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鳳尾茶(二更)
槐花直接將人領(lǐng)到林大頭家。
時隔兩年,泉水村再次轟動,人們奔走相告:
一是黃家中了狀元的兒子回來了,那真是無限榮光!
二是被放逐的槐花也回來了,竟然也渾身富貴,還帶官兵來捉拿杜鵑,真叫人不敢相信。
三是皇上居然下旨捉拿杜鵑,她到底是什么人?
大家爭相涌向林家和黃家,將兩家院里院外都站滿了,只留中間一條通道過人。
林大猛得信后不敢怠慢,匆匆準(zhǔn)備一番就要趕去。
林老太爺也要去,兒孫們都勸阻。
老人家堅定地說道:“我活了一百多歲,還沒見過皇上傳旨呢,好容易趕上了,這還不去見識見識!你們放心,我好歹也經(jīng)歷過一些事,不會害得你們明天就辦喪事的。”
林大猛無法,只得親自扶著他,一齊來到林大頭家。
林家院子內(nèi)外都人頭攢動。
人雖多,卻還算整齊安定。
一眼望去,官兵和百姓界限分明:內(nèi)層是官兵,分東西南北四方肅立,上房階前一溜擺了多張楠木交椅,邱公公等人正形端坐;外層是看熱鬧的百姓,官兵也不驅(qū)趕他們,只告誡不可喧嚷鬧事;大門口不準(zhǔn)站人,留了通道進(jìn)出。
林大猛等人來后,叩拜恭迎等也不消細(xì)說。
因見都在外坐著,忙請入正堂看茶,又要安置下榻處。
趙知府等忙笑道:“我等不便擾民,已經(jīng)讓官兵在山邊扎營,林里正無需費(fèi)心。這里坐坐甚好。有些事還需向百姓詢問宣告,便不進(jìn)去了。”
林大猛便恭敬不如從命。
趙知府是知道林春的,未來時先就對林家存有幾分好感;既來了,見林老太爺一百多歲,林大爺七八十。林大猛近五十,福生等人二十多,家族如此興盛繁茂,不由敬佩。他叫林大頭再搬椅子來,特許林太爺父子二人在旁邊坐下,只讓林大猛站著回話。
林大頭忙讓夏生去搬。又抬出幾張茶幾擺在眾人前面,準(zhǔn)備燒水泡茶。
正一團(tuán)和氣地寒暄,黃元回家拜過祖父母后也趕來,手上抱著小兄弟黃子規(guī),虎頭虎腦的一個小娃兒。好奇地對官兵張望,一點(diǎn)不怕人。
趙知府忙問道:“這是……”
黃元微笑道:“這是下官小兄弟。下官久未回鄉(xiāng),請大人和公公容下官放肆一回。”
趙知府忙道:“此地非衙門,黃翰林但抱無妨。”
接著又客套地夸他弟弟聰慧靈秀。
邱公公一邊招呼他在自己身邊坐,一邊笑道:“黃翰林手足情深,看了真讓人好生羨慕。喲,小公子一看就是聰明的,長大了沒準(zhǔn)也要連中三元呢!”
眾人聽后都笑了起來。
黃元笑而不語。放下黃子規(guī),教他給各位大人見禮。
黃子規(guī)便規(guī)規(guī)矩矩地跪下,給各位大人都磕了頭。奶聲奶氣地說“見過大人。”于是又引起一陣夸贊。
黃老爹等人也來了,黃元也引他們拜見各位大人,一個個激動得面色發(fā)紅,語無倫次,唯知點(diǎn)頭賠笑。
趙知府和邱公公都納悶不已:這黃翰林祖、父看著實(shí)在平常,還不如林家祖孫有儀表有氣魄。是怎么養(yǎng)出這樣出息兒子來的?
一番跪拜后,長者都特準(zhǔn)坐下說話。
黃元便對林太爺恭恭敬敬地拜倒。磕了個頭。
林太爺慌忙扶起,連說不敢當(dāng)。
林大猛見黃元這樣隨意神態(tài)。引得大人們都說笑,心下放松不少,也上前跟他寒暄。他夸他穿了官服十分威風(fēng),又說他給泉水村長了臉,他們身為家鄉(xiāng)人,也感到面上榮光等語,接著話鋒一轉(zhuǎn),就問林春近況。
林大頭眼巴巴地在旁看著,聽到這更是豎起耳朵。
黃元忙說林春很好,只是學(xué)業(yè)繁忙,才沒回來,但托他帶了信和京城土儀給爹娘等長輩,因他剛回來,來不及整理行李,等下就著人送來。
林太爺和林大頭聽了十分高興,都說不急。
寒暄已畢,黃元便也入座了,將弟弟放在膝頭。
趙知府便咳嗽一聲,起頭向林大猛告之來意,令他配合官兵尋找黃杜鵑,說皇上有旨意給她。
這次同兩年前又不同,傳旨太監(jiān)都來了呢,林大猛心下有些發(fā)慌,面上卻為難道:“小民也不知杜鵑在何處。那年被昝大人帶走后,就再沒看見過她了。”
昝虛妄聽了心里發(fā)悶,卻沒有吭聲。
他今日出奇安靜,凡事都不出頭。
邱公公尖聲道:“林里正,這回可是皇上下旨要帶杜鵑進(jìn)京的。此事非同小可,你還是說實(shí)話吧,或者傳話給黃杜鵑,以免連累林家。林秀才可是還在國子監(jiān)讀書呢。”
一席話說得林大頭也心慌,又郁悶。
黃元都回來了,為什么不叫他的春兒回來?
林大猛微不可察地瞄一眼爺爺,硬著頭皮道:“請大老爺們恕罪,實(shí)在是小民不知道杜鵑在什么地方。”
然那邱公公早命胡佛手去傳槐花了。
槐花就在古村男女老少面前走進(jìn)林家院子。
她穿著粉緞交領(lǐng)褙子、白綢裙兒,頭戴鑲玉蝶戀花金步搖,搖曳生姿的體態(tài),絲毫看不出昔日村姑的影子,引得躲在墻角等隱蔽處偷看的小女娃們竊竊私議,羨慕又好奇。
槐花神情很安靜,默默看著林家整齊的房屋。
兩年前她就是在這里跌倒的,今天她要在這里站起來。
她先拜過趙知府等人,然后回稟道,林家小兒子林冬生以前跟哥哥林春和杜鵑黃鸝一塊去采過鳳尾茶,只要命他帶官兵去那山上,杜鵑在不在那就知道了。
趙知府就看向林大猛。
林大猛聽后,眼神凌厲地看向槐花。
黃元已然問出“你怎么知道杜鵑在那山上?”
槐花道:“在不在。帶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黃元便轉(zhuǎn)向趙知府道:“大人,皇上派下官和大人來此為何?”
趙知府忙道:“皇上令本官和黃翰林來此監(jiān)督,告之百姓內(nèi)情,以示公允,避免再出現(xiàn)上次天怒人怨、山崩水泄情形。”
黃元道:“正是!既如此。就讓官兵進(jìn)山搜拿杜鵑就是了,此乃他們此行職責(zé)所在。若隨便聽一個村姑胡言亂語,就誣陷百姓藏人,勒逼他們交人,這跟上次昝指揮以家母為質(zhì),威脅杜鵑有何區(qū)別?”
槐花大聲道:“我沒有瞎說!村里人都知道杜鵑采的茶葉賣一千兩銀子一斤。冬生跟她去過……”
黃元道:“與你何干?你是要抓杜鵑,還是要采茶?”
同時昝虛妄也嚴(yán)正道:“黃翰林請慎言!上次本官并未以令堂為質(zhì),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
黃元轉(zhuǎn)向他道:“勒逼也罷,虛張聲勢也好,下官以為沒有區(qū)別。到底有失光明磊落,不過是利用杜鵑善良品性。當(dāng)時杜鵑看在泉水村百姓的面上,以及黃家和林家曾經(jīng)養(yǎng)育過她的份上,才大義凜然自投羅網(wǎng)。如今,她該還的恩情已經(jīng)還清,早不知去向,我等若故技重施,強(qiáng)要林家或者泉水村任何一家出頭。豈不是擾民?要官兵來何益?”
昝虛妄緊閉嘴唇,肅然看著他。
槐花道:“不就是帶個路……”
黃元對她道:“你算什么東西!”
并不疾言厲色,卻如同宣判死刑一般斬截。威勢隱然流露,一面又指向圍觀人群道:“這村里每個人的話都能信,就是你的話不能信!”
槐花頓時臉色煞白,倒退一步。
泉水村的老少剛才還跟他說笑打招呼,轉(zhuǎn)眼見他這樣,不禁又敬畏又羨慕。都看向黃老爹等人,心想黃家上輩子也不知做了什么好事。養(yǎng)出這樣的兒子來。
胡佛手見黃元一路都淡然不語,此時陡然發(fā)難。他不禁心下暗恨;同時,也覺出心底不安在哪里了:槐花是被王家放逐山里的,先前他只想到她能幫忙找出杜鵑,或許能立功,就沒想到事情不成會丟臉面。
想到這,他忙對槐花喝道:“還不閉嘴!問你再說!”
槐花見事情不如想象順利,再不能安靜,微微顫抖。
邱公公疑惑地對黃元道:“黃翰林,皇上派我等前來……”
黃元搶著道:“邱公公,下官怎敢違抗圣命!可皇上也說了不許擾民。公公來此辛勞,尋找杜鵑一事就讓禁軍去辦好了,公公切莫因此事被小人利用,以至失手。劉將軍等人就是前車之鑒。”
說著,還對他使眼色。
邱公公聽了便猶豫。
正在這時,林大頭提了一壺滾水來給眾人沖茶,一色用的是大粗瓷碗。
大家忙收聲,看他沖茶,一面借喝茶各自思量。
翻滾的茶葉很快舒展開來,湯色清綠,香氣撲鼻。
邱公公深吸了一口,驚道:“這茶……我聞過,有竹的清香。對了,是勇親王那年進(jìn)獻(xiàn)給皇上的,就是鳳尾茶。說好難得的,總共才得了兩斤多,送了大半給皇上……”
槐花如抓住救命的稻草,尖聲道:“就是那茶!是杜鵑他們采的!賣一千多兩銀子一斤。要是杜鵑不在那,這茶葉從哪來的?”
趙知府等人頓時一齊看向林大頭。
“哐啷”一聲,林大頭手中茶壺落地,滾水傾出。
那水濺了不少在他腿腳上,隔了衣裳,也燙得他直跳。
林大猛面色驟變,恨恨地看著堂弟。
*****
粉紅懸,親們幫原野加油啦,明天三更呢。(未完待續(xù))
ps:感謝“nancy131256”、“l(fā)infang1994”、“太陽下的小豬”、“那一抹綠色”、“水心如月”、“heng87”、“may_kim”、“clx6312”投的粉紅票;還有“。窩窩。”兩枚、“逍遙九世”、“三月煙花飛”、“——mimi”一枚平安符;“qingqingying”一個香囊、“”兩個香囊;“”一把桃花扇。萬分o(n_n)o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