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東漢末年[Ⅺ]
,人生大贏家[綜] !
“小霸王,《女誡》真有你說的那么好看嗎?”
昭陽帝這話說的就好像孫策不但看過《女誡》,還里通外敵的像昭陽帝推薦過《女誡》一樣,關鍵是孫策并沒有啊,所以當下孫策就蒙圈了。昭陽帝略一頓又改口道:“或許我該問你《男誡》好看嗎?”
孫策大吃一驚,這件事對方是怎么知道的?
就在這時候呂布也拿穩(wěn)了他的方天畫戟,不再叫昭陽帝的小字了,改口叫了“陛下”。
孫策更驚訝了,他以為對方只是齊王朝的年輕將領來著,可沒有想到她竟然會是昭陽女帝!昭陽帝似乎總是染上了無差別調戲人的毛病,他眼尾上揚道:“你為什么這么驚訝?朕以為你看過了朕的字,就能認得出朕來呢,更何況朕已經給你這么明顯的提示了。”
呂布并不知道《女誡》和《男誡》這一茬,但并不妨礙他的方天畫戟有那么些蠢蠢欲動,不過昭陽帝又說了句“這么快就攻克壽春,朕還得感謝小霸王呢”,呂布就握住了他的方天畫戟,鄙視的看了一眼里通外敵的孫策。還叫什么小霸王,也不過如此。
孫策:“……!”他做了什么了他!等等為什么這女皇帝會知道他看過了《男誡》的事,難道是已經知道那本《女誡》是他掉包的?可這到底是怎么辦到的?難道他的親信里有對方安□□來的探子?可知道這兩件事的人非常少,孫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周瑜了,但孫策不認為這是周瑜做的,可到底是誰?他得回去和周瑜商議一番了。
看穿了一切的昭陽帝也不戳破,看別人糾結可有趣了,不是嗎?
經過了這樣的插曲,再做無謂的抵抗——更何況這原本就是孫策聽從了周瑜的計謀,拉攏人心和提到自己威望用的——也就沒什么意思了,壽春城門大開,恭迎昭陽女帝和部下進城,袁術的部曲們拿著袁術積攢下來的寶庫當獻禮投降了。
昭陽帝將禮單接過來從頭瀏覽到尾,隨后將禮單塞給一直沉著臉也沒有個笑影的郭嘉:“去調二十萬銀的米糧進來,放心咱們不吃虧,朕當家自是知道米糧貴的,所以打了個對折。”
郭嘉硬邦邦的應了,就算再不平昭陽帝以身犯險的行為,但總不能在外人面前表現(xiàn)出來不是,再有這拉攏人心的事自然是要辦妥當?shù)摹?br/>
昭陽帝回過頭來就對以孫策為首的袁術部曲們說:“你們的誠意,朕看到了。”說著還意味深長的在孫策身上多停留了片刻,讓孫策心里直打鼓,好在這時候被釘入到祭壇柱子上的袁術被抬了過來,轉移了焦點,孫策才感覺壓力沒那么大了。
可袁術就不怎么好了,他嚇都要被昭陽帝的那三箭給嚇死了,再看到那玉面羅剎,他整個人更不好了,尤其是知道對方就是那‘區(qū)區(qū)一女子’后。
昭陽帝長身玉立,輕笑一聲,可對袁術來講那就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他根本無力來欣賞,而且手腕上被射中的地方還在隱隱作痛,涓涓流血呢。昭陽帝說了:“朕救了你,本也不指望你對朕感激涕零。朕呢,只想問一問你讀了朕親筆書寫的《男誡》有何感想?等你說完了,那你就可以死而后已了。”
袁術:“……讓我死了吧。”
“這就是你的讀后感?未免太敷衍了。”昭陽帝多會睜眼說瞎話呀,不過袁術的回答也沒錯,他當時就氣得嘔血來著,當然了他這句話是現(xiàn)在自身心情的真實寫照,所以當昭陽帝假模假樣的評價完他的讀后感后,他當頭又嘔了一口血就昏死了過去。
“朕現(xiàn)在相信他沒有敷衍朕了。”昭陽帝說完就叫人來把袁術抬走救治,其他人看他連暈過去都在抽搐著嘔血,心里都在想這真的不如死了一了百了呢。當然,眾人心里還真是沒有惻隱之心,就是袁術那邊的部曲也是,誰讓袁術自己作想燒了祭壇,不止如此還想要燒了寶庫和他的宮室,到時候大火真的綿延起來,后果實在不堪設想。
……
壽春被攻克,袁術持續(xù)性嘔血中,他的部曲們獻禮投降,標志著袁術所占據的淮南被納入齊王朝的版圖中,距離中原統(tǒng)一還差最后兩塊版圖。
昭陽帝在收復淮南大片區(qū)域后,并沒有立即班師回朝,從別處調度進來的二十萬銀的米糧,被源源不斷的送進淮南,再加上袁術屯的軍糧,將分派給淮南處于袁術殘暴統(tǒng)治下不聊生的黎民百姓們,而往各地賑民的是袁術原本的部曲將領們,另外還有昭陽帝的軍隊護送,如此這般的#強強聯(lián)合#,使得賑災進行的相當順利,再加上袁術這個暴-君已經倒臺了,淮南以及周邊地區(qū)躁動不安的民心得到了強有力的安撫。
昭陽帝人氣扶搖直上。
——換句話說,昭陽帝拿著袁術寶庫里的財物,從別處調買來米糧,又加上袁術原本屯的軍糧,再調遣著袁術原本的士卒……結果袁術繼續(xù)被罵得狗血淋頭,而昭陽帝人氣大漲,果然是#不同人也不同命#呢。
有人歡喜就有人憂了,孫策的如玉算盤落落沒落空先不說,單就是昭陽帝一言道破他調換了袁術的求和書,話里話外還一副感謝他里應外合的意味都讓孫策摸不著頭腦。他有心盤查他的親信里誰背叛了他,可整日里又被昭陽帝驅使著做這做那,沒有功勞也沒有苦勞,好處全讓昭陽帝得了,這叫什么事啊!
等好不容易得了空,他就找來周瑜要大倒苦水,剛和周瑜打了個照面,孫策就聞到了周瑜身上傳來的香味,當下就揶揄道:“瑜弟你已經是淮南公認的美男子了,真的不需要再錦上添花了,我不知道你什么時候竟然也有了把自己熏得香噴噴的愛好了,那不是女子才會做的事嗎?當然了,某人除外。”
很明顯,這話里的‘某人’說的是昭陽帝了,可人家也同樣不需要錦上添花啊,人家本身就依然花團錦簇,傾國傾城傾天下了。
“你難道沒覺得這香味熟悉嗎?”周瑜沒理會孫策變了調的調侃,問道。
孫策擺手:“我向來不愛這個,我怎么會知道。”
周瑜好聲好氣的解釋道:“昭陽帝在那本《男誡》里就用了一種很特殊的墨,接觸過后就會沾上墨香,興許她就是這么識別出你了罷。”
“什么?”孫策下意識的去聞自己身上的味道,差點被熏暈,他被指使的團團轉哪里有空沐浴更衣,當下沒好氣的說:“這件事就算她瞎貓碰上死耗子,可她為什么會認為她因為我的幫助提早攻克了壽春?你有話就說,不要吞吞吐吐的。”
“你覺得是當時袁術的求和書被送到昭陽帝手上,她帶兵前來收復壽春,進而拉攏民心容易?還是有了我們掉包送《女誡》,她回贈了一本《男誡》,使得袁術眾叛親離,她借機攻城收復壽春,再拉攏民心容易?”周瑜見孫策不說話了,就替他做出選擇,“現(xiàn)在的情形你也看到了——”
周瑜還想說什么,就被孫策‘啊啊’著踹凳子的動作給打斷了,顯然孫策現(xiàn)在也明白了他這是辛辛苦苦的給別人做了嫁衣啊,又或者說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不說,自己還幫著人家往自己身上刨土。
整個一傻狍子啊!
孫大傻,呸,孫策年輕氣盛,血氣方剛,當下怒發(fā)沖冠拿著他的古錠刀就策馬往昭陽帝暫住的宮室去了,周瑜連忙騎馬追上,生怕孫策做出不理智之舉。只不過當周瑜急匆匆追上時,孫策還沒有行至昭陽帝暫住的宮室,而是在一座酒樓前停了下來,剛開始周瑜還以為孫策是冷靜下來了,不過看孫策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的,就知道不是了。
就在這時,酒樓里有宮人出,引孫策和周瑜近前謁見。
周瑜觀察了一番酒樓,當下便對需他們謁見的人有了底。
孫策也不知道是氣的還是惱的,當下就恨恨的對周瑜說:“我怎么知道是誰!”
周瑜有些無語,他問是誰了嗎?孫策這般還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不過這么一來,周瑜更確定在酒樓里的人是誰了,便是昭陽帝了罷。
孫策氣鼓鼓的走在前面,那架勢就是要去暴揍誰一頓,不過等見了昭陽帝,昭陽帝慢悠悠的說道:“這是要來和朕聊一聊《男誡》了?當然,你要和朕聊《女誡》,朕也歡迎。鑒于不管是朕,還是奉孝,都是托你的福,才有那等閑情逸致來通讀《女誡》呢。”
孫策:“……”說得好像他真的就通讀過《女誡》一樣!
周瑜慢了一步才跟過來,不過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了,心下便是確認昭陽帝當時寫下《告袁公路書》時,非但沒生氣,反而是帶著濃濃調侃意味寫下的。周瑜收斂了心神,當下便是提醒孫策行禮,那如春雷過空,余音不絕的聲音又響了起來:“看來朕似是錯怪小霸王了,他不是來對《男誡》和《女誡》侃侃而談的,而是帶著摯友一起來一唱一和的。”
周瑜不由得抬眼看向聲音的來源處,便是落入了一雙灼爍生輝,似帶著在漆黑夜空中閃耀奪目光輝的星星的明眸中,蕩漾其中時,會讓人不自覺的忘記身在何處。
好在有孫策這個有總角之好的摯友,孫策聽著那調侃的話更惱火了,示威似的把他那把古錠刀往地板上一敲,發(fā)出沉悶的聲響,把晃神的周瑜拉回到現(xiàn)實來,不過現(xiàn)實中可不止明眸如星,昭陽帝脫下了戰(zhàn)袍,換回了女裝,風姿卓然,不可謂不是#濃妝淡抹總相宜#,也難怪孫策原先在樓下時臉紅一陣白一陣了。
周瑜垂眸斂目,不再直視圣顏了。
坐在一旁的郭嘉目光在孫策和周瑜身上轉圜了一圈,又回到了昭陽帝臉上,見她神情無二,就默默收了注意力,自顧自的喝茶去了,今天出來權當是陪著陛下解悶的。
嗯,孫策是自動送上門來給女帝陛下解悶的,還“來一贈一”,再深入說一句,兩個人都是美儀姿的。孫策雖說是有小霸王的別稱,可他美姿顏,而周瑜也是‘長壯有姿貌’來著。
孫策平時就不如周瑜沉穩(wěn)有度,而且性格直率,更何況如今接連受挫,昭陽帝還接連撩他,他能沉得住氣才怪,當下就對昭陽帝怒目而視:“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我的目的,所以才接連耍著我?”
昭陽帝眨了眨眼,只發(fā)出了個沒什么意義的單音節(jié):“嗯?”
“你別裝傻充愣了,你不是知道我把袁術的投降書掉包成了《女誡》,想借此挑撥你的怒火去誅殺袁術,而我便可借此從中漁利了嗎?”
正低頭喝茶的郭嘉在心里翻了個白眼,孫策果如他認為的一般輕率,不過能在袁術賬下博得頭籌,他身邊的周瑜卻是功不可沒的。
確實如此,孫策善兵并不善謀,平日里便是周瑜充當他的謀士,替他出謀劃策,只不過這次孫策嘴皮子禿嚕的太快,周瑜就是想攔也來不及。
昭陽帝當即眉開眼笑,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只是說出來的話就沒有那么賞心悅耳了,最起碼對孫策來講。“唔,朕是知道,這還得感謝你這么主動又坦誠的告訴朕。”
孫策:“……?!”
“朕的意思是,朕原本以為你調換了袁術的降書,是借機來投誠的,是借此來告訴朕袁術賬下君臣失和,因而朕就將計就計的加了把火,不得不承認送《女誡》這計策實在是妙計了。不止如此,除了這一點,朕還多想了了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你們是#一石二鳥#,又借此來衡量朕的度量,測試朕是否是優(yōu)秀的主上。所以朕為了彰顯朕的寬宏大量,不但沒有計較你們的所作所為,反而對孫少將軍倚重有加,以至于分派給你了屬于重中之重的任務。”
昭陽帝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著,但胡說八道的還總是邏輯順暢,倒打一耙也打的相當有理有據。更何況末了了,昭陽帝還嘆息一聲,好像平生萬種愁思都在這聲嘆息里了,聽得人真是恨不能以頭搶地祈求他歡顏了:“如今看來,原來是朕想太多了啊。”
先前也說過在昭陽帝名下,演技課可是必修課,而這門必修課修習最好的當然是昭陽帝本人了,瞧瞧這一番唱念做打俱佳的話語下來,孫策和周瑜都擋不住“信了吧,快信了吧”的誘惑,相信昭陽帝說的都是真的了。
——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有感而發(fā):昭陽帝,好大一朵水蓮花!#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什么的,而剩下的則就要對孫策和周瑜#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了,不過這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吧←這都是什么亂七八糟的?
最終,孫策和周瑜是真的相信昭陽帝的說辭了:因為在孫策不打自招后,昭陽帝仍舊是寬宏大量,沒有半分責備他們的意思不說,又提拔了孫策的堂兄孫賁做壽春刺史,另外周瑜的父輩們官職不變,再有還在巡游淮南時當眾夸贊了孫策是少年英才,有其父之風,頗有那么些給孫策造勢,使他更順利接管淮南的意味。這么一來,可是容不得孫策不信了,莫名就生出了一分#士為知己者死#的心態(tài)了。
很幸運的,孫策沒看到郭嘉郭奉孝看他像看傻狍子的眼神。
所以說,孫策果然是傻狍子吧,不過那也是因為昭陽帝有特別‘化敵為追隨者’的技巧。這一點,在昭陽帝平定淮南,整合揚州,班師回朝時,兩淮百姓夾道恭送,原袁術部曲皆心悅誠服,孫策心甘情愿的行臣禮等就可見一斑了。
昭陽帝是班師回朝了,可后續(xù)影響并沒有就此消散,就拿孫策來講,他神采奕奕的回了家,他的大弟弟,十歲的孫權跟隨他到了他的書房,屏退左右后清了清嗓子,很是少年老成的說道:“大哥,接下來這個問題需要你誠實回答,因為這關系著我孫家的名譽,我是代表著整個孫家來的。”
孫策不由得正襟危坐:“你說。”
孫權目光炯炯的盯著孫策,就那么開門見山的問了:“你和周兄是女帝的入幕之賓嗎?你知道的,就像是男皇帝的后宮嬪妃那般的入幕之賓。”
孫策差點沒被口水嗆死,“我不但知道我不是她的入幕之賓,我還知道瑜弟也不是,我更知道的是我要狠狠揍你一頓了。”
孫權“臨危不亂”,很一針見血的問:“那你臉紅什么?”
孫策氣得咬牙:“被你氣的!”
“我知道了,你是在遺憾自己不是。”孫權也曾覲見過天下無雙的昭陽帝,他現(xiàn)在也到了能分辨異性美丑好壞的年紀了,他怎么想的先不說,但他接下來是少不了一頓揍了。
果然,人若不熊枉少年,天若有情天亦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