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何首烏
這一次張想進山的心態(tài)不一樣了,目的也不一樣了,所以在看這二妹山,真是處處都是寶藏,自己以前怎么沒有注意了?
比喻看到的那何首烏和那種叫雞頭人參的黃精,張想是來者不拒,統(tǒng)統(tǒng)的弄到了桃源空間里面去了,這里面最讓他喜歡的就是何首烏。
何首烏是多年生草本。喜陽,耐半陰,喜濕,畏澇,喜歡排水良好的土壤。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莖纏繞,長2-4米,葉卵形或長卵形,頂端漸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兩面粗糙,非常的好辨認。
何首烏又叫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烏發(fā)、安神、止汁等功效。但是還有很多的人都知道它的功用是能使白發(fā)轉黑。而關于何首烏,張想從小就聽到很多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很早以前,在孝西縣,有一個叫田兒的小伙子,從小田兒體弱多病,骨瘦如柴,眩暈無力,于是外出尋求民間草藥治病療疾。
一日走到一座廟宇前,腹中饑餓體力不支,暈倒在地,拜廟里道士為師,精心修練道術,潛心專研導引,以強體魄,身體大有進步。
一晃30年過去了,田兒50有余,未曾婚娶,一日田兒與朋友相聚多飲了幾杯酒,回來在小路上醉臥不醒,朦朧中似見二株三尺余長的藤蔓,相交在一起,久久不散,散后不久,再度相交。如此往復不止。
田兒看到此情景,心中感到詫異,頓時酒醒。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路旁的藤蔓之下,于是好奇地挖出藤蔓下的根,其形狀大小、粗細、長短不一,回廟宇請教道長乃眾道士,都不知是何種植物。
一日上山偶遇一山中長發(fā)老者,其步履快捷,耳聰目明。須發(fā)烏黑,田兒問老者請教這是何物,并將夢境告與老者。
老者說道。此藤所呈相交之象,確實令人奇怪,但似有龍鳳呈祥之兆,這是上天降給你的祥瑞。賜給你的神藥。不妨服之試試。
田兒感到有道理,嘴里說道多謝老者指教,抬頭發(fā)現(xiàn)老者已不知去向,不由得驚出一身汗。
回去將這種根曬干研成粉,每日服之,服了一段時間,田兒感到日漸強壯,宿疾自愈。服了一年多田兒的須發(fā)變得烏黑,容顏潤澤紅光滿面。似有返老還童之象,且在花甲之年娶一妙齡之女為妻,竟生兒育女。
田兒喜上眉梢,將名字改為能嗣,并將此藥的服法傳授到兒子延秀,又傳給孫子何首烏。首烏服了此藥后,須發(fā)烏黑至年老不變,體質強健,子孫滿堂,首烏年值130歲時,仍須發(fā)未白,烏黑油亮如年輕小伙子。
鄉(xiāng)鄰百姓來請教首烏服什么長生不老藥,首烏拿出這怪狀根塊介紹給鄉(xiāng)親,但百姓誰也不知道為何物,一位頭領說,那就叫它何首烏吧,何者,是首烏之姓也。從此何首烏延年不老的效用流傳到民間,以至于小時候張想就像是聽故事一樣,知道了何首烏。
很多地方不時有傳出,有人形狀的何首烏被挖出來,但是張想?yún)s知道,很多都是人為制造的,何首烏的藥用是很大,但是也不一定就能醫(yī)百病和長生不老。
野生的何首烏還是很有市場的,用做很多的藥劑里面,它的價錢雖然不是特別的高,但是勝在產(chǎn)量不低,那可比野山參的產(chǎn)量大多了。
張想又在山里轉悠了一天,自己看到的喜歡的動植物,只要是能弄到空間里面的,他都想辦法給移植到空間,但是什么東西都是有盡頭的,時間長了,不是很特別的東西已經(jīng)不能引起張想的注意力了。
晚上的時候,他索性又回到了修建好的竹樓里面。小木屋里面多的是吃的肉食,他什么時候都不會虧待自己的肚子。
張想躺在竹樓的地上,感覺閑適又舒服,呼吸著空間里面清新無比的空氣,感覺到整個人都沐浴在一個舒服的森林氧吧里面,說不出來的那種放松和隨意。
“好舒服呀!”
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張想閑的無聊,覺得有點悶,就把懷里那本書又給拿了出來,細細的看了起來。
書里面的介紹制作傀儡很簡單,但是那靈木的尋找卻是非常的麻煩和難得。那靈木一定在長在靈氣充足的洞天福地,而且樹齡一定要有千年以上才可以。
那種靈木吸收靈氣是非??植赖?,好像也有一些特定的要求,很不容易得到,不過張想閑的無聊,找來一塊木頭,用老爸給自己的那把鋒利的小刀不停的在上面雕刻著。
玩了一會兒,感覺特別有意思,他的每一刀子下去,在心里先想好,然后在輕輕的刻下去,一點一點試著改變著木頭的形狀。
漸漸的張想沉醉其中,不過他的手藝實在不怎樣,第一次雕刻出來的東西,除了他自己認為是什么動物以外,估計別人也看不出來什么名堂,不過是一個被刀子刻壞的爛木頭而已。
但是張想?yún)s樂在其中,覺得非常的有意思。原來雕刻也能磨練人的性子。
他在二妹山呆著,不比別人是風餐露宿,也不用擔心什么野獸的襲擊,就連食物自有豆芽每天給找來不同的動物。
所以張想在二妹山,還真的就像是進山游玩一樣閑適和安逸,反正遠離了塵世的喧嘩,覺得一個人非常的清凈和有意思。
他在山里呆著舒服了,可何半仙這兩天卻是坐臥不安,神思恍惚,一副掉了魂一樣,不知道如何是好。
原來那天晚上他被一大群小蜜蜂圍攻,雖然是沒有受傷,卻也是狼狽不堪,等回到他堂哥的屋子里后,心情安定下來,準備找一些符咒出來,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視如珍寶的那本書居然不見了。
何半仙以前也是一個走鄉(xiāng)串戶收破爛的,年輕的時候也能吃苦,挑著籃子下鄉(xiāng)去收撿一些別人不要的東西,然后送到鎮(zhèn)上或者縣里去賣。
不過農(nóng)村本來就很貧瘠,哪里會有什么值錢的好東西,不過也就是收一些廢舊的書籍和破爛箱子,勉強糊口而已。
有一次他在人家的木柴堆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破爛不堪的箱子,主人正要把它劈開當柴火燒,只有他看著那箱子雖然破爛不能用,但看著似乎有些年頭。所以就花了一點錢給買了過來。
回去后左看右看,又請人查看,發(fā)現(xiàn)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破木箱子,也真的不值錢,那箱子在他家放了幾年也沒人要,最后他也只能劈開做柴火燒。
誰知道在箱子隔層里面他居然發(fā)現(xiàn)一本古書,這就是“傀儡天機”里面還有關于怎么化符咒。就是這本書,讓他逐漸摸到了修煉的大門。
沒有過多久,他憑著半瓢水的符咒和從書上寫到的東西,開始走鄉(xiāng)串戶的時候,不時的發(fā)表一兩句的高深莫測的言論。
他熟悉周圍的人,加上偶爾被他說中后的村民的宣傳,就然他漸漸有了名氣,他就開始給人算命看風水的同時,也積極的鉆研那本書,收破爛的買賣就沒有再做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從書上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用他那學會的一點法術和偶爾弄出來的符咒,在一般人的眼睛里面,那就是活在凡間的神仙了。
何半仙也借機收斂了不少錢財和威信,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能有今天這個樣子,是完全靠那本書的作用,所以他書不離身,看的比性命還重要,卻萬萬沒有想到,從張想哪里回來后,書居然給丟了!(未完待續(x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