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加足馬力
從學校離開后時間尚早,李明超直接跑去找了一趟周仁坤,把禮品帶到后,順便向他聊了聊這次會展的成功過程。
周會長邊聽邊夸,不停說李明超年輕有為,這次不僅沒有浪費寶貴機會,最終取得這樣的斐然成果連他也沒想到。
“這都是會長照顧,要不是您提供的消息和平臺,我哪能這么快把品牌打出去?”
“哎呀,你就別謙虛了,功勞不僅在酒品質(zhì)量身上,也離不開你自己的靈活思路嘛。”周會長搖頭嘆道:“之前有幾年,咱們縣推舉的幾次代表產(chǎn)品都反響平平,后來就沒人愿意虧著本去撐面子了,你這次可算是爭了光。”
“會長抬舉我了,其實這次去的時候我心里也沒底,而且現(xiàn)在也還只是‘向外走’的第一步,我的品牌以后應該會有更大的拓展空間。”
“哈哈,小伙子有野心!我就喜歡你這樣視野長遠的人。”周仁坤笑著說道:“更何況,能讓省局老魏都中意的年輕人,我恐怕以后是只能沾你的光啊。”
二人正聊著,李明超從錢包夾層里小心翼翼取出一張紙條,這正是魏局長留下的手寫名片。
“周會長,這個東西我目前完全用不上,與其放在我這兒吃灰,不如暫時讓您拿著,應該能派上更大用途。”
周仁坤聽了略微皺眉,點了支煙思索片刻答道:“說實話,這個東西對任何商人都很有誘惑,包括我在內(nèi)。既然是從魏局手里來的,這又是人家老總的后臺私人密電,打一個電話也就相當于人家賣一份人情,將來都是要還的,我可能也很少能用上。”
周會長的意思已經(jīng)無需多言,對于他來說,守著汕縣的產(chǎn)業(yè)就是下半輩子要做的事。糧食產(chǎn)品的發(fā)展浮動空間很小,又與地域牢不可分,所以他幾乎沒有什么再進一步的前景可言。
但李明超不同,且不說酒類產(chǎn)品的前景,最關(guān)鍵在于李明超還年輕,如今沒有任何牽掛。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去做事業(yè),而且事業(yè)更是不僅限于眼下的酒廠品牌。
“你的好意我心領(lǐng)了,你能把它拿出來給我,足以說明我們已經(jīng)開始建立信任。”周仁坤搖頭道:“但這個東西,你還是自己收好,以后再不要輕易示人,總有用得上的一天。”
意思傳達到這個份上,李明超便點頭道謝不在多說,二人又聊了些其他閑話。
回到楊家溝已經(jīng)是深夜,但酒廠這會兒正在分類清點原料,大家都忙的熱火朝天。原料到位意味著招牌雜糧酒終于可以準備面市,也意味著酒廠的生意再次推向新高度。
見了李明超歸來,王胖子老遠就笑著打招呼:“哎呀呀,你可算是回來了,老洪做了一桌子夜宵正等你呢!”
二人進屋之后,老洪把酒都倒上了,李明超仔細一看,他倒的居然是帶回來那壇三十年陳釀!他怎么也沒想到老洪居然以這種方式給他接風,其實這么多天以來,光是聞著味就饞的不行,但一直也沒舍得嘗一口,今天真是要飽口福了。
但他剛上桌子,老洪的一個問題讓他哭笑不得。
“哎,我剛才嘗了口,這酒沒問題啊,怎么還剩下這么多回來?”
“哈哈哈,這么金貴的寶貝,怎么可能給你用光?”李明超說著從兜里掏出幾天前的報紙,上面那張圖片正是魏局長舉杯的動作:“您看看,別怪我藏著掖著,這酒可不是誰都能嘗得到的,省農(nóng)業(yè)局的干部喝了都合不攏嘴。”
老洪聽完瞪大眼睛,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但仔細一看報紙才知道說的沒錯。
“哎呀呀,李明超啊李明超,人家局長喜歡,你倒是送人家啊,平時不是還挺會來事…”老洪語氣激動,表情也不知是不是笑:“你小子可別因為舍不得一壇酒,把大領(lǐng)導得罪了啊。”
“哈哈,洪伯您別這么想,那種領(lǐng)導咋可能和咱這種平頭百姓斤斤計較?”李明超搖頭憋著笑,又從包里拿出一大疊訂單,趕緊解釋道:“您再看看這是什么?要是我早早把酒送人,人家貨商嘗不到這味道,哪來這八千斤的訂單?”
“八千斤?”王胖子一聽數(shù)字,差點一口酒噎著:“難怪你搞了這么多雜糧原料回來,我還以為是針對慶林酒廠囤貨,結(jié)果是訂單啊!”
“對啊,這次咱可得加足馬力生產(chǎn)了,距年底還有三個月,我們不僅要保質(zhì)保量完成外銷訂貨,也要滿足本縣的市場。”
一旁的洪伯已經(jīng)不說話了,此時只是一個勁搖頭微笑,端起了酒碗要給李明超敬酒。
“洪伯,這可使不得,我給您敬一個!”李明超連忙端碗抬手:“功勞全在您頭上,我也只是占了您的光而已,以后酒廠的生產(chǎn)也全靠您老了!”
“后生可畏啊,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我這把老骨頭還能有機會發(fā)揮余熱。”
三人喝酒吃菜,話題轉(zhuǎn)回正事,王軍給李明超匯報了一下最近的生產(chǎn)銷售情況。之前剩余的高粱酒已經(jīng)全部出窖,銷量依舊很火爆,現(xiàn)在只剩下一千斤左右,就算限購也只能保證一個月的持貨量。
但問題也就出在這,目前酒廠有足足八千斤訂單,而且雜糧酒的生產(chǎn)周期最長,除了窖藏和發(fā)酵期之外,滿打滿算也需要至少兩個月的加工時長。如果現(xiàn)在全力生產(chǎn)雜糧酒,那縣城里的高粱酒絕對要斷貨,這足足一個月的斷貨期恐怕有些難以接受。
另一方面,包谷酒已經(jīng)完全脫銷,雖然酒廠這邊斷斷續(xù)續(xù)也在產(chǎn)出,但每周兩百斤的出貨根本不夠用來儲存。而且一旦雜糧酒開工,意味著另外兩種酒就得停產(chǎn)。
說到這兒,李明超直接從兜里掏出五百塊錢,這是之前訂單預付款買完原料后剩下的。再加上這一個多月以來的銷售額,總共得有兩千多塊了。
生產(chǎn)跟不上其實完全不用擔心,無非就是擴建和招工嘛,李明超秉持一個理念,錢能解決的問題就是最好解決的問題。只要市場和需求保持活力,只用大刀闊斧加油干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