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群龍無首的刺客!
,最快更新楚氏贅婿 !
“蛇無頭不行,此番刺殺小昏侯,必須有一個主導(dǎo)全局,發(fā)號施令的首領(lǐng)。
否則,我等十余諸侯勢力,自作主張,各自行事,定然亂成一盤散沙!
老夫乃是淮南王相國,位高權(quán)重,自薦為這次刺殺小昏侯的首領(lǐng)。還望諸位能夠加以配合,一起協(xié)力誅殺小昏侯。”
闕權(quán)看向眾人,沉聲說道。
“不行,此番自然是我吳國為首!我吳國實力最雄,我父王項弼更是天下英雄之首,乃是這次起兵清君側(cè)的主謀。”
項香當(dāng)仁不讓的說道。
此番十余諸侯王起兵,以刺殺小昏侯為信號,祭旗開局,雖然是一件小事。
但是對諸侯們來說,卻是起兵的開端。
誰挑這個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至少在名義上來說,便是扛大旗的諸侯領(lǐng)袖。
這樣一說,楚國和趙國、膠西王的刺客們卻是不干了。
他們也是冒死參與的,領(lǐng)頭的果子卻讓吳王、淮南王給摘了,這怎么能行?
回去之后,他們怎么說?
還沒起兵,吳王、淮南王就是諸侯領(lǐng)袖了?!
還不會被諸侯給罵死。
“老夫趙國刺客黃忠,老當(dāng)益壯,乃是神弓手,百步穿楊,箭無虛發(fā),可一箭要了小昏侯的小命!
不必爭什么主謀、領(lǐng)袖了。待老夫在街頭抓住一個機會,一箭了結(jié)了小昏侯便可!哪里需要費什么事!”
“呸,你要不要臉啊!你是黃忠,我還是呂布呢。報上真名來!”
自從小昏侯在軍事演習(xí)上擊敗李榮之后,《三國演義》這本兵法奇書,早就傳遍天下。
成為諸侯王們,大臣,謀士們必看的一本兵法書。
“呵呵,假名,假名!你們稱老夫黃百步便可。咱們刺客,哪有用真名的。最近看《三國演義》入迷,對黃忠的箭法極為佩服。老夫之箭法,絲毫不亞于黃忠!”
“吹牛皮!”
“刺殺小昏侯的確不必這么費勁,小昏侯經(jīng)常在金陵城內(nèi)出現(xiàn)。我等五六十名一流的刺客,一個包抄圍攻,取他項上頭顱,易如反掌。”
眾刺客們笑罵一番,氣氛歡快。
但是誰想當(dāng)主謀,發(fā)號施令,那卻是不可能了。
他們各自為諸侯王效力,提了小昏侯的人頭回去拿賞錢,別的諸侯還想命令他們?!
淮南相國闕權(quán)掃視眾刺客一眼。
眾謀士刺客都是各個諸侯國的精銳,眼高于頂,聽命于各自的主君,不會輕易向別家低頭。
想要挑出一個首領(lǐng)來,怕是困難了。
闕權(quán)沉聲說道:“也罷,那就不選擇首領(lǐng)了。
但此番刺殺,意義重大!
小昏侯的項上人頭,便是眾諸侯們起兵之號角,匈奴、百越等國起兵策應(yīng)的信號。
我們必須一起商議,一起行動,一擊必殺。不可隨意單獨行動,壞了大事!”
“行吧,大家商量著辦!”
項香看客棧內(nèi)的刺客眾多,忽然有了一個新主意,問道:“我們這里刺客五十余人,再加上明日趕來的,估計能有百人之多。
何不直接刺殺了狗皇帝?或者殺了狗皇帝最倚重的太尉李榮!如此一來,大楚王朝頃刻之間崩潰,哪里還需要殺小昏侯這么麻煩。”
闕權(quán)搖頭,“不行,皇帝待在皇宮內(nèi),一年到頭難出幾趟宮門。我們不能一直坐等。皇宮內(nèi)外的御林軍數(shù)萬之眾,我等若是入宮行刺,那是以卵擊石。
至于太尉李榮,他早在十年前便是宗師境高手,一代戰(zhàn)神,戒備一向嚴(yán)密。
想要伏擊他,幾率實在是太低了。就算包圍了他,也容易被他逃走。沒有數(shù)百、上千人馬,想要圍死他太難了。
只有小昏侯,未曾習(xí)過武技,護(hù)衛(wèi)也不太多。
而且,小昏侯經(jīng)常出入平王府,在外走動,每次出行雖然有一些侍衛(wèi)跟隨,不會超過十人。刺殺的難度,要小很多。刺殺小昏侯最容易。”
“行,那我們接下來商量,在什么地方刺殺小昏侯?”
項香道。
“平王府內(nèi)有數(shù)百名李家子弟,世代習(xí)武,最善征戰(zhàn)格斗。我們這幾十號人絕非他們的對手。
斷然不能在平王府內(nèi)刺殺小昏侯,必須等小昏侯外出才行。
小昏侯外出,會經(jīng)過王侯巷、長樂街等地,我們所在的鴻門客棧,正是他經(jīng)常經(jīng)過的地方。
要不,我們守株待兔?等他從長樂街上路過,我們上百名刺客,一擁而上取了他的性命。
然后放火,制造混亂,從各個城門,各自逃離金陵城。如此以來,金陵城守衛(wèi)定然追不上我們。”
吳良道。
“這個主意倒是不錯!”
“那么時間呢,定在哪一日下手為好?”
“這個,怕是不容易確定。要看他什么時候離開平王府,身邊人少,才好下手!萬一他要是待在平王府里不出來,我們也難以抓到機會。”
...
相國闕權(quán)、謀士吳良、項香公主和一群刺客,正在客棧里抓緊商量,如何布局刺殺。
忽然,卻聽見外面長樂街頭,幾名衙役們敲鑼打鼓,高聲嚷嚷著。
“金陵城的百姓們聽著!
三日之后,七夕佳節(jié),牛郎織女相會。
府尹大人和丹陽郡主,將在城內(nèi)秦淮河畔,三生橋三生樹附近,舉辦煙花大會,慶祝七夕佳節(jié),將此節(jié)打造為元旦秦淮燈會并重的大節(jié)日。
李老神仙和沈府沈大公子,將會免費給大家發(fā)放一支煙花,作為玩樂之用。
七夕佳節(jié),府尹大人與民同樂,和大家一起共度七夕佳節(jié)!”
衙役們敲鑼打鼓的走過去,很快在街頭消失不見。
金陵城里的百姓們都是一頭霧水。
七夕節(jié)。
煙花大會?
啥玩意兒?
闕權(quán)、吳良、項香、黃百步等一群謀士、刺客們,更是茫然。
難道是小昏侯,新發(fā)明出來的東西?!
“不管他那么多了!三日之后七夕節(jié),小昏侯要與民同樂,全城百姓都會上街湊大熱鬧,正是我們下手的一個好機會!”
吳良冷笑道。
“不錯,我們下手刺殺的日子,就定在三日之后的七夕節(jié)!趁著這個大日子,正好混入百姓之中,伺機刺殺。
小昏侯這個禍國殃民的狗賊,與民奪利,蠱惑皇帝搜刮錢財,處處跟我們諸侯王作對。七夕之日,定要取他性命。”
項香恨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