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 22 章
“爹你沒聽錯,就是五十銀貝。”
黎湘把契簡往前推了推,示意他看看。
“這是那苗掌柜寫的契,方才我遇上伍家四哥叫他幫忙瞧了瞧,并沒有什么問題。爹你待會兒去跟苗掌柜簽了吧。”
黎江:“……”
不行他得緩緩。
就這么兩刻鐘的功夫,女兒不光賣完了包子,還和茶樓的掌柜談了一筆五十銀貝的買賣!連契約都寫好了!
他怎么感覺這是在做夢呢……
黎江暗地使勁兒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疼的他一哆嗦,差點兒沒叫出聲來。
“喲!這位就是黎江兄弟吧!”
忙完了的苗掌柜出來瞧見黎江后笑得很是熱情,立刻招呼了伙計給桌上又填了一盤點心。
黎湘觀察了下,久福茶樓里的茶點都是甜口的,就桌上這三盤兒,綠豆餅,紅豆糕,還有白胖胖的小團子應(yīng)當(dāng)是用黍米做的。喝茶配這些也還算合適,不過像她這樣更愛好咸口的人就不太喜歡了。
難怪苗掌柜肯花大價錢買制面的方子,想來也是明白茶樓里只有甜口的點心不行。得推陳出新才是。
“黎江兄弟,想來契約的事兒令嬡已經(jīng)和你說過了,要是你沒有什么意見的話,咱們就把這契簽了?”
黎江看看契簡又看看女兒,見她肯定的點點頭,心里也跟著堅定下來。
“那就簽吧!”
“好好好……”
苗掌柜取了紅泥出來,他簽了字,黎江按了印兒。兩份契簡,一人一份。
“黎江兄弟,這是五十銀貝你點點清楚。”
“……”
黎江茫然的接過袋子,整個大腦一片空白,只看著女兒和那苗掌柜在說著什么卻是一句都聽不清楚。好半晌才回過神來,立刻將錢袋子藏到了衣襟里小聲問道:“湘兒,這五十銀貝就這么給咱們了?”
“當(dāng)然,契約都簽了呀,爹你放心吧,咱家手藝值這個價。對了,爹你數(shù)過沒,數(shù)兒對不?”
“還沒……我數(shù)數(shù)!”
黎江仿佛做賊一般背過身面朝著墻壁把那錢袋掏了出來,銀貝一個一個拿在手上數(shù)著,越數(shù)那手就抖的越厲害,等數(shù)完了錢,眼卻不知怎么也跟著紅了。
“是五十沒錯!”
“那你收好了,可別被人扒了去。”
黎湘假裝沒看見那雙紅紅的眼睛,低頭拈了一塊紅豆糕吃起來。
“對了爹,剛剛我瞧著就提回來了一籃包子,剩下的包子這會兒該蒸熟了吧?”
黎江眨巴眨巴眼點頭道:“是!我走的時候兒包子都已經(jīng)開始蒸了,這會兒回去肯定熟了,我這就回去拿!”
說著他便拿了籃子要走,黎湘趕緊一把扯住他叫他順便把船上那塊老面也一起帶回來。
老面畢竟是用面粉做的,發(fā)酵過后有股酸酸的麥香,她不放心留在家里怕招老鼠所以一直都是帶上船的,正好拿過來教茶樓的廚子們發(fā)面。
說實話這茶樓的廚子廚藝還挺不錯的,剛剛吃的那塊紅豆糕甜香軟糯,一點兒都不干巴,紅豆香也很是濃郁,味道不錯。有真材實料的話那教起來就容易多了。
“黎丫頭,你讓我買的東西都買齊了,走去后廚看看去?”
苗掌柜有些迫不及待,正好黎湘也想去瞧瞧后廚便跟著他一起去了。
茶樓后院兒和她想象的差不多,四四方方的一個小院兒,院中一口井兩棵樹,收拾的還挺干凈。
右邊兒的屋頂正冒著炊煙,想來就是后廚了。
果然,苗掌柜帶她進了右邊兒的屋子。
一進那屋便有一股子熱氣迎面撲來,到底是做糕點的地方,一點兒油煙氣兒都沒有,滿屋子都是暖烘烘的糕點香。
“小姜老劉你們?nèi)^來過來,這就是今日教你們制面的黎湘丫頭。”
“就她?掌柜的你沒開玩笑吧?”
兩個有些上了年紀的廚子都是做了二十幾年糕點的人,仗著跟東家關(guān)系還不錯,連苗掌柜都不怎么放在眼里又哪里看得上眼前這個黃毛丫頭。只有那個年輕點兒的小姜主動和黎湘打了招呼。
黎湘倒不在意他們的態(tài)度,轉(zhuǎn)身看起了方才她讓苗掌柜買回來的那些東西。
一袋芝麻,一刀肉,還有韭菜小蔥等蔬菜,都是品質(zhì)非常不錯的食材。
“苗掌柜,我爹回來還有一會兒,面暫時還發(fā)不了,咱們先把配料弄起來吧,能叫他們幫忙生個小火嗎?”
“能能能,當(dāng)然能了。后廚的人你盡管吩咐。”
苗掌柜話音剛落之前那兩不滿意的廚子立刻嚷嚷起來。
“掌柜的我蒸糕快熟了,我還得盯著呢。”
“掌柜的,李家夫人定的茶點我才做一半……”
兩個人推諉著不愿意自降身份去和黎湘學(xué)那些在他們看來莫名其妙的東西。簡直就是當(dāng)眾打了苗掌柜的臉。
“行,你們不學(xué),那就讓小姜跟著黎丫頭學(xué)。不過我話也說在前頭,現(xiàn)在不學(xué),以后你們也別想學(xué)。”
“不會不會……”
“那你們自己忙活去,還看什么看?!”
苗掌柜揮揮手將那兩個廚子給趕到了一邊,拉著小姜送到黎湘眼前。
“黎丫頭,那兩老頑固不識貨,你就只需要教會小姜就行了。”
他說的小姜大概二十五六的模樣,標準的國字臉,不算好看但眼神里沒有絲毫瞧不起黎湘的意思,這是叫黎湘最舒坦的。
“那姜大哥麻煩你幫我生個小火吧。”
“好的。”
姜憫本就是從小廚學(xué)徒升上來的,燒火他拿手的很。
黎湘試了試鐵鍋的溫度,差不多了便舀了三碗芝麻倒下去。一邊用鏟子攪和一邊用嘴去吹。那些混雜在里頭的干殼兒很快都被吹飛出去。等到鍋里頭的芝麻開始爆了,黎湘便讓姜憫退了火。
余溫又烘了一會兒她才將芝麻盛出來放涼。
苗掌柜好奇的抓了幾顆放到嘴里一嘗,那叫一個香!從前只知道芝麻可以榨油,還從來沒有這樣干吃過炒芝麻。小丫頭顯然是真有點兒東西。
“苗掌柜,這塊肉麻煩你讓人幫我剁成餡兒。”
“這好說,江小四,來把肉剁了。”
老家伙使喚不動,小的還是可以的。
一個小學(xué)徒聽話的拿了肉去一旁咚咚咚剁了起來。剩下的白菜韭菜都各自有人去料理。黎湘只要負責(zé)驗收就行。
等所有東西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她爹也帶著那坨老面回來了。
“姜大哥,你來聞聞,記住這個味兒。”
黎湘一招手,姜憫便湊過去認真仔細的聞了又聞。
“這味兒是……酸的?酸中又透著麥香。有些像面團放久壞掉的氣味。”
“是,是面團放久的氣味,但不是壞了,它只是發(fā)酵了。和面的時候一定要加了這個東西,面蒸出來才會松軟。”
黎湘指揮著姜憫倒了五斤的面出來,教了他面和水的比例,再把老面用溫水化開加到面里。
“一定要用溫水和,涼水和出來的面吃起來是硬的,比較適合做面條。”
“面團揉好后給它靜置半個時辰讓它發(fā)酵,若是天太冷了可以放到尚有余溫的鐵鍋里但不要加火。”
“做完后要留一坨面放著發(fā)酵繼續(xù)做面引子。”
姜憫記得很是認真,從和面發(fā)面到搟皮兒,全都記的牢牢的。
等面發(fā)好又搟了一堆皮兒后,黎湘開始拌餡兒。
“雖然我家秘制的餡料不能教給你,但這些普通的餡兒怎么讓它變得更好吃我還是能教的。”
就著廚房里頭的這幾樣食材,黎湘教著做了芝麻白糖包,韭菜豬肉包,香蔥豬肉包。姜憫學(xué)著學(xué)著竟真有幾分把黎湘當(dāng)師父的心態(tài)。
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有天會在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身上學(xué)到這么多有用的東西。調(diào)個餡兒居然還要放那些蠔油五香粉蝦粉等等等等,加那么多東西,味道不會變得很奇怪嗎?
一刻鐘后,蒸籠開了。
當(dāng)苗掌柜看到里頭那一模一樣的白胖包子時,心里頓時踏實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兒在他嘗到那個芝麻白糖包的時候兒,也踏實下來。
甜滋滋的白糖裹著炒的香噴噴的芝麻,咬一口滿嘴都是又甜又香的味道,配上松軟的包子,簡直好吃的不得了。
這次買賣真是做的太太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