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天人玉家
天人玉家
新年的正月初二,帝都的百姓還未從節(jié)日的歡慶中醒來,便迎來了風(fēng)王、息王王駕離都的消息,一時間所有人都不由驚詫、失落。不明白兩王為何要在這樣的日子里離都,同時心中也隱生憂患:風(fēng)、息王走后還會回來嗎?雖只是短短的數(shù)十天,但百姓喜愛這兩位仁愛賢能的王更甚于一事無成的祺帝!
“吾豈能因一已之逸而忘百姓之苦,吾志晏九州,豈能半途而折!”
百姓雖不舍,但風(fēng)王、息王大義當(dāng)前,又豈能阻,只有依依送別,以盡心意。于是帝都城內(nèi)那一天道路阻塞,到處都擠滿了送別兩王的百姓,以至王車、衛(wèi)隊皆只能緩緩而行。
當(dāng)兩王一行終出得帝都城時,已是近午時分。
“看來盡得民心?!睂拸V舒適的王車中,久微透過窗簾望向那猶自遙遙目送的百姓微微揶揄著,“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你們已無后顧之憂。”
“豐葦雖年輕,但以他之身份坐鎮(zhèn)帝都卻也是合適人選,確無后憂,只是這得民心者……這天下不只他一人有此能的,還有人……是更甚于他的!”惜云微微嘆一口氣。
“哦?”久微眼眸一轉(zhuǎn),然后微微一笑,笑容中似乎隱有一絲令人費解的意味,“你是說玉無緣嗎?”
“玉家的人……”惜云的目光有些恍惚,思緒似落到了很遠的地方。
“咚咚!”車門被輕輕敲響,緊接著響起徐淵的聲音,“王,息王吩咐將此卷呈你?!?br/>
“進來吧?!毕г频瓚?yīng)道。
隨待在車內(nèi)的女官五媚、六韻一左一右掀起車簾、打開車門,徐淵低首入內(nèi)。王車內(nèi)極為寬廣,鋪著厚厚的錦毯,軟榻、幾案、座椅、柚柜等一一陳設(shè),就如一間溫暖小巧的房間。
“坐吧。”
惜云接過徐淵呈上的卷帛,一邊展開細看,一邊示意徐淵坐下。而坐在軟榻另一邊的久微則從榻中的矮幾上斟一杯熱茶遞給徐淵,徐淵接過道謝。
“真不愧是玉家人啊!”惜云看著卷帛,越看越驚心,“別說是皇朝那等奇才,便是一個稍有能耐的人,在玉無緣的扶持下,照樣能建立一個嶄新的王朝!”
聞得惜云此言,車中幾人不由都看向他,這卷帛上到底所寫為何,竟能讓她如此感慨?
“你們也看看吧?!毕г茖⑹种芯聿f過。
久微接過,匆匆掃視,卻只是淡淡一笑,抬手又遞與徐淵:“玉無緣……玉家的人有此能并不稀奇。”
而徐淵看過卻是面色一變,滿眼震撼的看著手中的卷帛。
一旁的六韻、五媚見他如此反應(yīng),也有些好奇,但她們只是小小王宮女官,是不得參與國事的,所以只得忍耐。惜云注意到她們的好奇,微微點頭,示意可以閱看,兩人得到首肯,馬上一左一右走近徐淵,待看明卷帛上所書,頓時也是滿臉的驚嘆。
“由此卷看來,那句‘只要玉家的人站在你身邊,你便是天下之主!’的話確非虛言!”惜云聲音中包含著感慨、敬佩、隱憂以及一絲若有若無的惆悵,“‘皇朝初典’……大局未定,可他卻已將筑建新王朝的計劃、步驟一一擬定……好一個玉無緣??!”
“這些……怎么到手的???”素來冷靜的徐淵此時卻無法抑止自己的激動。
“這些都是蘭暗使者的功勞?!毕г茡犷~感嘆,“那些皇王在各城公布的法典也還罷,可是連玉無緣的東西也能到手,本王也不得不佩服!看來這世上還真沒有他不知道的、沒有他不能辦到的事!”
“息王難道愿意用玉無緣的東西?”久微似笑非笑的瞅一眼惜云。
“久微覺得如何?”惜云不答反問。
“無懈可擊?!本梦⒁谎员沃?,簡潔又平淡。
“哦?”惜云聞言笑笑,目光又轉(zhuǎn)向徐淵,“徐淵又如何看?”
“臣是武將,對于治國一套并不懂,只是……”徐淵垂首看著手中的卷帛,冷淡的雙目中少見的綻出灼熱的光芒,他似乎并沒意識中到十指將卷帛攥得緊緊的,似怕它突然飛走了,“只是若有此卷,臣覺得臣也能將一國治好,做一個很好的王!”
云頷首,似也同意。
徐淵繼續(xù)說道:“若將新的王朝比作一個新生的巨人的話,那么新王朝初立時便僅僅只是立起了巨人的骨架,而這卷帛上———按這卷帛所做的———便是鑄就巨人的血肉經(jīng)脈,這樣才能誕生活生生的巨人,這樣才是真正的建立一個根基牢固雄偉壯闊的新王朝!”
惜云聞言微笑點頭,示意他繼續(xù)說下去。
徐淵一邊將長長的卷帛小心的卷好,一邊說道:“亂世的戰(zhàn)火將一切繁華、綺麗、奢靡、腐穢都焚化湮滅,而新的王朝便是要從那一片瘡痍之地上重建文明、重興百業(yè)。而這卷帛上———從田地的分配到農(nóng)業(yè)的生產(chǎn),從商貿(mào)的分行到各業(yè)的發(fā)展,從軍隊的編制到各城的守駐,從官制到律法,從賦稅到民責(zé)……粗靡巨細無一不到!更甚至已列出百年之計,每一階段所行之策、策后之局面、發(fā)展等等無一不設(shè)想周到!而更重要的一點是———比之前朝,這些對百姓來說———賦更輕,法更正!只此一點,便可得天下民心!民心歸者,則天下定矣。‘農(nóng)以休生,商以興業(yè),武以強國’予新朝實乃至理!有明君其上,有能吏其中,有良民其下,各司其職,各盡其責(zé),何愁無盛世繁華!”
說罷,將卷帛恭敬的捧于頭頂,重奉于惜云。
惜云伸手接過,眸光一轉(zhuǎn),看著徐淵,似笑非笑道:“若如徐淵所言,這天下豈不定歸皇王?”
徐淵一愣,竟無言以對,剛才為卷帛所動,一時心情激動盡舒已意而忘乎所以,此時平定心情,不由有些惶然:“臣……臣只是……”
惜云擺擺手:“本王知道你的意思,你若見此無感,本王才要失望呢?!?br/>
將卷帛擱在幾上,眸光一時也是幽深如海:“‘吾能天下之主,實玉師之功!’三百多年前始帝便說過此話,足可證玉家人之能!”
“玉家人……王,這玉無緣到底是何人?而您所說的玉家人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徐淵一語卻問出天下人的凝問。
玉無緣在武林中的名聲不亞于白風(fēng)黑息,且與皇朝、蘭息這樣的王侯貴胄并列于四公子,更為皇朝這樣的傲氣霸主尊為“王師”,足可知其才慧無雙,可世人只見其風(fēng)采絕倫,而其人、其出身卻如籠濃霧,無人能窺視一角,偏王的言行間卻似對其知悉頗多,甚至隱露其與帝家王室頗有淵源,便是甚少有好奇心的徐淵也忍不住開口詢問。
“玉家的人么……”惜云目光轉(zhuǎn)向垂眸靜品香茶的久微,然后微微垂首,唇邊綻出一絲隱約的、神秘的淺笑,“普天或鮮為人知,但作為七王之后,卻是銘刻于心!”
徐淵、五媚、六韻聞言皆不由心頭一震,而久微,卻依舊靜靜的品茶,目光落在杯中,淡淡的看不出一絲情緒。
“每一個東朝的百姓都知道,東朝帝國是由始帝東始修與七將皇荻、寧靜遠、豐極、白意馬、華荊臺、風(fēng)獨影、南片月這八人東征西伐歷盡千辛萬苦才得以建立,但是百姓們卻不知道,在這八人身后還有一個人,可以說,若無此人,那么天下便不會有東始修,也不會有七將,更不會有東朝帝國!這個人便是‘天人’玉言天!他才是締造東朝帝國的最大功臣,是始帝及七將的老師,也是他們的再造恩人!他被始帝及七將尊稱為‘玉師’,而他的后人繼承他的遺志,相繼輔助過成帝、觀帝、言帝,因此玉家便也是帝師之家,玉家人只輔帝者,這在皇室及王室是不宣而照的定律!而玉無緣便是那個玉家的人!”
徐淵、五媚、六韻三人已是一臉的震驚與呆愕,但惜云并沒有看,只是垂眸看著自己的手,十指相交,指尖冰涼一片。
“只是這個玉家的人雖擁有無上的智慧與榮耀,但他們卻是隱身不出,不論亂世或太平,不論在朝在野,他們都立于人后,盡己所能,以仁輔天下。所以若說這天下有人能做到無私無欲,那便只玉家之人!他們是真正的稟著他們的家訓(xùn)‘以天下之憂樂為己之憂樂’而行!”
“世間有這樣的人嗎?”五媚明媚的水眸此時卻是一片迷茫。
人心總有自私一面,無論理智、道德的束縛有多緊密,那內(nèi)心的最深處總有著隱晦之處,可是這個玉家人有如此之能,卻數(shù)百年來都隱于人后,盡一切心力,卻不得分毫利益,這世間真有這樣的人嗎?
“世間若真有這樣的人,那只能稱為圣人?!绷嵰草p輕道。
“圣人嗎?”一直靜靜品茶的久微忽然抬眸,泠泠一片冷光,從那雙素來平和無波的靈眸中閃過,“這世間真有至仁至賢的圣人存在?”輕淡的問語,唇畔卻勾起一抹譏誚的淺弧。
徐淵、五媚、六韻聞言不由訝然,這冷到骨子里并隱含諷刺之意的話是那個素來溫和淡然的久微先生說出的嗎?
惜云無語的看著久微,目光中有著包容、感懷以及一絲無解的內(nèi)疚。
“臣不知這世間到底存不存在圣人,只是……從天下人的傳誦中可感,這玉公子在天下人心中以臻完人?!绷嵡宕嗟穆曇舸蚱栖囍械某良?。
“完人……”久微抬手遮住雙眸,卻無法遮住那聲音中的冷然。
惜云揮揮手,徐淵、五媚、六韻會意退下,車門關(guān)起,車內(nèi)寂靜如水,久微依舊以手遮眸,臉上神情卻是風(fēng)云涌動!
“久微。”惜云輕輕的喚道。
“我沒事,夕兒,畢竟……那都是三百多年前的舊事,更而且,彼此都付出了……代價!”久微放下手,沖惜云一笑,卻是復(fù)雜莫名。
惜云無言的伸出手握住久微擱在幾上的手,那手冰涼透骨。
“說來息王在新年之初即出征,也是因為這玉無緣嗎?”久微輕輕回握,惜云的手此刻溫暖而堅定,給人安心的感覺。
云點頭,目光落在幾上的卷帛上,“你也看到了那些法典,皇王攻下城池后即行公布。城破之時也就是舊法舊理破滅之時,在軍威之下,百姓們對未來正惶恐誠然、不知所措,而這時卻有‘天人’玉公子出現(xiàn),更實時公布這些于百姓有利的新法新典并真正執(zhí)行,既安撫了民心,又做到了重建之功。時日久了,即便他日我們能打敗皇朝,那些百姓只怕不會對我們有絲毫感激,反心生怨恨。所以要在民心未定之時……否則即便是二分天下,那也是敗了!”
“夕兒,你有把握贏那個玉無緣?”久微側(cè)目。
“贏玉無緣?”惜云抬眸一笑,“對決的人可不是我,那么辛苦的事我豈會做?!?br/>
“呵,真像你說的話?!本梦⒁残?,“那么說是息王了,說起來……息王既得到了這份玉無緣擬定的初典,他會不會用呢?
“這個么……”惜云微微閉眸,臉上綻出一絲略帶趣味的笑容,“他是一個很喜歡借他人之手做事的人,只是這一次,我卻十分的肯定,他決不會用玉無緣的東西!”
“哦?為什么?”久微眨眼。
“呵呵……”惜云輕笑,“那是屬于王者的驕傲!”
“王者的驕傲么……”久微瞇眸一笑,“以實力來說,彼此旗鼓相當(dāng),只不過……”聲音漸漸消去。
惜云側(cè)首看他:“不過什么?”
“你至今都未對息王解釋那憑空而現(xiàn)的五萬風(fēng)云騎,而他也未向你解釋遲到落英山的原因,這樣的你們是皇朝與玉無緣的對手嗎?”久微指尖輕輕叩在幾上,“咚咚”輕響,卻似響在心頭的聲聲警鐘。
惜云目光幽幽的看著那因車的行進而微微晃動著的簾幔,良久后聲音低低的飄蕩在車中:“解釋對我們來說……已經(jīng)……不必了!”
清晨氣溫極低,寒風(fēng)凜凜,凌空掃過,如冰刀般刮得人肌膚生生作疼。鐵騎大軍以一種從容的氣度快速的前行,蹄聲齊整,盔甲鏗然,高空上升起的那一輪紅日,灑下一層淡淡的薄輝,輕輕的鍍在堪亮的黑白鎧甲上,遠遠的望去,似是行走在天邊的神兵。
三千護隊之后,緊緊擁簇著的是風(fēng)、息兩王的王車,風(fēng)王車窗幔嚴實,安靜雍容,息王車中琵琶之聲隱隱傳來,仿如金石斷玉,決然有力,車外的士兵聽得心情激昂,熱血澎湃,那寒意便也悄然而走。
兩王車后是四輛宮車,第一輛車中坐著風(fēng)國大將徐淵、副將曉戰(zhàn)以及剛從王車中過來的五媚、六韻,第二、三輛車中卻是此次隨軍服侍兩王的十二名宮人、侍者,最后一輛車中則坐著任穿雨、端木文聲、賀棄殊三人。只是此時車中卻是分外的沉默,任穿雨翻著一本兵書,端木文聲、賀棄殊無聲的看著任穿雨,已有半晌,神色間欲言又止。
終于,任穿雨放下手中的書,抬眸看一眼對面的兩人,微微一笑,然后起身掀簾拉門,對著門外的車夫道:“賀將軍身體不大舒服,車別巔得太厲害了?!?br/>
“是!”車夫慌忙答應(yīng)。
于是,車夫為著不巔到“身體不適”的賀將軍,放慢了車速,漸漸的便與前面的車輛拉開一小段距離。
“真夠狡猾的。”端木文聲看著任穿雨嘆息道。
“我生病了嗎?”賀棄殊搖搖頭白他一眼。這人說一句話、做一件事其后總是緊跟著一個陷井。
“相對而言,端木看起來要比你健康多了?!比未┯杲器锏目粗硇卫w瘦的賀棄殊。
“有什么要和我們說嗎?”端木文聲雙手交握問道。
“應(yīng)該說你們有什么要和我說的?”任穿雨目光洞悉的看著兩人。
賀棄殊與端木文聲聞言同時眉頭一皺,相視一眼然后同時轉(zhuǎn)頭看向任穿雨。
“呵,難以開口嗎?”任穿雨輕輕一笑,眸中盡是了然。
“穿雨,我們只是不希望你的計算最后得出的是一個最荒謬、最差勁的結(jié)果!”最后賀棄殊開口了,語氣平靜,但神情端嚴。
穿雨笑笑,目光平和的看著他們兩人,手隨意的翻著幾上的兵書,“不單是你們倆,便是喬謹、穿云也不能完全認同,只是……”翻著書的手微微一頓,然后又繼續(xù)翻動著,伴著書頁嘩啦之聲,聲音輕忽,“我自有我的道理!”
賀棄殊目光看著那嘩嘩翻動的書頁,眉心一皺,一邊伸手抽走,一邊道:“你不覺得你操之過急了嗎?”
“操之過急?哼!”任穿雨輕輕一哼,伴著淡淡的諷笑,“想要大局已定之時再有所行動嗎?到那時便一切晚矣!”
“穿雨,你或只是杞人憂天?!倍四疚穆曇查_口,“風(fēng)王自始至終未有異心,反是我們……”
“端木,亂世之中休言婦人之仁!”任穿雨打斷她,“風(fēng)王難道就真與王同心同德嗎?那如何解釋那憑空而現(xiàn)的五萬風(fēng)云騎?若真沒異心,那為何將此五萬大軍隱匿不出?若真與王一體,那為何從未告之王、告之我們此五萬風(fēng)云騎之事?”
見他們無語,任穿雨繼續(xù)說道:“別忘了她本就是一國之主,所擁有的本就與王旗鼓相當(dāng),加之她自身的才華,若到天下大定之時,她的聲勢只會更加壯大,到了那時……若有萬一,便不只是希、赦兩帝之事的重演!”
“前車可鑒!”任穿雨右手微握成拳,聲音又快又冷,“若當(dāng)年希帝不予赦帝那么大的權(quán)力,不讓他建那么大的功勛,不如此重任于他,分功其它朝臣,赦帝至如其勢震主嗎?至于演至兄弟相殘嗎?所以……我要將一切可能扼殺于腹中!”最后一句冷然干脆。
“但是你不要忘了兩國已誓盟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賀棄殊道。
“哦?難道少了風(fēng)云騎,我們就拿不下這個天下嗎?你們就如此沒有信心嗎?”任穿雨笑得有些陰晦,目光卻利得逼人,令端木文聲與賀棄殊一瞬間不由皆是一窘。
可任穿雨卻不待他們答話,起身走至懸掛在車壁上的東朝地形圖前,以掌撫圖:“皇王所有的力量都擺在天下人眼前,但是我們的王卻非如此!豐國除了二十萬墨羽騎,國內(nèi)隱遁的力量到底有多少,我想即算是你們大概也無法知悉個清楚!更而且,王十年江湖經(jīng)營,你以為他只是得一個‘黑豐息’的稱號了,只是得一個武林第一人的名頭嗎?我們的王會用十年的時間做此等毫無實利的事情嗎?可以狂妄的說一句:這天下沒有我們豐國不及的地方!”
端木文聲與賀棄殊聞言默然。
片刻后端木文聲才道:“穿雨,你我十多年跟隨王,自應(yīng)知他是何等樣人,未曾有絲毫旨意,你如此作為雖為忠意,但……”
“我不怕!”任穿雨打斷他,斬釘截鐵道:“只要王能成大業(yè),吾肝腦涂地在所不惜!”
車中一時靜默得一絲聲響也無,彼此的呼吸聲都清晰可聞,端木文聲與賀棄殊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看視著任穿雨,為他那生死不顧的意志所震懾。
“端木、棄殊?!比未┯甑穆曇舫林囟謫?,目光亮如鬼火般瞪視著虛空中的某一點,“真正讓我不能放心的是:她對王的影響太大!女人影響一個男人不算什么,但王不是一個普通的男人,他是帝者!”
習(xí)得了屠龍帝王術(shù),自負一身才華,更逢這可大展拳腳的風(fēng)云亂世,更遇那才智、胸襟、抱負舉世難求的明君……如此機緣怎能錯過?!他要助他的王成一份無人能及的千古大業(yè),令萬世仰慕銘記,以報那救命之恩知遇之恩!而他任穿雨也要揚眉吐氣,成名流青史的一代名臣,讓昔日那些欺辱他與幼弟的人好好看一看!還有……心忽如被萬蟲噬咬一般痛苦難當(dāng)……握緊雙拳———先祖以家族的榮譽前途及數(shù)十萬性命為代價也未能完成的大業(yè)便由他來實現(xiàn)吧!
護天下與戰(zhàn)天下誰為正道?并駕齊驅(qū)名滿天下的風(fēng)息雙王與雄豪霸氣的皇王慈悲憐憫的玉公子誰為贏者?風(fēng)墨大軍與皇華鐵騎誰更勝一籌?當(dāng)世最為杰出的四人相會是血染江山還是英雄相惜?
元月七日,一北一南兩路大軍相會于東旦渡,舉世睹目的王者、名將、精騎全聚于此,將這場天下之爭推至最高峰。
東旦渡非是地勢險峻之要塞,也非有秀麗風(fēng)景之名地,只是蒼佑湖邊的一個渡口,因著這蒼佑湖的潤澤,這渡口也聚集了些人煙,漸成一個小集鎮(zhèn),只是現(xiàn)今,卻是只見渡口而無人煙,百姓風(fēng)聞大軍來至,早已逃亡去也。
雖這東旦渡只是一個小渡口,但此刻它卻兩軍必爭之地!只因渡過這蒼佑湖便是蒼舒城,而蒼舒城便在蒼茫山下,有著當(dāng)世唯一一條通往蒼茫山的官道!
昔年始帝微服登山,蒼茫頂上放目而視,萬里江山、城樓要塞、百花蒼木盡在眼中,乃嘆曰:仰可掬星月,俯可攬山河,足謂王者也!是以封此山為“王山”,著令萬民開鑿登山之道,卻只至山腰即止,并下“鐵詔”禁令在此山修建廟宇、筑屋居?。¤F詔是承繼之帝也不許修改的詔命,因此這蒼茫山中自東朝帝國建立以來,無寺廟香火熏染,也無草廬煙火熏蹋,更因山高險峻,怪石叢立,藤樹橫生,甚少有人能爬上,是以唯有那野禽飛獸、山泉林花自在繁生。
兩軍皆是日夜兼程飛速奔馳,都想在對方未至東旦渡之前截住對方,卻仿如天意一般,兩軍同時抵達東旦渡。主帥似有默契一般,在相隔五里之時下令扎軍休息,而無俱對面的萬千敵軍。
欲登蒼茫,先得蒼舒。這是雙方的共識。
這場天下之爭已至此境,彼此都已各得半壁江山,彼此皆知對方無論哪方面都與己旗鼓相當(dāng),那么剩下的便是一會蒼茫山頂,看誰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天,無日未雨非陰。
風(fēng),吹過時,依能讓人一陣哆嗦。
蒼佑湖面寬廣浩渺,無水鳥飛渡,無渡舟半葉,冷冷幽藍的湖水倒映著翠墨的高山、湖岸邊干枯的蘆草,以及那黑白紫金耀目鮮明的大軍,風(fēng)蕩起,一陣黑白紫金藍浮躍著,綺綺綣綣如風(fēng)中五彩的旌旗,卻卷得人心頭一陣顫悠。
營帳已扎好,整齊有序的羅列,士兵們安歇的、守衛(wèi)的、巡羅的各就各位,而各軍的將領(lǐng)則依騎著駿馬在各營巡視。
王帳中靜悄悄的,一個侍者也無,一顆碩大的明珠懸于帳頂,將帳內(nèi)照得明晃晃一片,帳首華麗寬廣的矮榻上,惜云與蘭息兩人各據(jù)一邊,盤漆閉目而坐。
當(dāng)夜幕悄悄掩起天光,東旦渡卻是在一片橘紅的光芒之中,那千萬束火把將那幽幽的蒼佑湖也映得緋紅,夜空中迎風(fēng)飄舞的王旗則高高的俯視著渡邊的千軍萬馬。
閉目調(diào)息的兩人各自深深吐納一周,然后緩緩睜眼,同時帳簾輕輕掀起,鐘離、鐘園各提食盒靜靜走入,將盒中佳肴一一擺好后又靜悄悄的退下。
兩人下榻,惜云掃一眼桌上的菜肴,似有些無奈的搖搖頭。
“不合心意?”蘭息淡淡的瞟她一眼。
“息王飲食之精致是出了名的,息王的廚子做出的菜肴那自是人間美味,惜云素來粗陋,豈敢挑剔,只是……”眼角一挑,側(cè)首斜視,“你非得頓頓這么奢侈嗎?”
“哦?”蘭息頭一轉(zhuǎn),看看桌上,“平常菜肴而已?!?br/>
惜云看看桌上那可抵小康之家一年花銷的菜肴,再看看身則一臉稀松平常的人,終只是輕嘆一聲,走了過去。
兩人落座進食,若是以往,白風(fēng)夕必是一邊狼吞虎咽一邊高聲贊美,黑豐息則是一邊笑看一邊諷刺,可此刻,身著王袍的兩人皆默守“食不言”之則,動作優(yōu)雅從容。
只是偶爾一抬眸,看著對面的人,會有那么一絲恍惚,這個人是誰?為何如此的陌生又如此的熟悉?十年走來,彼此何曾如此安靜相處過!那一刻,心頭百味陳雜,卻又在神思一轉(zhuǎn)間,恢復(fù)平靜冷淡。
餐畢,鐘離、鐘園靜靜入帳,奉上香茶,又輕手輕腳收走餐具,然后帳內(nèi)再次恢復(fù)靜然。
“此次會戰(zhàn),息王有何打算?”一杯茶后,惜云開口問道。
“嗯?”蘭息轉(zhuǎn)首看她一眼,“未想會在東旦渡相會,這或是天意,也或是人意?!?br/>
“東旦渡周圍幾乎全是平地,于此處作戰(zhàn),無機可借?!毕г剖阜D(zhuǎn)著茶杯,目光追著杯緣,頭也不抬的道。
“風(fēng)王智計百出,難道無良策?”
“要良策,息王應(yīng)該問軍師。”惜云笑笑,略帶諷意。
蘭息不以為忤,眼眸望向帳頂光華奪目的明珠,唇際微微勾起:“無險地可借,無妙計可施,那便只有硬戰(zhàn)一場,兵法、布陣、戰(zhàn)力、勇氣……看看到底我們誰更勝一籌?!蹦┝耍D(zhuǎn)首側(cè)看惜云,似笑似問:“正面相會便要正面迎戰(zhàn)方為勇士,不是嗎?”
“斗兵法、布陣?”惜云轉(zhuǎn)著茶杯的手一頓,抬眸問道:“息王學(xué)兵法之時學(xué)的是什么?”
“第一本學(xué)的是《玉言兵書》,然后才是家傳兵法,這是王家家訓(xùn),不得違背?!碧m息據(jù)實答道。
惜云聞言不由莞然:“看來你我都是一樣的,我們的祖先無論文武皆學(xué)自玉家,為著記恩,后世子孫學(xué)文開蒙之篇是《玉言仁世》,習(xí)武先背《玉言兵書》,而今,你我面對的便是傳授的玉家人,學(xué)生與老師的對決,勝算有多少呢?”
“不是有一句人人皆知的‘青出于藍勝于藍’嗎?”蘭息盯住惜云的雙眸,似要從中探測什么,“又或風(fēng)王認為玉無緣公子才慧冠絕天下,他人休言班門弄斧?”
惜云搖頭:“息王胸有成竹,惜云豈會輕視,只是……”輕輕一頓,將手中茶杯擱在桌上,目光看向蘭息。
“只是什么?”蘭息追問一句。
惜云淺淺一笑:“雖說你我也非照書搬兵之人,但論到兵法布陣,這世間確實少有人能與玉家人相比?!?br/>
“如風(fēng)王所言,那此刻吾等豈非掉頭即逃,退避三舍?”
“非也?!毕г茢[擺手,看著蘭息,目如幽潭,“‘更因如此我們才非得一戰(zhàn),看看我們七將之后能否超越玉家人,三百多年的時間,我們是依只是玉家的學(xué)生,還是已脫胎換骨獨立門戶!’息王心中不正是如此想嗎,所以才要正面對決嗎?”
“與皇朝、玉無緣的對決,學(xué)生與老師的對決,皇座誰家的對決……多有意思的事……”蘭息淺淺笑開,長眉輕輕揚起,沉靜如海的黑眸微起波瀾,晶亮的光芒似比帳頂?shù)拿髦楦鼮闋N目,“如此難得的盛會,如此難得的對手,你我卻可相遇,又豈能負上蒼這一番美意!”
惜云看著對座的人,如此的興奮,如此的期待,如此的自信……更甚至眉宇間綻放出一種少年的意氣風(fēng)發(fā)!這樣的蘭息還是第一次見到,他是在為這場對戰(zhàn)而興奮,他期待對面那兩個絕倫的對手,他自信著自己的能力!
怔怔看著他,半晌后,她垂眸,輕輕彈響桌緣上的茶杯,和著茶杯清脆的清音,云淡風(fēng)清的笑:“無回谷中,惜云已會皇王,此次便無需現(xiàn)丑,只需一旁觀看息王與玉公子冠絕天下的武功即可!”
話音落下時,帳門被輕輕叩響,然后各將軍魚貫而入。
在皇華大軍的王帳中也有著類似的談話。
“無緣,記得在無回谷之時,你曾說過‘無回谷不是你們決戰(zhàn)之地’?!被食]目臥于榻中,淡淡開口。
帳中飄蕩著輕輕淺淺的琴聲,與榻相距一丈之處,玉無緣正撫著古琴,聽得皇朝的話,卻依未停手,只是抬首看一眼皇朝。
“玉家人號稱‘天人’,精于命算,那這東旦渡便是我們命會之地嗎?”皇朝沉厚的嗓音夾在琴音中隱約幾分飄忽。
玉無緣未有作答,只是悠閑的撫著琴,琴音清清的響著,簡簡單單,卻自然流暢,令人聞這即心神放松。
“這一戰(zhàn)便是我們最后的決戰(zhàn)嗎?那么誰才是最后的勝利者?登上蒼茫山的是一人還是兩人?”
“欲登蒼茫者,豈可勢弱于人,既終有一戰(zhàn),又命會東旦,便放手一搏!”琴音中,玉無緣的聲音淡得仿如蒼穹落下的天語,縹緲無捉卻清晰入耳,十指輕輕挑動著琴弦,低垂的眸看不清神色。
“命會東旦,放手一搏……”皇朝睜開眼,看著帳頂上云環(huán)龍繞的花紋,目光漸漸灼熱,“風(fēng)惜云、豐蘭息……當(dāng)世罕見,而這一次卻可與他們真真正正的一戰(zhàn),真是令人期待!”抬起手,手指正微顫著,那是激烈的興奮所致!
“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fù)何夕,
共此燈燭光?!?br/>
猛然間只聽得玉無緣和著琴音輕輕吟出,抬首看向帳頂?shù)膶m燈,橘紅的燈光透過水晶燈璧輕柔的瀉下,灑滿一帳的明亮與暖意。當(dāng)最后一字念完之時,琴音也就止了。
皇朝轉(zhuǎn)首,定定的看著玉無緣,燈下他正細細的以白絹包起古琴,神色間無絲毫變化。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被食蛔忠蛔值撵o靜念出詩的最后一句,目光不離玉無緣,似想從他臉上看出什么,為何會在此刻念出這樣的詩來。
可玉無緣卻是一派平和淡然,抱起古琴,看看皇朝:“與息王這等智計冠絕瞬息千變之人對戰(zhàn),與其費盡心力思計謀策,不若隨機而動以不變應(yīng)萬變。是以今夜摒盡思緒,好好休息。”說罷即轉(zhuǎn)身離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