西跟其他小白文也沒有區(qū)別,無非是無恥地賣個噱頭,就跟那些深市一磚頭能砸死是個、比狗還賤的創(chuàng)業(yè)導師/成功學培訓師差不多”。
正面回應一下好了。
首先,創(chuàng)業(yè)導師大部分是騙錢的,而且跟成功學講師混同很厲害(成功學講師當然是100%精神傳XIAO騙錢的)。
不過,也不能說創(chuàng)業(yè)導師就沒有好人,畢竟也有少數不兼成功學講師的良心創(chuàng)業(yè)導師的。
人家之所以不能自己創(chuàng)業(yè),或者去創(chuàng)業(yè)公司當高管,一方面可能是沒有精力All-in。
另一方面,創(chuàng)業(yè)并不是你預言對了方向、執(zhí)行層面也不犯錯,就一定會成功的——圈內眾所周知,什么都做對了,平均也就是買個5%的成功概率,還有95%是“就算你什么都沒做錯,但擲骰子就該你死”。
所以馬風說“老兵需要的不是打勝仗,而是如何確保不打贏的情況下還活著回來”。
這就是一個合格的不特殊論者和混沌論者該有的心理素質,接受自己跟別人比沒什么天命上的特殊,接受自己沒有主角光環(huán),他們知道“如果隨機要抽幾個人死掉,為什么不可能是我”。
所以,最干貨最干貨的創(chuàng)業(yè)導師,就只能教你“如何獲得5%贏的機會,以及萬一沒賭到這5%,你還能留下一條命,下次還有機會”。
至于直接教你贏,那是不可能的,哪怕對方是重生者都不行。
……
說完了基本原理,說說“我雖然沒有All-in”,但我的書里,披露了多少有價值的干貨,是實打實在產業(yè)界被用上了的。
首先,如果是從2016年就開始看我書的,從《文娛救世主》開始看起,不跳看的話,應該可以知道里面有一個情節(jié),說的是書中主角早期推廣支付寶的時候,利用了“地域歧視的互相攀比”這張牌。
具體的做法,就是在獲得了周潔倫在大陸業(yè)務的獨家發(fā)行權/代理權后,由“支付寶用戶打購票定金、決定周潔倫到哪座城市開演唱會。如果該城市眾籌人數不夠多,演唱會開不起來,所有眾籌定金全額返還”。
并且,書里主角還借勢炒作,把這事兒搞成了“國內各大城市時尚度和消費能力排名”的標桿,讓各大城市市民引戰(zhàn),極大促成了支付寶的下載注冊量。
大家如果找到這個章節(jié)的話,可以去看看這個章節(jié)是哪年哪月發(fā)表的。
然后,如果書友里有住在一線城市和少數二線頂端城市的,并且你在2017年就是“河馬先生”用戶的話,應該可以知道,在那一年快過年前,有幾個月,河馬先生APP搞了一個“在升級盒區(qū)房方面,全國吃貨是認真的”拉新活動。
這個活動的規(guī)則,不能說和我書里推廣支付寶的策劃100%相似,但相似度極高,也是一個“用戶攀比眾籌、利用地域優(yōu)越感引戰(zhàn)”的套路。
我可以明確聲明,河馬的侯總做出這個決策的時間,比我書里寫到這個計策晚了半年左右。這個是有章節(jié)鐵證的。
當然我并不是說這個活動多牛逼、最后拉新效果多好。但至少說明,我的腦回路是在行業(yè)前沿運營計策同一個量級上的,那些“你牛逼你為什么不去實戰(zhàn)”的攻擊,我不接受。
我本人沒去實戰(zhàn),但與我的計策類似的創(chuàng)意,被實戰(zhàn)了,還是阿貍系的牛逼子公司。
而且我可以明說,因為我家有些親戚朋友在阿貍、丁三石易工作的,我平時業(yè)務上也認識一些那里的圈內人。在河馬用這招之前,我跟他們閑聊的時候就聊起過這些頭腦風暴。
當然我絕不是說最后侯總就是被我啟發(fā)了,我不認識侯總本人。我也不知道有沒有頭腦風暴在阿貍系內部員工傳來傳去最后被采納
(說實話創(chuàng)意不值錢,每天阿貍內部頭腦風暴能有多少牛逼創(chuàng)意呢。所以我也沒有覺得自己虧的意思,就算他們這個運營思路的源頭是從我這兒來的,他們肯用也是看得起我。不好說更多了,不然被人肉出來了影響客戶關系。)
……
以上是一個實戰(zhàn)案例,
下面是第二個實戰(zhàn)案例。
如果沒趕上16年就看我書的,那么17年也不晚。
《噴神》就是17年寫的,而且是基于一個法律行業(yè)從業(yè)者的視角來寫的。《噴神》第一章里,描述主角穿越前的生活模式時,就提到過一段他如何當奸毒大律師。
其中一條是“后世他2019年穿越前,在棒國出臺了個人所得稅抵扣法案后,第一時間搞假收養(yǎng),騙取抵扣額度免稅額”。
之所以最終版本章節(jié)寫的是棒國,是因為和諧問題,不好預言本國立法。
但是,如果是《噴神》的前幾千名讀者,在書還沒上架之前就追看過,應該都能為我作證,我的原始版本章節(jié),都沒寫這事兒發(fā)生在棒國,而是就在大明。
現在呢?已經2019年了,大家去翻翻新的個人所得稅抵扣制度,我的預言是不是實現了?
我在2017年的時候,就在章節(jié)正文里立貼為證2019會出臺這樣的法律。而且我甚至預言了法律還不算,還預言了訟棍們會如何鉆這個法律的空子。
(所以看我的書別養(yǎng)肥,養(yǎng)肥就看不到真正能讓你搶先別人一步謀取利益的干貨了,看到的就是調整過的版本了。)
……
第三個“真.先知”的案例,跟商業(yè)創(chuàng)業(yè)倒是沒什么直接聯系,不過跟社會學推演有一定的關系。
例子來源,是上一本撲了的作品,《繁榮末世大逃殺》。
里面對于人工智能極大繁榮后的推演,非常豐富,但是有一點總結,可以歸納為“人工智能極度發(fā)達后,沒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口連為奴的資格都沒有,他們只有出賣尊嚴,才有可能實現睡財富的循環(huán)”。
這一點,后來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異曲同工的描述,那就是來自于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
《未來簡史》里的總結表述是這樣的:不要以為未來的失業(yè)潮和崩潰,會像奴隸社會那樣,不,因為他們連被奴役的資格都沒有。
人工智能高度發(fā)達,無能之輩連被奴役的資格都沒有,這算是我跟尤瓦爾赫拉利,以及其他遠見社會學家的共識了,至少我們描述的末世形態(tài)在這一點上是吻合的。
而大家可以看一下,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算是2018年下半年才出版的。
我的《繁榮末世大逃殺》里相關章節(jié)的推演,在2018年年中就已經寫完了。
當然,我并不是說我就比尤瓦爾赫拉利先看到——因為他寫的是傳統(tǒng)學術著作,寫完后要修改封存審核很久,才會出版。
而我寫的是網文,隨時寫隨時傳。
但至少可以說,“我在尤瓦爾赫拉利正式公布書稿之前,已經不謀而合”。我跟他在互不知道對方學術觀點存在的情況下,在這個問題上推演巧合了。
所以,不要把《繁榮末世大逃殺》當成單純的網文看,它只是一本想揍醒懵逼地球人,像魯迅先生在鐵屋子里吶喊一樣,讓人感覺到了不適,才在商業(yè)上撲掉的。
在末世形態(tài)的推演和預防上,那本書絕對是有價值的。
……
說了這么多,就這樣吧,三個例子,一本書舉了一個,其實還有多的,但篇幅到了,懶得寫。
重申一下我的創(chuàng)作意圖:我希望創(chuàng)作一本比網文有意義和學習價值、又比網課爽的中間形態(tài)。為網文界開拓一種新的可能性。
野心或許太大了,而能力又不夠扎實,所以一直成績不理想,也沒試出出路。但我一直在做探路的事情。
摸著良心,為探路者點個贊,訂個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