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原料問題
話音未落,李明超已經(jīng)兩眼直放光,他原本還在為雜糧酒如何走出汕縣而焦慮,如今則像是忽然找到的營銷方向。
“真的?這些東西有人專門收購嗎?”李明超趕緊問道:“既然這玩意兒不難找,那咱們汕縣應(yīng)該有不少土特產(chǎn)收購商吧?”
王軍皺眉思索一番,只是聳了聳肩答道:“收肯定有人收,但也沒誰家專門干這個,只不過是這個月份到了豐產(chǎn)期,價格也就便宜許多。”
“你是說,縣城里沒有土特產(chǎn)的專營店?”李明超循著思緒,確實找不出與之相關(guān)的記憶。
“應(yīng)該沒有,這種東西完全是分時節(jié),就算有人收也只是用板車推到農(nóng)貿(mào)市場販賣。”王軍苦笑著答道:“李老板,您不會是想做這個生意吧?這東西旱澇不定的,每年只有這兩個月份才有,具體產(chǎn)出量都得看天,而且在咱們本地也沒市場啊。”
李明超笑著搖了搖頭,他當然不打算專門做這個。
除了偶爾投機的小販,在這個年代做長期土產(chǎn)收購肯定不行。王軍所說的時節(jié)和產(chǎn)量不定是一方面,主要是山貨這東西完全沒有本地市場,而且盈利率也不高。畢竟誰家沒幾個山區(qū)親朋?想嘗鮮了打聲招呼的事。
至于銷往外地,風險就不是一般大了,山貨專營在這個年代相當于開拓一個空白領(lǐng)域。
之所以李明超忽然對這東西如此感興趣,當然還是為了繼續(xù)做副產(chǎn)品,鮮花也得綠葉襯。他雖然不懂造酒,但喝酒經(jīng)驗絕對算是豐富,只有在最恰當?shù)南戮撇嗣媲埃破焚|(zhì)量才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就如同之前包谷酒里搭配的煮酒小布囊,高粱酒衍生出的一系列藥酒,通過奪人眼球的新搭配創(chuàng)造影響力,而酒品本身又能保證足夠競爭力,銷量自然有所提升。
“這樣吧,如果你最近有空,就麻煩再去村里收購一批類似的土特產(chǎn),詳細清單我回頭開給你。”李明超說著抓了一把五香豌豆塞進嘴里:“這些東西雖然不適合做長期,但帶出山溝讓外面城里人嘗嘗鮮完全沒問題。”
“這都是小事情,沒啥麻煩的。”王軍說到這兒,忽然想起某些正事:“對了,這兩天有一千斤高粱酒很快就能出窖,咱們暫時又沒有足夠的原料儲量,雜糧酒暫時是釀不成了,要不要讓學徒出去做推銷?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沒這個必要,我說過銷售的事情暫時不用讓大家?guī)兔ΑV劣陔s糧酒的材料問題,兩周之內(nèi)我會處理好,學徒們在酒廠待命隨時準備開工。”
李明超很快開出了長長的收購單,王軍見了不由得一驚。這些分量至少能裝滿一整架板車,就算拉去縣城都夠嗆,更別提要送出汕縣。
不過既然是李明超吩咐的,他也懶得多問,只管把事情辦妥就行。
接下來的幾天里,除了出去宣傳自家即將面市的新藥酒,李明超也在想辦法從外縣收購一些雜糧酒原料。
之前本縣的稗子蕎麥這些東西全被慶林酒廠收走,李明超那時候手上也沒剩下多少資金,不可能再高價回購。但如今有了包谷酒的資金回籠,也是時候把雜糧酒的生產(chǎn)提上日程。
顧客的胃口可以適當?shù)踔@畢竟也有個時限,到時候要是等酒廠熱度消退,也就白白做了這么多前期鋪墊。
這天傍晚,李明超提著剛泡好的幾罐藥酒前去百貨公司樓下餐館。這家館子自然也是他的代理商之一,而今天跑過來的主要原因,其實是要和商會的朋友們熟絡(luò)關(guān)系。
這地方隔三差五就會有本縣商人發(fā)起小型聚會,汕縣是個小地方,做生意的人也不多,商人們的氣氛相對來說更加融洽團結(jié)。
餐館這邊已經(jīng)提前打好了招呼,今天是由楊家溝酒廠的小李老板請客,想和本地貨商混個臉熟。其實這些老板一開始就很想認識李明超,畢竟在這連續(xù)喝了人家一個來月的酒,卻一直沒見到本尊。
只不過在這個時代的思維之中,倒騰貨物的更契合傳統(tǒng)意義上的商人,像這種生產(chǎn)廠家,幾乎與商會不在一個圈子里,所以一直以來大家也沒有打算更多來往。
今天李明超既然要主動見面,眾人自然高興,做生意嘛,本就該相互扶持。哪怕彼此業(yè)務(wù)范疇八竿子打不著,至少也都是本地老鄉(xiāng),不可能相互疏遠。
到了桌上,李明超從門外的板車上卸下好幾個大玻璃罐子,里面正是最近即將上市的各式藥酒。他早就通過餐館老板打聽到很多消息,這些藥酒都是針對今天這些客人們泡制的,可以說是功能上對癥下藥,口感上也各投其好。
“哎喲,李老板啊。酒廠開張恭喜恭喜,按理說該由我們這些老油子招待你一頓才對嘛。”
“哈哈哈,久聞李老板年輕有為,今日一見名不虛傳,我輩出英才啊!”
一陣不咸不淡的官腔之后,才算好不容易打完招呼,雖然這些人言語都頗有酸腐之氣,不過也正常,畢竟都是久經(jīng)商場的人。
李明超接著便手腳麻利地把藥酒分發(fā)給眾人。大家拿到自己稱心的藥酒之后,夸贊更是不絕于耳,都覺得小李老板挺會來事。
“李老板快快請坐,今天咱們來的倉促,也沒給你準備點見面禮,實在有愧。”其中一個年長的商會主席捋著胡子說道:“這么好的東西,也不能光讓咱們吃便宜,咱以后必須得給這位小李老板多多宣傳,讓汕縣大街小巷都飄著洪家老酒的香味啊。”
“各位折煞晚輩了,這點心意是理所應(yīng)當,前段時間忙于開張瑣事纏身,現(xiàn)在才湊出空來和各位見面,實在不好意思…”
這種沒完沒了的官腔雖然叫人心煩,卻也是必不可少的流程,李明超只能在酒桌上輪圈轉(zhuǎn),等大家都喝得盡興,便打算說點正事。
“今日前來,一是借此機會認識一下諸位,不敢說結(jié)交,只堪言拜會。”李明超端起酒杯說道:“其二,實不相瞞,雖說新廠開張不宜講這些,卻堪堪遇到了些許麻煩。”
李明超話音剛落,那位商會主席便微微一笑,示意李明超不必細說,想必這些來龍去脈早就心知肚明。