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章135 暗渡陳倉
“這明將好生狡猾,而且火器非常了得,若不是眾軍士拼了一死,我和阿敏定亡于遵化城中!”
皇太極聽完阿濟格的稟告,轉過身,身體背著阿濟格,眉宇間閃過一絲殺機,不過不一閃即逝。
皇太極道:“我八旗雄兵十萬,再加上蒙古勁旅十萬,竟然在關內連吃敗仗,十損其四,正白、鑲白兩旗損兵折將,還談什么入主中原?!”
阿濟格和多爾袞跪在皇太極腳下大氣也不敢出。
“都下去!”皇太極揮手遣退眾人。
阿濟格如蒙大赦,躬著身急急退出皇太極的帥帳,這大冬天的,也給自己的冷汗將內衣侵濕。
阿濟格心中實在納悶,以前皇太極對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可是欲除之而后快的,現在多鐸、阿濟格的正白旗和鑲白旗都戰(zhàn)敗了,為什么皇太極卻不借這最好的機會除去他們三兄弟呢?
“多爾袞!”皇太極朝正準備走出帥帳的多爾袞道:“你留下來!”
多爾滾心中咯噔一下,面上不動任何神色,轉身朝皇太極躬身道:“是!”
待到眾人出了帥帳,皇太極朝一直站著的多爾袞道:“坐著回話,你我是兄弟,血濃于水,無須多禮!”
多爾袞心頭冷哼,兄弟?!這個詞怕是最不能用在皇太極身上,若真是血濃于水,皇太極就不會奪了他多爾袞的可汗位!
“君臣禮法面前,奴才不敢造次!”
“既然如此就隨你吧!”皇太極也暗自冷哼了一聲,繼續(xù)道:“給我說說那明將到底是何人物?阿濟格因為戰(zhàn)敗,所言多有偏差!”
多爾袞毫不隱瞞,道:“臣覺得此人定是我大金入主中原的最大障礙!”
“喔!”皇太極一愣,笑道:“哈哈!想不到連袁崇煥也不看在眼內、一向足智多謀的多爾袞貝勒會對一個明將如此高的推崇?”
“奴才所言非虛,從良鄉(xiāng)一戰(zhàn)將多鐸正白旗一萬勁旅輕易被吃掉,然后再讓我大金雄兵連他的去向都琢磨不透,被誘往北京就可看出此人絕不簡單!試問明將中,何曾有過如此厲害的人物?!”
皇太極點點頭,示意多爾袞繼續(xù)說下去。
“遵化城一戰(zhàn),我大金誰去指揮這場戰(zhàn)斗也定輸無疑!這明將明顯知道鐵騎在城市街道中實難發(fā)揮優(yōu)勢,利用這點將我兩萬鐵騎擺了一道。而我明明知道這遵化城的明軍突然棄城而去有貓膩,布置了一萬鐵騎做策應,也毫無辦法!”
“而且我還遇到了一支‘白桿兵’!”
“白桿兵!”皇太極眉毛一跳,當初沈陽渾河一役,后金幾乎將‘白桿兵’這三個字烙在了腦袋里。
多爾袞繼續(xù)道:“我抓回來的明軍俘虜,供述稱這明將在之前卻從未領過軍打過仗,而且還是一名太監(jiān),姓王,那隊火器超常的明軍卻是南朝上海的勤王兵馬!”
“上海?!難道是他?!”皇太極嘆道:“久聞南朝出了一個非常人物,依托上海辦實業(yè),還練了一支新軍,現在想來果然是這個‘王承恩’了!想不到這人辦實業(yè)厲害,領軍也是個非常人!”
看來后金的情報工作也做得不錯,竟然將王承恩的底細打聽得一清二楚!
遵化城內的所有明軍集體撤出了遵化城,整軍后,王承恩將那傷殘的兵士留在了黃花山中,然后一萬六千人朝永平城開過來的后金主力反撲了過去。
全軍都知道了王承恩欲正面跟強大的后金鐵騎硬碰硬,此一戰(zhàn)幾乎沒有如何勝算,人人憂心憧憧,只有王承恩依舊嘻嘻哈哈,時不時的策馬與秦雨并行,說些俏皮話。
“報”
一個傳令兵急匆匆的策馬而來,朝王承恩稟告道:“丁公公奉命,正在中軍相候!”
“真是來得及時!”王承恩掉轉馬頭,依依不舍的離開白桿兵的行軍隊列,朝居中的王家私兵隊列飛馳而去!
“小的參見王公公!”正在陪著陸安說話的丁離朝剛停好馬的王承恩躬身道:“小的已經探得建奴人馬來路!”
“好!”王承恩小聲喝了一聲,關鍵時刻還是老班底能委以重任呀!
王承恩急急問道:“快說探得的情況!”
丁離笑道:“這建奴人馬果然是給王公公打怕了,竟然不敢輕易分兵,十二萬人馬只分兩路而來,一路是代善統(tǒng)軍五萬,一路由皇太極親自統(tǒng)帥七萬人馬,兩軍相隔只為兩里地!”
“哈哈!”王承恩大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這建奴也怕我一路一路的吃!丁離,你帶著大軍應該不會跟建奴相遇吧?”
丁離保證道:“小的已命探子廣布兩軍周圍,一有情況定逃不過探子的耳目!”
“那就好!”王承恩繼續(xù)道:“丁離在前帶路,大軍繞開建奴的主力,到灤州、永平、遷安三城搗搗亂!”
王承恩不是傻的,自然不會跟高于自己數倍的后金兵馬硬碰硬。
而且遵化、灤州、永平、遷安四城乃明代防御北方少數民族入侵的軍事重鎮(zhèn),戰(zhàn)略意義巨大,皇太極在關內溜達了幾個月,現在又接連吃了好幾場敗仗,損員十之四。
這樣的戰(zhàn)損別說是后金這樣人口靠掠奪的國家,就算是明朝也不可能承受如此高的戰(zhàn)損。
因此王承恩估計,皇太極應該心生退兵之心了。要退兵就得拿下遵化、灤州、永平、遷安四城為后金的主力出關殿后!
后金大軍一來,王承恩就跑,然后在后金占領的灤州、永平、遷安三城插刀子!
當決定與十多萬后金人馬較量一下,王承恩已經為自己怎么打這場戰(zhàn)爭安排好了后路!
王承恩為什么在進攻遵化城最后時刻,不布軍先搶戰(zhàn)北門,讓阿濟格領著幾千人逃出包圍圈,就是在布置局,讓逃出去的阿濟格為他造聲勢,整個遵化戰(zhàn)役就是在誘使皇太極來預防王承恩。
只不過王承恩沒料到多爾袞對自己的評價如此之高,讓皇太極對他王承恩的戒心更高了!
若是敵人對你小心翼翼了,包括行軍都會保守!
現在皇太極連吃幾次王承恩的大虧,王承恩兩次戰(zhàn)役就消滅了快三萬后金人馬,捉了正白旗貝勒,傷了‘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一戰(zhàn)將狂妄的阿濟格打成了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蔫,就連后金第一英雄帥哥的多爾袞都對王承恩心生畏懼、推崇倍加。
所以皇太極行軍十分小心,只將十二萬兵馬分成兩隊朝遵化城進發(fā),而且兩軍之間離的很近,他怕一軍被困,另一軍來不及馳援!
王承恩的計劃就是攻擊已被后進占領的灤州、永平、遷安三城,消滅后金的有生力量為主,他可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若是皇太極將兵馬分成數路,王承恩也不敢貿然實行他現在的計劃。后金人馬分的路數一多,難保不在反撲灤州、永平、遷安三城的道路上遭遇后金行軍人馬。
皇太極這樣安排行軍,只有區(qū)區(qū)兩路人馬,若是王承恩實在點背到了極點,或者能在正面遭遇到后金鐵騎!
問題是王承恩的運氣一向比較好,而且丁離的探子讓反撲灤州、永平、遷安三城的明軍生生在皇太極大軍的鼻子底下溜了過去!
皇太極的兩路大軍直殺到遵化城外,將遵化城四門圍了個水泄不通。
不過皇太極和多爾袞看著四門大開、死氣沉沉,里面連個鬼影都沒有的遵化城給嚇了一跳!
莫不是又是王承恩的‘請君入甕’!
多爾袞看著空蕩蕩的遵化城再一次有窒息的感覺,這王承恩帶領得明軍那里去了?
皇太極詢問道:“多爾袞,你怎么看?”
“這人實乃我大金的勁敵!” 多爾袞答非所問的感嘆道。
多爾袞冷眼瞪著遵化城,腦袋中無數次思索著王承恩能帶領著明軍到何處?
皇太極卻嘆道:“我大金若得王承恩,勝過鐵騎十萬!”
聽到皇太極的話,多爾袞愣了一下。
皇太極下令道:“命代善兩旗人馬搜索附近山區(qū)、村寨!遵化四門外各駐扎一萬人馬,其余隨我進城!”(未完待續(x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