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lián)袢胀昊?/h1>
,皇后命 !
第70章?lián)袢胀昊?br/>
其實在顧錦沅的想法里,才訂下婚事,完婚還是要一些時候的,她是沒想到這么快。
一時難免猜測,是不是有什么變故發(fā)生,又聯(lián)想著這胡大將軍家的事。
如今查出來胡二竟要害她,已經(jīng)交由刑部來處置,為了這個,胡大將軍府上自然是顏面無光,雖說勉強撇清了關系,但一個個灰頭土臉的,又特意跑過來寧國公府來請罪,甚至還送了好多禮品來給顧錦沅,說是要給顧錦沅補身子。
因為這個,胡芷云本就顏面無存,又被顧瑜政那樣下了面子,引起大家諸般猜疑,更是灰頭土臉,是以這幾日,除了陪著胡府的人過來賠罪外,其他時候一概不怎么出屋,家中的諸事也全交給了二太太三太太來辦。
乍聽得皇上下旨讓顧錦沅和太子完婚,本就飽受打擊的胡芷云自然是氣恨交加,每每把顧蘭馥大罵一場,只覺得她爛泥扶不上席:“本是想著你能嫁給太子,到時候為我爭一口氣,也為你舅舅撐腰,可誰知道你竟如此不濟!你怎知我的苦心!”
顧蘭馥到了這里,卻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想法,她開始覺得,自己真正的后臺應該是韓淑妃那里。至于她娘的苦心,卻未必真是為了她,不過是利用罷了。
到了最后,她嫁給太子獨守空房,還不是被她拋棄的那一個?
如今她扒住了韓淑妃,嫁給二皇子,以后還用愁什么?是以在母親這里,她也只是假意應承罷了。
至于顧瑜政,據(jù)說幾乎和胡大將軍府鬧翻,便是沒鬧翻,也是從此后再不踏入后院,每日只住在書房,那胡芷云想見他的面都難。待到賜婚的圣旨下來后,更是不見人影,每日總是在外,也不知道忙些什么。
府里亂糟糟成這般模樣,顧錦沅便開始想著,其實早些嫁給太子也不錯,太子的東宮中只有太子最大,到時候日子自然比在寧國公府要舒心多了。
是以這婚期雖然有些急,她想想也就接受了,但是在嫁入太子府前,她還有些事要辦。
先把自己從寧國公府得的一些銀錢拿出來,交給阿蒙,讓他開了一個鐵匠鋪子。其實阿蒙自己也有些本錢,本來是想著開一個小的,慢慢地干,如今見顧錦沅一下子拿出這些銀錢,倒是可以來一個大的,又說好了和顧錦沅按照份額來。
顧錦沅倒是不在意這個的:“隨你就是了?!?br/>
阿蒙也明白,自小的朋友,顧錦沅就是幫自己,不過他也不想讓顧錦沅吃虧,寫定了顧錦沅的份額,到時候大家分紅利,也就轟轟烈烈地把這打鐵鋪子干起來了。
顧錦沅忙完了這個后,太子也回來了燕京城,這個時候婚禮都準備得差不多了,欽天監(jiān)的日子也都算出來,就等著完婚了。
顧錦沅聽說太子回來,其實是心癢難耐的,她想趕緊見太子一面,問問這“茗娘”的事。
自從上次她問過老太太后,老太太那樣說話,她自是更加疑心,更想知道,這茗娘到底是哪個。
可誰知道,太子歸來后,她竟是根本沒機會見他。
她身為寧國公府貴女,如今又要嫁入東宮,一下子身邊涌入了不知道多少宮人嬤嬤,寧國公府里也是日日來人,不是教她這禮儀,就是那規(guī)矩,又是要繡嫁妝等,竟是日日不能脫身,萬萬不能像之前那般隨意。
至于說出門,約見太子,那更是休想。
如此這般煎熬中,顧錦沅終于等到了這一日,到了第二日,她就要嫁入東宮了。
在前一晚,二太太她們帶著人手過來最后一次整理了嫁妝名單,又和她說了許多事后,終于離開了,顧錦沅正打算歇下,結果顧瑜政卻過來了。
看到顧瑜政,顧錦沅有些意外,但想想,又仿佛預料之中。
比起最初過來燕京城,她心態(tài)平和多了。
無論顧瑜政這個爹當年怎么辜負了自己娘,但他對自己其實是還不錯的,相對于他對顧蘭馥的冷酷,對自己簡直是極好了。
這種好,雖然未必能夠讓她把顧瑜政當成父親來看待,但至少能讓她學著心平氣和地去看待,至少他并不是如自己想得那般無情無義,甚至于……顧錦沅開始懷疑,這些年,他并不是對自己漠不關心吧。
他一直都在關注著隴西的動靜。
不想自己來燕京城,是因為知道燕京城于自己來說的險惡,或者在他心里,對自己的安排是安安分分地在隴西,過著尋常平和的日子。
他只是沒想到,這個在隴西長大的女兒是如此不安分。
當顧錦沅這么想著的時候,顧瑜政正負手立在那紫藤花架前,此時的紫藤花自然已經(jīng)謝了。
他突然開口說:“我記得你來時,這紫藤剛要開花,如今卻是謝了。”
顧錦沅:“是?!?br/>
顧瑜政靜默地盯著那紫藤花良久,突然道:“這紫藤花,當年還是你母親親自從郊外的別苑移過來的,我要了過來,栽在這里,相約著到了來年我們成親了,就一起在紫藤花架下品茶,觀雙月湖?!?br/>
顧錦沅的心微跳了一下。
他從來不會提起自己的母親,如果自己有意提起,他就會驟然被激怒,顯然這是他不愿意提及的。
沒想到今日他竟然主動提起來。
或許是因為第二日她就要出嫁了,他忍不住回憶起當年。
這個時候,顧瑜政的眸光緩慢地自那紫藤花架上,落在了顧錦沅身上。
“你是不是……一直對我心存恨意?”他凝著她,這么問。
“是,也不是。”顧錦沅輕笑了下:“曾經(jīng)有期望,所以心存恨,后來沒了,也就不恨了?!?br/>
“有什么想問我的嗎?”
“以前有,現(xiàn)在好像也沒有特別想知道的了。”
顧錦沅看著那紫藤花架,喃喃地這么道。
她想,顧瑜政心里應該是一直惦記著自己娘的,思念了很多年,他甚至應該有他的苦衷,這里面甚至或許有一些誤會。
但是那又怎么樣?人已經(jīng)死了。
所以到底是怎么樣的誤會,他又是怎么樣的心思,又是怎么樣看待自己,她都已經(jīng)看淡了。
顧瑜政凝著她,半響,終于道;“我有時候夜晚做夢,還能夢到那一天,我離開隴西的情景,那時候我離開,你娘尚未顯懷,醒來后,幾乎不能信,轉眼都是十幾年了,你都已經(jīng)要嫁人了?!?br/>
顧錦沅不吭聲了。
若是以前,她必狠狠地嘲他,將最刻薄的話給他,在他心口插上幾刀。
但是現(xiàn)在她真得平靜了,曾經(jīng)心懷的那股戾氣仿佛被無形中化解了,她只是平靜地看著他,像是一個局外人一般看著。
會同情,也會感慨,但不會恨,卻也稱不上原諒。
她沒有資格去原諒誰,他需要面對的那個人早就埋骨他鄉(xiāng)多年了。
一時院子里格外安靜,穿著深藍繡錦便服的男子威嚴端肅,面色冷沉,當深秋的風吹起他的墨發(fā),竟憑空有幾分悲切感。
顧瑜政:“人生百年,其實想想,也就是一場夢罷了?!?br/>
顧錦沅垂下眼來,沒有吭聲。
顧錦沅卻在這個時候轉首,取出來一封信函,看上去頗為厚實。
他遞給她:“這個是給你的,就當我送給你的嫁妝?!?br/>
顧錦沅看著那信函,頗為陳舊,紙張甚至有些發(fā)黃,她輕聲道:“父親,不用了,府里已經(jīng)給我準備了嫁妝?!?br/>
因為是嫁入東宮為太子妃,那嫁妝自然豐厚,畢竟那是寧國公府的臉面。
顧瑜政卻道:“那是府里給的,這是我私下為你準備的,這些年我也沒什么積蓄,就這些,你拿去就是,也算是讓我盡一次心。”
他這話倒是說得坦蕩直接。
顧錦沅看過去,三十六的男人,本是正當壯年,不過他卻是面目肅冷,甚至恍惚間有一種蒼敗凄涼之感。
她到底是接過來了。
接過來后,她沉默了好一會,突然想起來自己整理的那些字畫紙張。
她咬唇,猶豫了下,還是道:“女兒雖然身無長物,不過有一樣東西,也想送給你。”
說著,她都不曾去看顧瑜政的反應,直接走進屋內(nèi),從那些故紙之中翻了一番,找出來那張畫,她三四歲時候畫的,稚嫩的筆觸,單純的心思。
其實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畢竟這是她絕對不會訴諸于別人的心思。
她深吸口氣,走近了,低聲道:“都是小時候畫的了,父親留著,隨意看一眼就是?!?br/>
說完,將那紙往顧瑜政手中一塞,便匆忙回房去了。
顧瑜政怔了下,看著她的房門關閉,拿著這張紙,緩緩地走出了清影閣,走到了湖邊時,對著那秋風碧波,他終于打開來。
入眼的是一張畫,上面是一個背著弓的隴西裝束的男人,但是和尋常隴西男人不同的是,他頭上束著冠。
那冠不倫不類,很明顯畫者并不知道真正的大昭頭冠長什么樣,不過憑空自己想象的。
顧瑜政的眸光緩慢地移到了旁邊的小字,那應該是三四歲的顧錦沅寫下的。
那上面寫著“爹爹”兩個字。
雖筆跡稚嫩,但撇是撇,捺是捺,看上去寫得極認真。
顧瑜政死死地盯著這兩個字,捏著紙的雙手劇烈地顫。
有什么可以讓光陰回轉。
有什么可以讓一切重來。
走過去的路竟是再也不能回頭,錯過去的光陰是再也拾不回來了!
顧瑜政轉身,將臉貼著旁邊那大柳樹,抬起袖子遮住,沉悶的淚水沾在那粗糙地老樹皮上。
過了良久,他艱難地大口喘著氣:“阿岫……我……我后悔了,可以嗎?”
我的詭異人生模擬器
蟄伏
大唐綠帽王
從靈氣復蘇到末法時代
仙界傳
紅塵有幸識丹青
重生之王牌黑客
葉辰沈傲雪
秋漫漫新書暗戀成歡女人休想逃
武道爭鋒
,皇后命 !
第70章?lián)袢胀昊?br/>
其實在顧錦沅的想法里,才訂下婚事,完婚還是要一些時候的,她是沒想到這么快。
一時難免猜測,是不是有什么變故發(fā)生,又聯(lián)想著這胡大將軍家的事。
如今查出來胡二竟要害她,已經(jīng)交由刑部來處置,為了這個,胡大將軍府上自然是顏面無光,雖說勉強撇清了關系,但一個個灰頭土臉的,又特意跑過來寧國公府來請罪,甚至還送了好多禮品來給顧錦沅,說是要給顧錦沅補身子。
因為這個,胡芷云本就顏面無存,又被顧瑜政那樣下了面子,引起大家諸般猜疑,更是灰頭土臉,是以這幾日,除了陪著胡府的人過來賠罪外,其他時候一概不怎么出屋,家中的諸事也全交給了二太太三太太來辦。
乍聽得皇上下旨讓顧錦沅和太子完婚,本就飽受打擊的胡芷云自然是氣恨交加,每每把顧蘭馥大罵一場,只覺得她爛泥扶不上席:“本是想著你能嫁給太子,到時候為我爭一口氣,也為你舅舅撐腰,可誰知道你竟如此不濟!你怎知我的苦心!”
顧蘭馥到了這里,卻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想法,她開始覺得,自己真正的后臺應該是韓淑妃那里。至于她娘的苦心,卻未必真是為了她,不過是利用罷了。
到了最后,她嫁給太子獨守空房,還不是被她拋棄的那一個?
如今她扒住了韓淑妃,嫁給二皇子,以后還用愁什么?是以在母親這里,她也只是假意應承罷了。
至于顧瑜政,據(jù)說幾乎和胡大將軍府鬧翻,便是沒鬧翻,也是從此后再不踏入后院,每日只住在書房,那胡芷云想見他的面都難。待到賜婚的圣旨下來后,更是不見人影,每日總是在外,也不知道忙些什么。
府里亂糟糟成這般模樣,顧錦沅便開始想著,其實早些嫁給太子也不錯,太子的東宮中只有太子最大,到時候日子自然比在寧國公府要舒心多了。
是以這婚期雖然有些急,她想想也就接受了,但是在嫁入太子府前,她還有些事要辦。
先把自己從寧國公府得的一些銀錢拿出來,交給阿蒙,讓他開了一個鐵匠鋪子。其實阿蒙自己也有些本錢,本來是想著開一個小的,慢慢地干,如今見顧錦沅一下子拿出這些銀錢,倒是可以來一個大的,又說好了和顧錦沅按照份額來。
顧錦沅倒是不在意這個的:“隨你就是了?!?br/>
阿蒙也明白,自小的朋友,顧錦沅就是幫自己,不過他也不想讓顧錦沅吃虧,寫定了顧錦沅的份額,到時候大家分紅利,也就轟轟烈烈地把這打鐵鋪子干起來了。
顧錦沅忙完了這個后,太子也回來了燕京城,這個時候婚禮都準備得差不多了,欽天監(jiān)的日子也都算出來,就等著完婚了。
顧錦沅聽說太子回來,其實是心癢難耐的,她想趕緊見太子一面,問問這“茗娘”的事。
自從上次她問過老太太后,老太太那樣說話,她自是更加疑心,更想知道,這茗娘到底是哪個。
可誰知道,太子歸來后,她竟是根本沒機會見他。
她身為寧國公府貴女,如今又要嫁入東宮,一下子身邊涌入了不知道多少宮人嬤嬤,寧國公府里也是日日來人,不是教她這禮儀,就是那規(guī)矩,又是要繡嫁妝等,竟是日日不能脫身,萬萬不能像之前那般隨意。
至于說出門,約見太子,那更是休想。
如此這般煎熬中,顧錦沅終于等到了這一日,到了第二日,她就要嫁入東宮了。
在前一晚,二太太她們帶著人手過來最后一次整理了嫁妝名單,又和她說了許多事后,終于離開了,顧錦沅正打算歇下,結果顧瑜政卻過來了。
看到顧瑜政,顧錦沅有些意外,但想想,又仿佛預料之中。
比起最初過來燕京城,她心態(tài)平和多了。
無論顧瑜政這個爹當年怎么辜負了自己娘,但他對自己其實是還不錯的,相對于他對顧蘭馥的冷酷,對自己簡直是極好了。
這種好,雖然未必能夠讓她把顧瑜政當成父親來看待,但至少能讓她學著心平氣和地去看待,至少他并不是如自己想得那般無情無義,甚至于……顧錦沅開始懷疑,這些年,他并不是對自己漠不關心吧。
他一直都在關注著隴西的動靜。
不想自己來燕京城,是因為知道燕京城于自己來說的險惡,或者在他心里,對自己的安排是安安分分地在隴西,過著尋常平和的日子。
他只是沒想到,這個在隴西長大的女兒是如此不安分。
當顧錦沅這么想著的時候,顧瑜政正負手立在那紫藤花架前,此時的紫藤花自然已經(jīng)謝了。
他突然開口說:“我記得你來時,這紫藤剛要開花,如今卻是謝了。”
顧錦沅:“是?!?br/>
顧瑜政靜默地盯著那紫藤花良久,突然道:“這紫藤花,當年還是你母親親自從郊外的別苑移過來的,我要了過來,栽在這里,相約著到了來年我們成親了,就一起在紫藤花架下品茶,觀雙月湖?!?br/>
顧錦沅的心微跳了一下。
他從來不會提起自己的母親,如果自己有意提起,他就會驟然被激怒,顯然這是他不愿意提及的。
沒想到今日他竟然主動提起來。
或許是因為第二日她就要出嫁了,他忍不住回憶起當年。
這個時候,顧瑜政的眸光緩慢地自那紫藤花架上,落在了顧錦沅身上。
“你是不是……一直對我心存恨意?”他凝著她,這么問。
“是,也不是。”顧錦沅輕笑了下:“曾經(jīng)有期望,所以心存恨,后來沒了,也就不恨了?!?br/>
“有什么想問我的嗎?”
“以前有,現(xiàn)在好像也沒有特別想知道的了。”
顧錦沅看著那紫藤花架,喃喃地這么道。
她想,顧瑜政心里應該是一直惦記著自己娘的,思念了很多年,他甚至應該有他的苦衷,這里面甚至或許有一些誤會。
但是那又怎么樣?人已經(jīng)死了。
所以到底是怎么樣的誤會,他又是怎么樣的心思,又是怎么樣看待自己,她都已經(jīng)看淡了。
顧瑜政凝著她,半響,終于道;“我有時候夜晚做夢,還能夢到那一天,我離開隴西的情景,那時候我離開,你娘尚未顯懷,醒來后,幾乎不能信,轉眼都是十幾年了,你都已經(jīng)要嫁人了?!?br/>
顧錦沅不吭聲了。
若是以前,她必狠狠地嘲他,將最刻薄的話給他,在他心口插上幾刀。
但是現(xiàn)在她真得平靜了,曾經(jīng)心懷的那股戾氣仿佛被無形中化解了,她只是平靜地看著他,像是一個局外人一般看著。
會同情,也會感慨,但不會恨,卻也稱不上原諒。
她沒有資格去原諒誰,他需要面對的那個人早就埋骨他鄉(xiāng)多年了。
一時院子里格外安靜,穿著深藍繡錦便服的男子威嚴端肅,面色冷沉,當深秋的風吹起他的墨發(fā),竟憑空有幾分悲切感。
顧瑜政:“人生百年,其實想想,也就是一場夢罷了?!?br/>
顧錦沅垂下眼來,沒有吭聲。
顧錦沅卻在這個時候轉首,取出來一封信函,看上去頗為厚實。
他遞給她:“這個是給你的,就當我送給你的嫁妝?!?br/>
顧錦沅看著那信函,頗為陳舊,紙張甚至有些發(fā)黃,她輕聲道:“父親,不用了,府里已經(jīng)給我準備了嫁妝?!?br/>
因為是嫁入東宮為太子妃,那嫁妝自然豐厚,畢竟那是寧國公府的臉面。
顧瑜政卻道:“那是府里給的,這是我私下為你準備的,這些年我也沒什么積蓄,就這些,你拿去就是,也算是讓我盡一次心。”
他這話倒是說得坦蕩直接。
顧錦沅看過去,三十六的男人,本是正當壯年,不過他卻是面目肅冷,甚至恍惚間有一種蒼敗凄涼之感。
她到底是接過來了。
接過來后,她沉默了好一會,突然想起來自己整理的那些字畫紙張。
她咬唇,猶豫了下,還是道:“女兒雖然身無長物,不過有一樣東西,也想送給你。”
說著,她都不曾去看顧瑜政的反應,直接走進屋內(nèi),從那些故紙之中翻了一番,找出來那張畫,她三四歲時候畫的,稚嫩的筆觸,單純的心思。
其實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畢竟這是她絕對不會訴諸于別人的心思。
她深吸口氣,走近了,低聲道:“都是小時候畫的了,父親留著,隨意看一眼就是?!?br/>
說完,將那紙往顧瑜政手中一塞,便匆忙回房去了。
顧瑜政怔了下,看著她的房門關閉,拿著這張紙,緩緩地走出了清影閣,走到了湖邊時,對著那秋風碧波,他終于打開來。
入眼的是一張畫,上面是一個背著弓的隴西裝束的男人,但是和尋常隴西男人不同的是,他頭上束著冠。
那冠不倫不類,很明顯畫者并不知道真正的大昭頭冠長什么樣,不過憑空自己想象的。
顧瑜政的眸光緩慢地移到了旁邊的小字,那應該是三四歲的顧錦沅寫下的。
那上面寫著“爹爹”兩個字。
雖筆跡稚嫩,但撇是撇,捺是捺,看上去寫得極認真。
顧瑜政死死地盯著這兩個字,捏著紙的雙手劇烈地顫。
有什么可以讓光陰回轉。
有什么可以讓一切重來。
走過去的路竟是再也不能回頭,錯過去的光陰是再也拾不回來了!
顧瑜政轉身,將臉貼著旁邊那大柳樹,抬起袖子遮住,沉悶的淚水沾在那粗糙地老樹皮上。
過了良久,他艱難地大口喘著氣:“阿岫……我……我后悔了,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